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负全责,对方家属不出具谅解书,法院会怎么判?

天王盖地虎66228471






杭州律师吴军安


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负全责,对方家属不出具谅解书,法院会怎么判?

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且负全责,这个行为应当涉嫌交通肇事罪。对方家属不肯出具谅解书,有的可能是因为赔偿金额无法协商一致问题,有的可能是被害人家属具有强烈追究肇事者责任的想法。当然,赔偿金额还是多数情况。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若不存在交通肇事逃逸等情况,那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以福建省高院的量刑指导意见为例,致一人死亡,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可以在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当然,若对方不肯出具谅解书是因其索赔金额过高导致,那作为你们方仍然可以按照法定标准准备相应的赔偿款项并交由法院,有的法官仍然会视作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在量刑上予以考虑。


叶律师


根据楼上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依法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因不能取得谅解书,说明双方就民事赔偿上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在判决量刑时,一般会判实体刑,需要进入监管场所服刑。如果没有其他从重从严情节,一般会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解释》规定: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以及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 根据你所说的情况来看,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负全部责任,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了。

量刑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

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占少数)

  • 简单明了地说,犯交通肇事罪,最轻的是拘役,最重的判15年。拘役是我国主要刑罚之一,刑期在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 如果交通肇事没逃跑,最高3年,最低拘役1个月。如果有逃逸的情节,刑期就升到3年起判,如果因为逃逸造成死亡的话,刑期就升到7年起判。
  • 这些都是量刑依据,根据是否有自首、认罪认罚等情节,刑期是可以从轻或减轻的。

谅解书

刑事谅解书,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

  • 有谅解书,意味着量刑可以酌定减轻、从轻。目前,取得谅解书,基本上是双方就民事赔偿方面达成协议。根据当前情况来看,交通肇事死亡,一般赔偿金额在100万左右,但视双方协商而定。
  • 没有,说明无法取得对方谅解,不具有酌定从轻减轻情节。

判刑

取得谅解书,法院一般会判缓刑,没有只能是实体刑。

  • 我有一个朋友和楼主一样,交通肇事死亡一人,担全责,取得了对方谅解书,法院依法判决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 根据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类似案件,没有取得谅解书,多数法院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实体刑,需要在监管场所执行。

以上是我的回答,不知道是否满意?


看辽宁


很高兴与你一起讨论这个问题。交通肇事至一人死亡,且负全责,对方家属不出谅解书的情况下,法院会怎么判?

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个人认为即使对方家属不出具谅解书,也可能适用缓刑。

首先了解一下交通事故罪的相关法律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规定: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司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形的,处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结合你的问题,交通肇事之一人死亡,且负主要责任,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方家属不出具谅解书,是否可能被判处缓刑?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缓刑一般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如果一般犯罪情节较轻,且有悔罪表现,在积极赔偿对方家属的经济损失后,即使没有得到对方家属的谅解,也是可能争取到缓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总结

交通肇事至一人死亡,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在没有其他事实的情形下,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是可以适用缓刑。缓刑并不一定要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以上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纯粹手打、实属不易,喜欢这个关注呗。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


每日讲法


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题:

其实,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只是法官判案时一个酌定从轻处罚的情节,而非法定从轻处罚情节。取得谅解书也并非100%能够判处缓刑,而没有取得谅解书,也不一定不能判处缓刑。

法院根据全案证据,被告人有无从重处罚,还有法定的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依法裁判。

如果被告人肇事后积极抢救,主动报警,积极赔偿,车辆保险额度足够赔偿的话,即使没有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书,也是可以判处缓刑的。


王泽成律师


如果没有饮酒、逃逸等特殊情况,会判决1年半左右的有期徒刑,不会高于2年,也不会低于1年,根据认罪态度等量刑情节在这个幅度内确定。

民事赔偿部分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由保险公司、车主、司机在各自的范围内承担。

交通事故案件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多调解几次,大部分司机能获得受害人亲属的谅解。


曹顺海山东德州律师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一般均属过失犯罪,如态度好,积极赔偿,虽会判刑,但会缓刑。肇事者不须入狱,可在社会上积极工作,以薪酬慢慢还债。但如没有积极赔偿的好态度,其结果①是会进监服刑,②出来后,仍要对死亡方进行赔偿。上述二者之间,聪明人自然会选择后者。


依山傍水758


答:没有被害人家属出的谅解书,不影响法官判案,只是谅解书可以作为法官判案时候一个酌定从轻处罚的情节。

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的,法律规定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是如果是酒驾或者是肇事以后逃逸处罚会更重一些,可能的刑期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最后判处多少刑罚,法官也有自由裁量权。还得看你的律师在开庭的时候怎么去给你辩护,辩护的观点哪些能被法官采纳。


马华710


答,交通至一人死亡,家属不出谅解,法院怎么判,自首,有合法证件,无饮酒,无吸毒,无逃避,占主责,判三年以有期徒刑,上叙占某一项,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警示人们出行要安全,驾车须谨慎!且记!


孙守锋1


如果积极配合,赔偿受害人,然后找律师尽量和受害人家里沟通,接受赔偿,少追究点责任,可能会判3缓5,缓期执行,也就是监外执行!如果受害人坚持追求严判,可能判实刑去坐牢,3到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