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你信哪一个?

本人不在线21


人一经出现,即从成为一个生命体存在,就开始索取(从母体汲取养分);而母体所得到的母性快乐、幸福,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母亲经由社会教化后获得的生命体验,与被孕育的这个生命本体的善恶无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人性本恶。

一、自私是人的本性

孟子与荀子所说的人性本“善”与本“恶”中的“善”与“恶”,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善良”与“邪恶”。人性的本“善”与本“恶”划分的标准,是指“自私”与否。人的动物属性决定了人的求生欲是本能需求,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在生物初期的这种低端竞争中,人不得不“恶”。

荀子的性恶说,出自《荀子第二十三·性恶》中,原文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这是从生命自然体的“人生而有欲”的自然意义上说的人之性。

荀子还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意思是说:人生而有欲,如果求欲而得不到,就不会不去追求;如果过分追求欲望,就不可能不引起争斗,有争斗就会乱了秩序,社会乱了人就会受穷。荀子认为“欲”导致“乱”,“乱”导致“穷”,而“欲”即为人之本性之恶。

正如从人作为一个生命体在母体中孕育开始,就在为自己的生存不断地索取一样。

所以,自私是人的本性,人性本恶。

二、向善是后天的教化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认为人有仁义礼智是基于心,是从心理上建立了性善之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恶人,而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所至。由此可见,孟子也非常强调后天的教化作用与影响。

荀子的性恶说认为人之性,由“欲”起,“苟不教,性乃迁,终为恶”。意思是说后天的教育感化可以改变人性,如果不教育,最终会成为恶人。也就是说,如果教育得当,恶人也会变成善人的。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其实荀子虽认为人性本恶,但是同样强调了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作用。

所以,虽性本恶,但不是一成不变或成定论的,它是可以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后天所受的教育而改变的。

三、人的行为方式和结果定论“善”与“恶”

人是生物链中最高端的动物,人类思想的复杂性决定了人性的复杂。不能简单粗暴地以好与坏、善与恶来区分或定义一个人。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不犯错,一个人也不可能一生都做善事,所以,无论是人性本“善”或本“恶”,最终定论善与恶的不是人之初,而是人的行为方式及行为所带来的结果。

佛家有讲“一念成佛”,善恶本同源,很多时候人的善恶就在一念之间。

四、向善才是“真本”

讨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目的不在于结论本身,而在于利用讨论使人们醒悟,无论善恶,都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改变原本属性的,强调了后天环境与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自律修身的重要性。所以,修身养性,修心成性,明心精修,向善才是“真本”。


菩提无树企业文化共创


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均属于儒家学派。但孟荀两人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有诸多的分歧,比如孟荀二人在人性的本质究竟是善还是恶有着严重的分歧。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的观点则恰恰相反,他认为人性本恶。孟荀两人关于人性本质观点不同的原因之一是他们两人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同。关于孟子和荀子人性观的具体内容在此就不叙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见我之前的回答。

如果问我是认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的回答是:我都不认可!我认为人性本质上是一种求生意志或者说是利己的。

▲非善非恶

不管我的观点是否合理,我先来简单地说说,为什么我不认可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这两种观点。

婴儿哪懂道德?

要判断人性的本质究竟是善还是恶,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人是复杂的,多变的。不过,人的年龄越小,就越简单或者说是越单纯。因此,要判断人性的本质,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分析年龄小的人。我们不妨走个极端——婴儿。婴儿也是人吧,而且是最单纯的人。在婴儿身上也存在着人性的光辉吧!善与恶是用于对人的行为进行的道德评价。但一个婴儿哪懂道德?我认为婴儿做出的绝大部分行为应该是一种求生的行为。因此,我认为人性的本质应该是一种求生意志。

▲婴之幼孩

人性是非善非恶,而是利己的

我认为人性非善非恶,是利己的,但可以选择。或者可以这样表述:人性是多变的,有时表现的是善,有时是恶,是否利己是判断标准,但可以通过后天的选择,人为的使人性稳定或者说确认。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归根到底人还是动物。动物的本能就是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人也不例外,人的本性也是谋求个人的生存和人类文明的延续。向善还是向恶,关键是看哪种选择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续。

其次,人的复杂的善与恶只是一对基本的伦理或者说是道德判断。不能把人性简单的归为善与恶这两类。

最后,人性本质是非善非恶,但可以通过后天选择确定。世界上有天使也有恶魔,世界上好人、善人有很多,恶人也不少。难道是人的善恶是一出生就确定的?非也,人性表现出不同是受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是受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影响的。由于家庭环境、社会条件、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每个人内心的善与恶的比例的不同的。有的人善多于恶,而有的人恶多于善。有的人可能现在是恶多善少,也许将来内心的善会占据上风。

▲善

总结

虽然我个人关于人性本质的看法有点与众不同,可能多数人也不赞同。但是我还是认为,人性的本质不能被简单地分为“善”与“恶”。毕竟,每个人出生时都是赤子,并非“天使”亦非“恶魔”!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追寻远方的诗


孟子在《孟子·告子章句上》里说:“从人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是善良的,这就是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 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故。”

孟子说得非常清楚,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性本善。


但是,荀子在《荀子·性恶》中说:“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意思是人的天性就是好利的。

他还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意思是人天生就是小人,不是君子。

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以后,荀子又说:人性的恶,是可以由圣人的教育以及法则、规范、习俗等来约束的。

人性的善与恶,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提出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荀子一派,为了人的道德,可能会把外在的约束做到极致。后面韩非和李斯的表现即是证明。

孔孟一派,对人的道德约束,就会很温和,以礼为先,在礼做不到时,才有“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有必要时也可以施以刑罚,但讲究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对人轻罚、对己严苛。

中国民族从善如流,我们提倡善待朋友,与人为善,善莫大焉,我们提倡“善”,同时还要改正“恶”,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所以,我信善,你呢?


鹏学天下


古代先贤,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同为儒家一脉却持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没有性善论就没有儒家认为的“人性本善,只是后来有的人渐渐丧失本善,才胡作非为”;没有性恶论就没有基督教的原罪,就没有基督教存在的必要?那么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说法?

其实我个人更崇尚明朝的大圣人王阳明先生对人性的论说,在《王门四句教》中,“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世间万物共生共存,天地本没有善恶之心。就像庄稼和杂草,本是一般无二的生物,天地没有偏袒谁,也没有厌恶谁。人心本来也是如此,无善无恶。

但是,人要吃粮食,自然希望庄稼长的好,于是就有了善恶之分,铲除杂草,呵护庄稼。我们天生看到别人恃强凌弱就会义愤填膺,这份天然的、自动产生的念头就是我们的良知。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直觉判断,却也是人的德行和智慧。

但是人内心的良知总是受到外物的干扰,被贪念、欲望遮蔽,被社会的风气带偏。所以,要付诸实践,格物致知。因此我认为人性本无善恶,由于后天的各种因素造就了不同的善恶之分。

人性善恶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仅仅是对人性根源的探讨,忽视了人的意念、欲望以及后天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王阳明先生的《王门四句教》我个人认为说的比较客观全面,因此也会这么认知人性和世间万物。

性善论和性恶论作为中国哲学史几千年不断论述的观点,本来就是为了引导大家是探究和思考,同时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研究讨论。








山高水长先生


孟子说人性本善,是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意思是人刚刚出生之后,性情是善良的,大差不多是相似相近的,但受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影响又各不相同。

荀子说人性本恶,是说“苟不教,性乃迁,终为恶”。意思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不能用好的方法教育、培养,性格习惯容易发生改变,慢慢会变的不同,甚至变成恶人。

对于题主所说你信那一个,我说我都相信,因为人性善恶本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既可以相互转化又可以相互影响,最终达到动态平衡,贯穿人的一生。下面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这个看似矛盾却又统一的观点。

一、孟子的人性本善论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形相近,习相远!"是说一个人生下来他的本性是纯真的,善良的就像一页白纸,无所谓善恶之念。理想的状态下,假如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都交给孔夫子来教育,或许大家都可以成圣人,甚至可以成为尧舜禹之类的大能!但是,老话说的精辟:"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就说了一个人出生的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会深深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试想,如果把一对刚出生的孪生兄弟放在不同的环境下培养,一个放在帝王之家,一个放在恶魔之家。长大后,结果全然不同,一个成了君临天下的君王,另一个却是无恶不作的恶魔。看过电视剧《双龙记》的大概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

翻开古代中国历史,你会发现既有忧国忧民的大善人,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屈原、唐代的杜甫,宋代的范仲淹、岳飞等等;也有出卖国家的大奸大恶之徒,如秦代的赵高指鹿为马,宋代的秦桧玩莫须有,明代的严嵩混乱朝政。他们本来也是善良的人,但是为了权利,不惜互相倾扎,勾心斗角,由善良走向了邪恶。

二、荀子的人性本恶论

古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就是人类性本恶,人出生就要索取,就要活下去,就要壮大自己,就要让现实环境自己变得更有利于自己,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人为了活着,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本能反应大都会牺牲一切,保全自我。你可说是自私自利,但这就是事实。当然也有舍己为人,毕竟是少有的。

拿争权夺利来说,为争帝位不惜手足相残,甚至斩草除根,在人性本恶方面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表现。秦二世胡亥不惜杀害扶苏而登帝位;隋炀帝不惜杀掉哥哥杨勇而登帝位;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源而登帝位。不论是被逼无奈,还是刻意为之,总之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权力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帝王将相明争暗斗尚且如此,黎民百姓小吵小闹也是不乏争斗,这不都是因利而恶吗。

看过赵忠祥解说的纪录片《动物世界》的都知道,生下来的小鸟,有时候也会为了生存而战,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抢食物互相竞争很正常,不都是为了争取活下来吗?强大的总会欺负弱小的,甚至幼小的会被无情挤出巢穴,那是竞争本能,同时也是赤裸裸的恶。人作为高级动物,莫不如此!小娃娃为了争吃的,争玩具,也会争吵打闹;长大了因为分家产,争吵甚至大打出手,闹上法庭,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当然,现代是文明社会,人的教育程度大大提高,素质也提高了不少,人们在慢慢的成长中也学会了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事情不可为;什么是勿以恶小而为之,什么是勿以善小而不为;什么是谦谦君子,什么是戚戚小人。最终,懂得了严于律己,通过修身养性,终成贤能!

综上所述,善恶本是同源,美丑本是同出,所谓的善恶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后期教化引领的结果。但是我更倾向于人性本恶,毕竟人出生就要索取才能活着,索取就意味着打破了平衡。不管怎样,人都要积极向善,摒弃内心之恶。追求真善美,去除假丑恶,最终达到理想的人生。所谓:“入鲍鱼之肆,久已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已不闻其香。“总之,好的环境,好的社会,好的文化就会塑造出好的善人。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5900969158072724"} --}

爱在田园


大家好,我是冀东老李,对于孟子和荀子两个人所说的我还是比较支持孟子所说,为什么呢,下面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弟子规》开篇就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就是人一出生就好比一张白纸,没有善恶只分,大部分是由后天的环境和习性造成的。

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十足的大染缸,当我们进入这复杂的社会之中时,你会不由自主融入其中,是好是赖,全靠你自己的定律。

就好比一个双胞胎姐妹俩,如果把她们分开,放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一定会孕育出不同的两个人,所以说,环境是可以改变某个人的。

我们学佛的的人都懂得,所谓的好与坏都是由我们的分别心造成的,有了分别心,就有了善与恶 ,善和恶都是由我们的内心而生,无非是一个概念罢了。

环境不是决定一个人是善是恶唯一因素,因为那些出淤泥而不染的大有人在,而在好的环境中不学无术的人也不在少数。

是善是恶在我们一念之中,好的人也有不让人如意的地方,坏蛋也有可取之处,就像《易经》所讲,世上只有一阴一阳才是“道”[祈祷][祈祷][祈祷]



冀东老李


人性没有绝对的善恶,只有相对的善恶,人性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也可以说,善恶是一种选择,不同的环境施于不同的方式,大多数人在不同环境中会作出趋利避害的选择,但同时,人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人不会吝啬自己的爱,而很多人都会把爱奉献给他人,给他人予帮助。

人性的形成取决于土壤环境,好的土壤培育好人,坏的土壤培育恶人,一块肥沃的土壤,四季如春,景色秀丽,丰衣足食,那这块土地上人们也是个性平和,安居乐业,生活和谐,,一块贫瘠的土地,物质匮乏,朝不保夕,生活艰难,很多人为了保命会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来,偷鸡摸狗,坑蒙拐骗是常有之事,所谓穷凶极恶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是环境塑造了人,也塑造了人性!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是我在旅行的过程看到的一句话,觉得很受启发!

另外,社会流传着一句美国人当年说的话,作为结束语:“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一个人为尊严犯罪,世人都有罪”!


封路导致很多养鸡饿死


浮梦沉香:经年往事不是烟云,繁华盛景不是虚幻,是袅袅沉香,萦绕心海……



首先,孟子和荀子都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既然是儒家,必然是劝人为善的,只是视角不一样而以,不可以断章取义!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正如“人之初、性本善”所言。人的善体现在: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曲直之心,人人都有。仁义礼智,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认知!


那为什么会有坏人呢?那是因为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外部因素改变导致善心丢失、善心蒙蔽所致。所以,坏人也是可以变好的!


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是社会动物,是群居动物,面对物资资料缺乏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争斗、相互竞争。并且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会有贪婪、占有,从而产生战争,这一切都来自于生存的需要和欲望的增长!


荀子的性恶论能很好的解释人的自私、险恶、争斗等恶的行为,但荀子不是说人类是不会向善的,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而行善!


总结

仔细分析来看,孟子与荀子的分歧点主要在于:先有恶还是先有善的问题。


其实,这就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类似,过分争论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要怎么让人为善?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将两位代表人物的观点统一起来,就是后天的学习、教育等格外重要,重视这些才能让善心不蒙蔽、恶心能被消除!


综上所述,两者视角不同,但可以完全统一起来,不可断章取义!


浮梦沉香


小时候,我特别同意孟子说的人性本善,总认为这个世界是善良的,可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我越来越觉得性本就是恶的。荀子有也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通俗点说就是,人生来好恶,善行是用来伪装自己得一种手段。虽然这种言辞相当之强烈和一概而论,但事实有的时候却总是如此。所以我更同意荀子。

想想多少人因为利益而相互出卖,想想多少人功成名就之后抛弃糟糠,想想多少人为了金钱而铤而走险···这种现象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社会里数不胜数。

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出现,就是为了抑制人类这种最本质的欲望。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我们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本性都是“恶”的,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才渐渐的找到了“秩序”,我们通过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来渐渐形成社会文明,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

我们通过法律和知识不断武装自身,抑制内心最深处的恶。

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有十倍的利润,你会不惜冒险;如果有百倍的利润,你会不惜舍命。当然,这句话也有些以偏概全,但在这个人的社会里,总有一些不是人的存在,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

虽然《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刚出生的小孩,都是非常善良的。

可是我却越来越觉得:人之初,性本恶。

小孩子们其实是可以非常残忍的。

小时候,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游戏机和iPad, 大院里的孩子们的娱乐包括捉蚂蚱,碾蚂蚁。最喜欢的就是把蚂蚱的腿揪下来,看他怎样适应残疾的躯体。还喜欢碾蚂蚁,有时候蚂蚁被碾得半死在地上挣扎,或者被水淹得四处乱逃。

做为屠杀者的小孩子们,我们当时心里只有快乐,从来没有内疚过

反而是长大了,慢慢通过读书,通过学知识,才明白了这些跟我们长得非常不同的动物,甚至植物,也是跟我们拥有同样的细胞,神经,甚至情感的。当我们理解了我们和他们的共同之处后,慢慢地就不再忍心去伤害他们了。

第一次看见白人是不喜欢的,第一次看见黑人也是不舒服的。后来知道白的黑的黄的都是一样的人,就接受并且开始喜欢了。

长大了,不再去折磨蚂蚁了,也不会去折磨任何虫子了。即使是吃肉,也希望屠宰的方式是给动物带来最小痛苦的。

当然,我们仍旧看到蟑螂会一脚踩死,看到蚊子和苍蝇会想办法拍死,看到老鼠也是赶紧毒死。在我们心中,这些物种和我们的不同之处实在太大,甚至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还是可以毫不留情地把他们消灭掉。

这样的例子还有太多太多,人是动物,人性即兽性,文明只是对人性的异化。文明的过程,就是向善的过程。善良,是教育的结果。

所以,一个未经教育的,或者没有教育好的人,作恶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所以我更同意荀子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