“禁奸止过,莫过重刑”,漫谈法家思想下的大秦军事举措

引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立,周天子早已失去了统治中原大地的实力。在七国争霸之战中,中原大地烽烟四起,饿殍遍野。不止是国家之间的战争,不同的学说之间也在相互竞争,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中国形成了多元的政治格局,儒家、法家、道家等杰出的思想派系到处游走,各诸侯国也结合自己的需要,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学说来统治自己的国家。

那是个伟大的时代,是古代先民智慧的一次井喷,后来,秦国从中脱颖而出,站在了历史的顶峰。建立了秦朝,一个统一的国家。而秦朝使用的就是法家的思想,法家的思想为秦朝的统治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禁奸止过,莫过重刑”,漫谈法家思想下的大秦军事举措

秦兵马俑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的国家,从公元230年到公元221年,秦朝凭借着自己强势的军力,一扫六合,成为了中原的霸主。秦王嬴政为何会永远如此强悍的军事实力,与秦国当时的指导思想有很大的关系,秦国将法家思想做为自己治国,强军的指导思想。

可以说,秦王朝是在法家思想上建立起来的。统一之后的秦朝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语言,秦朝的历史功绩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没有那个朝代可以与其比肩的。但是这样伟大强势的秦朝在只经历了两任帝王之后,便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壮丽的阿房宫被付之一炬,秦朝如大厦将倾一般消失。

可以说,秦朝的大一统与秦朝的突然的覆灭与法家思想都有一定的关系。法家思想究竟是如何影响秦朝军队与政治的,秦朝铁军的建立里,法家思想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都是现代考古学家研究与感兴趣的地方。

“禁奸止过,莫过重刑”,漫谈法家思想下的大秦军事举措

秦战马图

秦国选择法家是历史的必然发展

秦国在还为统一中原成为秦朝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法家来作为自己的治国思想?其实,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发展方向。当时的秦国地处中原的西部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它的旁边有很多的游牧民族。贯穿整个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游牧民族对于中原农耕文明的贪婪一直没有被满足。

当时的秦国也是这样,饱受游牧民族的侵扰,秦国需要一个强硬的思想来使自己的国家强硬起来。变法图强的选择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不然秦国就面临积贫积弱的威胁。从地域来看,秦国选择法家是必然的。

根据《皇朝经世文续篇》记载“有云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然本其初而论之。岐丰之地。文王用之以兴。二南之化。盖由雍州水深土厚。其民厚重质直。以善导之。则易以兴起而笃于仁义。吾于湘淮亦云。宜及时化导。若不及时化导。深恐习气渐染。”

另外一方面,秦国的下层民众崇尚武力,重农尚武。从《诗经》中的《秦风》中就可以看出来,秦人所作的诗其气势磅礴,没有娇弱与奢靡的意味。诗风都是如此的刚猛,更不用说秦人的做人的气概了。相比起鲁国诗风的道德哲思,或者是楚国诗风的奢靡浪漫,秦国人是一个不同于中原诸国的特例。

“禁奸止过,莫过重刑”,漫谈法家思想下的大秦军事举措

秦军最喜欢吃的锅盔

对于下层民众来说,法家思想中的耕战理念,与干脆利落的治国思想,很合秦人的口味。对于秦国上层的统治阶级来说,法家思想思想同样也是他们需要的,秦国统治者的野心都很大。秦国统治者希望能够建立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的无畏铁军,可以帮他们征战四方。

先比起法家的务实,狠抓经济的思想,儒家太过于仁义,道家的无为,或者是墨家的兼爱这些思想都不能帮秦国在短期内强盛起来。法家的耕战对于秦国的统治者来说,简直就是瞌睡的时候,有人给了你一个枕头。秦孝公是当时的秦国的统治者,他很看好法家的思想。

法家还有一种理论,对于当时的秦国很合适,法家相信武力,对于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不是很看重。由于秦国地处偏远地区,远离文化中心,所以软实力十分的薄弱。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对战还是十分讲究“礼”的,大多数是站街互怼,真正的刺刀见红的时候很少,文化贫瘠的秦国自然被看不起。

“禁奸止过,莫过重刑”,漫谈法家思想下的大秦军事举措

秦兵马俑

但是,法家认为,文化是次要的,民众无知,但是可以以力事君王。这很符合秦国统治者的需求,他们追求的是战斗力,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于是,综合以上的原因,秦国最终选择了更为务实的法家思想来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法家的治军思想

法家依法治军的思想,实行依法原则,建立法治军队通过实行法治原则来建立法治的军队。用法治的军队打败和消灭他国军队,从而实现统一的事业,是先秦法家代表人物的一个重要思想。法家都认为法律具有“定纷止争”、“禁恶止乱”等功能。

管仲说“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故贫者非不欲夺富者财也,然而不敢者,法不使也强者非不能暴弱也,然而不敢者,畏法诛也。”这是关于法律的禁止作用的论述。所谓“军令如山”、“军法无赦”、“进有厚赏,退有严刑”、“令不可罚,犯令者斩”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慎子》记载:“民富则治易,民贫则治难。民富则重家,重家则安乡,安乡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贫则轻家,轻家则危乡,危乡则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为国之道,在富民而已矣。”

“禁奸止过,莫过重刑”,漫谈法家思想下的大秦军事举措

秦朝军功爵制

法家还主张,一赏、一刑、一教。统一军事法令就是一赏,统一行政法律就是一刑,而统一军事刑罚就是一教。要使尊卑贵贱都能严格遵守军事法律,军事法律本身要达到高度统一。

当然,由于各地环境的不同和各个时期情势的变化,法律的某些具体的规定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体现权利和义务、奖赏和惩罚的基本原则是不可能改变的。商鞅提出一赏、一刑、一教,比较系统地概括了统一军事法命的各个重要发面,有利于加强军队的法制化建设,有利于国家的政令、军令和思想的统一 。

法家之所以反对以仁义治国、治军,是因为他们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在他们看来,社会成员相互之间只有利益关系,而根本不存在不计利益的仁爱。即使看起来是仁爱的事情,但实际上隐藏着利益关系。

既然如此,君主对臣民,将帅对士卒就不要讲什么仁爱,不要以仁义来治国治军,而用利禄爵赏来吸引调动人民和士卒。因为从军作战是一项极危险的事业,要使士卒甘愿冒险,就必须将这种极危险的事业与优厚的报酬联系起来。

“禁奸止过,莫过重刑”,漫谈法家思想下的大秦军事举措

秦朝酷刑——车裂

与反对仁义治军相联系的,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重刑主义,以严刑峻法来治理军队。商鞅主张“禁奸止过,莫过重刑”。商鞅所指的重刑的含义, 一方面是与奖赏相对应,要“刑多而赏少”和“先刑而后赏”。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对轻微的罪犯或--般的过错,要处以严厉的刑罚,理由在于“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则重者无从至矣。这样就可“以刑去刑,刑去事成。”

两封家书中的法家统治痕迹

在湖南省博物馆里面,有两个特殊的收藏品,那是两封刻在竹简上的家书。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从这些竹简上我们可以一窥秦朝人的日常生活,一家普通人的生活。

1975年,在一段正在修建的铁道旁边,建筑工人发现了一个古墓。考古学家到场之后发现了一个满是竹简的古墓,这让现场的众人兴奋不已。随后开棺之后,发现棺内没有奢侈的陪葬品,只有一副枯骨与满满的一棺椁的竹简。墓主人身下垫的是竹简,头上的枕头也是竹简,脚下也还是竹简,甚至墓主人在去世时候,手里抓着的也还是竹简。

“禁奸止过,莫过重刑”,漫谈法家思想下的大秦军事举措

第一封家书

没有人能想象到,墓主人他究竟有多么的爱读书,从墓中发现了很多介绍秦朝时候的法制与生活的竹简。最终查实,墓主人的名字叫“喜”。那就是震惊中外的睡虎地秦墓,因为保存的方法得当,所以它才能穿越千年来到现代。

《韩非子●解老第二十》记载:“有道之君,外无怨仇于邻敌,而内有德泽于人民。夫外无怨仇于邻敌者,其遇诸侯也外有礼义。内有德泽于人民者,其治人事也务本。遇诸侯有礼义,则役希起;治民事务本,则淫奢止。

“禁奸止过,莫过重刑”,漫谈法家思想下的大秦军事举措

第二封家书

人们都沉浸在了睡虎地秦墓的发掘之中,忽略了它旁边的一座小墓,它寒酸,窄小。但是在其中,发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封竹简家信。通过对竹简的内容的阅读,发现家信是出自俩兄弟之手,他们的关系肯定极好,不然也不会把信带入自己的墓中,他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他的名字叫“黑夫”。

通过信人们知道,“黑夫”与自己的兄弟“惊”一起在秦国军队当中服役,军队正在作战当中,他们的大哥“哀”在家中照顾他们的老母亲。这两封家书带我们看到了秦国时期,普通家庭的生活细节,点点滴滴。

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国时期法家思想统治的痕迹。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耕战精神”,当时的秦国实行奖励农耕与军功爵这俩种制度。在当时如果想要保证自己的生活,每户秦国人都要有人要农耕与参军。这种双向发展的制度,体现了法家思想的先进性与务实性。正是这样的制度才是后来秦国打败六国成为中原霸主的原因。

“禁奸止过,莫过重刑”,漫谈法家思想下的大秦军事举措

“耕战精神”下的农民

评价

只有符合国情的制度与思想才能领导一个国家变得强盛,才能使一个国家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秦国抓住了自己的需要和思想,所以他们在短时间之内飞速的崛起,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开辟了中国封建历史上一页新篇章。

从秦国人两封家书中,我们看到了古代先民忠君孝顺的思想,也看到了古代人额智慧,看到了古代先民兄友弟恭的场面。作为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家书,可以证明我们骨子里流淌的家国思想,古代时期就有了印证。虽然说,他们的家国思想比较的小众,有一些狭隘,但是依然是情感的见证。

“禁奸止过,莫过重刑”,漫谈法家思想下的大秦军事举措

秦朝疆域图

法家思想的一些影响是好的,但是一些不好的思想也是秦朝最后寿短,灭亡的原因。秦朝的法令太过于严格,甚至有一些法令与惩罚措施没有人性,苛税重赋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韩非子●八奸第九》记载“人主乐美宫室台池,好饰子女狗马以娱.其心,此人主之殃也。为人臣者尽民力以美宫室台池,重赋敛以饰子女狗马,以娱其主而乱其.心,从其所欲,而树私利其间。”

从中国封建历史中看到的智慧也可以用到我们现在的社会建设当中,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太多的知识与道理等着我们去发掘。新中国成立以来,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带领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点点的提高,安定繁荣的生活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事情。

参考文献:《韩非子》、《皇朝经世文续篇》、《慎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