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代在江苏常州有隐世高人吗?

用户8486265490432



古代常州那么多名人里我觉得只有清代赵翼才算得上“隐士高人”。

为什么说只有赵翼算得上“隐士高人”?

因为赵翼生前虽然有一定知名度,但是细究其经历,也就是一普通清代高级官僚而已。

他乾隆二十六年考中进士,先后担任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他最高官职也不过是贵西兵备道这样一个四品道员,乾隆三十八年他辞官后更是彻底告别了官场。

他活着的时候以诗词闻名,那首脍炙人口的“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就是赵翼作品。

但是认真来说,他生前名气相比袁枚来说真的差远了,而且他死后一百多年也是默默无闻,一直到近代,人们才发现原来赵翼可以说是明清小六百年来,最出色的历史学家之一,甚至也许没有“之一”。

近代梁启超、陈寅恪等历史大家对赵翼的评价都非常高,梁启超认为赵翼“用归纳法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原”是他强于同时代学者的地方。


日本汉学界对赵翼评价比国内对赵翼评价更高,日本汉学界曾经投票选举赵翼为华夏最伟大的十名历史学家之一。

内藤湖南,不但是日本汉学界的泰山北斗,即使在华夏学界也认为内藤湖南是当之无愧的华夏史巨人之一,当代华夏历史学家几乎都深受内藤湖南博士的影响。

而内藤湖南则深受赵翼的影响,内藤湖南先生著名的学术观点:“唐宋变革说”、“文化中心移动说”在历史学界看来,无论是核心论断、具体观点、所选论据、论证逻辑、叙述思路、谋篇命意、文字表述均显著地表现出承袭赵翼思想的痕迹,这一点,日本汉学界也是承认的。

赵翼的史学著作《廿二史札记》在近代可谓风靡,不仅受学界推崇,更是受到毛老人家的推崇,毛老人家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到去世,《廿二史札记》一直是他随身携带的几本书之一。


老人家还多次公开向同志和下级公开推荐赵翼的《廿二史札记》。

我个人以为常州虽然自古以来名人辈出,但是如赵翼这样不但对本国影响很大,而且影响力还扩散到了其他国家历史学界的大学者是真的很少见。

更为重要的是他生前以及死后小一百年并没有特别出名,更显得他是“隐士”。


兰台


常州自古就出名人,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人季札,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清朝光状元就出了二百多人,翻译家陆小曼,名人史良、李公仆,新闻恽逸群,近代革命家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数学家华罗庚,企业家刘国钧,画家泰斗刘海粟等等。
李鸿章是晚清工业的开拓者


大隐隐于市,之所以叫高人就是出名之人,能出名怎么能隐世呢?除非是出名后隐于世,古代立言的莫过于诗人,萧统、苏轼、陈济够响亮了吧?近代力行的莫过于实业,说到晚清中国最出名的红顶商人莫过于两人,一个是胡雪岩,一个是盛宣怀。
袁世凯

盛宣怀就是常州名人,大家都知道胡雪岩的后台先是王有龄,后是左宗棠,而盛宣怀的后台是李鸿章,李死后有张之洞做靠山,却因为舍不得一个小妾,败给了袁世凯,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分解。


盛宣怀

盛宣怀出生于科考圣地常州,却屡试不中,“不要看不起班里学习靠后的同学,很可能以后你在他手下打工”,盛宣怀就是这种学业不行却能做实业的人,投靠李鸿章手下做幕僚,很快作了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市长),
盛宣怀腊像


大家都知道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但是真正提出和落实的就是这个盛宣怀,可以说盛宣怀就是李鸿章的洋务运动中流砥柱,他开创历史上11项改革的先河,使晚清有了矿业、学院、铁路、招商、银行、电报局等。
当时的晚清工业

自然在那个腐朽的社会里,盛宣怀靠着搞洋务办实业的旗号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成为当时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在上海有最大的盛家花园,妻妾成群,最后的败落却是因为一个小妾。


典型的因为一个小妾因小失大(图片只是剧照非本人)

盛宣怀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小妾,但是没有公开,而手下有个叫李宝奎的附手却对这个女人迷的不行,向盛宣怀提出要娶她,盛宣怀舍不得,还大骂了李宝奎一通,这个李宝奎一气之下把盛宣怀干的这些背地里的勾当整成材料献给了盛的死对头袁世凯。
外出活动前呼后拥


正好这时候袁世凯需要经济上的支持,而搬倒盛宣怀是夺取他万贯家财的最好办法,再加上他的靠山李鸿章已死,所以很快就将盛撤职查办。
胡雪岩与盛齐名,悲情相似

实际上盛家还有很多产业留给后人,却被后人挥霍一空!


黄蜂二师兄


常州历史上名人无数,但是配的上世外高人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孔子都尊称老师的季札。


季札是孔子的老师,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同时也是孔子最仰慕的圣人。称为“南季北孔”,历史上南方第一位儒学大师,也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


我们知道季札是春秋晚期的吴国人,说到吴国,大家可能更多的会想到吴王阖闾、吴王夫差、伍子胥和兵法大家孙子,那么季札是谁呢?他是吴王阖闾的叔叔,吴王夫差的叔祖父。

那么季札究竟有怎样的作为?下面我介绍季札震惊当世事的几件大事!

一、三让王位

吴王寿梦继承吴国国王之位,寿梦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诸樊、馀祭、馀眛、季札。但是寿梦最喜欢的却是最小的儿子季札,因为季札才智和品德都远在几位大哥之上。寿梦想把自己的王位传给季札,季札的三个兄长也很乐意季札接替王位,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才智都不如季札。但是季札却不愿意接受王位,因为他知道自己继位不符合当时的礼制,于是避而不见,这是季札第一次谦让王位。


季札的哥哥诸樊替父守孝三年以后,又一次想把王位让给季札,季札还是不受,这是季札的第二次让王位。

诸樊统治吴国十三年后逝世,他没有按照当时的传统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馀祭,想最终传到季札手中,时间一天天过去,季札的三个哥哥都过世了,按到当时他们的大哥诸樊的决定,王位应该传给寿梦最小的孩子季札,但是季札宁愿逃走也不愿意要这王位。时间一天天过去,季札的三个哥哥都过世了,按到当时他们的大哥诸樊的决定,王位应该传给寿梦最小的孩子季札,但是季札宁愿逃走也不愿意要这王位。

中国历代为了王位杀兄弑父,手足相残的事多如牛毛,可见其德行真的值得我们称道。

二、出使中原诸国

季札在政治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而他在政治上的功绩主要表现在外交上面。季札在周游列国时,对各国大势了如指掌,并且都做出了预测;事实证明,季札的预测后来都应验了。


第一站来到了鲁国,大夫叔孙豹接见了他。谈得投机,季札与他着重交流了一通用人之道后,一下子点中了叔孙豹不会用人的死穴,并且断言他将因此而遭受大难。不久,季札的话得到了应验。

鲁国国君是周公后裔,因周公对周王室的特殊贡献,被天子特许可以传习演奏虞、夏、商、周四代舞乐。借着出使的机会,季札请求观看周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季札观乐”。这次表演中,季札听完《秦风》后感叹道: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意思是“呀!这个曲子应该叫‘夏’声。说来,能把古老‘夏’的曲调传承下来,这个国家一定会日益壮大,不可估量,能达到周王朝这样的基业都说不准。”三百年后,秦始皇真的一统天下了。


季札出访的第二站是齐国,他和晏子话语投机,于是给晏子一个忠告,“我看齐国政坛酝酿着动荡,您要想保命,还是赶紧把封邑和政权交还给国君吧“。晏子听后立刻交还了政权和封邑。在随后的”栾、高之难“中,晏子因此幸免于难。季札与一代贤相晏婴成为莫逆之交。

第三站到了郑国,季札和子产一见如故,于是这位大预言家又开了金口,季札对子产说:“郑国的执政者奢侈,祸难将要来临。政权恐怕就要落到你的手中。你执政,要慎之以礼,否则郑国将会败亡。”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就是郑国政权更迭之后,子产为政,把郑国治理的井井有条。

季札的第四站来到了卫国,先后受到了蘧瑗、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等人的接见,季札“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引自《左传》)果然卫国此后多年无祸患。

第五站,季札到了晋国,一番访问之后,季札预言道“晋国的政权大约要聚集在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这三家了”,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事件成真,从此历史从春秋进入战国时期。


季札远见卓识,居然预测到了“以秦代周”的大趋势和大结局,以及“三家分晋”这一历史转折点,一次出访六出奇言,语语中的。

三、孔子评语

孔子眼中的季札——天民、习礼者 所谓天民,就是指明乎天理,适乎天性的贤者;所谓习礼者,即是指熟悉并遵守礼仪之人,孔子曾经说过:“泰伯(季札的祖先吴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赞美季札是一位“见微而知清浊”的仁德之人。贤者的谦恭礼让、非凡气宇和远见卓知,一直在中国历史的长空中,闪耀不绝。

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是真正的世外高人


兔先生的vlog


胡濙 明朝初年重臣、文学家、医学家。曾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前往各地追寻建文帝朱允炆下落。胡濙历仕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为人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被比作北宋名臣文彦博。其中任礼部尚书三十二年,累加至太子太师。明英宗天顺七年(1463年),以八十九岁高龄逝世,获赠太保,谥号“忠安”。其墓地就在常州天宁区牌楼弄,牌楼弄就是因其墓地有牌楼而得名的。还有一个明朝最后一个状元杨廷鉴,字冰如,号静山,是明朝南直隶武进(今江苏武进)人,生于1603年。杨廷鉴是东汉名臣杨震的后代,出身耕读家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自幼就发奋读书,不像其他小孩子一样贪图漂亮衣物。1630年,27岁的杨廷鉴参加乡试,其人品、文品都被公认为当地第一。由于第二年明朝就灭亡了,因此杨廷鉴就成了明朝276年来最后一名状元。


曼森叔


既然是隐士估计就不为世人所知道,不过茅山在常州境内,说不定有隐士。


苍狼的历史故事屋


江南大儒钱名山算吧?


好咾


其实我很不愿意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回答了你的问题也就把我自己暴露了,实话告诉你吧,我就是你问题中说的那个古代在常州的世外高人,记住了,不许透露我的行踪。


无醉VIP


古代的帝王萧道成与萧衍都是常州的,近代有革命家张太雷!


大肥皂大风歌


隐士高人到处都有,他们看破红尘,所以归隐


伯乐l


古代隐世高人很多很多。比如在坐的诸位。哪一位不是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