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閆明:管理的‘嚴’或‘鬆’都不是問題,結果卻不可思議


閆明:管理的‘嚴’或‘松’都不是問題,結果卻不可思議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閆明:TMCC國際認證高級管理教練導師、清華、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授、新加坡博維管理諮詢首席管理導師

管理是一把雙刃劍,管理的成敗除了要考慮管理‘嚴’‘松’強度的問題,更要善於對管理時機與管理對象的駕馭與把握。接下來閆明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來探討 “管理本質”背後的真相與意義。

  • 管理的‘嚴’或‘松’都不是問題

對與管理來說,‘嚴’一點、‘松’一點都不是太大的問題,為什麼管理會出問題,就是你該‘嚴’的時候,你‘松’了;該你‘松’的時候,你又‘嚴’了,這就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大學》裡有一句話“知其先後,則近道矣。”當管理者明白做事情的先後次序時,你離成功就不遠了,也就是管理者每一個管理動作要注意‘管理時機’的把握,至於應該什麼時候‘抓’,什麼時候‘放’,什麼時候‘嚴’,什麼時候‘松’是很值得我們管理者認真去研究的問題。

先‘嚴’後‘松’

先‘嚴’後‘松’,也就是先定規矩,規矩是‘嚴’,然後再人性化,人性化是‘松’。大家在一起共事,要先把“醜話”說到前邊,這裡的“醜話”就是立規矩,以免事情出來以後彼此撕破臉皮、相互難堪;管理為什麼還要‘松’哪?管理者一開始就要講明白一是一、二是二,但是管理者不要經常把規矩放在嘴邊,如果管理者無論什麼事情都一味的按規矩辦,同事之間的關係就失去了人情味,員工就會和你離心離德、或者表面一套、背後一套。

‘嚴’是立威,‘松’是取信。嚴的目的是讓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明白什麼東西是不能碰的,什麼事情會觸及到公司制度的高壓線,這樣團隊的紀律性就會慢慢的建立起來了;‘松’的目的是管理者取得大多數團隊成員的信任和愛戴,讓團隊成員明白管理者心裡是在乎自己的,有一話說的好:“員工其實並不在乎你講的是否是真理,他只想知道你心裡是多麼的在乎他自己。”

所以管理者帶團隊的時候,要先定規矩,然後再根據特定的情況、特定的管理場景,去體現公司人性化管理的一面。

閆明:管理的‘嚴’或‘松’都不是問題,結果卻不可思議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 制度的‘嚴’或‘松’都不是問題

制度嚴一點、松一點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在這裡我們首先要解決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即為什麼企業制度只能管住好人,管不住壞人?你會發現制度制定的再縝密,‘壞人’總能找到漏洞。比如你讓8:30分上班,他偏偏8:31來,你要罰款他,他會問,你的表幾點了,你說8:31,他會說我的表才8:29哈哈。所以,我們說制度只能管住好人,管不住壞人,問題出在哪裡?

好人、壞人判定的標準是什麼?

管理者會說做出業績的就是好員工違反制度的就是壞員工,如果你這樣來判定,更尷尬的事情就又出現了,你會發現企業中往往好人與壞人是同一個人,怎麼回事?這就是我們國家在國際社會經常呼籲的口號“雙重判定標準”,所以,先要確定好與壞的判定標準,沒有標準就沒有好、壞之分。

導致管理制度只管住好人,管不住壞人,好人與壞人往往是同一個人的根本原因,就是功過相抵,賞罰不分。

有句俗話叫做“一白遮百醜”,有些員工做出了一點成績,就開始翹辮子了,反正我給企業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就是犯了點錯誤,領導也不會拿我怎麼樣,也不能拿我怎麼樣。如果這個時候管理者再放任自由,聽之任之,局面就會慢慢失去控制,‘壞人’會越來越膽大,最後就會給企業造成災難性的損失。

功過不相抵,賞罰必分明。

所以,功過不相抵,賞罰必分明是解決制度只管住好人、管不住壞人這一管理難題的核心關鍵,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一個是正面激勵,一個負面激勵,正面激勵保證員工更有幹勁,負面激勵保證員工不犯錯誤,正、負激勵相互補充,又彼此不可或缺。

所以管理制度‘嚴’一點或‘松’一點都不是太大的問題,問題是管理制度能不能一視同仁,我記得在2009年美國次貸金融危機時,溫總理說了一句話:“公平、公正比太陽還要光輝!”其實員工就是老百姓,老百姓最想要的是什麼?對是‘公平’,是合情合理的公平感。

閆明:管理的‘嚴’或‘松’都不是問題,結果卻不可思議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 管理‘軟’‘硬’都要抓

孟子.婁離上講:“徒法不能以自行”!意思是說在組織中,如果單純的依靠制度來約束員工,員工就會產生被壓迫感,在執行上就會變得僵化(即機械化),管理者推一推,他動一動,使組織管理陷入被動的局面,同時員工更不會和管理者同心同德、榮辱與共、同進同退。

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 ——荀子

大家看問題不要陷入兩大誤區,走入兩個極端。如果只懲罰不說教,員工犯了錯誤,就直接拿制度說事,最終的結果是組織規章制度繁多,最終也壓不住組織的歪風邪氣(因為中國人只會犯你沒有規定的那一條);反之,如果你只說教不懲罰,員工犯了錯誤,不及時糾正與獎懲,犯錯誤的員工就會更加有恃無恐,組織制度就會形同虛設,最終導致員工言行不一(即當面一套,背地裡一套)。

因此,組織經營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運用文化、觀念、思想、氛圍、環境等要素來內化,使人產生制度意識、執行思維、結果思維與有效思維;運用制度、法規等手段來外化(落地),使人擁有制度執行的行為與執行的習慣。(本文閆明老師原創,勿侵權)

閆明:管理的‘嚴’或‘松’都不是問題,結果卻不可思議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精選推薦:

精選推薦:

精選推薦:

精選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