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雷達專訪:博拉科技——阿里雲數字工廠的指定服務商

雷達專訪:博拉科技——阿里雲數字工廠的指定服務商

導 讀

工廠數字化是普遍性訴求,博拉科技高度產品化的方案會讓部署成本大幅降低,部署的速度加快,是工廠基礎改造者的福音。


博拉科技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為製造型企業提供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的互聯網科技公司。


雷達專訪:博拉科技——阿里雲數字工廠的指定服務商

博拉科技CEO 周公爽


姜波:博拉科技當前的主打產品是什麼?


周公爽:我們成立至今有5年時間,主要為工廠提供SaaS+服務,即不僅僅服務於中小型企業,也服務於大型企業。我們的產品叫雲棲製造,它的最大特徵是可配置化。依託強大後臺,雲棲製造不僅能夠完成不同設備類型、生產工序、生產工藝路線的配置,還具備更強大的是字段配置,可以完成基礎數據的配置,並支持高級排程和基礎數據字段的可定義。

姜波:這個對底層數據庫的需求量是不是非常巨大, SaaS化的產品如何解決工廠個性化的訴求?


周公爽:

當我們把基礎技術數據部分定義好,後面的部分其實是通過賬號在雲端使用和開發的。不同行業的配置信息其實都不盡相同,例如計量單位、原材料要求等等。儘管我們主要專注於機械製造行業,但很多時候仍然有較大差異,特別是工藝、工序、設備、BOM等,所以就需要根據各個工廠的情況具體配置。


雲棲製造的理念是產品化、模塊化、配置化,即用搭積木的方式來實現生產過程的數據化。正因為存在這樣一套產品體系,所以我們可以服務各種大、中、小型的企業。

姜波:從公司的一些相關介紹來看,博拉科技一般是從連接開始做起,那麼在連接部分我們具體怎麼做的?


周公爽:在這一部分我們其實加了硬件及軟件兩部分。硬件部分即邊緣計算終端,這一部分我們採用第三方設備。軟件部分由一大堆連接協議組成,其將邊緣設備的數據打包,形成物模型,在物模型上進行計算與配置。


我們目前正在與上下游聯動,致力於形成以機械製造類為核心,從訂單端到研發協同、生產協同、供應協同等一體的產業鏈。

姜波:如果工廠的設備本身比較舊的話,我們會主動在設備上布傳感器嗎?


周公爽:這個我們一般不做,因為改造大都是個性化定製,所以我們傾向於讓客戶原有的供應商,或者我們生態圈中的合作伙伴來做這件事。我們的整個實施過程偏於標準化,所以我們更多是做設備連接。對於不能連接的設備,我們會選擇通過手機端等方式,通過功能操作的模式,使其能夠上傳一些生產相關數據。

姜波:在數據連接之後,博拉科技下一步基於數據做的優化方案主要聚焦於哪些層面?


周公爽:我們核心針對的是4個場景,分別是計劃優化、質量成因分析、設備效能預測以及物料預測,主要涉及人、機、料、法、環、測,人是指人員、機是指設備、料是指物料、法是指工藝,環是指環境、測是指質量,從6個維度完成數據的數據採集、數據協同、數據管控和數據分析。


以生產計劃部分的計劃排程交期為例,目前的中小型工廠幾乎超過99%以上在這一領域都沒有系統覆蓋,其生產計劃及排班一般是通過人工使用Excel表的方式完成,其準確性、實時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因此,我們為客戶提供一鍵排程功能,客戶只需要將訂單導入,我們基於數據可以完成一鍵分解,然後只需要人工審核即可。其實排程對於工廠非常重要,它們旗下的很多工單和工單之間是有關聯性的,所以越複雜的過程越需要這種高級排程,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確實對此沒那麼迫切。

姜波:類似於這種智能排程,它的難點在於哪些方面?


周公爽:首先,高級排程需要具備許多基礎數據,涉及工廠的人機料法環各個環節,包括設備產能、設備效率、物料狀況、工藝切換時間、產品切換時間等等。

其次,是基礎數據的維護。相對而言,工廠的規模越大,它的基礎數據就越複雜,所以也需要一個智能化排班系統。自動排程是基於規則的,所以也涉及運籌學的一些算法。雲棲製造的第13個微服務模塊DaaS就是針對這些進行的數據分析系統,它能夠基於機器學習完成工廠策略的智能化推薦。

姜波:在具體配置完成後,我們是從哪些方面來證明系統是有效率的?


周公爽:這個要分開來看。對於生產計劃而言,其最明顯的變化在於交付時間的縮短,還有在生產過程中形成數據協同,讓數據變得更為透明,從而能夠通過數據發現問題;對於正向追溯和反向追溯來講,效率非常直接,能夠通過系統快速實現追溯即可證明;對於倉儲庫存週轉來講,隨著庫存的自動優化,能夠有效縮短質押時間,從而體現為流轉效率變高。

姜波:一般客戶是否會提出一些偏定製化的訴求功能?


周公爽:其實絕大多數客戶提出的定製化功能,是因為它的生產過程、生產流程、生產工藝這一塊配置不出來,特別是涉及正向追溯和反向追溯的追溯模塊,目前行業內基本上是偏定製化的,原因就是追溯很難做,很多企業由於行業、生產過程、管控方式等的不同,在這個領域沒有配置能力。


我們過去在為客戶完成這些模塊配置化後發現,其實這些訴求的最終核心還是基礎數據的可配置性。所以真正的難點還是在於,數據的可配置能力是否能滿足不同工廠的訴求。

姜波:博拉科技在具體的商業模式上,是為客戶提供怎樣的服務模式?


周公爽:我們現在有兩種服務模式,第1種服務模式我們叫雲端版,第2種模式叫企業版,其收費模式也不一樣。


雲端版是完全按年付費,根據模塊數量和賬號數量而收費不同,對於中小型客戶的費用大約在一年5~15萬左右,成本相對較低。企業版是屬於一次性付費,從第2年開始我們只收取約10%的維護費用,所以對於中大型客戶而言,選擇這種版本比較划算。在具體的交付時間上,雲端版我們一般只需要2-4周,企業版大概在8-10周。

姜波:對於引入資本投資這一部分,博拉科技目前有什麼計劃?


周公爽:我們之前也已經融過幾輪,接下來大概在今年上半年會進行下一輪融資。因為我們今年上半年的業績相比2019同期會有大幅增長,所以到時候會考慮啟動新一輪的融資。


結語:工廠數字化是普遍性訴求,博拉科技高度產品化的方案會讓部署成本大幅降低,部署的速度加快,是工廠基礎改造者的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