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感覺近一個月便祕更嚴重了,公司不讓去上班,也沒法出門活動,大家有什麼好辦法嗎?

燕兒521


你感覺近一個月便秘嚴重了,這是你腸道吸水能力強導致的便秘,當然加強活動會有利於改善便秘。防疫情期間你在家裡活動身體,也會有這樣的效果。你自己有這個問題,就是隨時增加活動量,來改善便秘,不要強調其他理由。


WangjinZhi






君媽愛生活


的確,長期居家生活,原有生活節律被打破,加之運動量少,便秘小妖精又找上門了。

這裡要說明的是,是否便秘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排便次數減少,每週排便數少於3次,②大便乾硬,③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排出困難、排便不盡感、肛門直腸堵塞感等。

只有同時滿足了這三個條件,才能確定為便秘,如果平時只是排便過程中的不暢,偶爾的一次兩次是沒有關係的。


居家出現了便秘,應該怎麼調理呢?我想從以下個方面來說明:


1、排便行為習慣的調理:解決排便不規律

包括三個小方面,分別是①不忍便意、②定時排便和③專注排便。

不忍便意的前提,如果你有忍便的習慣,那麼排便感受器會越來越不敏感,閾值越來越高,下一次便意會更遲緩的到來,而堆積的便便會不斷被吸收水分,變得越來越幹。

定時排便的意思就是找一個時間點定點去廁所報道,如果你以前有定點排便的習慣,就按照原來的時間去廁所蹲一會,沒有便意不要緊,這正是坐馬桶自我訓練的過程,可制約結腸養成自然的習慣。

專注排便,放下手機書籍,空手到廁所去,腸道要專注排便時,意識的轉移會帶走機體大部分動力,一心不可二用,對排便同樣重要。


2、用藥指導:緩解大便乾硬、排出困難和排便不盡感。

如果便秘比較嚴重且沒有改善跡象,就得試試藥物了,不要長期服用含刺激性成分的藥品,比如果導片、比沙可啶、蓖麻油、蒽醌類藥物(大黃、蘆薈、番瀉葉)等,它們僅限於短期應急使用。

聽到藥物也別擔心,有些通便藥作用溫和,相對安全。像以潤腸作用為主的首薈通便膠囊、乳果糖等,首薈通便膠囊有明顯健脾胃降肝火和潤腸通便的作用,增加腸腔內容物的滲透壓,起到吸水、稀釋大便通便的效果,作用效果比較全面;乳果糖則因為人體不吸收,可以在腸道內發生吸水作用,產生繼發性的潤腸通便作用。


3、膳食調理:解決大便量少,大便乾結。

食物殘渣少,自然形成不了便便,更別談刺激腸壁產生便意了,建議便秘患者每日進食充足,不能吃太少,保持腸道的充盈狀態;遇到大便乾硬如羊s蛋時,膳食纖維、水分和油脂三者缺一不可,攝取膳食纖維固然重要,但充足水分和適量油脂能潤滑腸道幫助通便,所以也不可少。

總之便秘患者在吃這件事上,不必過分追求清淡少油吃素的原則,油脂攝入過少會讓皮膚或腸道黏膜乾裂,適量的脂肪才可使大便柔滑。總之,若要預防便秘困擾,最好是葷、素搭配適量油脂食物,如牛奶、花生、芝麻、堅果、核桃等。


總結下,便秘不外乎腸道蠕動力減弱、內部順滑度不夠、大便量少以及腸道菌群受損等,光針對一方面去治療是沒啥用的,要綜合發力。


薛有興醫生


一個月不出門,吃飽了睡,睡飽了吃。大魚大肉的吃,再不運動,不只長胖還三四天不上大號。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我這在家都36天了,過年那幾天真是頓頓排骨和雞,後來因為疫情的原因,社區買不到菜,吃的最多的素食就是之前留下來的紫薯,吃了還老放屁不上大號。有兩個周,太難受了。後來沒那麼緊張了,蔬菜之類的也供應上了,就自己囤了點有助於排便的。我基本是注意以下6點吧:

1、早起。然後喝一杯大杯(500毫升)的溫蜂蜜水。多喝水很重要,我每天至少2000ML。

2、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洗漱後去蹲廁所,不管有沒有都去蹲,但是時間不會超過十分鐘。

3、多吃粗糧。早飯儘量小米粥、紅薯紫薯、玉米、生菜、雞蛋、牛奶等等搭配著吃。小米粥是真有用,有了小米後吃完早飯必上廁所。

4、午餐和晚餐也都是少吃肉,多吃綠葉。高蛋白的食物其實對胃腸道的刺激不大,確實容易便秘。綠葉蔬菜不止對便秘有好處,還養肝,春天吃了也是養肝護脾。

5、最重要的一個我每天一勺芝麻。炒菜也都是用橄欖油或者芝麻油,有潤滑腸道改變便秘的效果。

6、室內運動。這個時候肯定不能出去,但是我的私教給我安排了宅家課程,每天半個小時室內keep,效果也是很好的,又減肥又能促進排便。


彭小喵兒


便秘很多人都遭遇過,我們都知道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不足直接影響了大腸排便,那我們就要吃些補肺潤腸的食物,使體內的火氣下降一點,使陰陽平衡.便秘很容易就解除了。且體方法如下,早上起來首先喝杯溫開水,嚴重者早晚喝口香油,腔腹吃個蘋果,蘿蔔加蜂蜜鹽制早晚吃些,平時吃些香樵,荸薺,紅著,土豆,冬瓜,再歷害的便秘都會離你遠遠的。


安康佩蘭


用陳皮,大棗,茶葉泡水喝 就可以解決 非常好用 今天早上我還喝了 好用噢,每樣少許,大棗要切開,至於茶葉 有什麼茶加什麼茶就可以,泡十分鐘再喝。






威海剪紙姑娘


我也宅在家一個月了,因為宅在家飲食和作息時間難免不規律;每天早餐前(也可以是晨起)喝一杯溫開水,晨起這杯水最好是一次喝300ML左右,大口喝對腸胃排便有幫助;其次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宅在家可以跳繩,可以瑜珈,或者打開視頻跟跳健身操,有條件的也可以藉助其它運動器械;第三,不能每天火鍋,吃火鍋很容易上火,容易引起便秘。如果採購方便,每天吃點水果,主要是以上三點來改善,希望能幫到你。晨起一杯溫開水很管用



Mary0608


當前我國正處於特殊時期,大家都自覺響應國家號召,減少了外出,這更是大大提高了便秘的可能性 便秘原因可能是:功能性便秘,飲食因素, 排便習慣,活動減少。
如何預防及治療 ,一般治療,合理飲食:應該多吃粗纖維的糧食蔬菜、瓜果、豆類食物,多飲水。良好的排便習慣:改掉睡懶覺的習慣,可於每日清晨排便一次。適當活動鍛鍊:儘管現在處於特殊時期,不能外出鍛鍊, 但是,在家中也要避免久坐,要記得時常起來活動活動。
 特 別 提 醒,做好個人防範,儘量少出門 若有緊急情況需要外出時,儘可能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 出門佩戴口罩,避免近距離接觸 經常接觸的地方和物品要經常消毒 回家後記得洗手並且更換穿著衣物,換下來的衣服在通風處懸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704139d9ea2426286dbcf94e1105408\

中國玩具看澄海


便秘真的是很難受的事情。之前也嘗試過很多,喝蜂蜜水,淡鹽水,香蕉酸奶之類的,感覺都不是特別管用。最近發現做腹部運動能加快腸道蠕動,頭天做完,第二天就有感覺。建議如果家裡不方便做大幅度的運動的話,就做keep裡面的腹肌塑造系列就行,時間在20分鐘左右,選擇適合自己的難易程度就好。


空調不製冷shi熱


疫情肆虐,在法定節假日延長三天後,多地仍然要求企業在特定日期前不得復工,為此,很多公司都採取線上辦公,職場白領們也已經體驗了一週的全新工作模式。

今天開始,一些企業恢復了集體辦公,但更多公司為了將風險降到最低,依然要求員工在家辦公,對於大部分習慣集體辦公的職場人來說,在家辦公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

誘惑無處不在,有人在開早會的時候還沒睡醒,有人會猶豫先看劇還是先工作,也有人只想擼貓無心工作,除此之外,即便自律性很強,也有人受到家裡環境的折磨,小孩的吵鬧、父母的質疑、生活的瑣事,無一不讓人崩潰。

如何在一個舒適的環境裡保證工作效率和質量,如何應對家庭成員、寵物、生活起居事項等諸多幹擾,如何應對公司為了保證效率而實施的各類考勤彙報規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法。

燃財經採訪了11位職場人,聽聽他們在家辦公的真實感受,他們的共同心聲是:“我想上班,去公司那種!”

家人的關心影響工作效率,但又氣不起來

胡晴 28歲 互聯網公司包裝設計師

我做設計工作,服務甲方,平時工作比較忙,沒時間休息。去年年末身體實在熬不住了,年前多請了一週假,提前回了老家。心想,留點時間陪陪家人,把之前沒時間乾的事拾起來,畫幾幅水彩。年前還特意買了一整套餐具,想著年後提前回北京幾天,給自己做做飯,想得是挺好。

結果受疫情影響,開工時間無限期延長。我們是3號正式開工,由於我還有一部分年前的工作沒完成,從初五就開始在老家工作了。但是在家工作的效率非常低。

雖說受疫情影響,不讓春節串門,但因為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住一起,爺爺幾位兄弟的孩子還是分批來拜了年。有帶著孩子的,一鬧就是幾小時,不陪著說話也基本不能工作;就算沒客人,家裡基本也安靜不下來,我爸和爺爺一下棋就喜歡互相激對方,一會就吵起來了;爺爺喜歡把新聞一條條念出來,看電視劇喜歡自言自語;我戴上耳機也沒用,奶奶隔幾分鐘進來送趟零食,她要保證我杯子裡的水永遠是滿的且是溫的;我媽呢,每天做飯前都會問我一遍,今天吃什麼。明明是愛,你又氣不起來,我又沒法解釋清楚我的工作性質。

在家待了半個月,我就覺得到達極限了,我在違揹他們意願之下,提前回了京。回京以後才發現,吃飯成了問題。在家是吃飯張張嘴,回來後因為不能叫外賣,什麼都得自己來。回京前,我媽擔心我不會做麵食,提前備了掛麵、饅頭和各種餅,還買了兩箱牛奶和泡麵給我。從京東到家叫的菜也要省著吃,最主要的是,水平有限,吃了幾頓自己做的飯就再也不想吃了。某天晚上,特別想吃火鍋,電商不能送貨,我就想去超市現買,最後被室友勸服了。非常時期,一頓火鍋都變得奢侈。第二天,她媽媽來給我們做了頓五色餃子解饞。

室友媽媽做的五色餃子來源 / 受訪者供圖

以前總抱怨工作太忙,沒時間鍛鍊廚藝,以為自己是被工作耽誤的美食家,現在才覺得可能是自己想多了。有點懷念和同事一起拼單點外賣、和朋友下班胡吃海喝的日子了......

把會炒的菜都炒了一遍,就剩吵架了

糖糖 30歲 媒體從業者

我和老公結婚一年多了,平時我們偶爾週末做飯,互相吹捧一下廚藝,還挺有生活小樂趣。這一次疫情,一連在家做了十幾天飯同時還持續在家辦公,實在有些崩潰。

一開始我還在我媽的遠程指導下自己炸了丸子,到現在,我們已經壓縮成10天買一次菜,一天吃兩頓飯,且通常只有一頓是像樣做的,另一頓以剩飯為主。再不行就速凍餃子、蛋炒飯、煮方便麵扛兩頓,以減肥為由不吃晚飯再扛一頓。而且我們經常是餓了才去做飯,等做好早都餓過勁了。

圖 / Pexels

我們都是媒體人,有時候倆人都有工作騰不出來手做飯,時不時要上演一場定力大戰,都在等對方先去做飯。但最生氣的是,好幾次一到飯點他就來工作了,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故意的。而我做完飯之後他每次都會說,“別洗碗,放著我來”,但最後每一頓的碗都放到下一頓要做飯實在沒辦法了才洗。

家裡辦公環境也很差,一張桌子一個人工作挺寬裕,但倆人排排坐胳膊肘就要打架,而且離得太近也會互相影響。最後我都是在床上把電腦放在腿上寫東西,幾天下來腰、脖子都疼,最後只能薅出來一個萬年不用的餐桌搭了個臨時工位,桌前床上換著工作。

我想復工,去公司的那種,能出去吃飯的那種。

日常在家擼貓解壓,提升工作效率全靠DDL

柯柯 27歲某公關公司員工

我在家辦公5天了,剛開始知道要在家辦公的時候,本來以為會特別爽,但我可能高估了自己的自律性。我們每天早上例行開會,我基本上能保證在開會的時候是清醒的。但在家辦公,感覺非常沒有安全感,因為看不到別人。在家辦公的效率可能就是之前的一半,工作到無聊或者焦慮的時候,又沒人說話,很容易刷劇刷抖音來緩解壓力。

我覺得在家辦公還有個最大的挑戰,就是怎麼忍住不要煩家裡的喵星人,我的貓最近被我煩到天天攻擊我。而且在家辦公,買菜吃飯也是個難題,自從小區封閉管理了以後,出去一趟還得帶上出門證,太麻煩了。我嘗試在網上下單買菜,但每天基本上到中午那段時間就搶不到青菜了。我索性就囤了一堆速凍餃子和泡麵,天天靠它們度日。

圖 / Pexels

最近,家裡貓糧也快彈盡糧絕了,商家說十號以後才給配送。最近我們家貓總是一臉憂慮的望著窗外,估計在想鏟屎官是不是失業了,再也沒有貓罐頭吃了之類的吧。

我覺得在家辦公以後,公司內部的溝通效率提高了,老闆喊我的時候基本上得隨叫隨到。但聯繫客戶的時候就不一定了,昨天和一個客戶約好下午兩點開會,結果等到晚上六點還沒回復。我覺得提高工作效率這個事情,還得是DDL(截止期限),這個最管用。

今天早上公司通知我們繼續在家辦公,我感覺我馬上就可以做個速凍水餃測評了。好想去上班。

請善待一邊辦公,一邊做飯的“炊事員”們

麻寧 35歲 娛樂工場投資副總裁

我們投資這一行本來就要經常跨地區音視頻會議,我也是很多在線辦公軟件的資深用戶,所以對“在家辦公”這件事並沒有很措手不及。但是這次全國大規模集體在家辦公,還是讓我體會到了一些變化。

一是大家都省去了通勤的時間,再也沒有人有藉口遲到了。如果需要拉個會議隨時召開,基本上提前10分鐘說一聲,給大家簡單準備一下的時間,就可以馬上進入會議環節了。

二是會議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不像以前面對面的時候,大家先寒暄,聊八卦,再等等沒到齊的同事,間或點杯咖啡、拿個外賣,現在音視頻會議都是直奔主題,只聊乾貨。

圖 / Pexels

三是協同辦公和在線會議工具的價值被髮揮到了最大化。以前很多軟件大家只是淺嘗輒止地用了最基本的功能,在互不見面,不得不在家辦公的情況下,現在才開始深度使用一些功能,我發現文檔協作的同步編輯功能既省時又清晰;很多審批挪到線上,流程進行到哪一步了都很清晰,可以促使大家更集中精力,也提高效率。

但是也有幾個挑戰。一是需要考慮一日三餐。比如到了11點半這個時間點,在公司一定是聚精會神工作的狀態,但是在家辦公,就要考慮準備午飯了,很容易模糊工作和做飯之間的界限。有一次我煲湯,算好了需要三個小時,把湯煲上就去開電話會議了,開著開著,湯鍋就發出了糊鍋預警的聲音。在家辦公,大腦在炊事員模式和白領模式之間切換,還是需要一些挑戰的,所以請善待家裡一邊辦公、一邊做飯的炊事員們。

二是誘惑很多。比如我最近在追臺劇《想見你》,在家辦公的時候就會想,昨晚更新的兩集是不是應該看了。好在在家辦公期間的工作量並不算非常飽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給自己省下一些時間去追劇、看書,進行一些自己的娛樂。

集體辦公危險,遠程辦公費事,公司進退兩難

馮晨 27歲 芯片研發公司工程師

對於我們程序員來說,在家工作其實是很不方便的,但特殊時期,為了安全考慮公司還是決定讓我們在家從2月3號開始辦公,但不管是公司還是我,以前都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手忙腳亂,效率非常低,可能只能達到集體辦公的30%-50%。

我特別清楚地記得3號那天,我們全部門基本沒幹實質的活兒,最麻煩的是要配置環境,因為要遠程辦公,需要連接公司的電腦,本來打算用VPN連,後來有些同事連不上,就需要運維在他們的電腦上安裝一個遠程桌面的軟件,來遠程操控公司電腦,結果我們公司的運維就一個人,配置非常慢。

等運維的同時,領導建了幾個群簡單分配了任務,有問題需要在群裡反饋,終於等到遠程連接上辦公電腦,我往本地拷貝了些代碼,配置了電腦環境,第一天就草草結束了。

圖 / Pexels

效率低是肯定的,一方面,程序員需要團隊強協作,線上溝通效率不如集體辦公,大公司可能還好些,我們分工有時候不太明確,遇到問題需要一起討論,比如遇到bug大家一起看一下,遇到數據運行出錯去同事電腦那邊看一下,這些都不好做;另一方面,我在家也確實會受到各種干擾,我媽總和我聊天說話嘮家常,各種雜事,也沒心情幹活。

最慘的有兩件事,週二那天我微信問一個實習生事情,非常重要,結果他一天後才回復我,非常耽誤事,要是集體辦公我就直接到他工位催了;還有更慘的,我們是做芯片的,有個流程需要實際操作硬件,不然沒法繼續,這個芯片放在公司,而佈置程序到芯片一直是我負責,情急之下,我提前從家回北京,週三(2月5日)在路上耽擱了一整天,遇到交通管制、黑車等糟心事,好不容易回到北京,週四到公司拿了芯片,又被勸返回家工作。

所以這一週都是在手忙腳亂中度過的,遠程環境不好,卡頓嚴重。為了保證工作效率,我們的週報改成了日報,但在家乾的活簡單,工作量也少,所以日報都是寫一半編一半,我還正好負責了一個項目的日報彙總,需要把幾個人的日報整合一下,簡直是編上加編。

好在這周起我們就到公司集體辦公了,但又會遇到更多的風險,甚至連飯都沒地方去吃,這也很麻煩,只希望疫情快點過去,不然真的太折磨人了。

工作量很大,等倆孩子午睡後才能集中辦公

小雪 35歲 某公司員工

我們公司2月3號就宣佈了整個2月都不用去公司,全部轉到線上,而且未來幾個月也可能會是在家辦公。我還比較適應,因為一直有線上工作的習慣。在家辦公其實是一個狀態,每個人都在不停調試。

我其實工作量還是挺大的,一方面要做銷售業務,還要管理團隊、招募人員,也辦線上活動。但我覺得這中間最重要的是時間規劃問題。

我家裡有兩個男孩都是我自己帶,二寶剛一歲多,要餵奶、哄睡覺、洗澡,一日三餐做飯,整個時間消耗非常大。

在家辦公會一直被小孩的各種吵鬧聲干擾,也會因為一個會開長了做飯時間晚了。我剛才我還跟孩子解釋,現在是工作時間,我們叫在線辦公,不叫在家休假,每個人都要工作,所以他現在特別乖的在旁邊看書。

每天下午3點到5點孩子睡著以後,是我的一個集中辦公時間。衝杯咖啡,開電話會議,這個時候其實我們的會議也都很高效,基本上20分鐘就結束了。我們給工作群起了個名字叫“彎道超車”,就想在這個過程當中快速去把自己的團隊做大,招募到優秀的人。

圖 / Pexels

線上辦公其實比較有效率,不過線下辦公更容易深入,對於溝通協作來講,肯定是線下更好一點。當然這個過程中新招募的人可能沒有辦法很好地感受企業文化。很多人選公司看中的還是團隊文化、價值觀,在線辦公是比較難體會的,這是其中的一個弊端。

對我個人來說,想出去是真的,但並沒有特別想去公司打卡。工作是這樣,如果有些東西硬性要求去做,沒有那麼多的自主權,就很不開心,但如果沒有KPI,所有東西都是我想做的,也能看的到成績感受得到進步,就會很有積極性。

崩潰式帶娃,最後不得不隔離自己

小夕 30歲 某知識服務MCN機構員工

我已經在家辦公7天了,最開始聽說要在家辦公,超級興奮,這可是夢寐以求的工作方式。我在望京上班但住在通州,每天工作路上總耗時三四個小時。家有小孩子,我想有更多時間陪伴他成長,所以早在年前就跟老闆提過,年後是否可以以兼職形式合作。但公司不給兼職人員上保險和公積金,我非常糾結。疫情來了之後,我心想這下妥了,既可以安心在家辦公,還有人給交社保公積金,兩不耽誤。

我們公司屬於知識服務MCN機構,在家辦公幾乎不影響業務,但很多同事現在都被困在老家,集體電話會議時,總能聽到裡面有各種奇怪的聲音,有一天開晨會的時候,我聽到了雞叫聲。

公司倒是沒規定我們需要打卡,上下班時間也自由,但工作時間反而變得更長了,休息日也會被喊去溝通工作。開會的時候,老闆也一般都是話裡有話,會用公司經濟危機帶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有一次老闆在電話會中說,公司現金流能撐兩個月沒問題,能保證大家工資正常發,但兩個月之後,公司的發展就要靠大家在這段時間的業績表現了。

圖 / Pexels

我家裡有個3歲的娃,總鬧著要我陪。一天至少得說二十幾次“媽媽你陪我玩”,我只能和他說,等一會,你先玩會兒。剛開始他還同意,我陪他坐在地上,他自己玩,我用電腦辦公,後來他連電腦都不讓我碰了。雖然家裡人非常理解我的工作,也在努力幫我帶孩子,但男人帶孩子耐性有限,不一會倆人就鬧彆扭了,我還得出來調解。

最後我只能把自己隔離起來,給自己劃分了一個辦公界限,提前和家人溝通好自己要幾點工作,工作時間請勿打擾。但一個人辦公的時候,又有點抵擋不住零食的誘惑,還總想去床上躺一躺。我覺得深夜辦公效率最高,所以最近總是上夜班,黑白顛倒。

現在,我非常想念上班的日子。

每天化妝穿正裝在家辦公,以視頻會議的方式督促員工

劉欣 32歲 某創業公司CEO

我初七開始在家辦公,初十開始讓公司全體員工在家上班。最開始我還比較懶散,每天穿著睡衣拖鞋,後來我發現這樣沒有工作狀態,於是就在家專門隔出了一個相對獨立的辦公空間,當作自己的臨時辦公室,徹底進入工作模式。

我覺得生活需要儀式感,上班需要正式,跟你在哪裡辦公沒關係。我每天的在崗時間段是上午9點半到下午6點半,要求公司全員必須在釘釘打卡,而且我每天都穿正裝,早上要化妝,跟平時去公司上班一樣,這樣能讓我覺得自己真的是在上班,而不是在磨洋工。相信我,當你每天在家裡花半個小時來化妝,穿上正裝和高跟鞋,你想偷懶都做不到。

家裡人不理解我為什麼在家裡還要穿正裝。我能感覺到,我母親每天都是用異樣的眼光在看我。而且她總覺得我是要出去見人,時不時會過來“視察”一下。我這屋裡一有動靜,她就豎起耳朵,生怕我趁她不注意溜出去。

我的工作大部分是要在電腦上完成,而且安排工作是遠程指揮,很少打電話。父母不理解,他們認為你就是在看電腦。有一天我媽跑過來質問我,“你每天穿得跟餐廳服務員一樣,坐在家裡看電腦,你到底在幹啥?”

圖 / Pexels

我們每天早上10點開公司全員視頻會議。我要求必須是視頻,而不是語音,因為這樣員工才會重視。要不然,很可能大家是躺在被窩裡跟你開會,這樣哪裡有工作的氛圍?而且只有視頻會議,我才能看到每個人的狀態,也能更好掌握大家的工作進度。

遠程辦公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溝通很難傳遞情緒。我更傾向於面對面溝通。遠程溝通會出現一個非常尷尬的場景:我這邊氣得快要爆炸了,但對方可能並不知道,我急得想摔手機,但摔來摔去卻只能摔自己的手機。如果是當面溝通,就不會存在這些問題。

在家辦公這段時間,我覺得正是因為能夠辦公,能夠每天打扮得很正式,才讓我覺得自己不是成為了一個吃飯機器。要不然,在家真的每天就是吃。我認為一個成熟的職場女性,需要有一種自律的職業精神。

集體辦公是一個工作日的儀式,讓生活有規律感

梁優 26歲 跳海酒館創始人

從大年初一開始,我和女朋友過上了這樣的生活:早上10、11點起床,準備做午飯,下午2、3點吃飯,玩玩手機、聊聊天,準備做晚飯,晚上7、8點吃晚飯,看一部電影或者玩會遊戲,睡覺。同樣的生活,我們已經過到第16天了。

最初得知疫情消息的時候心情很低落,因為我是幹線下店的,又是老闆,對於無法經營這件事特別沮喪。

對我來說,在家辦公最大的挑戰是自己的狀態。因為這次在家辦公大家都是被迫的,而且疫情這麼嚴重,很容易情緒過載,不能出門自己也很難受,心理的健康狀態調適是我目前面對的最大挑戰。雖然我也養著兩隻狗,但對於貓狗的干擾我覺得還好,很多公司畢竟也養貓。

集體辦公和在家辦公的區別我認為主要在儀式感。集體辦公效率未必比在家辦公高,但是集體辦公是一個工作日的儀式,按時起床、去公司,會讓你生活有一個規律感,類似於“森田療法”。集體辦公也利於培養團隊感情,在家辦公有一種跟團隊失去聯繫的感覺。

我覺得在家辦公在具體的、有計劃的事務上效率甚至高於集體辦公,但有些軟的東西你看不到,尤其是集體辦公可以碰撞出很多不在計劃內的新的點子和思路。

圖 / Pexels

現在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得難受,沒有安全感。以前我會覺得各種事故和災難離自己特別遠,但這一次好像就在身邊。另外,我是一個特別喜歡社交的人,每天讓我呆在家裡,真的很難受。有時候早上趁著買菜的機會出門去大街上遛一遛、人也不多,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讓人覺得是甜的。

目前我們做酒館的沒法線下營業,所以打算線上營業。酒館有4個掌櫃,從初一開始,每個掌櫃每週直播一個小時,通過直播讓我重新感覺跟外界有了連接,很開心。我看摩登天空也做了臥室音樂節,這些雖然沒法變現,但是都挺好玩。

但我覺得,不用老想著在家辦公和集體辦公的區別,把精力focus在你要做的事情上就可以了,也不用太強調時間安排,否則會讓自己陷在那個較勁裡出不來。

工作也是一種社交,遠程辦公很難找到歸屬感

龔思穎 Mor.AI 首席戰略官

這段時間,不光是工作,其實整個生活都在家裡面,跟平時所說的在家辦公還是有點區別。上週我們專門對全體員工做了一個調研,問了下大家在家辦公的情況,大家的回覆蠻有意思。

我們公司70%-80%都是研發人員,在問卷中,大家給遠程辦公的評分平均達到了8.09分(總分10分),有5%的員工認為甚至超額完成了目標。

對遠程辦公的工具,微信多用於溝通,釘釘用來開會和打卡。騰訊文檔和我們自己內部研發的wiki用於文檔分享和信息。

總結下來,大家覺得在家辦公的優勢是每日的工作會議反饋比較及時,任務很明確,落實程度較高,減少了非緊急性的打斷工作,保持了工作的持續穩定性。內部的溝通也變多了,同合作部門的聯繫更緊密了。

當然也有一些挑戰,比如我們要做設備的測試,但測試設備無法共享,沒辦法去復現很多問題,線上溝通有時候還是不如當面講,效率有所降低,特別是對近期才剛入職的三五個新員工,適應起來有點困難,以及財務的一些財務軟件必須得去公司的電腦操作。

圖 / Pexels

有一件事我們必須得承認,在中國很少有公司會遠程辦公,中國老闆的習慣是更喜歡“監督”員工在做什麼,心裡才有底。一下子開始遠程辦公,老闆其實會比員工更焦慮。同樣沒有做好準備的還有一些遠程協作工具,第一天開工的時候,釘釘和企業微信都崩了,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工具沒有準備好,遠程辦公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比如說釘釘,每個人的版本不一樣,功能會有一定差異;再比如,線下大家講白板的時候都喜歡你寫幾筆我寫幾筆一起腦暴,但線上的這種雲投屏協作的軟件就很少有人會去下。

最近大家的生活肯定都相對單調,在這個時候其實心態很重要。我有朋友跟我說現在感覺工作是007,無時無刻都要工作。以前還可以做別的事,現在關在家裡,沒有理由拒絕工作的要求。但生活還是要繼續,你需要把生活變成不只有工作這一件事,否則等到第3周甚至一個月的時候,人會瘋掉的。

在中國的文化裡,工作也是一種社交,遠程辦公會讓員工很難感受到歸屬感。有不少人的朋友就來自於工作夥伴和同事,遠程辦公會減少這部分交流。所以迴歸本質,遠程辦公最大的挑戰,某種程度上不是效率問題,而是文化問題。

在家坐了半個月的“月子”,今天終於能去單位了

沈小倩 36歲 上海市江蘇商會

我們是商會,最近所有企業都是在捐款捐物資,每天的信息都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我基本上24小時都在看手機消息。

憂傷在於,這些這麼緊張的工作我都要見縫插針的完成,我也不知道下一秒什麼時候小女兒就跳到我的背上,她昨天已經有新的花招了,直接把酸奶灑在我鍵盤上。我平時上班的話,一個禮拜也就晚上的一點點時間和週末才出現,現在突然之間天天都在家裡,她天天想跟我玩。

我家裡還有個大女兒,我也要盯著她,是不是一會去看iPad,一會又去聊天了,一會兒還得盯著她預習下半學期的課程。每天做廣播操、跳繩、跳舞、武術、練琴,每個項目都需要在線打卡,時間排得滿滿當當。

圖 / Pexels

每次都是家裡人叫吃飯了,把這兩個小的送下去吃飯,我才可以有完整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

另外在家辦公確實電話會議太多了,本來面對面喊一聲的事情,就得電話說,還不一定能聊清楚,有些事情你可能剛跟一個人說完,又得跟另外一個人同步。特別涉及到捐助什麼的事情,大家都趕時間,本來過年大家都在休息,一直打電話催進度,也有點不好意思。

今天(2月10日)我要復工了,我其實是很支持的。在家坐了半個月的“月子”,現在商場和街道上一點過年的氛圍也沒有,真的蠻蕭條的,我覺得還是要回去上班比較好。市場很多鏈條是環環相扣的,工人不到崗,企業就沒法生產。得出門看看才知道市場裡面具體情況如何,不能一直悶在家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