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防控不误农时 兴安县复工复产促脱贫增收

桂林生活网讯(通讯员杨长波 李纯洁)“这一批砂糖橘有4万多斤,准备运往四川绵阳等地销售。年前我们就已经打通了那边的市场,这个口感的柑橘在当地不愁卖!”蒋朝生说,眼下疫情虽然还没结束,但是农时不能耽误,砂糖橘是应季时令水果,再不摘就会烂在田里。

疫情防控不误农时 兴安县复工复产促脱贫增收

蒋朝生是兴安县崔家乡2015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家中两个老人患有慢性病,因病致贫。为了脱贫,2014年,他开始种植砂糖橘,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种植的砂糖橘由之前的2亩发展到现在的47亩,并于2018年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去年冬天基本上都在外面跑市场,与三四个外地老板都达成了协议,我从这边发货,他们就负责在当地销售。”蒋朝生表示,尽管当前面临柑橘采摘用工难的问题,但是疫情防控大意不得,工人只请本村的,而且要佩戴口罩分不同时段下地采摘。

初选、洗果、打蜡、分拣、包装……在崔家乡果乐园果业加工厂,工人们分工明确地干着手中的活儿,他们戴着口罩,保持着1.5米的间隔距离,正在有条不紊进行“流水线”作业。

“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在复工前我们购买了大量的口罩和消毒水,并专门设立了体温检测点,对外来人员和车辆都进行了严格登记和消毒。”据企业负责人崔财华介绍,从复工到现在,每天从加工厂运往外地销售的柑橘有40吨左右,最多时达100吨。面对如此量大的加工,必须要时刻关注工人们的身体状况,实在忙不过来就让工人分时段上岗,避免人员扎堆聚集。

46岁的崔家军是兴安县崔家乡崔家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在加工厂专门负责消毒和装卸工作。2016年,他成功实现脱贫,这两年一直在外打零工,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由于都是本村人,所以我们在招工时也有意往贫困户倾斜,只要是他们有时间又愿意来就可以一直在这干下去。”崔财华说,今年以来共有6名贫困户在这里做工,按照80元/天标准来发放工资。在帮助贫困户实现就近就业的同时,他还鼓励大家要自力更生,多劳多得。

据了解,兴安县委政府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切实抓好农业生产,确保疫情期间“菜篮子”供应充足。同时,充分了解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结合企业复工复产带动他们实现增产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