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有人提议恢复传统汉服与繁体字,对此你怎么看?

沐譯


文字字母化是大趋势,汉语拼音就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一项伟大发明,顺应时代潮流的简体字在普及教育扫除文盲中也是功不可没。繁体字倒真是个老古董,日常应用中明显是在拖后腿。看不出来除了书法之外繁体字还有多大用处。有人说它好看,尤其适合书法,其实这有点自嗨的味道。什么字体毛笔写出来不都一样好看嘛!哪怕是外国的字母。试想一下,如果欧美国家也玩书法,把那几十个字母写的龙飞凤舞,说不定比我们的书法家玩的还嗨还劲道呢。真不晓得鼓吹恢复繁体字的人,到底是什么目的。

汉服不必刻意“推行”,让其自然接受、消化、普及。生活日好,服饰多样,一面是标新立异,一面是发扬光大传统,同台竞秀,这也是文化繁荣的重要表现。但是从目前来看,的的确确,日常生活中穿着汉服多有不便,更多的是在节假日的公园景点打卡作秀,你让大家“统一着装”,肯定又是一阵风,不会长久。


娱公娱扇


全面恢复汉服及繁体字无必要,但二者为我华厦民族的传统精髓,绝不能弃之如无,理想的做法是:汉服,应作为传统民族服饰保留,让人们工作之余在家中、节假日公共活动场所及婚庆喜事场合穿戴,使民族传统得到保留并延续;繁体字,汉字简化之后当然迎合人们书写简约心理,但绝不应用行政命令禁止人们使用繁体字,最好做法是无论官方民间皆许其自由使用繁简汉字,学校语文教育简化字当中也要让学生知道其相应繁体字,特别在一些大型的节日活动中倡议使用繁体字以显示我华厦民族传统的古典特质。


钦之男


讨论这个话题,属于吃得空的。任何一样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也有其被淘汰的理由,永远灿烂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汉服与繁体字亦是如此。它们存在过,繁荣过,但现在已经进了历史,进了文化的博物馆。它们的被弃用,也是有足够的道理。比如汉服,不知倡导者要恢复的是汉代服饰,还是唐代,宋代,明代?如果是清朝服饰,那就不叫汉服,旗袍,这个旗说的是旗人的旗,满族人以旗为社会单位,所以汉语称满族人为旗人,满族袍服称作旗袍。

再从实际情况而言,穿个宽袖大袍的汉服,人怎么挤地铁挤公交?怎么骑自行车助力车,就算开私家小车,那长袍也很容易夹在车门里!多么不方便!多么不适用!偶尔穿穿拍拍照吧,别再梦想什么恢复汉服了。

繁体字也一样,一切都在简化中。简化字已经流行如此了,就没必要回到繁体字了。只是,我们应该容许繁体字存在,作为一种文化存在。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5900969158072724"} --}

吴歌说事


现代人着装有追求个性化,也有追求大众化的,总之人们着装是自由的,爱怎穿就怎穿,只要不失文明就行。而汉字繁体恐怕做不到,时下人们写简体都忘记了笔画,谁还愿去写繁体字?你有那个时间和耐心吗?亦或是有那个必要吗?不要吃了饭没事尽想些没用的。


荷桂清香


怀念汉代的繁荣与文化这可以理解,但大力提倡穿汉服,恢复繁体字就太扯淡了,难道我们还要去掉计算机恢复算盘的使用?去掉汽车出门坐轿子骑马,去掉导弹用弓箭不成?怀古不等于学古。不然,那就等着外国的侵略和被肢解吧。



房小诗


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恢复的必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是这种简单地恢复某一朝代的服饰和早已经被取消的繁体字,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德。


大旗28


穿汉服,作为历史上一个朝代,自发的可以,如果国家有什么要求就不必了。时代不同了,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对工作和生活没什么益处。

汉字由简改繁更没有必要。几千年来文字是为人服务的,也是个工具,从汉字的演变看,都是由繁变简。再说好多现在的简体就是古人写出来的,古人确定的,不是五十年代发明的。


蓝天98044536


汉服是民族服装由其是女装非常漂亮可以鼓励穿戴,简体字为新中国百姓识字快速扫盲立下汗马功劳,十四亿人民以用习惯就没有必要恢复了。未来台湾香港澳门也要慢慢普及使用简化字。


微风轻轻吹醒


放弃传统文化是因为我们在工业时代走在了别人的后面,简体字也是为了消除文盲,如今工业上我们虽然不是世界第一,但我们已经是世界前列了,中国人的识字率已经基本达到百分之百,如此一来恢复我们自己的文化,我觉得是时候了,


用户2249609002000


汉字就不必恢复繁体字了,只是老师讲课的时候,应该让学生知道汉字的演变来历。至于衣服,我最爱中山装。女装现在的女人喜欢越露越好,那就让她们更露一些吧,不知羞耻、不要脸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