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生死關口“守門”人

婁底新聞網訊ICU,一個聽名字就讓患者家屬高度緊張、擔驚受怕的地方。它的中文名稱是——重症監護室。而在這裡工作的醫護人員,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生死關口“守門”人。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的文建福主任和他的團隊,就是這樣一群在生死關隘為患者守護生命的“守門”人。

生死关口“守门”人

逆行而上的勇士

2月16日上午,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命令,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ICU病室全體工作人員必須於當天下午4點鐘趕到市中心醫院隔離病區增援,參與對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救治工作。文建福立即將這一指令向病室全體工作人員作了傳達,大家個個摩拳擦掌,表示堅決服從組織按排。護士長康彌豔的小孩出生才3個多月,正在哺乳期,也積極要求參戰,但未獲批准。

疫情命令刻不容緩,病室之前收治的5個危重病人必須作出妥善安置,容不得半點馬虎。在醫院的統一調度下,文建福和隊友們有條不紊地將5名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進行了移交。忙完這些事,已是晚上6點30分,文建福立即帶領另14名隊友趕往市中心醫院報到。在中心醫院吃完盒飯,辦理完交接手續後,文建福團隊於當晚8點正式投入對中心醫院之前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中。至此,市第一人民醫院ICU病室除有一醫生一護士去湖北黃岡支援外,加上之前於2月11日增援中心醫院的5名醫護人員,在院全體20名成員都投入到了抗疫“火線”——婁底市中心醫院隔離病區。

文建福團隊搶救的2名危重病人,每個人身上都插了10多根導管,須全天候監護,對其進行氣管插管上呼吸機通氣、ECMO最高生命支持、24小時床旁血濾等治療。患者的痰核酸檢驗都呈陽性,進行氣管插管時,患者氣道內有泡沫樣痰液飛出,感染風險可想而知。為預防感染,進入病房的每位醫護人員都得采取三級防護,每次穿防護服的時間都要40來分鐘。在這麼厚重的裝備下,醫護人員的呼吸在工作運動過程變得很困難。因是6小時一輪班,每個班一下來,人會非常疲憊,加上還得小心翼翼,脫防護服又需要一個來鐘頭。

生死关口“守门”人

2月18日晚,護士龔培麗在進入隔離病區工作2個多鐘頭後,因呼吸困難導致頭昏被同事霸蠻扶到了床上。躺在床上的她哭著說:“我還想堅持一下,把班做完……”同事心疼地勸她:“你這樣還要命不?你連命都不要了還怎麼工作啊……”視頻在網上傳出後,一天內點擊量超50萬,廣大市民紛紛點贊:龔培麗好樣的!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ICU團隊好樣的!大家被他們這種無私奉獻、不懼艱難危險的精神深深感動著。

幾天時間下來,醫護人員有的臉上被護目鏡、N95口罩等勒出了傷痕;有的手被消毒水反覆消毒致皸裂、腫大;大夥兒每次脫下防護服個個全身溼透……這些,文建福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醫院黨委書記易軍波、院長左建輝每晚向他們致以最暖心的問候、鼓勵。

文建福作為帶隊人,處處以身作責。從2月16日參加增援以來,就一直沒回過家。他妻子付素梅在婁星區人民醫院工作,同樣在抗疫一線。今年以來,夫妻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這段時間,妻子在微信上跟他說得最多的是:你要充分發揮好專業水平,在盡力救治患者的同時,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不管是專業還是為人,文建福都深受同事稱讚。搭檔康彌豔這樣說:“他很少管家裡的事,可以說是365天全年無休。對病人特別好,從來不選擇病人,對於農村來的經濟條件差的他更加上心。有時會自掏腰包,有時還會去找院領導為患者申請醫藥費用的減免。”

康彌豔清楚地記得:2019年3月,文建福救治了一個重症患者。那位賀姓男子身邊沒有任何親戚,只有一個哥哥遠在柳州,入院時沒有交一分錢費用,病情特別危重。整整7天,文建福一直守在床旁,直至賀某成功拔管脫離呼吸機走出lCU。“他的哥哥是柳州檢察院的一名檢察官,後來到醫院對著我們文主任深深地鞠了一躬。”

生死关口“守门”人

且看這些最感人的真情流露

“ICU作為拯救危重患者的中轉站,有人說這是一扇生死之門,走出這扇門,才能告別死亡契約。這樣的說法並不誇張。作為這裡的一名醫護人員,從呼吸聲到皮膚的顏色,從甦醒時間到排出的氣體,每個細節都是我們關注的內容。無數次的搶救,無數次的各種生命支持,無數次為病人更換床單,輸液,翻身,扣背,大小便處理……我們始終手握兩件‘法寶’,那就是一顆心和一份愛。”

“早晨查房,忙碌的一天開始了。為做床旁血濾的重症胰腺炎患者檢查每一根引流管,調節核對血濾的每一個參數;為兩名重症肺炎患者行纖支鏡下吸痰治療;為一名腎功能衰竭的患者留置血濾置管,留置中心靜脈置管,準備接上一臺血濾;一名患者突發心率減慢至30次/分,呼吸逐步減慢,血氧下降到60%,立即搶救,強心,呼吸氣囊輔助通氣,準備氣管插管、呼吸機……,慢慢地患者逐步恢復心率呼吸。一抬頭已是中午時分。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ICU的寂靜。急診科一名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需要緊急搶救,立即趕到並協助搶救成功後轉往ICU。包括我在內的5名醫生,8名護士加班加點接著又是忙碌一下午。不知不覺,夜幕已降臨……”“在ICU裡,生命可能隨時停止,因而醫護的腳步永遠不能停下……”以上是康彌豔在2019年5月某日的日記。

“轉眼到黃岡羅田10天了,今天是我的夜班,17:30正式交接班,我和搭檔坐在電腦前查看所管重症患者的各項指標,其中危重病人5人。最為嚴重的32床出現了病情加重,呼吸急促,心率上升,血氧飽和度下降,初步評估新冠肺炎嚴重缺氧所致,複查血氣分析提示氧合指數就100多一點。因考慮患者神清,氣管插管後的各項併發症,我們不敢輕易下插管醫囑,立即把患者目前情況告知領隊,即刻與當地醫院重症、呼吸、心內的各位大佬組織大會診,並申請遠程會診。經過長達1小時的認真討論,最終決定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方案一定,我和麻醉科醫師馬上穿上防護服,來到隔離病房。充分麻醉後氣管插管順利,予以鎮靜鎮痛。新問題又出現了,患者血壓開始下降,初步考慮麻醉及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所致,予快速補液等處理後,患者血壓恢復正常。就這樣,我默默地一直守護在患者床旁,觀察心電監護及呼吸機各項參數的變化,此刻的我早已汗流浹背,護目鏡一片模糊,但看著病人病情逐漸趨於平穩,內心有點激動……”這是該病室赴黃岡支援的醫生劉勇光在到達黃岡10天后的一篇日記。

“親愛的老公:你離家抗疫已有數天,看到你們從前線發過來的工作圖片,有凌晨三點仍在為新冠危重症患者完成CVC置管、動脈置管的;有實行支纖鏡檢查和治療的;有汗水浸溼了的衣裳,模糊了的護目鏡,消毒液浸泡得發白的雙手的……透過圖片我能深切感受到你們的疲憊與堅強。前日,你說要回來取一下身份證,數日不見,本以為你會回家好好看看我和孩子,但你說我們抵抗力差,要少接觸。你只在樓下看了看,隔著數米遠,雖未道半句,但當我看到你眼周有護目鏡留下的印痕和深陷的眼窩時,眼裡寫滿了思念與不捨。你堅定的眼神告訴我,你們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戰!

清晰地記得那是週日的中午,接到你的來電,你說要我儘快給你收拾一下行李箱,等下要去中心醫院重症區支援,不回來吃飯了。我來不及多問,你說還要開一個緊急會議,便掛了電話。那天我正好要上中班來不及送你,但你知道我是支持你的。從疫情爆發到後來的主動請纓,你多次提出自己作為一名黨員。應該衝鋒在前線,但因為我已懷孕七月餘,又要上班,做過腰椎滑脫手術的母親要獨自照顧孩子……你擔心我們應付不過來,所以甚是為難。可當接到調令,一種使命感讓你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從戰,你說這是一名黨員必須有的正義和責任。當天已經上了一整天班的你,到了中心醫院後又主動扛下了第一個夜班,直到凌晨五點……”這是醫生吳維寫給他在市中心醫院增援的丈夫劉曙東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