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有人说“寒门出贵子”变得越来越难,985、211中的农村学生占比越来越低,是这样吗?

捡来的八哥


是的,我是在农村,农村自然是寒门最多的地方,不要说很少看到985.211的学生,甚至连大学生都不多。

其中的原因很多专家学者以及许多关心这个现象的老师都思考过,比如从经济从文化方面。我补充说一个“期待”这个问题。

我观察到贫寒的家庭,大多数是教育有问题的家庭,就像我一个学生,我问他,你最羡慕的哪种人?他说,他最羡慕的是农民工。然后告诉我许多农民工好的地方。

我问:你的家庭里有没有人读过大学?他说没有。

我又问:“你家族里有没有大学生?”他还是说没有。

那么,不仅这个孩子失去了学习榜样的机会,而且家中也失去了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具体的可感的事例。所以,这样的家庭经常会因为自卑而贬低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我看到贫穷的家庭的家长对孩子学习是缺乏足够的期待,孩子读得怎么样,他们不是很关心,甚至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家长说,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成绩很糟糕,有一次告诉我,她很难过,她家里人从来没有问过她的成绩,只会说,考好考不好都没关系。当然孩子感觉到不是父母在宽慰她,而是根本不把她的学习上的成败放在心上。

还有一种寒门的家长有着强烈的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渴望,所以,对孩子的学习抓得特别紧,也正是这种高期望导致了对孩子的种种急功近利要求,或者要求把孩子所有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孩子变成父母改变社会地位的工具。

所以,无论对孩子的无期待和高期待都是不利于教育的扭曲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而经济富裕的家庭,他们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他们虽然也期待孩子成才,但是他们能够承当孩子不成材的后果,所以,他们和子女的关系更容易是心平气和,而这种心平气和,功利性不强烈的教育目标反而更容易促进孩子的成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