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歷史上魏延謀反是確有其事,還是子虛烏有?

逍遙酒一壺


我的答案:魏延謀反一事,在當時只能說是有猜測的依據,但並沒有實際證據。在諸葛亮剛離世之際,魏延與楊儀劍拔弩張,讓蜀國上下神經緊繃,最終被定上了謀反的罪名。加之《三國演義》的嫉妒渲染,魏延謀反的印象深入人心。

但冷靜分析魏延一生與諸葛亮死後的政治格局,不得不說,魏延很冤,謀反一事根本子虛烏有,他的死是政治鬥爭和自身性格共同造成的。

驍勇善戰,卻受諸葛亮猜忌

魏延作為蜀漢有名的將領,一生驍勇善戰,是個能堪大任的人才。他的政治生涯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分別是劉備主政時期和諸葛亮主政時期。劉備活著的時候,魏延還是比較受重用的,劉備一死,諸葛亮總是限制魏延的兵權。

劉備當初奪取漢中後,需要一得力將領來鎮守,關羽已經守著荊州了,人們都以為會選擇張飛,連張飛自己都覺得大哥會讓他來當大任。結果出乎意料的是,劉備選了魏延。漢中是蜀地西邊的屏障和咽喉地區,十分重要,劉備此舉雖然導致“一軍盡驚”,但也反應出他對魏延的認可和信任。魏延也發下誓言,若曹操舉兵來犯,必當消滅。

劉關張相繼殞命,蜀漢大權交到了諸葛亮手中。諸葛亮對北伐有種執念,一共進行了六次。國力衰弱不說,老將也相繼離世。按理說魏延應該得到重用了,事實卻相反。六次北伐,魏延出來過兩次。前三次北伐,都輸了。第四次魏延登場,率領偏師,西入羌中,取得了一場少有的勝利。此次魏延沒有受到諸葛亮的約束,可惜卻是六次北伐中唯一一次露臉的機會。<strong>

<strong>

從諸葛亮給魏延的名譽和官職來看,他是很認同魏延的才能的。然而卻始終不放權給他,處處節制。每次隨諸葛亮出征,請兵萬人,諸葛亮都是不允許的。魏延孤掌難鳴,覺得諸葛亮膽小,使自己的才能無法發揮。

魏延被殺,源於一場蜀漢內鬥,諸葛亮難辭其咎

蜀漢的窩裡鬥,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諸葛亮也很無奈,只能不斷調解。魏延內鬥的對象是楊儀,兩人其實沒啥大矛盾,就是看不上,沒辦法。魏延輸在太直率,清高不肯低頭,其實稍微隱忍一下,結局可能就會出現很大的反轉。

這個楊儀本來是投靠關羽的,後來被舉薦給劉備得到任用,可劉備發現楊儀有些問題,說白了就是有點看不上他,便不重用。到了諸葛亮這,楊儀發達了,第一,他確實有才幹,諸葛亮是誇過他的。第二,諸葛亮用著順手,哪像魏延,總跟自己對著幹。

六次北伐,諸葛大神覺得自己將撒手人寰,趕緊安排後事吧,敬業的很。隨即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會議參與人員沒有魏延,就是這次會議讓魏延招來殺身之禍。會議的內容就是撤兵,自己要死了,再不撤司馬懿肯定打過來。同時,讓魏延斷後,緊接著是姜維,楊儀帶著人往回撤。魏延不聽話呢?諸葛亮說了,他要不聽,咱走咱的,不用管他。

也不知道是諸葛亮糊塗了,還是有自己的算盤,怎麼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首先讓魏延斷後,又不讓他參加會議,說明諸葛亮確實不信任他。其次,諸葛亮覺得魏延有可能不聽命令,因此才做了這種安排。再者,魏延不聽命令會怎麼做,第一就是留在那,繼續北伐。第二就是投魏,所以讓姜維做第二道斷後防線,姜維防的實際是魏延。

前面說了,諸葛亮一直不放權給魏延,魏延本身就多有不滿。這老大死了,還弄這麼一出。魏延和楊儀如仇敵一般,誰也不服誰。遺命一出,大家就亂了。魏延先行回撤,將路過的橋和棧道都毀了。這分明要搞死楊儀啊,楊儀再後面氣的牙癢癢。二人都向劉禪打報告,說對方謀反。結果朝中竟然沒人相信魏延,看來魏延這性格確實不討喜。何平前去捉拿魏延,說丞相剛死,你就如此這般云云。士兵一聽,軍心渙散,魏延最後被馬岱砍了頭。

首級送到楊儀這,上去就是幾腳,這得是多恨哪。

魏延之死,情有可原,但謀反一事,確實很冤

說魏延謀反,他很冤,但他的死真的不冤,完全是自己作的。

謀反雖無證據,但殺魏延卻事出有因。第一,在諸葛亮去世,曹魏隨時追擊的緊要關頭,魏延不聽命令,擅自主張,這一點就是死罪。第二,擅自行動也就罷了,竟然揮師南下,還斷了主力軍的後路,難免讓人生疑。當時的情況,對蜀漢朝廷來說,是很危急的。雖然不明情況,但完全有理由認定魏延謀反。所以魏延死的不冤。

魏延的死,源於他的不沉穩,行事激烈。主要原因在於他多年被諸葛亮壓制,無法實現抱負,發揮才能。諸葛亮死了,大權竟然交到自己最看不上的楊儀之手。心中不甘和憤怒可想而知。但說他謀反,真沒可能。

首先,他如果謀反,上策應該是投靠曹魏,趁著諸葛亮剛死,聯合司馬懿南下伐蜀,即能保全自己,又是大功一件。

其次,魏延被王平打敗,沒有北上投靠魏國,而是往漢中逃跑。也足以證明他不想站到魏國的一方。

小結

魏延是蜀國的大忠臣,因與諸葛亮政見相左而受到猜忌。被定謀反大罪夷滅三族,真是太冤了。如今看來,魏延行為過激其實情有可原。正如他自己說的,我當親自率兵擊賊,怎麼能因為諸葛亮一人之死,就放棄北伐大業?是不甘,也是不服。

再者還想說一句,《三國演義》這小說,誤導了多少人啊!


執古論今


據三國志記載:魏延並不是謀反叛漢,而是與楊儀有矛盾,所以楊儀造謠說魏延向北降魏,而且發兵攻打魏延,魏延只逃不戰,最後被追殺。

而魏延其人, 深受劉備器重,是劉備麾下一員猛將,屢立戰功,攻下漢中後劉備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並鎮守漢中將近十年。

在諸葛亮北伐過程中,也是功績顯著,但得不到諸葛亮的重用,鬱郁不得志。魏延善待士卒,武力過人,但性格孤傲,性情極惡,人人都避其鋒芒。唯獨楊儀從來都不屑魏延,與他水火不相容,甚至有數次魏延拿刀要殺楊儀的舉動;而諸葛亮愛惜二才,經常為二人調解。

在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最後魏延敗逃,而不是謀反,被馬岱追斬於漢中北門外,並被滅了三族。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觀史鑑今


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任命大將魏延作為北伐的前鋒,諸葛亮親統大軍最後一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同年8月,諸葛亮病死五丈原,當時諸葛亮才五十四歲。諸葛亮死後,蜀漢大軍內部發生了內訌,長史楊儀以魏延謀反為由,秘密派人將魏延斬殺。在影視劇《三國演義》中,魏延被刻畫成了一個天生反骨、反覆無常的小人。但真正的歷史並不是這樣。

公元234年8月,諸葛亮臨死之際留下了一道密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不從,軍便自發斬殺。”諸葛亮死後,楊儀便派費禕去打探魏延的口風,魏延答道:“丞相雖亡,吾自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並且魏延還想讓費禕與自己聯名向諸將宣示。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魏延並沒有造反的意圖。

當時魏延知道大軍已經撤退之後,他非常的憤怒,於是他日夜兼程,趕到楊儀大軍之前,將所有的棧道燒燬。楊儀和魏延先後向劉禪上書都說對方想要謀反。但魏延是一個武將,所有朝中很多文官們都擔保楊儀不會造反。當時魏延將棧道燒燬之後,大將王平罵魏延是奸臣,由於魏延的軍隊不明情況,所以四處逃散。

魏延被迫逃亡,但是魏延率大軍是逃亡到漢中,並不是逃向曹魏一方。隨後楊儀派遣大將馬岱追殺魏延,最終將魏延斬殺。當馬岱將魏延的頭顱交給楊儀時,楊儀罵道:“庸奴!看你還能再作惡麼?”就這樣魏延謀反的罪名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立了。

根據《三國志》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當時魏延只不過是想殺了楊儀,起真實意圖並不是謀反。這一點元代的郝經也可以證明:楊儀是以私忿殺了魏延。魏延謀反的確是千古冤案,並且經過《三國演義》的渲染,魏延小人的形象更加深入民心!

最後楊儀的下場是什麼呢?公元235年,楊儀因口出狂言,被撤職流放。但楊儀仍不以為然,最後被下獄,自殺身亡。


公元前


有的人認為,魏延確實要謀反,而諸葛亮神機妙算,猜出了他的心思;可有人卻說魏延之案乃天下奇冤,他非但沒有謀反之心,反而是堅定不移的反曹魏者。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先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諸葛亮在北伐途中,臨死之前下了一道命令,讓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密不發喪,令魏延斷後,如果他不聽的話,大軍就直接班師回朝,不要管他了(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楊儀就讓費禕到魏延那去打探消息,看看他怎麼想。魏延卻說:”丞相雖然死了,可我魏延仍在呀,怎麼能因丞相一人就壞了北伐大計呢?更何況我魏延是什麼人,憑什麼給他楊儀斷後?“說完,魏延就跟費禕商量著,要聯合起來通知三軍,繼續北伐。費禕以跟楊儀周旋為由,告退了。後來,費禕就把這件事告訴了楊儀,說魏延要謀反,楊儀就領著三軍返回蜀漢。魏延得知後,就立馬去追,並率先趕到南谷口。楊儀派何平去擊殺魏延,兩軍對峙。王平說:”丞相屍骨未寒,你魏延居然就要圖謀不軌,豈有此理(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說完,魏延部隊自知理虧,紛紛放下了武器。魏延見勢就逃跑了,最後被馬岱所斬。

這大概就是故事的梗概。也就是說,魏延謀反是有點根據的,畢竟在古代,將領以服從主帥為天職,魏延不服從丞相的命令,終歸有點說不過去。

但就憑此說魏延謀反,也查無實據。

我認為,原因很簡單。如果魏延要謀反,為什麼不直接投降曹魏,反而南歸,去追擊楊怡等人,這樣做豈不是多此一舉?

《魏延傳》也說,魏延那樣做,無非是想要追殺楊怡,替代諸葛亮,不便於背叛。(原延意不北降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不便如此。)

此外還有一個證據,試想假如魏延真的要謀反,楊儀可是立了大功,一定會加官拜爵。可結果呢?楊儀僅僅被拜為中軍師,是個有名無實的官位,沒有一兵一卒。楊儀對此憤懣不平,旁人都若無其事,只有費禕安慰他。楊儀跟費禕絮絮叨叨,說早知如此,就乾脆聽從魏延的算了,也不至於落得如此地步(往者丞相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

也就是說,史學大師陳壽,認為魏延是被冤枉的。

但是,史學大師呂思勉先生卻認為,《魏延傳》記載不實,此事另有真相,他說諸葛亮是暴斃而亡,臨死之前壓根沒下過那樣的命令,他還補充道:”豈有和楊儀、費禕、姜維私相計議,置先鋒軍於不顧之理?“

而史學大師張作耀先生的《劉備傳》卻認為,魏延謀反一事是諸葛亮一手炮製出來的,魏延並無反意。

這可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如果同意《三國志》的觀點,就要冤枉楊儀;而如果同意呂思勉先生的觀點,就要冤枉陳壽;但如果同意張作耀先生的觀點,可就要冤枉諸葛亮了!

我認同陳壽的觀點,畢竟他是位非常嚴謹的史學大師。





H說扒道


魏延謀反,卻有其事。

魏延是蜀漢中期的著名軍事將領,原是荊州劉表的部下,赤壁之戰後劉備佔據了荊州,魏延就轉投劉備門下。在劉備奪取益州的戰鬥中多有戰功。劉備攻下漢中後,以魏延為漢中太守,足見對其賞識。在劉備和五虎將相繼離世後,魏延成了蜀漢武將中名氣、資歷最老的一位。

可是諸葛亮偏偏不喜歡魏延。諸葛亮每次北伐,魏延都建議諸葛亮分給自己一路人馬,兩人各走一路進攻關中,在潼關匯合。很難說魏延的主意不好,甚至魏延的意見是條妙計,如果魏延和諸葛亮分兵攻擊關中,魏國必須分兵防守,北伐說不定就能成功。可諸葛亮就是不聽,這讓魏延滿腹牢騷。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半年後病逝於五丈原。諸葛亮臨死時,就對身後事做好了部署。他把軍權交給自己的長史楊儀,讓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聽指揮,則全軍不等魏延部,自行撤軍,以姜維斷後。這說明諸葛亮已經做好了魏延叛變投魏的準備了。

諸葛亮死後,楊儀派費禕到魏延軍中要其按照諸葛亮的部署撤軍。魏延果然不聽,還擺起老資格,說國家不應因一人離世而中斷北伐大業,要求自己掌握軍權,全軍留下繼續戰鬥,還扣押費禕逼他和自己聯名向劉禪上疏,討要蜀軍指揮權。

費禕很狡猾,被扣押後表面答應魏延,等過了幾天看魏延對自己降低了防備,就提出自己回去勸楊儀把軍隊交給魏延指揮。魏延上了當,放歸費禕。

費禕一回到楊儀軍中,楊儀就下令全軍收拾準備撤軍。魏延發現被費禕欺騙後大怒,竟然帶領自己的部隊搶先一步撤軍,沿途還燒絕棧道,想把楊儀大軍困在關中。同時給劉禪上疏,汙衊楊儀謀反。

楊儀則有條不紊地邊修棧道邊後撤。魏延發現楊儀追來,還沒到漢中,就在褒斜道內列陣準備攻擊楊儀。眼看蜀軍就要起內訌,楊儀派王平出戰,王平在陣前痛斥魏延,說丞相屍骨未寒,魏延竟然想打自己人。魏延的部下聽這麼一說,自然不敢攻擊諸葛亮的靈柩,一鬨而散了。魏延成了光桿司令,只好帶著自己的兒子和幾個親信逃跑。後被馬岱追上,被殺!

楊儀回到漢中後,裡外裡誅殺魏延三族。

魏延的死是一個悲劇,諸葛亮壓制魏延要付一定責任。而魏延自我膨脹,奪權不成竟然打算內訌,咎由自取。不過從魏延所做來看,嚴格意義上算不上是謀反,楊儀誅殺其三族也做得太過分了!


caniforget999


魏延謀反案自然是子虛烏有的案件,對此陳壽已經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原延意不北降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可是陳壽的《魏延傳》中卻也有不少前後矛盾的地方,比如他說魏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可是後面在南谷和楊儀對峙時,其部下士兵卻在王平的一句呵斥中全部潰逃,只剩下兒子和幾個親兵逃脫,這一點和他“善養士卒”的描寫很不相稱。

  1. 由於蜀漢不置史官,所記載的資料多是由民間修史以及陳壽個人靠著在蜀地的所見所聞而合集而成的;
  2. 考慮到陳壽所寫的關於“魏延謀反案”一說,其主要來源應該也是蜀漢官方的說法,而官方為了穩定人心,是真真切切地把魏延案當作謀反案來審判的;
  3. 即使陳壽對其有所疑問,但也免不了受到官方史料的影響,對魏延案的記載自然有所遺漏或錯誤。

所以要了解魏延案的真相,即“魏延到底有沒有謀反”,我們也只能從正史以及一些不入正史的邊角料來著手解釋。

一、魏延有很多可以謀反的機會,可是他偏偏選擇在最不易成功的時候來謀反,這很不符合常理

自從被劉備越級提拔為漢中都督後,魏延一直盡心盡力地保護住漢中這個蜀漢的咽喉之地,十年時間雖毫無軍事作為,可魏延卻沒有什麼怨言,這一點在一個渴望透過戰爭建功立業的武將來說,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1. 諸葛亮誓師北伐之時正是“危急存亡之秋”,蜀漢內部不穩,派系林立,而魏延以荊州舊部身份,自然會被歸入荊州派系之中,可是諸葛亮卻似乎對其一直有所猜忌,不能給予絕對信任;
  2. 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開始,魏延就不斷提倡“子午谷奇謀”,希望諸葛亮派自己率偏師,走山路崎嶇的子午谷,極速趕到潼關,和後方趕來諸葛亮大軍回合控制潼關,關閉曹魏入關中的大門,可諸葛亮沒有一次聽從;
  3. 街亭之戰時,魏延在隴右擊敗了郭淮、費曜的守軍,升任為徵西大將軍、假節,按理說他此時在關中戰區是有自行其事的權力的,不必事事請求丞相諸葛亮的同意,可是諸葛亮還特意給了魏延一個前軍師的名號,這是屬於丞相府的屬官,諸葛亮此舉無非是為了壓制魏延,將其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

魏延雖然對此十分反感,不服諸葛亮的安排,可是他也沒有什麼怨言,可能就是在背後咒罵幾句而已,他知道此時也只有諸葛亮才能扶好已經搖搖欲墜的蜀漢。


魏延深感劉備之恩,對他來說蜀漢的穩定勝於個人榮辱,所以在諸葛亮北伐到其去世,這期間將近七年的時間,魏延所得到的待遇可謂十分不公,可魏延也沒有過什麼謀反的心思:

  1. 第一次北伐,駐守街亭大關的重任被移交給了諸葛亮親信馬謖;
  2. 第三次北伐,趁第二次北伐的陳倉之戰而導致關中曹魏防務空虛之時,蜀將陳式奪取了武都、陰平。這是北伐行動中取得的最重大也最容易的一戰,可諸葛亮沒交給魏延,而是交給了敗績多多、毫無出色之處的陳式;
  3. 包括諸葛亮多次拒絕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讓在漢中駐守了將近十年、深知關中地理氣候的魏延沒了用武之地,其官職自擊敗郭淮之後也一直沒升過,倒是降將姜維卻是步步高昇,不但掌握了中軍虎步監,還勝任中監軍、徵西將軍,隱約已爬到魏延頭上。

作為荊州舊部又是劉備所器重的將領,魏延在諸葛亮時代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他有一萬個背叛的理由,可以說諸葛亮專權攝政,埋沒人才,可以說諸葛亮任人唯親,排除異己,也可以說朝廷不公,沒有給自己施展身手的機會。

再不然以“良禽擇木而棲”這一藉口,魏延也大可拿漢中去投敵,可是魏延卻不選擇在這一即有藉口,又有機會的時間點來謀反,反而在諸葛亮去世,大權全在楊儀手上的時候來謀反,這就和韓信謀反案一樣,對一個打了一輩子戰的武將來說,是十分不合常理。

二、蜀漢官方所說魏延謀反的情況不太符合實情

公元237年,諸葛亮和司馬懿相持於五丈原一年多,感到自己的身體日益衰弱,在自己臨死之前,安排了自己的身後事,目前存在著兩種說法,而且還存在著極大的差異:

以《三國志》而言:諸葛亮是讓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負責撤軍,讓魏延斷後,秘不發喪,如果魏延不聽從的話就直接回去,不用管他,但這其中卻有很多蹊蹺:

  1. 諸葛亮素以“小心謹慎”著稱,怎麼可能在自己死後故意挑起魏延和楊儀這對冤家的仇恨,讓軍隊有發生內訌的可能,後世有種說法是諸葛亮要提前引爆魏延這顆定時炸彈,可這難免有點“事後諸葛亮”了;
  2. 魏延在得知諸葛亮安排後,對費禕說:“你們可先引棺木回國,我獨自引大軍抵抗賊軍,不可因一人之死而廢大事”。這是魏延作為一個合格武將的表現,要知道當時蜀漢並不是沒有後撤之憂的,司馬懿的大軍可是在渭水南岸蠢蠢欲動,魏延此舉是他在權衡戰場局勢後所得出的解決辦法,就是為了阻擋住司馬懿的追兵,以免蜀漢軍隊被抄了後路;
  3. 魏延作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北伐軍中除了諸葛亮外就屬他官職最高,諸葛亮不可能越過魏延而任命楊儀總管全軍,直接授予軍隊大權;

所以《三國志》中關於“諸葛亮撤軍安排”的記載有可能是被楊儀給改了,而朝廷為了安穩人心,只能認定魏延謀反,將其誅三族,並且默認了楊儀等人對當時情況的描述。朝廷既然認定了魏延謀反,那就需要一個堂而皇之的藉口,有什麼比蜀漢擎天大臣諸葛亮親口說的話更有信服力的呢?

三、《三國志》關於魏延案的記載有可能是被篡改的,而《魏略》的記載反而卻更加可信

  1. 諸葛亮在臨死前是讓魏延等人小心謹慎,秘不發喪,以免司馬懿大軍趁亂襲擊;
  2. 魏延和費禕等人慢慢撤軍,一直撤到褒口後才發佈諸葛亮的死訊,楊儀在知道這消息之後,害怕魏延會因私怨而對自己不利,所以大肆宣揚魏延謀反,要帶兵投降曹魏;
  3. 魏延本來就沒有謀反心思,在聽到軍中謠言四起的時候,只能不戰而逃,帶著幾個親兵逃跑,被楊儀派人斬殺,並致信朝廷說魏延謀反。

對於《魏略》的說法,裴松之說“此蓋敵國傳聞之言,不得與本傳爭審”,直截了當地否定了《魏略》的說法,可是結合上下文來看,似乎《魏略》的說法才更貼近事實真相,不管是諸葛亮的安排還是魏延的舉動,都很符合這兩人的性格和當時的情況。

諸葛亮生平唯謹慎,對於主帥在戰場上突然去世所造成的後果肯定是瞭然於心的,他不可能為了剷除魏延一人而將整個大軍置於險地,這可是蜀漢的全部家底,諸葛亮對魏延和楊儀兩人的間隙是很清楚的,他越級提拔楊儀則絕對會得罪魏延,這一點幾乎是可以肯定的,要是魏楊相爭讓司馬懿把握住了機會進攻呢?諸葛亮會想不到這一點嗎?

所以我認為《三國志》的資料是被篡改後的資料,雖然陳壽在後面對魏延的舉動做出瞭解釋,認為他只是為了殺楊儀而已,可是卻也側面反應了魏延只顧私怨,置國家大事不顧的自私心理,讓人覺得魏延是死有餘辜。而《魏略》的記載,雖然有“敵國之言”的嫌疑,可卻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來記述,不受任何當事者的影響,反倒顯得更為真實可靠一些。



總結:魏延是不可能謀反的,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冤案

由於魏延是當時最有資格繼承諸葛亮地位的人選,而他脾氣大、戰績高,如果讓他成功接替諸葛亮職權的話,那會導致很多人的不滿:

  1. 蔣琬、費禕等中央大臣,他們可以壓制楊儀卻不太可能讓魏延服從,畢竟魏延連諸葛亮都不服,很難想象他會屈尊於蔣琬、費禕之下;
  2. 姜維、王平等外將也很忌憚魏延,魏延能力在他們之上,又是兩朝老臣,十年的漢中都督,如果真的讓魏延執掌了軍政大事的話,那他們或許就沒有出頭之日了,而楊儀始終只是文官,對軍事這一塊也不得不倚重姜維等人;
  3. 劉禪也懼怕魏延,他害怕再來一個“事事躬親”的魏延,把自己的權力架空了,魏延的地位也讓劉禪十分忌憚,很難對其下手。

可以說,在諸葛亮死後,楊儀和費禕、姜維等人已經達成了某種政治交易,並且將這一交易通過費禕轉告給了成都的蔣琬和董允,內外沆瀣一氣,要在諸葛亮之死所導致的局勢混亂中剷除魏延,保護各方利益。

當然劉禪也是默認了這一行為,《三國志》所說的“魏延欲殺儀等”,或許就是魏延在帶兵到達褒口之後,已經察覺到楊儀和姜維等人的謀劃,所以他不止要殺楊儀,還要殺費禕、姜維等人,然後面朝聖上,洗脫自己的冤屈,所以即使是魏延在失敗後,他也並沒有北上投敵,而是南下回蜀漢,他本來就無罪,為什麼不敢回去?

所以魏延是“被迫謀反”,這是一樁蜀漢官員為了維護各自集團利益而發起的“被謀反案”,諸葛亮給了魏延不公正的對待,蜀漢政權也沒有對其給予平反,歷史也多指責魏延“腦後有反骨”,這一切的一切當然可以說是由於古代朝廷對武將那種特有的偏見所造成的,可細想一下:難道魏延就不應該為此負上一定責任嗎?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我是人者仁義也,用正史說三國。

三國時期的魏延謀反案應該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從本質上這是魏延和楊儀的政治鬥爭失敗,被楊儀汙衊為謀反叛逆,最後被夷滅三族。參考的是歷史學家呂思勉的論斷。在歷史記載裡“魏延謀反案”有兩個版本,第一個《三國志魏延傳》記載的版本,另一個則是《魏略》記載的版本。我們先看看歷史文獻的記載。

“魏延謀反案”的兩個版本。

《三國志》版本

在234年,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中去世,他臨終時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商議撤軍的事宜,諸葛亮做的安排是魏延斷後,姜維排在魏延前面。諸葛亮還做了另一個指令,如果魏延不聽命令,大軍可以自己出發,諸葛亮去世後,撤軍的計劃開始秘密進行。

楊儀作為丞相長史,他和魏延素來不對付,於是派費禕去打探魏延的情況。結果魏延對費禕說:“丞相雖死,我自活著在這裡。相府裡親近的人和官屬,自可將護他的棺柩回去安葬,我自當帶兵擊賊。如何因一個人之死,廢掉天下的大事呢?況且我魏延是什麼人,要聽楊儀的命令,替他做斷後將?”魏延還拉著費禕一起商議蜀漢軍隊去留分配,並且做好了計劃,並且要求費禕和他連名,把這命令傳達各將領。

結果費禕找藉口出了魏延的軍營跑去向楊儀告密,楊儀知道後立刻帶著軍隊返回漢中。與此同時魏延在放走費禕之後也覺得不對勁,於是派人追趕費禕,但是為時已晚,他急忙打探楊儀的消息,結果楊儀帶著大軍已經走了。魏延大怒,就帶著自己的部隊先走,把經過地方的棧道都給燒燬了,並且佔據了南谷口,而楊儀也帶著部隊趕到這裡,魏延狙擊楊儀。同時兩人都上書後主,說對方造反。後主詢問董允和蔣琬的意見,董允和蔣琬都支持楊儀,說魏延要造反。

最後楊儀帶著大軍和魏延戰鬥,何平攻入魏延軍中大呼“諸葛丞相屍骨未寒,你們竟敢造反。”,何平的話一出,魏延的軍隊崩潰,魏延在戰鬥失敗後逃亡漢中,在路上被馬岱追上,夷滅三族。

《魏略》版本

《魏略》的記載十分簡略。諸葛亮去世後是讓魏延擔任全軍的統帥,魏延秘密帶著軍隊返回,等帶著大軍返回褒口,才發喪。楊儀宿來和魏延不和,看到魏延暫時成為蜀漢的軍事首領,害怕被魏延所害,於是聲稱魏延想要帶著軍隊北上投降曹魏,楊儀還帶著部下攻打魏延。魏延於是沒有戰鬥就帶著軍隊離開,被楊儀追殺。


根據史料的分析結論

觀察兩個版本的“魏延造反案”。《三國志》的版本的記載詳細,它明確地解釋了事情的前因後果,要知道陳壽作為蜀漢人,他本人肯定對於蜀漢的歷史的是十分精通的,但是在敘述這件事情的時候,依舊有很多解釋不明的地方,比如魏延和楊儀互相說對方是叛賊,最後魏延的軍隊僅僅是何平的一聲怒喝就崩潰了。而《魏略》的說法也十分奇怪,《魏略》中楊儀作為一個文官,居然可以帶著部隊直接進攻魏延,最後還迫使魏延逃亡被殺。很顯然這些例子都不符合常理。

這兩個版本故事中最為重要的是一點事,我們可以看到魏延本人是沒有造反的意圖,無論是《三國志》還是《魏略》都是訴說魏延和楊儀相爭,並沒有魏延要攻打成都或者北上依附曹魏的行為,他本人如果造反也不應該先回去南谷口,再去狙擊楊儀,因為按照諸葛亮的信件,蔣琬才是諸葛亮的繼承人,魏延前去攻打楊儀的大軍,且不說勝算不大,而且攻擊目標也放錯了位置。所以魏延本人是不可能造反,這個罪名很有可能是捏造的,《三國志》也有原文:

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那麼魏延這麼多反常的行為怎麼解釋呢?要知道他拒絕接受諸葛亮的遺命,私自帶著軍隊返回蜀漢,又和楊儀主持的大軍之間相互攻打。這種行為該如何解釋呢?

猜測的結論

其實按照史料推測,這可能是蜀漢政權在諸葛亮去世後發生了一場內訌,就是魏延和楊儀的爭權奪利的行為,而且諸葛亮很可能是突然去世,導致了軍中無主。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諸葛亮是一個小心謹慎的人,所以在諸葛亮病危時,他肯定會制定一個完善的撤軍命令,並且下令給全部的軍事將領。即使是秘密撤軍,也需要下達命令給高級將領知道,因為北伐大軍的撤退並不是幾句話的事,而且需要安排後勤,行進路線,斷後的諸多事宜。諸葛亮怎麼可能就匆匆和楊儀,費禕,姜維等人就商議完成,而且還留下一個不穩定因素,那就是楊儀和魏延的不和,要知道在諸葛亮生前,楊儀和魏延就已經鬧得很僵,讓楊儀擔任主帥,必然很引起魏延的不快。而且魏延本人還是先鋒軍的統帥,所以諸葛亮肯定製定詳細的計劃。但是《三國志》和《魏略》的記載都看不到這一點。

所以依據事實可以推測的真實情況很可能是:

諸葛亮並沒有預定退兵的計劃就去世了,由於諸葛亮去世的突然,作為丞相長史的楊儀知道這個情況後,他和費禕等人制定了一個撤退的計劃,但是怕和自己不對付的魏延不聽,於是楊儀派費禕去探問魏延的態度,魏延果然不聽楊儀的安排,要與費禕重新制定計劃,但是費禕卻支持楊儀,他藉口逃出魏延的大帳後。費禕和楊儀直接丟棄魏延走人。魏延於是帶著軍隊在南谷口狙擊楊儀,但是寡不敵眾,魏延被打敗殺死。

所以魏延是和楊儀爭奪諸葛亮去世後的繼承權而相互爭鬥的,只是魏延被楊儀打敗殺死,但是楊儀自己也沒有享受到勝利的成果,因為楊儀不僅殺死魏延,還滅亡魏延的三族,手段殘酷,加之本人在戰勝魏延後,狂妄自大。但是依照諸葛亮的指令繼承人是蔣琬,楊儀在怏怏不快中被放逐。

所以依照事實的結論是魏延確實被冤枉的。


人者仁義也


《三國演義》中魏延因為反叛,被諸葛亮預留馬岱一刀斬殺。但《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不能當信史看。在真實的歷史上,魏延其實並沒有謀反,他其實死於蜀漢內鬥,但最終結局確實很悽慘。

魏延被劉備重用

魏延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跟隨劉備進入蜀地,受到了劉備的重用。當劉備得到漢中之地後,需要勇猛的大將前去鎮守。所有人都認為張飛會被任命為漢中太守,就連張飛本人也是這樣想的。

但最終的結果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劉備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所有人都非常吃驚。為了打消眾人疑慮,劉備當眾問魏延:“現在讓你肩挑重任,你到了漢中之後會怎麼開展工作呢?”

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請為大王吞之。”(《三國志》)

魏延回答:“要是曹操親自領大軍而來,我只能防守住;但如果是其他將領前來,哪怕有十萬之眾,我也替大王消滅他們!”這還是魏延稍微自謙了一下,沒把自己放在和曹操、劉備一個等級上,但內心的驕傲也是一覽無遺。

劉備對這個答案很滿意,眾人也“壯其言”。魏延雖然狂妄,但確實有真才實學。在漢中鎮守期間,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這也說明劉備有識人之能,且能壓制住魏延,使他甘心受驅策。但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已經有點壓不住魏延,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產生。

魏延受到諸葛亮壓制

劉備去世,諸葛亮領軍政大權,駐紮漢中準備北伐。此時的魏延被諸葛亮壓制,從一方主帥而成為諸葛亮下屬,對於性格桀驁的魏延來說,內心是十分痛苦的。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不盡。(《三國志》)

魏延私下認為諸葛亮太膽怯,使自己的才能不能發揮出來。因為每次出兵之時,魏延都想分兵萬人,自己單獨行動,不受“膽怯”的諸葛亮統領。

魏延就像李雲龍那樣的刺頭,膽子大、能打仗、難管理,但和李雲龍圓滑的性格不同,魏延過度自傲,使得他人緣非常差。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三國志》)

魏延的性格,使得當時蜀漢陣營中的人們都不願和他交往,這也註定了魏延的悲劇。等到後來發生矛盾後,沒有人替魏延說話。

當初,諸葛亮也只是抑制魏延的性子,並沒有認為他會造反。等到諸葛亮快去世的時候,秘密與楊儀、費禕商量後事。

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三國志》)

諸葛亮預料到魏延會抗命,所以他告訴長史楊儀:“讓魏延斷後,如果他不從命撤退,你便領軍先行,不用管他。”由此可見,諸葛亮也只認為魏延會抗命,但從沒懷疑魏延會投靠曹營。

魏延最終結局

等到楊儀前去試探魏延的時候,情商低的魏延果然露出了不忿。

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之死廢天下之事邪?”(《三國志》)

魏延讓丞相府的屬官,把諸葛亮運回安葬,他自己可以帶領大軍繼續北伐。而且,他魏延本人,也不服隸屬於長史楊儀。但後來,楊儀按照諸葛亮吩咐,不等魏延而自歸。魏延得知情報後,非常生氣,自己搶在楊儀前面,燒掉棧道。

延大怒,攙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三國志》)

從魏延的行為中,也能看出他並沒有謀反之意。魏延如果想要謀反,就會往北走去投靠曹氏集團。而如果他想殺掉楊儀做投名狀,也會從背後掩殺楊儀的軍隊。但魏延偏偏搶在楊儀前面,往成都方向走。

此時的魏延,就像一個賭氣的孩子,把棧道燒掉,大家誰都別回去,一起去北伐攻打曹氏集團。而且,此時魏延、楊儀兩人,紛紛向後主劉禪上表,指責對方謀反。只是魏延平時人緣太差,眾多大臣相信楊儀而不信任魏延。《魏略》中對此,也有記載。

諸葛亮病,謂延等雲:“我之死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延遂匿之,行之褒口,乃發喪。亮長史楊儀宿與延不和,見延攝行軍事,懼為所害,乃張言延欲舉眾北附,遂率其眾攻延。延本無此心,不戰軍走,追而殺之。(《魏略》)

和《三國志》不同的是,《魏略》中記載諸葛亮把後世託付給魏延,一向和魏延不合的楊儀擔心受到迫害,所以才把謀反的罪名扣在了魏延頭上。

魏延帶軍阻住楊儀等人的歸路,何平被楊儀派去抵禦魏延。

平叱曰:“公(諸葛亮)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三國志》)

魏延在軍士離散之後,還是向漢中方向逃跑,而不是向北方曹氏集團逃跑,足證魏延本無謀反之意。無論是《三國志》還是《魏略》,都記載是魏延和楊儀平素不合,諸葛亮死後,楊儀擔心受到魏延迫害,所以把謀反的汙水倒在了魏延頭上。

所以,反曹鬥士魏延之死,死在蜀漢集團的內鬥,而他並沒有真正謀反。只是最終的勝利者是楊儀,被滅掉三族的魏延,已經沒有地方去伸冤了。後來再加上《三國演義》的渲染,使得更多人認為魏延是死於謀反了。


飛熊說歷史


其實是魏延與諸葛亮的性挌不合而產生了互相猜疑,諸葛亮是一個一切盡在掌握,事無鉅細事必躬親的性格,身為參謀總長與大將軍屬於平級,早起就為指揮不了大將軍關羽張飛而氣憤不平,待此兩人死後,他是無論如何不會讓大將軍這一職位產生,諸葛亮只需要聽其號令的一般將軍聽其擺佈立功後功名也只能記在諸葛亮頭上因為計劃周詳算計的天衣無縫嗎,與執行操作者沒有多大關係,比如趙雲對諸葛亮唯命是從,戰功嚇嚇到老死也未受到諸葛亮的推薦封大將軍,趙雲的五虎上將名銜是死後,劉禪追封的。

至於魏延是天生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大將風度,自主能力很強,早年與劉備裡應外合開城迎劉備棄城投誠,魏延的政治軍事方面審時度勢自己做主能力很強,這就令諸葛亮很煩感,要當眾殺魏延被劉備攔下。




破譯門人


真正死因

  

  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 。

  

  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並被夷滅三族。

  

  可見,三國中應該是把魏延給醜化了,而且還順帶著最後美化一把諸葛孔明,魏延或許是死於蜀國的內部陰謀和爭鬥。我們可以在電視劇中看到魏國,曹家,司馬,夏侯家明爭暗鬥,難道蜀國和吳國就一點內部矛盾都沒有嗎?這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