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國家公務員考試:更加自然的面試答題技巧,你值得擁有

近年來,隨著公職面試的不斷髮展與成熟,考官們越來越熟悉考生的“套路”。所以,為了更加了解考生們的真實水平,公職面試考試也在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即“去套路化”。其初衷是希望考生們能夠在更加自然的狀態下,展現自己的真實水平。因此,去套路化的趨勢可見一斑。什麼是套路化表現?考試過程中又如何去套路化,把題目答得更加自然呢?

接下來中公教育專家就具體向各位考生做一個完整的介紹。

一、什麼是套路化的表現

1.答題狀態過於拘謹、僵化。考生對於自己的禮儀要求過於刻板,僵化。例如:敲門一定要敲三下;向考官問好的話,必須是“各位考官好,我是今天XX號考生”;鞠躬必須是15度或者30度;答題時必須雙手交疊,放在桌面上諸如此類等等。

2.答題語言充斥著太多沒有價值的套話。在答題過程中,有一些沒有實質意義的,可說可不說的話,被考生反覆拿出來使用,難免會讓考官覺得套路化。例如:“考生開始答題,考生答題完畢”;“領導將此項工作交給我,是對我的信任。所以,我一定要幹好。”;“面對XX情況,我一定會先認真反思自己”;“根據上述原因,我提出以下對策”等等。這類話語既沒有營養,也沒有切實地解決題目中問題,自然會招致考官的反感。

3.答題內容沒有針對性,純粹是沒有內容的框架。在答題中,只要是一個類型的題目,無視題目中的具體問題、矛盾和要求,都會用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框架進行答題,沒有細化的內容。例如:人際題裡不分具體情況,一上來就要“反思自己,與同事溝通,積極改正,提升自己的能力”;計劃組織協調題目中,每次上來都要“成立活動小組,制定活動方案,報請領導批准”等等。既沒有解決好題目中的問題,也沒有很好地展現自己辦事的能力。

二、如何能夠做到更加自然答題

1.儀態舉止自然不僵化。在面試考試現場只要我們能夠做到自信大方,體現出對於考官的充分尊重即可,不一定非要按照所謂的規定步驟,亦步亦趨地做。在考試中,適當面帶笑容,多跟考官有一些眼神互動,當考官講話時能夠真誠尊重,適當點頭予以回應。如果出現一些特殊的情況(如考官直接邀請考生就坐,或者是考生出現口誤等情況),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具體情況恰當反應,切忌刻板。

2.踩雷句要回避。對於面試考試中一些被考生們頻繁使用,又無確切意義的話,考生要合理迴避或者是合理轉化。例如:“凡事欲則立,不預則廢,所以我要在活動開始之前制定一個全面有效的計劃”;“領導把xx工作交給我是對我的信任”等此類話要從自己的答題內容中刪去。

對於像“考生開始答題”,“考生答題完畢”等這類的話,可以合理的轉化。比如可以根據題目問法將其轉化成“考生就第一題中的xx問題談一談自己的理解”,“以上呢,就是考生對於這一題的看法”等等。

3.打造一個聊天式的開頭。親切自然接地氣的答題,其實就是要結合實際,結合現實,來答題。考生可以在題目中找到一個關鍵詞,然後根據關鍵詞,結合現實生活與考官聊兩句天。

【例題】對於提高人民群眾生活的幸福感,你認為政府應該怎麼做?

針對於這道題,考生可以先確定題目中的關鍵詞是什麼,即“幸福感”。那考生就可以根據幸福感,結合生活進行論述。

例如:各位考官,幸福是什麼呢?可能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幸福也許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在我看來幸福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那當前政府要提高人民群眾生活的幸福感,那勢必要回答一個問題“對於人民群眾來講什麼是幸福”。

4.合理排版答題內容。過去考生的思路比較趨向於一個比較固定的模式,按照線性流程進行思考。例如針對於社會上的消極社會現象,可能答題的思路就“表態,危害,原因,對策”所以在內容上就會讓考官覺得千篇一律。

所以,現在考生可以根據自己之前預想的答題內容,合理的安排答題內容的順序,或者考生可以就自己比較有想法的,有思考的部分內容講清楚,講透徹,講深刻,讓考官耳目一新。

【例題】隨著城市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的加大,一些不法商販動起了“上山下鄉”的歪腦筋,他們鋌而走險把假酒、假保健品等以低價銷售到農村市場,致使一些農村地區成為“消廢市場”。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例如:針對於這道題,考生就可以將當前農村地區的假冒偽劣產品盛行的現狀作為切入點,分析這一問題給農村地區帶來的危害,得出對於這一現狀的判斷評價,之後考生可以就這一問題分析其原因和對策。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一些農村市場成為不少消“廢”品的傾銷點,這些假冒、偽劣甚至是山寨的食品,在農村市場上大行其道。在一些農村地區的小賣部,我們隨處可見“粵利粵”,“醜糧液”,“七個核桃”等讓人啼笑皆非的產品。

這些不合格產品,一旦在農村地區流通,不僅會擾亂農村地區現有的市場經濟秩序,影響正常商品的流通,同時,還會損害農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他們的身體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整治假冒偽劣產品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此事應引起監管部門足夠的重視,堅決予以整治。

國家公務員考試:更加自然的面試答題技巧,你值得擁有


假冒偽劣食品之所以在農村地區氾濫成災。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農村收入相對較低、價格因素在消費選擇中的權重較大,受主客觀條件限制,科學知識、商品知識普及範圍和程度有限。從市場管理的角度來看,一方面是農村市場分散、監管力量不足,另一方面是農村市場體系、銷售網絡不健全不完善,缺少-些規模大、信譽好、制度健全、管理措施到位的商業企業及其零售部門。

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整頓農村消費市場的亂象,必須標本兼治,多措並舉。

一是努力促進農民增收,讓農民群眾購買力得以提升;二是加大對於食品安全方面的宣傳教育,掌握食品安全常識;三是統籌整合農村市場,加大農村電商建設,做好農村消費市場的依法監管工作,注重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提升監管效能,逐步實現我們的鄉村振興戰略。

5.使用自然流暢的過渡句。

為了防止在答題中出現過於刻板,僵硬的問題。考生在日常練習的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去積累和設計自己的過渡句。避免出現“我認為這個問題的影響是…”,“xx現象的原因是”,“針對以上問題,我提出以下建議”。 考生可以使用一些比較自然的表達,也可以恰當使用設問句。例如說影響時可用表述:“xx問題的出現,不僅會導致…而且更有可能造成…”;分析原因時可用的表述為:“對於xx問題,我們在痛心疾首之餘,更應該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一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防範這類問題,從根本上杜絕”,或者是“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必須要全面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