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解讀“十三條”政策措施丨儘快出臺“十五條措施”支持餐飲企業抗擊疫情復工復產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鄧童童 攝影 華小峰)為緩解疫情影響下中小企業面臨的生產經營困難,半個月前,四川省政府出臺“十三條”具體政策措施。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如何?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2月25日,四川日報全媒體集群邀請來自省民營辦、省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司法廳、省稅務局、省金融監管局等“十三條”政策措施起草牽頭部門嘉賓對此開展解讀,並回答企業和網友們的問題。

在线解读“十三条”政策措施丨尽快出台“十五条措施”支持餐饮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

其中,省地方金融局監管一處副處長雒冬春就中小企業關心的能否貸到款拿到錢、融資成本、貸款利息等問題,以及有何支持措施幫助餐飲行業度過難關,作了解答。雒冬春稱,“十三條”措施出臺後,四川省金融機構迅速行動起來,從保投放、降成本、創機制等方面確保金融支持措施落地。

問題1:疫情防控期間,中小企業不僅關心能否貸到款拿到錢,也非常關心融資成本及貸款利息的問題,這方面有何支持措施?

為落實“十三條”政策措施相關要求,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主要做穩三方面工作:

第一確保信貸投放。加大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提升授信額度,配置專項的信貸規模,確保對中小企業信貸投放只增不減。此外,存量貸款,出現經營困難或現金流緊張的中小企業,確保不壓貸、不斷貸、不抽貸。如若中小企業因疫情融資困難出現還款問題,確保還款不罰息,逾期徵信數據不上報,不下調企業信用風險評級和貸款風險分類。

第二降低成本。確保新的合同在原利率打折10%,即按原利率90%執行,新增貸款按基準利率下調10%執行。貸款過程中涉及的保險、擔保、評估、鑑定、過戶、產權登記等相關費用,給予減免。

明確提出,2020年,中小企業融資總成本下降0.5%,現在全省信貸餘額6.2萬億,涉及中小微企業約2.5萬億,0.5%即約合125億。

第三創新融資機制和產品,開通綠色通道,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目前各家金融機構基本都開通了綠色通道,簡化流程,儘快審批,儘早發放,使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及早滿足。鼓勵金融機構根據自身特點,對疫情期間受影響的企業,設計符合的融資產品,如開通線上融資產品等。

問題2:餐飲行業多以中小微企業為主,由於沒有什麼固定資產,很難在貸款上得到金融機構支持,對這類企業有何支持措施?

四川是餐飲服務大省,全省餐飲企業數量超6萬家,營業收入超3000億元,佔社會消費零售總額15%左右。

餐飲企業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疫情之下,受影響很大。為了支持餐飲企業發展,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省商務廳研究論證金融支持餐飲企業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相關措施,邀請餐飲企業代表瞭解融資需求,協調金融機構,擬定了支持餐飲企業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的“十五條措施”,將在徵求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適時對外公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