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税后月薪一万在北京是什么样的体验?

大蝎子001


外地人,工作六年,两人在不同的屌丝国企。我算上年终奖税后一月平均1.6w吧,每月700的交通补贴。老婆平均税后一月1.1w。两人早午餐都是单位。公积金每月将近9000,每月支取。算下来能拿到手的大约在44-45万。

14年买房,丰台老破小,每月房贷将近7000,去年摇中号买车,每月还贷2000,孩子马上上幼儿园,找到最便宜的,每月保育费加餐费加托管费1800。

上述每月大概1.1万。每年支出13万。

信用卡花呗等每月平均大概8000~9000左右,主要包括水电煤,加油,请客吃饭,衣服,孩子玩具等购置,手机置换,看电影,带孩子玩儿,给父母买保健品,正常看病等。

上述消费支出大约10万多。

人情随礼,年底给弟弟妹妹奶奶姥姥等压岁钱,一年大约5千到1万不等。

综上,每年能攒20万不到。

这是在每年不旅游,孩子还没有报班,家里都没买保险的前提下。

感觉过的异常苦逼,平常过的比较省。还得给孩子攒钱换房,明年准备买点保险给家人和自己,给孩子报个英语班和兴趣班。要想在北京想过的滋润,两口子年薪得七八十万以上。


张三bit


本人女,三十岁,身在国企,工作稳定,收入不高,税后八千。

年终奖每年到手有个四万五万,所以平均了一下,我就厚着脸皮来回答问题了。

牛逼没得可吹,也没什么值得哭惨的,就说说我每一天的真实生活。

已婚已育,老公每月税后一万到两万之间飘忽不定,没啥年终奖;

家庭和睦,孩子三岁,天真可爱。


刚毕业的时候单身,在北京租房,半地下的次卧,每个月1300元。当时月薪税后四千(不算年终奖),看上去挺拮据,但日子过得挺好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每月都有结余。

2014年和现在的老公恋爱,当时他月薪税后也就五六千,但公司给他租房(也是间小次卧,不够我们俩人住)。想了想我就重新租了一间带阳台的主卧,两人一起生活,他也跳槽去了更好一点的公司。平时俩人自己烧烧饭,周末出去逛逛吃吃,每年出境游一次(比较屌丝的那种旅游,人均1-2w撑死了,不过我老公负责详细攻略,玩得都还蛮开心)。总的来说,没有房贷好嗨哟。

但紧接着面临结婚,我妈觉得还是买套房子心里踏实,就这样公婆出了90万,我妈出了35万,合并首付,上车了小两居,月还款五千块,毫无负担。这算是个英明决定吧,因为剁完手的第二周开始房价快速上涨,一年之后,我闺蜜结婚,在我同小区看同户型的小两居,价格已经接近翻倍(当然后来又回落了很多)。

再后来生了小孩,其实小孩出生后的两三年内个人感觉花费并不多,我婆婆来京坐镇带娃,省去了高额月嫂、育儿嫂费用,对婆婆的辛苦付出感恩不尽。纸尿裤和奶粉基本都是买一线大牌的,但是小孩衣服比较随便,买买开架打折款,优衣库zara老海军,夏天衣服大多是我婆以及婆の闺蜜亲手做的,成本大概十块钱/件,哈哈哈。也报了个早教班,算是一笔较大支出(事实证明早教班也么得卵用)。

我和老公俩人物质欲望不是很高,他的衣服大都在奥莱买一些大众品牌的打折款,tommy啊polo什么gant之类的玩意儿。我就更屌丝了,tb输入“连衣裙”跳出来的都是二三百块钱的,低消费人群说的就是我。包也无所谓,LC啊MK之类的平价包随便背背。也逛商场,但经常被一两千块一条的连衣裙吓退哈哈哈。

吃的方面,平时在普通超市+盒马类型的生鲜超市购买,工作日我婆掌勺,周末老公掌勺。也经常出去吃饭,日常就去人均100-200左右的吧,超过人均300的店就只能靠纪念日之类的了。

旅游的话,还是保持每年一次出境游,但是地点确实绕不开新马泰港日韩,只去过一次欧洲,计划近年带全家再去一次瑞士。去年考虑到娃还小,只带他在国内玩耍了一下。

出行方面,由于已经五六年没摇上号了哈哈哈哈好惨,打车居多,周末开一开那种共享车。不过真的要吐槽,共享车怎么都那么脏,大家能不能共同爱护一下!这两年有位同事朋友常驻国外了,将其爱车借给我们随便开,感恩的心~但是停车也是个问题,所以开车还是少。

房子方面,眼看着小孩要上幼儿园小学了,卖了之前的房换了套西城房子,并不是排名靠前的学区,主要是通勤方便+上学兼顾吧。毕竟小升初还十年呢,我们不是特别纠结学区是不是最好的这,差不多就行。只是老破小入手,肩上负债更多了,向父母借了大几十万,月还款额也增加到了一万多。



我们在北京的普通的一对夫妻,生活就是这样的。体验还可以,吃、吃得起,住、住得上,买、买得着,学、有得上;只是吃不起更好的,住不上更大的,买不起更贵的,进不了最好的学区。但这就要看各人的价值观了,有的人介意,有的人不介意。我们就不算特别介意吧,毕竟北京有太多有钱的、有权的、优秀的人,向上比就没有尽头了。我们只和自己比,这两年有没有比前两年感觉过得更好了点?有,就很开心;没有,也没事,继续加油。非常

佛系的中年人了~

对于我个人而言,在北京生活的这几年,最好的事还是遇到了我的老公。刚认识的时候他也是没车没房,月薪超低(虽然现在也没高哪去),但是对我关爱有加、勤快上进、有家庭责任感,这就挺好的。虽然初遇时我的学历、户口条件和家境都优于他,但因为我俩相处愉快,我和我全家都从来没有嫌弃过他的条件。外加公婆也对我很好,我觉得蛮开心的。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固然自由,组成家庭也是另一种幸福,各有各的快乐之处吧。

以上~

(当然了,希望有生之年我还能回答一下“中了一千万彩票大奖是什么样的体验”(*╹▽╹*)

<strong>


建筑原理


我对象税后不到一万,租房每月不到3000,车一个月花销多少我不清楚。

 

早餐我俩大概10元,中午晚上他们公司管吃,一般晚上回家我做或者出去吃。我们公司中午吃饭扣4块钱。

 

平时衣服都是淘宝,他不挑剔,轻仓的特价的,买什么穿什么。我夏天T恤不超过100,裙子不超过200。

 

平时他开车上下班,我坐地铁上班,晚上他接我。

 

周末出去吃饭的话,一顿大概二三百,北京周边想去哪玩就去哪。平时家里买东西不管大件小件,他没让我花过钱。

 

房在香河买的两居室,月供2500左右,他公积金比这多,所以也不觉得有压力。以后结婚有孩子了可能会有压力吧。

 

在北京月入过万的人很多,但是按实际工资上保险和公积金的不多。如果是自己一个人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一年攒几万块钱是没有问题的,当然看你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了。

 

 


阿猪姑娘


北漂15年的我,看到这道题,冲动的立马点开了。我最最真实的感受:税后月薪一万,在北京,就相当于三四线城市的两三千而已,没有任何的幸福感而言。

我,2003年高中毕业,8月底,我踏上从长沙开往北京的列车,开始了求学之路。

四年之后,大学毕业,理所当然的做了一名北漂族。

最先在一家部队医院做医疗文案,包吃包住,税后到手工资三千。那时候,单身一个人,没有任何的经济压力。又因为单位包吃包住了,不需要什么开支。所以,我每个月还能存下一些钱。工作一年多之后,工资涨了点,每个月到手的工资4500。

后来,因为面临结婚了,经济压力立马来了。结婚,就得要买房子,以后再也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了。得考虑一大家子的生计,吃喝拉撒了。

我离开部队医院,去了民营公司,继续做我的文案。最先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是一万五,再后来,慢慢又涨了一点,每个月到手是两万。

但就是这工资,我在北京都过的特别拮据。我买不起北京的房,市中心的房,没有七八万,压根就买不到。偏远一点的地方,比如昌平的天通苑,也得要三四万一平,通州的梨园附近,也得几万。这完全就超出我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了。

最后,无奈的在与北京一河之隔的燕郊买了房,均价8800,楼层高点的,每平米加点钱。到我这个楼层,每平米9200了。因为我们都是靠自己努力的人,父母没有能力帮我们。所以,付了三成的首付之后,再也没钱了,只能是按揭贷款,每个月还。

我每个月的工资,看着是挺高的,但压根就不经花。两个孩子都在上幼儿园,每个月都得交托费。房贷,每个月也得按时还。再加上家里的正常日常开支之类的,七七八八下来,每个月剩不下钱。

而我大姐,在我们老家县城上班,每个月的工资五千。但过的相当舒服,一个孩子,上初中。家里房子是全款买的,没有任何经济压力。吃是跟着我爸一块吃,住就回他们自己家去。

每个月挣得工资,除了孩子花点,平时买买生活用品、衣服之类的,每个月还能存下不少。

所以啊,别以为北京的税后工资一万,是有多么的了不起。北京的北漂一族,大部分都是房奴,然后有孩子的,还是孩奴,孩子的托费都比较贵,一个月一个孩子两千算是便宜一点的幼儿园。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之类的,每年单纯一个孩子的开支,就至少得四五万。

孩子上小学,如果上私立的小学,一年就得三万五,贵的很啊!

如果你身边有北漂的朋友,请你多心疼心疼他们吧,他们在北京,表明看着光鲜的很,实则早已经疲惫不堪了!


幸福鱼儿


刚刚加入这个行列,工资刚实现两连跳。从税前8000到10000,再到12000+,目前税后10000出头了。刚刚结婚,自己家有两套房,目前自己和媳妇住一套,父母住一套。不瞎买的话,感觉能攒下挺多的。以前没结婚,每天晚上和媳妇逛商场吃,喝果汁,两年来一个月基本攒不下钱。


barbour


跟你说一下北京一个月的基本生活开销,你就知道一万块钱在北京生活是什么样了,这里只按照普通北漂的生活计算。

1.住。如果是跟别人合租,一间卧室的费用大约在2500~3500元;如果不喜欢合租,一间没有客厅的开间(五环外)4000~4500元,如果是一室一厅的房子(还是五环外),5000~6500。五环内的就别考虑了,除非你可以不吃不喝。

2.行。有车的自行计算每个月车辆的费用。普通上班族,一地铁、公交为主,打车为辅(别说你一个月都不打车,我不信),一个月的地铁+公交在200元左右。如果赶上周末或者特殊情况会打车,基本上一个月打车的费用500~600元。综合出行费用,一个月700元。

3.吃。以温饱为主,又要兼顾营养(毕竟收入过万,不能吃的太对不起自己了),早饭10元、午饭30元、晚饭30元,合计70元/天,一个月2100元。偶尔吃点水果,一个月500元(现在的水果的价钱你是知道的,这个价位还不敢吃那些太奢侈的)。偶尔一个月会有聚餐、聚会等,我们以平均一个月两次为标准,每次150元,两次300元。综合一个月的消费为2900元。

3.其他。电话费+网费,200元。水、电、煤气费,200元。生活必须的洗衣液、洗发水、沐浴液、擦脸油,月均50元(女生自行增加费用)

综合以上的,租房4500(以我自己在五环外开间的房租)+700+2900+200+200+50=8650。

还结余1350,如果你搞对象或者喜欢穿一些好看的衣服,估计1350一个月都不够吧。

各位看官,你可以想象一万块钱在北京的生活了……


晓黑14


月薪一万,无论你是在北京、上海、还是深圳,没有幸福感可言。

月薪一万,普通人的体验

根据2018年12月份的公寓租房价格,北京一个单间的月租均价是3100元,深圳为3050元,上海是2967元。除去你每个月吃饭花费1500元。如果是女生,还要化妆品、购买衣服、交通、电话费等其他消费合计2000元。你只能剩余3500元,如果遇到什么同事结婚、或者心情好,看个电影、旅个游、谈个恋爱什么的,基本上就变成了一个月光族。

月入一万,等于月光族,是有道理的。

那么,月入一万,怎样才能在北京存到钱!

月薪一万,会理财人的体验

很简单,找一个勤俭持家、会理财的对象,你能存到钱,你们两个基本上约好,每个月只去两次电影院、合租最便宜的单间、把每个月的工资一部分拿来理财,做基金定投、或者更高的投资产品。另外,你们自己做饭,不去外面吃,这样,假如你们都是一万的月薪,每个月加上房租,其他开销,你们能够存到1.4万,那么你们一年就能存到16.8万,假如一年的理财收益是10%,那么你们一年能够存到18.4万,在北京打拼10年,你们就拥有了将近200万。当然这里面有个工资上涨的因素,假如你们10年内,升值、加薪,或者其他因素,你们10年后的资产可能是200万-500万。那时候的北京房价,可能是10万一平米,一套70平米的房子,需要700万,不过你们可以付首付,然后分期付款,最后,一辈子工作,就是在还房贷!

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逃离北京了,因为不想一辈子做房奴。

最后,告诉大家,逃离北京,你去新一线城市,例如成都、武汉、杭州、长沙等,压力会小很多,但是机会也变得相对较小。利与弊是相对的。没有对与错。

最后,我们选择一个城市,其实是在赌它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的房价升值空间,如果确定要买房,那就要去一个房价升值空间最大的城市。我认为:武汉、成都、长沙、西安、郑州、合肥都可以考虑。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价格已经高过,中短期不一定合适。如果想在未来五年,有一个好的收益,最佳的新一线城市,可以考虑:沈阳、长沙、武汉、成都。


蒋昊说经济


本人男,90后在北京工作六年,月薪不到一万,七八千块钱,每个月不一样,扣除五险一金,扣除税也能剩下六千多块钱






京民vlog147073124


北漂是很多人的梦,想做梦是有成本的,现在地下室和群租已经不允许了,只能租一居或两居室,六环外地铁旁独居2500左右,四环外那在4000左右,看你的经济承受能力。还有就是那拥挤不堪的地铁,早高峰让你体验到地铁最大的承载能力,还有现在菜市场都被取缔了,取代的是便民店和超市,小餐馆和脏车摊取缔了,改为了外卖。成本高了百分之三十,每天晚上做饭一个人又不现实,外卖平均要四十左右。偶尔改善一下就要过百。有女朋友了和有娃了,养车的成本,再想旅个游,攒个钱过年给老人。一月一万的北京人基本是够吃喝,养娃养车就要精打细算了。只能说来北京要有思想准备,工作节奏快,强度大,物价高,人多,每天上班路上要耗一两个小时。但是工作机会多,你能吃苦肯努力确实有成为人上人的机会。


相约在明天1295


还什么体验呢?看看最近北京房租涨了多少?房子都快租不起了,就别谈生活了吧。

体验就是,税后一万块的工资,注定在饿不死的前提下只能为房东打工。

其实,在北京,大家看重的不是这税后多少钱的月薪,而是希望,因为中国目前能够提供良好发展的城市很有限,接受了相对较好的教育以后,想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北京是最好的选择(在这点上,上海和深圳市无法跟北京比的)。

全国创业环境最好的城市就是北京,诞生机会最多的城市还是北京,在这里,什么都没有的人最起码还有希望,而在小城市,什么都没有的人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只要税后月薪没到5万以上,想留在北京都是挺困难的事,不过近几年来看,在北京赚些钱,等到三十多岁选择去个比较好的二线城市扎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说实话,如果你出身在一个小城市,在北京待了几年不太如意想回老家,很多人是适应不了的,北京的灯红酒绿充满了诱惑和张力,这些都不是小城市能比的。一个在北京工作超过5年的人,回到一个晚上七点就没有夜生活的城市,大部分人会疯的。所以,北京和上海对人的诱惑不仅仅是机会和赚钱,在生活方式上也是一种无法取代的诱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