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魏延主持北伐會怎麼樣?

開心每一天2064634236427


如果魏延主持北伐 會和諸葛亮、姜維的北伐有何不同呢 最大可能是魏延直接在五丈原一面和司馬懿對抗,一面派遣精兵攻打長安,而非楊儀退軍

從積極主動防禦的重門之計和直取長安的子午谷奇襲策略,都可以看出魏延在制定作戰上是非常敢於冒風險的,不同於諸葛亮擅長的步步為營策略。

在說魏延若主持北伐將會如何之前,先來看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策略。

諸葛亮五次北伐:

第一次:諸葛亮派遣趙雲佯攻關中郿縣、實則意圖奪取涼州,但因為在沒有奪取涼州南部下,貪圖涼州北部三郡,最後因為街亭之戰失敗而全功盡棄。

第二次:諸葛亮意圖從散關出陳倉攻打關中,但魏國早已有了防備,諸葛亮無功而返。

第三次:諸葛亮吸取第一次的貪功冒進,步步為營的奪取了一些涼州南部的土地;同時漢中的魏延擊敗了魏國從關中的進攻。

第四次:諸葛亮繼續步步為營侵佔涼州策略,加上和鮮卑首領軻比能結盟,形勢一片大好;但諸葛亮在面對司馬懿集中兵力的局面犯了錯誤:沒有分兵奪取兵力薄弱的地方郡縣或襲擊司馬懿的後勤線,而是集中兵力和不肯出戰的司馬懿對抗,最後雙方都因為糧餉沒有而退軍。

第五次:諸葛亮出斜谷,佔據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但諸葛亮依然沒有吸取上次的教訓,依然和不肯出戰的司馬懿對抗,而非分兵沿著渭水南岸直接攻打長安——他司馬懿還能安心和你諸葛亮對抗?

小結:諸葛亮五次北伐,兩次攻打關中(陳倉道進攻失敗、斜谷道是有勝無利),三次攻打涼州(第一次局勢很好但因為貪功而敗,第三次取得一些成果,第四次集中兵力而非分兵奪地而無功)。

姜維11次北伐北伐:

第一次:出軍隴西無功,只帶回一些羌人;

第二次:出軍隴西,雖然擊敗夏侯霸,但被郭淮算準下一步,掐斷姜維行動,無奈退兵;

第三次:出軍隴西,和強力的羌人部落聯盟,但被郭淮分軍:一路追擊姜維,一路攻打姜維盟友羌人部落,迫使姜維原本的分軍形勢變成了姜維不得不援助羌人,優勢變劣勢;

第四次:出軍隴西,意圖奪取雍州,但被涼州的郭淮一邊下令堅守不戰,一邊派軍截斷姜維後路,迫使姜維不得不撤軍;

第五、六次:都是出軍隴西,都是因為糧草問題而主動撤軍;

第七次:出軍隴西,奪取幾個縣,遷移其人到蜀地而退軍;

第八次:出軍隴西,擊敗了魏軍,但糧草用盡,只能撤軍;

第九次:出軍隴西,因為友軍沒有及時到達,被鄧艾在段谷大敗,蜀漢兵死傷慘重,不得不撤回漢中;

第十次:趁魏國諸葛誕叛亂,出軍隴西,魏軍堅守不戰,第二年退軍;

第十一次:出軍隴西,但在侯和被鄧艾擊敗,撤回沓中;鄧艾採用了比魏延子午谷奇襲更大膽的計策,直接渡過陰平,翻山越嶺,直接攻打成都,滅了蜀漢。

小結:姜維11次北伐,基本上毫無戰功,都是小打小鬧性質。10次出軍隴西,一不能震動涼州,二不能奪取土地,更是3次被郭淮以策略擊敗。

從姜維的11次北伐,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姜維本人有勇無謀,作戰的謀略連郭淮都不如,更不用說具有大局謀略。


鄧艾偷渡陰平和魏延子午谷奇襲本質相同

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襲,並非空想,而是效仿西漢初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子午谷奇襲,並非只是魏延率軍從子午谷攻打長安,而是有兩個部分:

1、明修棧道:諸葛亮率領蜀漢主力從陳倉道或斜谷道浩浩蕩蕩的攻打魏國關中,吸引魏國兵力,讓魏國將所有注意力和兵力都用在對付諸葛亮所率領的主力;

2、暗度陳倉:魏延率領5000精兵、5000糧兵,從子午谷暗度,出現在長安南,攻打潼關,切斷關中和山東地區的聯絡,實現魏延關門、諸葛亮打狗的局勢。

魏延的計策確實是很大膽,但同時也是高風險、高收益:一旦成功,關中、涼州等潼關以西都成為蜀漢土地。

對比看下鄧艾偷渡陰平。鍾會攻取漢中,吸引了姜維將所有蜀漢兵力都集中在對抗奪取了漢中的鐘會兵。鄧艾在姜維專心對付鍾會情形下,偷渡陰平,直接出現在成都,滅了蜀漢。這和魏延的子午谷奇襲都是在明修棧道(鍾會漢中軍、諸葛亮主力軍)下,實行暗度陳倉(鄧艾偷渡陰平、魏延暗度子午谷)。

成都和長安一樣,都是不能夠堅守的都市。歷史上都沒有出現成都和長安在面臨敵軍時堅守城池的情形。一旦敵軍出現,只有投降的份。

假如諸葛亮死後 魏延主持北伐將會:

1、採取子午谷奇襲策略。這個可能性不高,因為魏延提出這個策略的前提是:

“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

諸葛亮死後,關中是司馬懿掌管,足智多謀,魏延不會看不到前提的不同。

2、奪取商洛、安康、十堰等等山地,構成對襄陽、南陽甚至洛陽的威脅,將曹魏注意力從隴西、關中轉移到洛陽、南陽等關東地區,才有奇襲奪取關中的機會。

在奪取漢中東山地時,可以聯絡東吳奪取荊州,形成合計曹魏的局勢。

商洛、武關是重要作戰關鍵要地。蜀漢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山地作戰優勢,輕鬆擊敗曹魏的騎兵劣勢。

3、最大的可能就是歷史中魏延在諸葛亮死時的對話:

“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

一部分人送諸葛亮遺體回成都,魏延率軍從五丈原分軍從渭水南奪取長安、潼關。

以魏延大膽和冒險,魏延只需要派遣5000精兵向東攻打200多里、只需要4、5日行程的長安,司馬懿就不得不率領主力撤回守護長安——沒有人能夠承擔丟失長安的罪名。只要司馬懿撤軍回長安,魏延就可以以主力:

A、追擊司馬懿軍,進攻長安,重挫曹魏關中守軍戰心;

B、奪取郿縣、寶雞、鳳翔等關中西部,切斷關中和涼州的聯絡,為他日夾擊奪取涼州立下基礎。


綜述

若諸葛亮死後,魏延掌握兵權,在五丈原順渭水南岸分兵攻打長安,無論如何,蜀漢即便不能奪取關中全部,也可以奪取關中西部。這是最大的可能性。

其次是魏延以漢中為基地,聯合東吳奪取漢中以東的商洛、安康、十堰等地,威脅南陽、洛陽,轉移曹魏注意力。

子午谷奇襲長安計策的可能性是最低的,因為前提已經變了。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不好意思,可能讓很多人失望了,如果讓魏延主持北伐,蜀漢政權基本上就會毀在魏延手中,提前滅亡。

不可否認,魏延是一個不多可得的智勇雙全的武將,劉備能夠在一堆武將中,慧眼挑中了魏延來鎮守對蜀漢極為重要的戰略要地漢中,這本身就說明了魏延能力不俗。



事實上,魏延確實也沒有辜負劉備的期望,無論是劉備在世還是去世後,魏延都是任勞任怨的守著蜀漢的北大門,沒有讓曹魏有可乘之機,對於防守漢中,魏延是合格的,是出類拔萃的,也驗證了劉備的眼光獨到。

但是人就有毛病,魏延也不例外,魏延的毛病跟關羽一模一樣,可能是蜀漢有這樣的傳統,又或者是蜀漢有這樣的風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魏延就是另一個版本的關羽。



想當年,關羽是何等的豪邁、何等的英雄,威震華夏的歷史在整個三國唯有關羽一人,而萬人敵的名號更是讓關羽風光無限,可就是這樣,關羽還是失敗了,不僅荊州丟失,而且落得個身首異處。

雖然關羽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東吳的偷襲,但也有自身性格方面的原因在內,高傲,看不起大多數人,是關羽的毛病,同樣也是魏延的毛病,作為一個軍事統帥,不僅僅只是打仗這麼簡單,還有各方面的工作,如練兵、人事安排、戰略規劃、後勤安排等等,只有武力強盛是不夠的。



魏延與蜀漢同事的關係都不好,歷史上的魏延並沒有謀反,但當他與楊儀產生嚴重爭執時,蜀漢朝廷中的重臣蔣琬、董允都選擇了相信楊儀,而非魏延,雖然楊儀也不是什麼好人,但魏延顯然更加難以讓人接收。

如果讓魏延主持北伐會如何?

以魏延自負的性格必然聽不進屬下的意見,而魏延北伐最想幹的,恐怕就是子午谷奇謀,子午谷奇謀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魏延兵分兩路,一路從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另一路從子午谷快速進攻長安,迅速拿下長安,兩軍在潼關會師。然後以潼關天險為防守,阻止魏國援兵從關東進入關中,割據曹魏的關中地區。



魏延的戰略看上去似乎有些道理,仔細一想完全不是那回事,魏延考慮的就是奪取長安和潼關,好,就算魏延前面所有的行動都一帆風順,子午谷的險峻不考慮,糧草也沒有問題,長安也不戰而降,潼關也被魏延佔領,那麼接下來怎麼辦?曹魏不會反撲嗎?

曹魏在西邊有隴西五郡,還有雍州刺史郭淮、涼州刺史徐邈等人,曹魏在東邊是傳統的勢力範圍,離核心區域洛陽和許昌不遠,肯定會調離重兵反攻長安,進入長安也不止潼關一條路,南邊還有武關,北邊渡過黃河也能到達長安,魏延如何應對曹魏的東西夾擊,很有可能就被魏國包了餃子,到時候就不僅僅是失敗這麼簡單。



如果魏延不敵魏國東西夾擊而南逃的話,那麼魏國可以乘勝追擊,直入漢中,如果魏延不放棄長安,就得不斷向長安增兵,就得把蜀漢的全部家底都押上,魏延能有勝算嗎?基本沒有。那樣的話,不是就一戰就把蜀漢消耗完了嗎,或者魏國乘勝追擊的話,滅亡蜀漢也有可能。

這還只是算的軍事帳,在政治及戰略上來說,魏延缺乏統帥全局的能力,打仗可以,只是個將才,統帥全局才叫帥才,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在前線打仗是需要得到後方的支持的,無論這種支持是政治上的,還是其它方面的。魏延如果在前方失利,後方的蜀漢朝廷,包括後主劉禪都會對魏延不滿,魏延不是死在前線,就有可能死在自已人手裡。

這樣的結局就真是可能是蜀漢的滅亡了,這也就是魏延主持北伐的後果。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道理很簡單,沒有怎麼樣,只會加速蜀國的旱日滅亡!別盯著孑午谷奇謀不放,奇謀是不假,這個不可否認,是不是奇蹟誰也不敢保證,也無法保證,鄧艾以奇謀偷渡陰平成功了是不假,這叫此一時彼一時,此一時也!這是根據當時國情行勢綜合實力巳及當時的條件背景的實力對比度情況下所決定的,說白了沒有任何阻擋,鄧艾恰恰是看到了對方的這一致命的弱點,確保萬無一失的情況下才敢大膽使用這一招的,所擔心的障礙就是道路和自然災害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根據當時的情況就有所不同了!你這是拿著蜀國的本錢家產核心力量來作賭注,試問:曹魏地大物博實力雄厚,兵多將廣,人才並不缺乏,就是失去了一城一地一個夏侯駙馬又有曹魏何損呢!再加上狐軍作戰回得去回不去都很難說,就怕再來個四面楚歌,問題可想而知!綜合上述,蜀國的家產真的是輸不起啊!賭不起啊!怕的是血本無歸,有戰術價值,沒有戰略價值,不在其位,不謀其職,諸葛亮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之計是從蜀國的大局意識鏨體意識根本利意來考慮的決定,至於說諸葛亮怕魏延立功自已的位置沒有法擺了故意打壓魏延一說的說法,我認為是不公正的,這個要以事論事,諸葛亮和魏延是不合,不可否認,但在這個大事大非面前諸葛亮連一點容人之量都沒有,何談大局意識安漢興劉!劉備就不會白帝城永安官託孤與孔明瞭,同樣的是決不會更不會把蜀國的重任和命運交給他了。不要把簡單的問題考慮的過於複雜化,同樣,也不要把複雜的問題看得過於簡單化,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和事物,公正客觀的去看待評歷史,才是正道。至此,子午谷兩路分兵襲擊長安會師童關冒險過大,在路途中若是遇到埋伏或者被曹魏軍攔腰斬斷,在狐軍深入作戰失去外援的條件情況下,連諸葛亮也有可能難逃公道,這樣的代價無法想象,真的是輸不起啊!。”


人間正道陳德立


魏延曾對蜀漢群臣和劉備說過: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可見魏延是一個有勇有謀的統帥,獨自鎮守漢中十多年足以見其謀略。如果魏延帶精兵,一部分化妝成平民到城門口突然殺出一舉攻破城門。魏延再帶部隊殺入長安。夏侯憋貪生怕死,一定會逃命去。魏延再順勢攻下童關賭住魏國救兵。童關易守難攻,魏國救兵也難接近長安一戰定天下。魏延能守住漢中相信也有能力守住長安,就算敗退也能對魏國重創還可牽關中人口。


用戶7884349738797


反正等也死,蜀國沒有天才,君主也是庸主,一個沒有前途的團隊,諸葛亮沒有培養人才,就算打下江山劉嬋也做不住,諸葛亮完全是歷史罪人多餘的角色,都說他神算第一聰明,怎麼沒有想到自己失敗呢,看看劉嬋打下江山又怎麼樣,延誤了歷史統一進程,至於魏延,真的應該拼一下,諸葛亮沒有賭博精神,或者真的可以贏,輸了就損失5000,贏了呢半壁江山,反正諸葛亮伐魏死的那麼多人跟5000比起來不值一提。



樂寶寶5186


如果讓魏延主持北伐,有可能在某個戰役或某個方面能夠取得勝利。但是,若說他能取得北伐戰爭的全面勝利,那將是不可能的!放下這個事情咱先不說,再說說魏延與諸葛亮二人比一比智慧,在以往的征戰中,無論諸葛亮在用人、用計等方面,都要比魏延技高一籌,並且,還不是一點半點。你想啊?事實上北伐,諸葛亮都難以成功,就憑魏延一個什麼什麼奇謀,就能取得全面勝利。這也太不現實,也太天方夜譚了吧?當年鳳雛與臥龍齊名,鳳雛為了掙功,不聽諸葛亮勸告,最終死在了落鳳坡。我們想一想魏延和諸葛亮比是在一個等級和層面上嗎?有可比性嗎?你想他會成功嗎?


用戶8481147617617遨


如果讓魏延主持北伐,或許一戰成功,直搗魏國京都長安!但是也會一戰斃命!因為魏延有個缺點,就是鋌而走險,走了一步險棋,從子午谷直取長安要是被魏軍嚴守長安要道從子午谷兩邊設下埋伏魏延豈不是全軍覆沒。加上魏延生性狂妄,脾氣暴躁不納忠言。故而是會前功盡棄。


三十八軍萬歲軍


貪功冒進,中敵埋伏。兵土折盡,投敵效力。轉而伐蜀。


user2536508524536


如果魏延主持北伐,他會死得更早,一是武功有比他厲害的張鴿,二是謀略厲害的司馬懿。


北平76979381


歷史沒有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