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湖北記憶:昭君故里,是塊風水寶地

當美麗湖北成了抗“疫”主戰場,在世界各地人民馳援湖北之際,我回憶起自己行走過的湖北,想起黃岡,想起恩施大峽谷,’想起三峽,想起神農架。願這些美麗的地方早日驅走病魔,迎來世界遊客。


三、昭君故里,是塊風水寶地

湖北記憶:昭君故里,是塊風水寶地


湖北記憶:昭君故里,是塊風水寶地


湖北記憶:昭君故里,是塊風水寶地


從宜昌到木魚二百公里,開始一段路非常難走。天下著雨,拉礦石的大卡車一個接一個,柏油路面被大卡車碾軋得脫了皮,坑坑窪窪,車子搖搖晃晃,走了三個小時才搖到霧渡河,時間已是晚上九點,我們就勢找了個客棧住下。

霧渡河是個小鎮,住宿的客棧老闆給我們介紹了一家飯館,鄰家飯館菜香量大,那頓晚飯吃得特別有滋味。

6號起了個大早,出門觀賞霧渡河風景。霧渡河多霧,在繚繞的霧靄裡,我們吃過早點就立即上路,車子一直在濃霧裡穿行。好在已經過了礦區,路況比昨夜好多了。霧渡河的山坡上,滿是修剪整體的茶樹,景色極美,隨風忙著趕路,沒來得及拍照。

路過一塊山水美麗的地方,原來是昭君故里。出生美女的地方必是靈秀之地,我們調轉車頭,去參觀昭君故里的風水寶地。


湖北記憶:昭君故里,是塊風水寶地


湖北記憶:昭君故里,是塊風水寶地


湖北記憶:昭君故里,是塊風水寶地


王昭君是西漢時秭歸縣人,古秭歸今被分為姊歸縣和興山縣。她的故鄉--寶坪村,在興山縣城向西北方向行駛約六七公里處。寶坪村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好地方。長江的一條清澈的支流--香溪流經村前,溪水三面環繞著一峰青山,山腰天生一方平地,平地上的那座村落,就是“寶坪村”。

寶坪村面臨香溪水,背靠紗帽山,群峰林立,崖壑含翠,香溪迴環,山巒重疊,雲蒸霞蔚,滿坡桃李柑桔,擁翠堆金,臺前溪水澄澈,宛如碧羅綬帶、飄曳於九曲峽谷之間,風物俊秀清麗。唐杜甫詩"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即指此地。村內有楠木井,娘娘井,梳妝檯,望月樓等遺蹟。這裡環境幽雅,極富詩情畫意。

遠看寶坪村雲霧繚繞,幽靜清恬。綠色梯田天光山色,一級一級直鋪上山頂,盤旋公路曲折纏繞伸展向遠方,溢翠浮香的橘林深情地將昭君村摟在懷中。有炊煙的地方就有繁花修竹,垂柳細楊,偶爾傳來清脆婉轉的鳥鳴。自然與人文、傳統與現代和諧地統一在昭君村的建築裡,現代技術融入進了古樸典雅的古文化內蘊。

停好車,我們拾級而上,欣賞了一處現代建築。走到寶坪村前,在昭君故里前照了張相,沒有進去。我們是自費旅遊,我們的錢包還很有限,不是該看的不該看的都看。我們更喜歡的是自然景觀,省下60元門票,去神農架花吧!


湖北記憶:昭君故里,是塊風水寶地


湖北記憶:昭君故里,是塊風水寶地


湖北記憶:昭君故里,是塊風水寶地


“昭君本楚人,豔色照江水。楚人不敢娶,謂是漢妃子。誰知去鄉國,萬里為胡魂。”蘇軾這首《昭君村》詩對昭君出嫁匈奴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流露出無盡的感慨!昭君之美,在於既有沉魚落雁之貌,更具悽楚艾怨之情。古往今來,那些懷才不遇、官場失意的人們,則更易沉湎在“昭君之怨”中,找尋自己或深或淺的身影、或濃或淡的表情。

�[�-˛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