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痛苦很贵,不要浪费

忧愁、愤怒、焦虑……这些情绪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01

消极情绪的力量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谗言,杀死了老师伍奢,不仅如此,他还要斩草除根杀掉伍奢的两个儿子。

大儿子为了维护父亲的尊严,也为了保护弟弟挺身而出,被楚平王杀死;二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伍子胥,他逃到楚国的关口,遇到扁鹊的弟子东皋公。

东皋公把伍子胥带回自己家,好心款待,一连七天,但闭口不谈过关的事。

伍子胥实在熬不住,对东皋公说:“我有大仇要报,在这干等,度日如年,先生有什么办法能让我过关呢?”

东皋公说,“我已经为你筹划好了,但是要等一个人来。”

伍子胥等不及啊,想告别东皋公而去,又担心过不了关反而惹祸;不走的话,又不知还要等多久。

满腔愁苦和愤怒,再加上犹豫不决,伍子胥这个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躺下又起来,起来又躺下,绕着屋子走来走去,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

第二天一早东皋公见到他,不禁大惊失色,“怎么一夜之间, 你的头发全白了?”

这就是“一夜愁白了头”的典故,从这个故事里也能充分领略到消极情绪的魔力了,竟能如此神奇地改变一个人的生理状况。

不过白了头的伍子胥有个好处,没人能认出他了。

东皋公本来的计划就是找个像伍子胥的人假扮他,引开别人的注意,真伍子胥白了头谁也认不出来就更妙了。

计策成功,伍子胥逃到了吴国。吴国,又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

吴王阖闾灭了越国,堂堂越王勾践成了吴王低贱的奴隶。这满腔的仇恨,该如何化解?

越王勾践选择了不化解,不但不化解,还要再添上一把柴,把仇恨之火烧得更旺。

吴王算是善待俘虏,但勾践不买账,他怕自己报仇雪耻的意志日渐薄弱,刻意为自己安排了更艰苦的环境。

晚上睡觉不用被褥,只铺柴草;在屋里悬挂了一只苦胆,时不时去舔一下。卧薪尝胆的勾践,最终重新赢回了王国。

消极情绪一发威,可以说是无人能敌了。

痛苦很贵,不要浪费


02

东坡的策略

伍子胥和勾践都是狠角色,东坡是另一种人,他不喜欢生活在仇恨之中。

可是,不喜欢不代表就能躲得过去。你不惹别人,别人偏要惹你,非让你难过了他才会舒服。这口气出不去,怎么办?

东坡的办法,是用郁闷、沮丧、愤怒润笔,让这些咽不下去的痛苦像火山喷发一样蓬勃而出。

他为什么能成为“苏海”?痛有多少,诗就有多少。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快乐的时候写,痛苦的时候更要写;恩恩怨怨都化作了锦绣文章,东坡的艺术生涯反而因为贬谪进入了巅峰状态。

而且,艺术还有触类旁通的功效,打通了一个关节,其它也能豁然开朗。

东坡从小景仰吴道子,被贬之后正好闲得没事干,可以好好琢磨。他用墨汁的浓淡来表现竹子的风韵,独创了著名的画法“墨竹”。

微醺的时候,东坡的画最好。

案上备好笔墨纸砚,仆人送上酒来,东坡只喝了几杯就不胜酒力,醉倒在一边,鼾声如雷。等他一觉醒来,落笔神速,画在刹那间一气呵成。

竹就是我,我就是竹,东坡画的时候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的画不求精致,只为写意。

绘画对于东坡来说,充其量就是玩票,可玩票玩到了这种境界,他所遭受的痛苦锤炼功不可没。

痛苦很贵,不要浪费


03

升华


升华的心理学定义,是指把冲突或应激引起的消极情绪引导成一种被社会所接受的行为,如工作、运动或者艺术。

《天龙八部》里有种武功叫吸功大法,无论对方出什么招,一概吸入体内转化成自己的内力。

吸功大法的好处在于变废为宝,但它也有一个缺点,如果内力不够的话,反而会伤身。

星宿派的丁春秋练吸功大法就没练好,必须源源不断地吸入毒物,一旦没有足够的供给,他就会在七七四十九天以后全身溃烂痛苦而死,所以他的弟子整天都得出去给他收集毒虫;

痛苦很贵,不要浪费


我们对待消极情绪也是一样,消解不了又硬要升华,反而会带来害处。

有些人每天都在讲宽容感恩,但是ta自己一遇到事情就会充满戾气,因为ta还没有足够的内功把这些负能量转换成积极能量。

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先正视消极情绪。

《红楼梦》里的妙玉,出场的时候被描写成了“白玉无瑕” 的仙姑,但她的结局却非常耐人寻味。

这个自认为无欲无求的出家之人,被强盗劫走的时候,正因为思念宝玉而走火入魔。

也许曹公是在告诉我们,如果真想出淤泥而不染,至少首先要承认自己在淤泥之中,谁也不会生来就比别人更干净。

人有欲望,有欲望就会失望,进而生出消极情绪,不接受这一点,是难以“升华”的。


痛苦很贵,不要浪费


被世人敬仰的“弘一法师”,在出家之前,是在红尘里打滚的贵公子李叔同。

李叔同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伶人,每天去戏院为她捧场;青年时代在十里洋场更是风流倜傥,与歌郎、名妓都有来往,和多个风尘佳人谱写了佳话。

后来,他写歌、演戏、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还将西洋画法与中国传统美术融为一体,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但在艺术生涯的高潮时,李叔同却出家了。皈依佛门之后,他甘于贫苦,专心向佛,成为令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师。

他的弟子丰子恺有个著名的比喻,将世俗生活、艺术生活和宗教生活比作人生的三层楼,普通人在第一层,艺术家、文人则能上到第二层,而弘一法师上到了最高处

他走的,就是超越痛苦、循序渐进的升华之路。

痛苦很贵,不要浪费


凡人为情所困,艺术家可以把情转化成艺术品,而最有智慧的人,能够不受外物影响,找到心灵的平静。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走到最后一层,但是如果能明白,困扰你的情绪只是人生必然的经历,接受它、相信它会随着你的成长而逐步化解的话,你就能找到“升华”的办法。

艺术治疗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心理干预中,特别是对无法用语言表达情绪的孩子和成人,这也算“升华”的一种应用。

几年前,陪伴我们多年的老狗tomato走了,我哭了一轮又一轮都停不下来,直到第二天,也找不到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平静下来。

可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了拿起笔,把所有的情绪都写在文字里。写完之后,我突然就有了一种很安详的感觉。

对我来说,这是平生的第一首诗;从那以后,我再也写不出那样的“诗”。

也许普通人想上第二层楼也并不难,因为痛苦可以催生强大的创造力。身处痛苦的人,不要浪费了人生这种特殊的馈赠。

04

写在最后


消极情绪不是无缘无故而来,怎么面对,是谁都无法逃避的考验。

回到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回楚都,此时楚平王早已死翘翘。

伍子胥不依不饶,还要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抽打楚平王的尸体三百下才算彻底报了父兄的仇。

可伍子胥自己,后来也因为耿直死于非命。

他劝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他又劝夫差暂时不要攻打齐国,先灭了越国再说,夫差还是不听,他反而信了太宰伯嚭 的谗言,说伍子胥阴谋投靠齐国。

夫差派人给伍子胥送了一把宝剑,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放在东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吴国灭亡。”

痛苦很贵,不要浪费


伍子胥死后的第九年,吴国被越国所灭。

以仇恨为武器,不但可以快意恩仇,还能带来事业的辉煌;伍子胥的一生,至刚至猛、犀利如剑,可结局还是令人叹息。

杀敌一千,不过都是昏庸无明之辈;自损了多少?谁又能估量?

讲了这么多,并不是要说所有消极情绪都该升华成“佛系正能量”。每个人的经历、感受、人生目标不同,始终都是冷暖自知、凭借本心;

但是有件事我们都需要明白:消极情绪的能量比想象得还要巨大得多,用好了可以获得高峰体验,找到宁静;用不好,它就是把双刃剑,损人不利己。

这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总结】

今天是“积极防御”的第三节“升华”,只要找对了方法,消极情绪完全可以转换成积极能量。

不过,痛苦总是很容易多于欢乐,能量也有不够用的时候,怎么才能在无法逃避的现实中创建一片自由的天空?下一节继续讲第四种积极防御~

【小练习】找到一种你喜欢的“艺术”形式

不是只有艺术家才能靠近艺术,我们也可以写字、画画、歌唱或者听音乐等等,只要能让你感到宁静都可以。

心情好或者不好的时候,拿出一张纸来,写一幅字或者画一幅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