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古代詩人最多,現代少,我們學古代詩,卻不知現代詩人詩詞?

農民張


古人羽扇綸巾,長衫拂袖, 閒庭信步於亭臺樓閣;

古人竹杖芒鞋,跋山涉水 ,悠然遊歷在名山大川;

古人求取功名,十年寒窗,舞文弄墨於科考殿試。

古人閒情逸致:

花前訴衷腸,

柳下道別離。

鴻雁傳書信,

月夜寄相思。

連“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些很平常的詞語都能組合成美言美詩。這就說明古人具有寫詩的天賦,又閒暇悠然,其時代和社會背景又賦予其玩弄詩詞歌賦的環境條件,且科舉殿試,談情說愛也吟詩作賦,自然古人頭腦空松、神情專注,寫詩,何不美哉!故而詩人最多。

與之比較,現代人諸學繁多,天文地理、政治經濟、生物、歷史、哲學、數理化、古現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等等充斥大腦,裝都裝不下。步入社會後又競爭激烈,生存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匆忙中自然少了一份閒情雅趣,故而詩人少。

我們現代人學古詩,大多基於鑑賞品味古詩之音韻意境的優美和雅緻,從中吸取其語言文字之精華而提高文學藝術素養,寫寫詩以豐富精神娛樂生活。但也不排除閒暇之人循規蹈矩,附庸風雅於吟詩作對,然卻大大遜色於古詩詞之韻味。

至於現代詩人詩詞,冗長粗糙、自由散漫,讀著又感覺有些朦朦朧朧,其詩詞記不住,詩人名也常記不住也。


東方白542


很高興受邀來回答此問題。

說句實話,古代的詩詞文人和現代比起來算是非常少了,古代能玩詩詞的是富貴人家,達官貴人,是少數。大多數老百姓都讀不起書,更不要說寫詩填詞了。

偉大的毛澤東主席領導了中國革命成立了新中國,開始進行全民文化教育改革。

老百姓都要從小上學學習文化,古代哪個朝代全國範圍大辦公立學校?做夢去吧,沒有的事,都是私塾,有錢人家才能上學。

現代是全民文化普及,這樣就培養了老百姓,打好了詩詞文學能發展的群眾基礎,到目前為止,在民間有許多能寫詩填詞的老百姓。

可以打開互聯網看看,詩詞滿天飛,詩人詞人多如牛毛。老中青少年,都有。每個省都有文學創作的協會,詩人作家太多太多。

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助到。

宏結岷山詩詞專注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並原創詩詞文學作品,我們也是有在賬號文章欄目裡面發表了部分詩詞作品,不算最棒的,歡迎品鑑和建議,歡迎關注,更多幹貨,以後多交流,謝謝!



宏結岷山詩詞


為什麼古代詩人最多,現代少,我們學古代詩,卻不知現代詩人詩詞?這是有內在的客觀原因的。


時間

所謂“古代”是指公元前2070年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止的3910年的時期。

你想想,三千多年啊,期間誕生的詩人、創作的詩歌有多少?用不計其數來形容一點不過分,雖然由於古代由於經常戰火紛爭、社會動盪,加上保存條件的落後,很多創作出來的詩歌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例如著名的千古詞女李清照,她的作品就大多失傳了,只有後人收集得到100多首,不能不說讓人痛心不已。

但即便如此,古代剩餘下來的下來的詩歌也是數量極大,數量達到數以萬計之多。這是短短兩百來年的現代詩歌數量不能比擬的。

所以,時間這個客觀條件的懸殊,造成了古代詩人多,詩歌多,現代少。


從體裁來說

從文學的體裁來說,詩歌體裁從漢代之前的樂府詩歌到宋詞,一直是詩歌的高峰,數量龐大。元明清雖然是戲曲、小說的高峰,但是詩歌的數量還是不少。

而現代來說,詩歌創作數量已經很少了,反而是以小說、散文為主,例如巴金的《家春秋》,魯迅的《吶喊》《彷徨》、錢鍾書《圍城》等。

現代的詩歌也不是沒有,也不乏名篇,例如徐志摩的《偶然》、余光中的《鄉愁》等,但是總的來說不是體裁的主流了。


從質量上來說

古代詩歌作者對於詩歌創作來說得上“嘔心瀝血”的,從“兩句三年得”、“推敲”之類的典故就可以略知一斑。

為什麼呢?因為詩歌創作是文人們謀生的手段,詩歌能讓他們能力得到證明,能讓他們得到官方的認可,是文人們實現人生目標的重要工具。

在這種情況下創作的作品,比然是高質量的,再加上時間的淘汰,留下來的更加是精品了。既然是精品,那麼我們現代人拿來學習也是理所當然了。

同時,古詩歌特有的平仄押韻有著獨特的美感,詩歌慣用典故也增加了耐讀性。

對於現代詩人來說,以上的幾點都可有可無了。


從詩歌意義來說

“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古詩有時已經不僅僅是一首文學作品了,從它的身上我們還能知道當時發生的事情或者當時的社會背景、社會文化。

這就註定了古詩歌有值得我們去學習去了解的,既學習了詩歌本身,又瞭解了歷史,這就是古詩歌蘊含的意義。

同時,古詩歌還有為數不少的勵志、奮發、團結為內容的,也十分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

相對而言,現代詩歌在這方面就薄弱了些,像徐志摩、海子、甚至魯迅先生(魯迅先生鞭撻時弊多用雜文)等等詩歌大多是述說個人的情懷。


所以

所以,現代的詩歌沒有古詩歌作者多、數量多,是因為時間、體裁造成的。

而我們多學古詩歌,則是從質量內容和詩歌意義上決定的。


文藥書生


現代詩人詩詞,建議你首先學習並通讀毛澤東詩詞,在毛澤東詩詞裡你能體會到偉人的情感,感悟到歷史的厚重,認識到世界的多彩,可以讓你在毛澤東的詩詞裡享受到詩詞的巨大魅力。

其他的現代詩人也是很多的,你還是先學習毛澤東詩詞為佳。一點建議,願意能幫助到你!





臨風若愚


關於這個問題,我首先要更正一下,若從數量而論,古代的詩人未必如現當代的詩人多。之所以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基本上都是古代詩歌,甚至在近年家喻戶曉的中國詩詞大會上展現的也都是古代詩人及其詩歌作品,這裡面有個歷史沉澱、公眾認知的問題。我們知道詩歌作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最早見於文字的是春秋孔子主編的《詩經》,在此之前都是以宮廷或民間傳唱的形式存在。《詩經》的問世同時也向我們昭示了詩歌能夠被大眾接受的基本條件,那就是它的文學藝術性(可吟誦或傳唱、詞句優美)、社會性{不同階層的人都能引起共鳴}、實踐性(通過歷史的長河沖刷依然存在)。因此當我們從幼兒園起開始嘗試接觸詩歌這一高雅的文學體裁時,自然是一些經歷了廣大人民群眾歷代相傳、經典優秀的篇章。我們為中華民族數千年間無數先賢創作出浩如煙海的詩歌精品表示由衷的讚歎和榮幸!

時常聽到詩壇同道悲觀的說好詩早已被唐人寫完,好詞也早已被宋人填盡,宋代王安石也曾有“世間好語言已被老杜道盡,世間俗語言亦被樂天道盡”的感嘆。對此,我個人很不以為然,首先,從量上來說,有人曾粗略統計過,當今詩壇僅見諸於網絡各類平臺及自媒體的古體詩詞每天的創作量已經超過整個《全唐詩》數量!這是個什麼概念啊!其次,如此龐大的詩詞作品當中難道全是垃圾?回答當然是否定的。且不說當代已經湧現出相當一部分優秀的詩人詞家,諸如鄧世廣、熊盛元、王蟄堪、劉夢芙、楊啟宇、楊逸明、熊東遨、陳仁德、王翼奇、何永沂等,只舉兩個名不見經傳詩人作品為例:

其一、記得數年前曾有過一次“紅豆杯”詩詞大賽,其中的一首二等獎作品至今還能背誦如流,

《紅豆》

南國春風路幾千,驪歌聲裡柳含煙。

夕陽一點如紅豆,已把相思寫滿天。

不能不說大賽的評委真是慧眼識珠,如此意境優美、語句流暢、文情並茂的七言絕句比唐詩差在哪裡呢?

其二、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有新疆伊犁詩詞學會會長蔣本正先生一首七絕:

《春節值班》

西出陽關西更西,守家衛國在伊犁。

胸中十萬風雷策,直向雲杉雪嶺題!

如此朗朗上口、豪情洋溢、充滿正能量的當代邊塞詩比古代邊塞詩又差在哪裡呢?還有很多類似的優秀作品在此不再贅述。尤其是以上列舉的當代詩壇諸公其中堪以名世之作自是數不勝數。

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五四”新文化運動、十年文化浩劫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衝擊是非常巨大的,其不但破壞了古體詩詞作為華夏國學之精粹的美好形象,也嚴重阻礙了古體詩詞“舊瓶裝新酒”的再發展。

幸運的是,如今,在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大力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國詩壇已呈空前繁榮之勢,甚至可以說自唐宋以降一個嶄新的詩詞時代已經到來。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的孩子們學習課本上赫然在列的正是我們身邊所熟知的詩人作品,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的高考試卷上不再寫作文而是賦詩一首,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最後,且以清人趙翼的一首詩為此文作結: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大邊塞


其實,現代詩人並不少,是很多。比如,舒婷、戴望舒、海子、徐志摩等等,還有席慕容,這個我最喜歡。其實,還有位大名鼎鼎的,那就是毛主席啊,當然了還有更多。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能說出來的還是古代詩人的名字,因為說的人多,從小課本里就告訴我們了,哪怕是普通人,也能念出幾首耳熟能詳的古詩詞來,連帶著詩人名字。

而現代詩,也有,比如徐志摩《再別康橋》,舒婷《致橡樹》,海子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戴望舒《雨巷》“撐著油紙傘 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一位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

不過,現代詩傳誦範圍並不大,所以熟知的人也就不那麼多了,而且現代詩很多比較長、字句有些刻意含蓄難懂,再加上詩人本身也沒有那麼多社會影響力,自然就顯得默默無聞了。


深深與珍


古人寄情于山水,寄情於人間滄桑,感情豐富,真正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如:納蘭性德【江城子】(詠史)

溼雲全壓數峰低。影悽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裡,沒人知。

這首詞以“詠史”,起名,卻與歷史所有詠史作品有著不同的詠歎,它抒寫的不是滄桑之感,而是兒女情長,其意突出一個“夢”字,嘆往事如夢,且依然希冀夢中的尋求。詞的第一句:“溼雲全壓數峰低”,烘托出詞人心情鬱悶壓抑的氛圍。

“影悽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幾句敘述了一個朦朧虛幻的夢境。詞中顯然瀰漫著那種情緒低落傷感的氣氛十分濃厚。然後,最後三:“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裡,沒人知”。這種“詠史”,為世人所不能接受,也自知自己的心情感受無人理解,把自己遭遇的情感隱語的表達為:“除夢裡,沒人知”詠歎,流露出詞人內心的寂寞孤獨。寫法非常細膩,情感表達深刻專一,語言凝練,內涵豐富。

可是,今天我們的各種文化思想紛繁,對詩詞的創作沒有古人制心專一。所以,紛呈的詩詞比古人少,對古典詩詞文化了解甚少。另外,現實生活中的年輕人對古詩詞鑑賞興趣不那麼濃厚,甚至有些人對現代詩詞詩人不那麼關注。


開心71972637


古代詩人多,現代詩人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詩,為什麼要寫詩,人們要看歷史,總結歷史,詩是什麼?詩是語言,詩是語句的精華,詩是哲理經驗的壘結,詩是激情的表白,用詩讚美和平,讚頌美麗,讚頌情愛,讚美奉獻,讚頌公正,從歷史到今天,偉人的詩一直朗朗上口,“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欲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大文豪魯迅先生的詩,“橫眉冷對千夫所指,俯身甘為孺子牛",《金剛經》裡的詩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也如電,應作如是現",六祖慧能禪師,不識字卻能編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也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詩是哲學的經文,詩是積累的經驗,詩是悲壯的吶喊,詩是深情的呼喚,詩為情,詩為意,詩為歡,詩為哭,詩為悲,詩為喊!所以我崇拜詩人,尊敬詩人,詩情偉大,字句亦真!


用戶105552445770牛鳴


唐代詩人寫詩寫的好可以做官,宋代人寫詩雖然不能直接做官,但是可以當做拜門的條件。

詩寫的好,說明文采好,當然可以做官了。

柳永整天寫詞,最後不也得了個屯田員外郎嗎?

現代寫詩大多濫竽充數,而現在的魚目太多了,以至於珍珠在魚目中已經看不清了,觸目處全是魚目,哪裡還找得到珍珠?而且現在寫詩,一沒有出路,二無人問津,只能無奈的束之高閣。


半世飛仙


因為古人的詩句是現代人學習的楷模。課本上一般都以古代的詩做樣板,教學生學習。所以,大多數人就養成了一種習慣,學習就學古詩,以免自己寫詩時押韻上、對仗上、平仄上出錯。

古詩句對仗工整,平仄相稱、韻角到位,語言凝鍊,確實值得我們作為樣板學習。

現代也有很多詩人的詩韻、詩味、詩氣都很好,但人們喜歡追根尋源,這就造成人們對現代詩人瞭解上的缺失。我自己也是除了毛主席的詩詞外,幾乎沒有閱讀其他人的詩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