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戰無不勝的中國精神

戰無不勝的中國精神

宋明德

庚子年新春佳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襲擊了神州大地。其來勢之兇悍,傳播速度之快,無不讓人感到猝不及防。

黨中央和國務院審時度勢,迅速調整戰略方向,將抗擊疫情作為全國當前重中之重的戰略任務,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戰略部署。

這場疫情,無論是對於我們中國還是中國人,都是一場生死的考驗。但是透過那一場場生死較量的戰鬥中,所凝聚起來的“中國精神”,卻是一股更加強大的力量。

戰無不勝的中國精神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最先衝鋒陷陣是武漢金銀壇醫院倉促應戰,在防護不是很到位的情況下,醫護人員並沒有退卻,而是勇敢的衝上了火線,金銀壇醫院的院長張定宇本人就是一個身患絕症的病人,卻仍然一瘸一拐的奮戰在抗疫的第一線。一個領導者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武昌醫院本來是一所綜合性的醫院,院長劉智明在接到三天內將醫院改造成傳染病醫院,接受460名新冠肺炎患者的任務,面對這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沒有推諉,沒有退卻,而是勇敢的衝了上去。夜以繼日的工作,不辱使命。可是在極度疲憊的身體又身處疫情的第一線,不幸也感染病毒,倒下了。可是他躺在隔離病房也沒有忘記使命和擔當,還是不斷的打電話安排工作,最終他為戰勝這次疫情而獻出了他年輕的生命和一顆赤城的心。

戰無不勝的中國精神


在最初的戰鬥中,有不少醫護人員被傳染,卻無怨無悔,當他們被治癒以後,大都又寫請戰書,要求重返前線。最早響應號召,獻血漿救治重症患者的,也是他們。

武漢雖然封城,可並不是孤城,在黨中央的指揮下,軍隊和各省市的醫療隊,不斷的踏上武漢這片熱土,他們中有好多人都沒有來得及與家人告別就上了戰場。一批批援助物資源源不斷的運抵武漢和湖北,無論是山東的蔬菜,還是汶川的捐助,都是老百姓自發的行為。真正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局面

病毒無情人有情,除了全國大愛的馳援之外,武漢人也在做著默默的奉獻,有滴滴愛心車隊無償接送醫護人員外,更有90後的 咖啡店的店主溫雅娟,她每天都無償的為前線的醫護人員送去500杯熱咖啡,比咖啡更溫暖的是她們寫在紙杯上暖心的留言。 還有那位我忘記名字的弱小的小姑娘,她是武漢醫院的檢驗師,在沒有交通的情況下,她為了能從外地家裡趕回武漢參加戰鬥,她頂風冒雪騎自行車,風餐露宿歷盡艱辛,騎行三百多公里,趕回武漢醫院。

戰無不勝的中國精神


這一樁樁一件件,真是罄竹難書。透過這些鏡頭所折射出來的,就是正在凝聚起來的“中國精神”。這種“中國精神”既展現在行政體系的高效運作上,也體現在前線三萬多名醫務工作者堅毅的臉龐,既有火神山雷神山建設者主觀能動性的拼搏,也有全國14億國人們響應號召,春節只宅在家裡做貢獻的自覺行動上。

這股“中國精神”既有黨中央在全國高度的凝聚力,也有我們中華兒女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家國情懷”。有了這樣的“中國精神”,在疫情過後,定能迸發出更快的中國速度。

這樣的“中國精神”是不可戰勝的!

戰無不勝的中國精神

大連瓦房店市幸福人生傳統文化研究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