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請問天天在頭條裡回答問答的都是什麼人?

讓我看看誰在裝b


大多是為了掙錢而堅持的人。

在頭條問答堅持回答,而且能輸出比較高質量的回答的作者,都是有錢拿的。

悟空問答開通收益功能,有點類似於當年起點給作者付費,讓很多義務寫作好多年的作者,第一次知道寫作原來能掙錢。



有一位作者第一次拿到稿費,兩萬塊,和媳婦取出那些錢,一張一張的數,數了一宿。

有的作者怕自己賬戶的錢莫名其妙沒了,每天幾十塊十幾塊錢都取出來,那時候網站打錢要去銀行填寫匯款單的,網站的小哥哥每天因為十塊二十塊的往銀行跑。

後來網站和作者商量:大哥,咱湊個整數再提現好嗎?都像您這樣十塊二十塊的提現,我們一天就只有填匯款單這一個工作了。

這些人後來都成了大神,每年的收益在百萬千萬級別,今天網絡IP大爆發,湧現出《慶餘年》等優秀作品,也都是因為那幫作者能靠寫作吃飯了,開始認真對待寫這件事情,開始認真打磨作品。

網站有收益這事兒,確實太重要了。

頭條之前,很多人網上寫文章是沒有收益的,我寫過QQ空間,寫過天涯貓撲,那時候的收益是在文章裡插播廣告賣商品,或者,寫火了,等著書商上門商量出書,賺取收益。



這是要你先勞動先付出,乾糧自己備,網費自己掏。

等勞動成果被認可了,才會有收益,如果沒人認可你的勞動,即使瀏覽量過千萬,也只能賺一聲喝彩:這傢伙寫的還不錯。

頭條系的出現,打破了很多年網絡寫作就是是義務勞動的規則,開始給錢了。

從一開始頭條給收益,到後來悟空問答開通收益,讓很多寫作者感覺到自己寫作的意義。

金錢能衡量一個作品的意義嗎?能。

也許這有點俗,但是金錢是最公平的裁判師,這就像說相聲的說自己是相聲大師,在相聲圈乾爹無數,但是一開專場賣不出幾張票,即使是大師也大不到哪兒去。

悟空問答上一個作品受不受歡迎,在瀏覽量,收益上能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收益,是讓很多人,堅持在問答天天答題的一個主要的動力之源。

很多寫作者忽然發現自己寫作變得有意義了,幹勁十足。

歷史文化是個冷門領域,這個領域也有很多人入如幾千,收益趕上一個中小城市的平均工資

那些比較熱門的領域,大約月入過萬的人也是有的,我看過的一個悟空問答,一個答主在炫耀自己日入八百的戰績,這妥妥的是月入萬元了吧。

我寫歷史,瀏覽量從兩位數到幾十萬上百萬不等,我要求不高,每篇文章過千就好,過千就有收益,細水長流不必急。

我有時也會跨界寫寫娛樂文,如果能蹭上熱點,瀏覽量和歷史文比,堪稱冰火兩重天。

不過自媒體要在一個固定領域裡深耕,才會獲得權重。娛樂文熱鬧一時,歷史文化或者別的一些領域的文章,也許不能大紅,但是生命力很頑強。



比如我現在寫王寶強和馬蓉離婚,大約會被認為村裡剛通了網,但是我十年前如果寫過一篇“母豬的產後護理”,十年後的今天我扔到三農領域,依舊能獲得不錯的瀏覽量,鬧不好還能掙錢。

這就是熱點文章和長紅文章的區別。

嗯,就這樣了,好像有點跑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