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發改委:還有五年,L3要規模量產!我們要進入自動駕駛時代了?

發改委:還有五年,L3要規模量產!我們要進入自動駕駛時代了?

當下,汽車行業正處在一個高速變革的時期。處在汽車行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想要預見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以便在技術發展中掌握先機。但事實卻不盡如人意,因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誰都無法準確預估汽車技術究竟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

不過近期,由發改委、工信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發佈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下簡稱戰略)正式版曝光,引起了汽車圈的廣泛關注。簡要總結這份《戰略》規劃,到2025年要實現以下目標:

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將基本形成;

實現自動駕駛L3級規模化生產,L4級在特定環境中市場化應用;

實現LTE-V2X等的區域覆蓋,5G-V2X在部分城市和高速公路逐步開展應用,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網絡全覆蓋。

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最直觀、影響最直接的就是第二條,實現L3自動駕駛的規模化生產。所謂L3級自動駕駛,即指行車電腦可以獨立自動駕駛,駕駛員只需應對意外狀態,在特定情況下符合條件時,可完全實行自動駕駛任務,但仍然需要駕駛員集中精力,以便應對行車電腦所不能處理的情況。

相比L2的半自動駕駛,L3自動駕駛可以說真正邁進了自動駕駛的“門檻“!

想一下,距離2025年只有不到五年,難道真正的自動駕駛距離我們就只有四五年時間了嗎?

發改委:還有五年,L3要規模量產!我們要進入自動駕駛時代了?

市場風雨變化,未來不可確定

不得不說,此份《規劃》只是一種願景規劃,但願景不等於現實。

比如,2017年,汽車業內總結出未來汽車行業將朝著“新四化”即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方向發展。但時隔三年,這“新四化”的發展成果與預期並不完全相符。

發改委:還有五年,L3要規模量產!我們要進入自動駕駛時代了?

以智能化為例,它就屬於發展得比較好的一類,尤其是在自主品牌中,在車載智能方面,如今的自主品牌新車幾乎都會搭載4G智能車聯網系統,在智能駕駛方面,很多新車都已經普及了達到L2級的自動駕駛技術,今年更是很多車企實現L3的量產落地時間。從技術的進步和行業對這類技術的普及率來看,智能化的確成為了整個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發改委:還有五年,L3要規模量產!我們要進入自動駕駛時代了?

但也有發展得比較失敗的方面,比如共享化,共享汽車在剛出現的時候,被很多人看做是未來出行形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經過幾年的發展,最早在國內運營的共享汽車品牌Car2go已經退出中國市場,目前還在運營的共享汽車項目也或多或少存在問題。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共享汽車並未成為人們出行方式的解決方案,反倒是成為很多新手練車的工具。並且,由於很多共享汽車平臺運營不力,導致現存的共享汽車使用體驗每況愈下,汽車的共享化很可能會步單車的共享化,最終走向末路。


發改委:還有五年,L3要規模量產!我們要進入自動駕駛時代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呢?原因也很簡單。就像是向空中拋出一枚硬幣,在硬幣落地之前,你不會知道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但是你一定知道,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0%。因此,每一項技術行業中的預期,在它剛剛出現的那一刻都應該是50%。而到最後,它究竟是變為100%還是0,都要取決於它的發展過程。那是否有讓正面朝上的概率達到100%的方案呢?

技術發展,如何一錘定音?

就拿智能化中的自動駕駛普及來說吧。自動駕駛是一個很早就開始出現的概念,尤其在各種科幻電影中,自動駕駛更是被設定為一種未來日常技術。那麼自動駕駛技術究竟有沒有未來呢?從目前來看,自動駕駛技術在整個汽車行業內的熱度很高。細數2019年發佈的新車,有88%的新車都稱自己搭載了L2級的自動駕駛技術。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車主對自動駕駛技術的使用頻率很高。自動駕駛技術在普及和使用率方面的發展都呈現很好的態勢。

發改委:還有五年,L3要規模量產!我們要進入自動駕駛時代了?

不僅如此,在技術進步方面,除了現階段已經普及的L2.5級自動駕駛,奧迪A8率先在行業內商用了L3級自動駕駛。而諸如長安、哈弗、廣汽等廠家已經開始了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測試,整個行業都在積極地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向著更為高級的狀態進步。


發改委:還有五年,L3要規模量產!我們要進入自動駕駛時代了?

即便是有如此好的一個發展狀態,面對未知的未來,我們還是不能確定自動駕駛技術,是否能夠很好地走下去。只不過,有了此次《戰略》的正式規劃,相當於給各個相關行業確立好了大方向,各個相關行業裡的企業,就可以大膽的朝著目標努力。

而且,相比兩年前頒佈的《戰略》徵求意見稿,正式版本的《戰略》目標願景要更加務實、清晰。僅以L3自動駕駛規模化生產為例,實際上國內除了廣汽等宣佈能夠實現L3的車企,很多車企實際上已經達到L3自動駕駛標準,但對外宣稱則是L2.5、甚至L2.9等。相信再過四五年時間,行業全面大規模普及L3,應該不是什麼難以實現的目標。

發改委:還有五年,L3要規模量產!我們要進入自動駕駛時代了?

寫在最後

此次《戰略》的發佈,意味從國家政策層面,明確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階段目標和方向。對國產品牌來說,也許是一個可以預見到的龐大市場和機會。

新能源領域我們希望彎道超車,目前來看雖然規模、技術都有了一定優勢,但要真正取代燃油車仍然任重而道遠。而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領域超車,也許是一個更靠譜、更實際的選擇。《戰略》的發佈,已經讓大家看到了這個未來的可能性。

對於國產品牌來說,與國際大廠相比,我們的技術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尤其是在傳統內燃機技術方面,即便是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到現在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的差距。而自主品牌想要在技術上超越國際大廠,就需要抓住這種可以預見未來的時機。

相關政策的出臺,除了帶來一個方向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對企業在技術和資金方面的扶持。這當然更加有利於自主品牌處在一個更為優勢的位置。新能源技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面處在領軍的地位。尤其是以電池、電機、電控為代表的核心技術,大量的專利都出自中國自主品牌。

當然也要看到,國內的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技術發展中,核心供應商有不少來自國外,譬如博世、大陸,再加上國內的百度等企業,目前各種標準眾多,利益分配和商業模式也在摸索階段,這四五年時間,應該是一個逐步確立標準、清晰模式的過程。

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真正的自動駕駛時代,距離真正走進我們每個普通人的生活,已經有了明確的時間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