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跳槽時,漲薪幅度多大時,能夠平衡未來的不確定性?

跳槽當然可以帶來漲薪,但是,同時也帶來不確定性,比如,公司業務有沒有坑、工作強度是否大、領導與團隊是否合拍等等,那多大的漲薪幅度,才能夠讓你比較有底氣地接受未來的挑戰呢?

不用數字說話,能夠把這件事情說清楚嗎?事關你個人的錢袋子,請耐心看完這個財務模型,你就會明白,跳槽一次應該要求多少漲薪?

小王,大學畢業後已經有近七年的工作經驗,在A公司也已經工作二年了,在過去一年在A公司的年度收入是Q,現在糾結於,是繼續留在A公司呢?享受每天大約M1的年度調薪,同時心裡還期望一年後會有一個升級,抑或跳槽到B公司?立即享受到N的跳槽加薪,接下來幾年,每年也有M2的年度調薪,但在新公司的額外投入及業績表現的不確定性,也讓小王猶豫再三,讓我們一起幫小王算算。

跳槽時,漲薪幅度多大時,能夠平衡未來的不確定性?

下面的計算就方便了,小王必須確保Q2 >= Q1,這樣,他的跳槽在收入上才有實際意義,那在不同情況下,這個跳槽比例N最低應該是多少呢?請看下面的進一步分析。

新公司業績折扣因子對於跳槽比例的影響:

(新員工加入一家公司業績會有很大的波動,也許變得非常出色,也許融入很困難,這些業績的變化肯定會影響第二年的薪酬調整,我們稱之為“新公司業績影響因子”δ,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負)

假設:在二家公司的年度加薪比例都是8%,一樣;在原公司預估的提級比例是20%;同時,在新公司第一年的額外投入是20%;當業績折扣不一樣時,需要的最低跳槽工資增長比例下表。

跳槽時,漲薪幅度多大時,能夠平衡未來的不確定性?

“新公司業績折扣因子”δ對於最低跳槽工資增長比例影響很大,如果小王估計在新公司的業績狀態與原公司一致,那麼31%的工資增長將確保他的“真實收入”保持不變;如果,小王加入新公司會成為明星員工,他的業績表現高於正常狀態的30%,那麼,僅僅7%的工資增長就可以了;如果不幸,小王在新公司的適應比較慢,有一個較長的學習過程,業績折扣達到-30%,這時,沒有68%的工資增長,就不應該選擇跳槽。

結論:新的公司是否能夠有效地激發個人的潛能,新的環境能否讓自己的業績有一個突出的改變,這是跳槽時必須首先考慮的問題。

在新公司額外投入時間的比例的影響:

假設:在二家公司的年度加薪比例都是8%,一樣;在原公司預估的提級比例是20%;同時,新公司的業績折扣因子是零,也即業績正常表現 ;當在新公司需要的額外投資不同時,需要的最低跳槽工資增長比例如下。

跳槽時,漲薪幅度多大時,能夠平衡未來的不確定性?

在新公司如果不需要額外投入的話,薪酬漲幅23%就能夠持平,如果第一年需要額外投入40%的時間,那麼至少需要上漲40%才能夠持平。

結論:額外投資時間相差10%時,對於最低跳槽比例的影響僅僅4%,有收縮的效應,因此,員工跳槽時應該坦然接受在新公司的額外投入時間,不必過分把這個當成決定是否跳槽的因素。

在原公司可能提級的比例對於跳槽比例的影響:

假設:在二家公司的年度加薪比例都是8%,一樣;在新公司第一年的額外投入是20%;同時,新公司的折扣因子是零,也即業績正常表現 ;當在原公司預期提級調薪不同比例時,對於最低跳槽工資增長比例的影響如下。

跳槽時,漲薪幅度多大時,能夠平衡未來的不確定性?

結論:二者的變化速度幾乎一致,因此在跳槽前比較精確的預計到自己在原公司的額外提級比例、時間點是非常重要的,這會極大地影響你對於跳槽工資增長的期望值,強烈建議在準備離職前,還是多跟公司溝通一下。

當然,以上分析把一些其它的影響因素都去除了,也不考慮情感因素等等,純粹就“錢”談“錢”,僅僅做個參考吧!

如果對於未來的三年的工作當成未來更長時間的投資,可以不計短期的得失,那就需要考慮更長時間的“真實收入”了,比如五年或者十年,當然,這時,我們需要引入財務中“現值”的概念了,這個模型也會更加複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