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同是三国英雄,为什么感觉世人常说曹操,而不常提刘备?

天上人间148540475


曹操是一代枭雄,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自己浓重的一笔,其建立的魏国,在三国里也是领土最多,实力最强的一方。刘备在历史上最多只能说是一位英雄,由于历史演义受尊刘抑曹思想的影响,对我们评价曹操刘备的功绩有所误导,实际上刘备各方面的能力都无法同曹操相比。


思念95265杜清遂


这个问题问的好,就像我们长提诸葛亮而不长提郭嘉一样。

刘皇叔一向是仁德忠厚的代表人物,而曹丞相一直都是奸雄的形象,当然这离不开三国演义对其人物的夸张的刻画。在现在我们越来越发现确实感觉曹操的话题比较多,对他讨论的也比较多。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仅仅是个人看法:

鲍国安版曹操

1、个人修养

老曹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不必多说曹魏的奠基人。

熟读兵书带兵打仗很有一套,在对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斗中,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战术,谲敌致胜,转弱为强。暮年还写了《孟德新书》。而刘皇叔仅仅是政治家建立了蜀国政权,虽然前期有关张二元虎将,但军事谋略上不及曹操,屡屡战败四处奔走。

老曹还好作诗,一道兴头就会吟诗助兴,现存世20余首,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比如我们课本还学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等有名的诗句。反观刘备可能只在《三国演义》中写刘备在襄阳时候写过一首:数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老曹还是一代书法家,很少有人知道,这主要是曹操传世的书法作品较少。但在历代的作品中有很多人对他书法的评价,如唐代书法家兼评论家张怀瓘在书法评论专著《书断》中称曹操“尤工章草,雄逸绝伦”,将其章草作品评为妙品。可见随比不上王羲之等,但也能在书法家中排的上板。

曹操现留存于世的只有两个字《衮雪》

2、个性鲜明

大家都知道老曹生性多疑,好色(影视作品体现),狠毒,同时也爱惜人才,讲信用!刘皇可能表现的就是讲义气够朋友,用鲁迅的话: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当然是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评价。

与曹操有关的典故也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望梅止渴、割发代首、横槊赋诗等

同时老曹儿女很多,比较熟悉的曹丕曹植曹冲等儿子也很多典故,刘皇叔的儿子刘禅乐不思蜀是大家熟悉的。

这里并不是说刘皇叔比不上曹操,打个不恰当的例子:现在人们总是关注话题比较多,绯闻比较多的明星,而很少关注一些科学家。曹操身上的话题比较多,所以人们提及的相对就比较多了。

欢迎大家讨论


千古笑


因为曹操更具有争议,而且也是被《三国演义》黑得比较厉害的枭雄。

与史料记载《三国志》,以及历史上作为文学家、政治家等的曹操相比,这个人物有更多探讨的空间,至少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如果说曹操是某种圆形人物的代表,刘备可能就是某种扁平人物吧。



爱笑的蜡笔酱


翻了翻其他回答,很遗憾,大多在描述历史,没有深入思考到底为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仔细想来,这个现象确实存在,而核心原因,我认为是因为曹操的人物性格和事迹更有话题性,也映射了当下人们追求个性张扬的追求。

曹操的人物性格和事迹更有话题性,映射了当下人们追求个性张扬的追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作为一个军事家,能写出这样的诗词,心生敬佩。

才华横溢中吐露着霸气;运筹帷幄中透着精明;不墨守成规、唯才是举、宽宏大度。诗人、政客、军事家,哪个角色都是那么优秀,对于别人的评价不去攥改历史,这种超越帝王级的大度又有几人能做出?一种一万年后公道在人心的洒脱就够我们所敬佩的了。

万古今人中最独特的一位。霸气、才气、孩子气、痞气、大气……


核桃班长


其实这个问题提的有点搞笑

到不如换一种提问 改为 :三国时期 曹操 刘备 孙权 三个人谁厉害 谁 人们比较认可 人们提及那一段历史先会想到谁?😊😊😊

首先说并不是人们就说曹操说的多 而说刘备说的少 而是三个人都有人在说 有人提及 可能会有人各有喜好 而想当然的说说谁的人多而已 但是要说起三国的历史 群雄中厉害的得首先从曹操说起 这到是真的!但是三个人的名声应该是齐名的

三国时期 董卓造逆 祸乱宫廷 曹操发矫召 也就是号召 群雄讨伐董卓失败之后 曹操看到群雄各怀异心(其实当时如果群雄中大家都响应曹操的号召 在吕布战败给三英之后 持续追击董卓残部 可能大汉天下 后续或者也就发展起来了 也就不可能有后面的三足鼎立了 往往也是事与愿违) 无奈 回去后发展自己的实力 董卓内部自乱后 曹操抓住机会 控制了天子 也就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后来曹操经过那一时期的第一大战役“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之后一战成名,后逐渐统一北方全国的半壁江山。

在说刘备 与各路反叛朝廷的人战到几近全军覆没 败至荆州 南阳地区直至遇到诸葛孔明(也就是武侯)逐渐发展壮大 最后与孙权联合抵御曹操与赤壁 也就是三国时期的第二大战役“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三国既就行成。刘皇叔 在荆州站住脚后,进军四川统一四川后 ,这一段时间里 三国之间 刘皇叔 坐拥 荆州 四川成都及陕西的汉中 成为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势力。三国之间 相互利用 相互挑拨离间 相互之间征伐不断 镇守荆州的关公和此时已经魏王的曹操(这儿要做一个解释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帝国的时候 国家内部是不允许分封异姓王侯的 这也就可以理解曹操所控制的汉献帝是经常遭到曹操以及曹操手下的人的打压与欺凌的 也正因为这样 魏武曹氏被后世忠义之人骂为白脸奸臣的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攒汉称帝 更是让后世很多人对于曹魏的痛恨)在继续说刘皇叔部 ,因为关公镇守荆州,被曹魏和孙权相互联合打败最后战死。惹恼了因为曹丕篡汉后建立了蜀汉政权的昭烈皇帝刘备,因为刘备与关羽张飞有桃园三结义的佳话,兄弟情深,昭烈皇帝起倾国之兵前去为兄弟报仇,也就引发了三国时期最后的一场大战役“夷陵之战”

当然结局是以昭烈皇帝战败而告终。(这里说一下昭烈皇帝为什么不先去攻打曹魏 而是去先攻打在孙权手里的荆州 事实是因为从战略角度来说 对于昭烈皇帝的统一全国建立新的大汉王朝 荆州不能丢 为兄弟报仇也是一个方面 战争争地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荆州不能丢……)

在说孙权 孙权父兄统一江东全境 建立江东基业 孙策病故之后 把政权交给孙权时 正值赤壁大战前期 时孙权只年方弱冠 二十岁左右的一个小伙子 孙权在最短时间內号令安抚江东俊杰群贤 全力以赴抵御外敌侵略 直至后来称帝,充分显示了孙权的才华和谋略。史称——吴大帝

在回过头来说这三个人都有什么特点 曹操 刘备 孙权 三个人最聪明的应该是刘备刘皇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备刘皇叔可以让一个普通人的才华发挥到极致。我们知道三将军张飞,一开始,只是一个什么?对,屠户!怎么了,张将军,据水断桥 喝退曹操。进军四川 义释严颜 大败魏将张郃 不是因为刘皇叔 张将军可能不会有那么大的能力与魄力。

关公更不必说 千古忠义武关公 被后世很多人所敬仰。要知道,在跟随刘皇叔之前 关公可只是一个有命案在身的流浪汉。还有武侯的事迹自不必说,大家都清楚。皆因刘皇叔宅心仁厚,跟随刘皇叔的人,完全全身心的投入到匡扶汉室的事业当中去了,都是英勇无畏的死士。

曹操呢 是这三个人当中 最为奸诈之人 也算是最有才华的 曹先生的很多文章被人们传为千古绝唱。为什么说曹操奸诈,主要是因为,曹操用人也防人,有聪明与才华的人,曹操用的时候永远都会防一手,从司马懿之事上就有显示,司马懿服务于曹魏政权,曹操时期不得志,曹丕之时不得志,皆因曹操对自己的儿子曹丕交代的一句话,司马懿要用,但是必须得防着。直至 曹睿时期 司马懿 逐渐得志,但是还是屡次被罢官,又提起来 ,曹氏宗族又屡屡打压,最后造成三分最终归晋,的局面 。一切皆因曹操的防,造成司马族系的反叛。

在说孙权 孙权只能说是他们三个人当中,最会来事儿的一个人。期中缘由自也不必说,只看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率领江东群杰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人在孙权执政期间造反孙权,一直到孙权称帝,最后自然死亡,就是明显的例证。(话说的有点长 文章有自己的观点 也有书上看到的别人的观点 若有侵权敬请告知 )(以上文字纯手工打字 语言可能不是很流畅 只是个人观点 希望大家 不喜勿喷)🙏🙏🙏


画安话安


《三国英雄》是一本农村读物书籍,内容中讲述着三国是历史上激动人心的时代,《三国演义》是举世瞩目的名着。波谲云诡的时代,错综变幻的形势,就是本书中诸位统帅,谋臣、武将、名士尽展英雄本色、谱写英雄篇章的舞台。那么世人为啥常说曹操,而不说刘备呢!——俗话说得好,说曹操曹操到嘛! [互粉][互粉]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曹操到底是何方神圣…… [玫瑰][玫瑰]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家亮✍……♚


第一,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广为流传。大家对此俗语特别熟悉。

第二,坏人容易让人记住。好人一下子就被遗忘了。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描绘成坏人,这个坏人与刘备这个好人是相对的。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尊刘贬曹。(大家往往容易记住做坏事的人,而做好事的人往往会被忽略。这里的做坏事的人指曹操,做好事的人指刘备。)这种尊刘贬曹的思想,从宋代以来就出现了,也就成为有关三国的各种文艺作品的基调,作者只是顺应广大民众的意愿。罗贯中之所以“尊刘”,并非简单地的只是单纯的指刘备姓刘,而是刘备等人打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口号,为恢复汉室一统为己任,为宋元以来具有民族思想的广大群众所推崇。另外,蜀汉集团的仁义智,符合作者的思想。因此,作者极为推崇刘备。有好人就得有坏人,所以作者就看中了曹操,让他来当坏人,来衬托好人。作者根据史书和大的政治环境就发挥了自己才华,描写了一些曹操坏的方面,甚至放大,夸大。虽然,曹操的历史功绩也耀眼,但是只要一做对比,人们就会注意到坏的地方,甚至无形之中会再次放大环的地方。另外人这种动物,总是记住别人的坏,好的地方永远记不住。人,只要有一次对他不好,就会永远的记住这次坏,以前的千般好都会荡然无存。就因为人的这种性质,所以人类更容易记住坏的事情,不好的方面。还是有意无意的夸大,放大。随着时间的流逝,真的可谓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所以,人流芳百世太难了,遗臭万年特容易。(曹操统一北方的巨大功绩,讨董卓、擒吕布、扫袁术、灭袁绍、击乌桓等重大战役中所表现的非凡胆略和智谋。)

曹操,当为三国第一英雄。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社会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百姓遭屠,土地荒芜,幸存者被迫离乡背井,流落他方。曹操在政治上,惩治地方豪强,稳定朝堂局面。选用官吏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不论出身,网络中下层的能人,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法制上,崇尚礼法。军事上统一北方,平定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灭袁绍,击匈奴,灭乌桓等。曹操精通兵法,治军严明,惜才爱将,边地屯田,兴修水利,改革户籍,提倡廉洁。

有语评价曹操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个人认为,奸雄欠妥,当为汉末第一英雄。(此处只看好的方面,不要过于关注坏的方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夏亦有心


曹操和刘备都是有作为的英雄,人们更多的提起曹操,则是因为他的“身份”多重。曹操有三个形象普遍印刻在大众的心里:1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2文学家的曹操;3“奸雄”曹操。

曹操作为汉末英雄,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大放异彩,他凭借高度又灵敏的政治嗅觉,把汉献帝握在手中,因此他所在的政治势力,成为当时士大夫们的心灵归属地,他网络到的人才之盛,为另外两个势力难以企及。他的功业,略地之广,也数倍于另外两个势力,因此他所受到的称颂更为频繁。

我们所熟知的“建安风骨”,正是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主流的一个文学流派。曹操所著的《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都入选了教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些诗句都是我们当代人能随口吟咏的,影响力广博又深远。这也是曹操经常提起的原因之一。

许邵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十个字通过《三国演义》的传播,几乎无人不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选用人才时,更看重才能,德行靠后。这些事成为他被后世诟病的由头,却也无意中为他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反观刘备,能常常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事迹并不多,桃园三结义,似乎关羽的风头更多。在蜀国,又有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更惹眼。所以呢,他的提及率很难拔高,远远低于曹操。


飞露洒我裳


曹操坦率,曹操在其做魏王后期有当皇帝的念头,这个无论看三国演义的还是看三国志的人都一目了然,曹操自己在文章里也吹嘘过自己的功德。曹操很坦率,他很少去掩饰自己的这种思想,尽管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正义的。而且事实上曹操并没有当皇帝,篡位的是他的儿子。反观刘备,自己那么想当皇帝,但在诸葛亮及大臣拥立他登基的时候,这厮惺惺作态,直到百官跪了一地,这厮才一边心里偷着乐一边表面上勉为其难得接受。我为什么说他早就有当皇帝的念头呢,看看他为他的好儿子起的名字就可以了:刘封,刘禅,我们都知道古代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举行封禅仪式。

曹操非常霸气而刘备呢,听到曹操说他是英雄的时候惊吓至筷子落地,很难看出他身上有英雄的霸气,只能说他有英雄之谋略。他自己的勇敢谋略并没有曹操那么突出。

刘备的儿子难与曹操的儿子相提并论:先说曹操的儿子,曹操有诸多儿子,不少是名垂历史的:比如曹丕,曹植,文采一流,与其父并称建安七子。刘备的儿子在历史上的名声就显得很猥琐。“扶不起的刘阿斗”让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显得有点不值。

在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中,主体思想是兴刘、贬曹、抑吴,所以读者读下来第一感觉就是:刘备是主角,而且真是个好人,为人忠厚善良,讲义气,又是中山靖王之后,皇室正统。从弱小到一步步强大,从一个路边小贩做到一国之君,也算是传奇人物了,只是后来阿斗太差劲,没能保住祖宗继业。孙权吧,也没啥具体感觉,总是没捞着什么好,大便宜没占着,当然也没吃什么大亏,但就是不能发展壮大,感觉一直很压抑啊,实力比曹操老是差那么一截。曹操,给人第一感觉太坏了,为人狡诈阴险,无恶不作,还特别好色,真不是什么好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欺君罔上,罪不容诛,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残害忠良,汉室忠臣几乎被他杀尽。后为了统一天下,四处征战,无数百姓受战事之苦。当初,我读完一两遍三国也就是这个感觉,当然是喜欢刘备,讨厌曹操了。我也特别爱看三国,后来又读了多遍,而且随着我年龄的增长,看事看物又有所不同。我相信大家也都和我一样,单从三国演义上看,现在我觉得曹操是真小人,但刘备可是个伪君子啊。曹操的所作所为都是人性的真实流露,不失为恶人本色。再看刘备,我之前曾写过一篇文章,刘备是靠哭得到的天下,常常说一套做一套,满口仁义道德,嘴上挂着灭曹兴汉,其实还不是想自己做皇帝。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喜欢曹操,讨厌刘备,说明大家都喜欢真实,讨厌虚伪,这也是社会在进步的一个客观反应吧。因为曹操被很多人吹成了战神。


搞笑的小搬搬


你好,我是职小白。

曹操和刘备,虽然同是三国的两个,但是根据历史来说,这两个人的能力是有天差地别的,曹操不仅是文学家,还是军事家和政治家。

曹操的手段非常多,能够网络人才,知人善用,善于揣测人心使用计谋,这也是他快速成长的原因之一。而刘备则则依靠着微末的政治背景发家,但是麾下派别较多,难以调和,川蜀占据着农业丰富的天府之国,但是东吴一战以后,元气大伤。

最后就是笑到最后的是曹魏,因此关于其他的人自然会减少记载,因此曹操的名气自然也会高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