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奪司馬天下之人,就是司馬懿漏殺之人的後代,這人是誰?

五色土聊歷史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句話乃是至理名言。古代犯了罪,尤其是十惡不赦的大罪,都會連坐,也就是所謂的“誅九族”、“誅三族”,明朝方孝孺被誅十族是一個特例。

然而,歷史上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那就是掌權者沒有將政敵三族都誅滅,也就是有漏網之魚,而這個漏網之魚經過數年、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的蟄伏,最終翻盤,報仇雪恨。

如趙氏孤兒趙武,經過十幾年的蟄伏,最終除掉了殺害自己一家人的屠岸賈,重新掌握晉。現在,曹魏權臣司馬懿,在經過十年的蟄伏期,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滅掉政敵曹爽,並誅滅曹爽及其黨羽三族,掌握了曹魏大權,架空皇帝曹芳,為孫子司馬炎建立西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司馬懿誅滅曹爽及其黨羽三族時,漏掉一人,154年之後,這個漏網之魚的後人成功奪取司馬家族皇位,報仇雪恨。這個人是誰呢?

正始十年(249年),曹爽兄弟數人陪著魏帝曹芳拜謁高平陵,京城空虛。司馬懿看到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孤注一擲,召集3000死士,發動了宮廷政變。司馬懿進宮,面見郭太后,取得郭太后懿旨,封鎖洛陽城門,給魏帝曹芳上了一封奏摺,彈劾大將軍曹爽,想要皇帝曹芳罷免大將軍,還曹魏一個朗朗乾坤。

大司農桓範思索良久,猶豫不決,聽從了兒子的勸說,拒絕了司馬懿的拉攏,假借郭太后懿旨,衝出城門,向皇帝曹芳及大將軍曹爽報告。然而,可惜的是,曹爽數人卻是一堆窩囊廢,尤其是掌舵人曹爽,手持寶劍,思索一夜,竟然做出了向司馬懿投降的愚蠢決定。

同鄉大司農桓範看到這種情況,大失所望,哭著鼻子說道:“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何圖今日坐汝等族滅矣!”意思是說,曹真如此英雄人物,卻生下了曹爽這三個愚蠢的兒子,我今天也要陪著你們掉腦袋了。

曹爽“駑馬戀棧”,因為自己的家人被擒,就想要通過投降,保全自己的老婆孩子,真是一個“愛家、愛老婆”的好男人,沒想到,他不但沒有救了自己的家人,反而一同上了刑場,被誅滅三族。

結果正如大司農桓範所料,司馬懿當著洛水發過的誓言,轉眼間便忘到了九霄雲外。司馬懿在曹爽放下武器之後,立刻將其收押,不知道此時曹爽心裡後悔沒。司馬懿通過審問與曹爽交情甚密的黃門張當,並使用酷刑,嚴刑拷打,使其供出曹爽和何晏等人謀反的“事實”。司馬懿這下就有了藉口,於是將曹爽、曹羲、曹訓、何晏、鄧颺、丁謐、畢軌、李勝、桓範及張當等人都逮捕入獄,並滅他們三族。

《三國志》記載:於是收爽、羲、訓、晏、颺、謐、軌、勝、範、當等,皆伏誅,夷三族。

然而,這些人的三族族人,卻有一個人逃脫了,他就是東晉桓溫、桓玄的祖先,名字已不可靠證。在後桓範被殺後,逃脫的桓氏族人就是罪犯之後,通過隱姓埋名,低調生存,154年之後,他的後代桓溫掌握了東晉大權,架空了皇帝。

桓溫死後,他的小兒子桓玄繼承了南郡公的爵位。桓玄長大後,先後消滅殷仲堪和楊佺期,併除掉東晉執政的司馬道子父子,恢復當年父親權臣的威風。此時,桓玄和曹操、司馬懿也沒什麼區別了,是這個帝國的實際控制人了。桓玄因功被封為楚王,成為了諸侯國,可是他還不滿足於此。

大亨元年(403年)十一月,楚王冠冕加到和皇帝一個級別的十二旒。就這樣,桓玄仍不滿足,威逼晉安帝禪位,將晉安帝改封為平固王,建康建立桓楚,改元“永始”。在建立桓楚後,桓玄追封父親桓溫為宣武皇帝。此時,桓範後人桓玄推翻了東晉司馬家族的統治,成功復仇。

《晉書 桓玄傳》:比臨軒,璽已久出,玄甚喜。百官到姑孰勸玄僭偽位,玄偽讓,朝臣固請,玄乃於城南七里立郊,登壇篡位,以玄牡告天,百僚陪列,而儀注不備,忘稱萬歲,又不易帝諱。

結語

世事無常,想必司馬懿也沒想到,奪司馬天下之人,就是他當初漏殺之人的後代,輪迴報應。雖然不久之後,桓玄就被東晉討伐軍隊所殺,桓楚也煙消雲散。他過了一把皇帝的癮,此生無憾了。


魁哥說歷史


歷史上有這麼一段黑歷史,某人把另外一個人的族人全殺了,卻只留下了一個人,但是就是這個留下的這個人卻將他的殺族仇人家族推翻了,真是命運造化人啊,誰又知道呢。

提到的這個人就是司馬懿,下面我們來具體聊聊這段黑歷史。

這件事還得從曹真的兒子說起,曹真有個兒子叫曹爽,當時一場戰役失敗之後,當時他身邊的謀士桓範就勸說他不要去洛陽了,更不要去找司馬懿,他應該去許昌,但是曹當時並沒有聽取桓的建議,覺得桓說的意見不可取,而且桓提到的問題也不會存在,所以他連夜就直接回到了當時的洛陽。

當時的司馬懿在大家眼裡樹立了一個老好人的角色,大家都覺得他忠厚老實,是個好臣民,所以當時的曹不聽取桓的意見,連夜來到了司馬懿所在的洛陽,他覺得司馬怎麼也不會傷害他,至少也會讓他好好活著的,不說給什麼官職之類的,至少也應該讓他做個富貴人,但是當他回到洛陽的那一刻,他就後悔了,他剛回去,就被司馬殺害了,但是司馬卻沒有殺害桓,放過了他,具體是因為什麼,我們也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後來又有人偷偷向司馬反映,說是桓說司馬他們是在造反,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司馬特別的鬱悶和生氣,直接火冒三丈,然後就直接下命令要處決桓的族人,族滅九族,在這次大屠殺中,司馬漏掉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桓的小兒子桓楷,他的小兒子後來逃了出來,在外面躲了好久,偷偷活了下來,並且娶妻生子,安度了晚年。

又過了近百年,又出來了一個人物,叫桓溫,他是當年偷偷活下來的桓範的玄孫子,桓溫當時的勢力很強大,不僅在站場上衝鋒殺敵很厲害,而且還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掌握了東晉的大權,帶軍打敗了好多敵國,當時的皇帝就是司馬家族的人,司馬奕,但是他的皇帝沒當上多久,就被桓溫給推翻了政權,後來他的兒子桓玄又掌握了國家的大權,皇帝處於忌憚,給他封了一個王位,皇帝企圖用這種方式來穩住大權,但是儘管如此,他還是不僅僅滿足與這一個虛位,所以便利用一些手段讓皇帝退位了,從那以後,桓家政權才真正建立。

司馬懿怎麼也不會想到,就是當時他漏掉的一個人,這個人的後代後來卻將他家族幾百年的政治統治給推翻了,真是天算不如人算,蒼天饒過誰啊。






最佳評論


司馬懿漏殺此人的後代,結果被對方取締江山,此人是誰呢?

天下大權你爭我奪,特別是風雲際會的三國時期,更是為統一打得不可開交,後來魏吞併蜀國、吳國最終形成大統,但是天道輪迴,曹氏當權不久又被司馬懿奪去皇位,接著由司馬家族稱皇立帝,由魏改成晉朝,可惜後來司馬懿因為漏殺一個人的後代,使得自己的司馬皇朝被其奪去,究竟是誰搶走了司馬懿家的天下呢?

事情需從曹爽講起,當年曹軍在一場戰爭中失利,作為謀士的桓範就主動勸他逃往許昌,不要返回洛陽,因為司馬懿的那裡,可能曹爽年少氣盛聽不進忠言於是反而倒行逆施,帶著人馬就趕赴了洛陽城。

後來曹爽有曹氏家族撐腰,而司馬懿則帶領名門士族在朝廷裡一家獨大,為此兩人因為各種利益關係導致反目成仇,接著開啟了一連串政權鬥爭,不過皇權名義上還是屬於曹家的,於是曹爽這次就聽取了桓範建議,明著是升司馬懿的官,但暗地裡卻是減弱他的勢力,後來司馬懿餓被任職太傅,而原來的太尉尚書的權利則被曹爽削掉了。

為此司馬懿知道曹爽的不簡單,於是就老奸巨猾的詐病不上朝,並把自己病弱的消息散播出去,好以此來降低曹爽的防備心。結果,這司馬懿十分能熬,連續熬死了曹真、曹休、曹睿以及陳群等一批敵對之人,然後他一直裝到8歲的曹芳稱帝才露出野心,而此時的曹爽也拿他沒有了辦法,誰叫名望士族一派都歸於司馬懿。

而曹家在朝廷的話語權漸漸低落,為此司馬懿感到十幾已成熟,就發動了“高平陵譁變”帶著幾千人馬一下就攻入了皇宮,而朝中派系紛紛站到司馬懿一邊,此時曾給曹爽獻計的桓範卻欲力排眾難,一心支持曹爽,甚至還差點威脅到司馬懿的這一次政變,為此說明了搶走司馬家江山的正是桓範。

後來司馬懿成功奪走魏朝大權,於是就秋後算賬,把桓範定了一個大罪誅滅三族,身為曹爽謀士的桓範可能承蒙大勢已去就偷偷的把親兒子跟一些家眷提前從往異地逃生了,沒逃出來的桓家族人幾乎全被司馬懿所滅,唯獨這一支逃出來的家人得以倖免,為了逃避司馬家的追殺,桓範之子等人皆全部改名換姓低調發展,一直等到西晉衰亡,東晉崛起之後桓範子孫們才出來進入仕途任官。

東晉時期,桓範後代們逐漸在官場得意而且培植了兩代人,其桓家子弟桓彝喜歡結交天下豪傑,勢大財粗十分得有威望。不久,爆發了王敦之亂,桓彝趁機率兵前往平復,因此名氣大增,轉而深受天下百姓擁護,到了桓溫時代他表示得更為出色,因此才氣逼人高大威猛之故,得以跟晉明帝聯姻,把南康公主嫁給了他。

從此桓家就步入了皇親國戚時代,桓溫一下子就被東晉皇帝賜封駙馬加都尉,鎮守荊州要城,兼任荊州刺史跟安西大將軍,到這裡,桓家在朝中的權力可謂是越來越大。之後桓溫奉命啟動北伐戰爭,帶兵殺入川地平定漢室剩餘小朝廷,這一次戰爭桓溫僅用了1年左右就完全搞定,因此名聲遠揚威望大增。

東晉朝廷的司馬家派系擔心桓家的勢力越來越大,就急忙找對手來牽制對方,甚至寧願丟失北伐成功的機會,也不想讓桓溫如此得勢,然而桓溫不負眾望贏得了戰爭,後來桓溫回過頭來就找了一個藉口把晉帝司馬奕給廢掉了。

公元403年,桓溫的兒子桓玄逼司馬家交出帝位,從此改為桓家的天下。


貓眼觀史


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於建立晉朝,兩晉一共傳了15位皇帝,司馬家執政155年。東晉末年桓玄逼迫晉帝退位,司馬家的政權落到桓家手中。而桓家早在晉朝未建立的時候,就被司馬懿滅過族,但是有人漏網。正是這個漏網之魚的後代,在100多年後,將司馬氏政權推翻。

曹魏末年,司馬懿裝病騙過大將軍曹爽,讓曹爽對他打消戒心。司馬懿趁曹爽率領親信跟隨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拜祖先的時候,突然發動政變,奪取京城大權。隨後又派人說降曹爽,接著將曹爽一系全部斬殺。

就在司馬懿發動政變的時候,大司農桓範抱著大司農印去給曹爽報信。桓範認為有了大司農印就可以調軍糧,大將軍曹爽又掉病的權力,有了軍糧就可以和司馬懿開打了。司馬懿兵不多,所以桓範認為曹爽成功的機會很大。

誰知道此時曹爽已經投降司馬懿了,桓範趕到時,倍感傷心。司馬懿也沒放過他,滅其三族,但是桓範的小兒子桓楷逃走了。

就是這個桓楷延續了桓家的血脈,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桓家在東晉成為大族。最後,桓家在朝廷上有了很大權勢,最終逼迫晉帝退位,建立桓楚政權。


老蟲


提起三國時期,我能想到的只有群雄爭霸、三國鼎立,最終還是曹操所屬的魏國力壓群雄,更勝一籌。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曹氏家族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卻被司馬家族取而代之,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冤冤相報何時了,然而本文要講的一個故事是,在司馬懿奪得曹魏政權之後的150多年後,司馬家族的統治依然被取代,在江湖上混的,遲早都是要還的。

司馬懿對曹魏政權有什麼功勞?

要說三國之中最能活的人,我覺的司馬懿肯定算一個。早年時期,司馬懿跟隨曹操打天下,智計無雙,為曹操的大業立下了不少功勞,建康元年,曹操去世,朝野上下十分震動,曹魏政權出現前所未有的危機,最後也是司馬懿一手平定。

曹丕即位之後,司馬懿又獲得了重用,累次升遷,多擔任要職,很受曹丕的器重。沒過幾年,魏文帝曹丕也死了,死前任命司馬懿、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為輔政大臣,還對太子曹叡交代說:“這幾位大臣,一定不要懷疑他們。”

曹叡繼位後,魏國又陷入了危機,孫權得知魏文帝去世,立即出兵北上伐魏。司馬懿為保魏國江山,與孫權大戰,擊退了孫權,大勝而歸。

諸葛亮北伐期間,曾經積極策反投魏的蜀將孟達,使得曹魏政權邊境再次陷入困難,司馬懿使計在新城之戰中擒獲孟達,將這次叛變扼殺在了搖籃當中。

此後,遼東發生叛亂,也是司馬懿前去平定的,可以說,曹叡在位期間,是曹魏政權最為危機的時候,也都是司馬懿幫助度過難關的。

但不得不說,曹家的子孫似乎都不怎麼長命。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去世,留下了一個年僅八歲的齊王曹芳繼位,仍然任命司馬懿為輔政大臣,與大將軍曹爽共同輔佐小皇帝曹芳。至此,司馬懿已經是四朝元老了。

可以說,司馬懿取得這樣的地位,是非常容易受到別人的眼熱的,尤其是來自曹氏宗族的不滿。

司馬懿為什麼能夠在高平陵之變奪取曹魏政權?

曹爽在被定為輔政大臣後,也曾野心勃勃,想要排擠司馬懿,以便自己專權,然而曹爽的能力實在是有限,曹爽主持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主張伐蜀,通過這場戰爭增加自己的影響力。

然而正是這場戰爭,讓曹爽顏面掃地,十多萬大軍連蜀地都沒有進去,在關中外圍就被蜀軍打敗,這次軍事上的失敗,魏國損失慘重,兵力大減,也使得曹爽的政治威信降到了極點。

但曹爽不知收斂反而日益張狂,據記載:“(曹爽)專擅朝政,兄弟並掌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朝中諸位大臣都對其意見不小。

司馬懿韜光養晦,開始裝病,曹爽派人查探之後就不將司馬懿放在心上了。這主要是因為司馬懿當時已經七十多歲了,古人說人到七十古來稀,再加上司馬懿多年帶兵征戰,身體也有損傷,所以曹爽才會這麼輕易的相信司馬懿要不行了。

嘉平元年,皇帝曹芳前去洛陽祭拜魏明帝,大將軍曹爽隨行。曹爽前腳剛走,司馬懿後腳就從床上跑下來上奏郭太后,請求廢除曹爽兄弟,是為高平陵之變。

曹爽的的智囊恆範聽說之後,立即去向曹爽獻計,勸他先挾持皇帝曹芳到許州,再調天下兵馬勤王。

可是曹爽並沒有採納恆範的計策,反而相信了司馬懿的鬼話,司馬懿說不追究曹爽的過失,還可以享有他原來的爵位。

恆範幾人拼命勸阻,從晚上勸到早上,也沒能說服曹爽。最終曹爽連同恆範等人一同被處斬,甚至被抄家滅了三族。

經過司馬懿、司馬昭、司馬師和司馬炎幾人接連控制了魏國的朝政,最終司馬炎在自己父輩的基礎上完全把控了魏國,逼魏國皇帝退位,建立了晉朝。

被漏殺的奪司馬天下之人是誰?恆玄還是劉裕?

關於司馬懿漏殺之人,是誰,還存在一個疑問,有說是恆玄,也有說劉裕。

先來說說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劉裕,劉裕的確是真正的奪了司馬天下的大贏家。

劉裕帶領北府兵起義,打敗了恆玄,又殺了晉安帝,最終在元熙二年六月丁卯日代晉稱帝,改國號為“宋”,改元永初,史稱“劉宋”王朝。至此,司馬家族建立的晉王朝就徹底覆滅了。

但劉裕卻不符合這一命題的另一個條件,劉裕是貧民出身,往上數雖然和漢高祖劉邦能有點關係,但家中實在是落魄,甚至靠賣草鞋為生,後來劉裕參軍入伍,才華得以施展,才建立了一番功業。

所以劉裕的家族根本沒有遭受過司馬懿的屠戮,兩者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塊去,那麼劉裕自然也算不上什麼被漏殺之人。

所以,真正奪司馬家天下的人,並非是劉裕,而是恆玄!

恆玄是曹爽謀臣恆範的後代,從前面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假如曹爽真的聽從恆範的,勝負尚未可知。正因為如此,恆範的存在才讓司馬懿忌憚,不僅要殺了恆範,還要夷滅三族,基本跟恆範有血親關係的都被殺死了。

儘管司馬懿做的很絕,但依然有漏網之魚,恆範的一個兒子桓揩僥倖逃脫,此後一直韜光養晦,伺機報復。

西晉爆發八王之亂後,國力逐漸衰微,不久就滅亡了,司馬睿衣冠南渡,建立東晉,經過一百多年的統治,東晉也逐漸很大的內部問題。

在這個時候,恆範僥倖逃脫性命的後人恆玄,在元興元年三月,攻入建康城,自命為太尉、平西將軍、又加之殊遇,可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奏不明。

大亨元年十一月,恆玄將自己的冠冕加至皇帝的規格十二旒,又逼迫晉安帝司馬德宗禪位。在十二月三日,恆玄正式登基為帝,改元為“永始”,徹底奪取了司馬家族的政權。

當然,這種說法也有質疑,有人說恆玄並非恆範的血親後代,其實這都不重要了,人們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很明顯恆玄奪取司馬家族政權的時候,距離高平陵之變已經154年,這也叫報仇?


史論縱橫


奪司馬氏天下的人,是桓氏的後代,這個人叫桓楷,他是桓範的兒子。

當年,司馬懿殺桓氏族人的時候,卻漏掉了桓範的兒子桓楷,他逃脫後,就隱姓埋名,後來官至北相,為他的後代奪取司馬家的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際上,司馬家能夠崛起,主要是靠司馬懿,因為他手中握有兵權,而在三國鼎立之前,曹操、劉備、孫權忙於爭奪地盤,無暇顧及他,也就沒有觀察出司馬懿的虎狼之心。

司馬懿手握兵權,曾經就想掌控曹魏。雖然曹爽和他都是託孤大臣,而曹爽為了排擠司馬懿,曾一度架空了他的實權,但是司馬懿卻在韜光養晦中趁機除掉曹爽,可見司馬懿的智商之高,權謀之利害。 桓範原本是曹爽的一個謀臣,他曾經還為曹爽策劃了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謀,可是曹爽優柔寡斷,心無大志,反而被司馬懿誘騙回洛陽殺害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高平陵之戰。

曹爽死後,自然就要清查他的黨羽,於是司馬懿就下令滅了桓範的三族。桓範的兒子桓楷卻在劫難中逃脫了,他從此以後隱姓埋名,積累實力,東山再起。 桓楷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他很快就成為了官場上的要人,還官濟北相。



桓楷的兒子桓顥也是能力超強,也官做到了西晉公府郎中。桓楷的孫子桓彝被人殺害後,桓楷的曾孫桓溫發誓報仇,他最終報了殺父之仇,還得到了百姓的稱讚。桓溫不但長得蕭灑。還很有智慧,他後來還成為了公主的駙馬。一路高升,官至狼牙王謝和輔國將軍


桓玄是桓溫的兒子,他就是奪取司馬氏天下的人。其實,桓溫在晚年的時候,曾要求朝廷封自己為九錫,由於謝安的拖延沒成,由此可見桓氏在桓溫時期,就相當厲害了。

桓氏一族經過幾代人的拼搏和積累,已經有了雄厚的實力,正好被桓玄加以利用。桓玄在鞏固自己的權力後,就掃除了曾經結盟的兩位武將殷仲堪和楊佺期,果斷的剷除了司馬道父子,桓玄又逼迫晉安帝禪位。

司馬懿怎麼也不會想到,就是當初的漏網之魚,奪取了司馬氏的天下。


迷萌樂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司馬懿殺桓氏族人時,漏掉了桓範的兒子桓楷。而桓楷隱姓埋名官至北相。也為他的後代奪得司馬家的天下奠定了基礎。


司馬家之所以能崛起還是多虧了司馬懿,司馬懿手中有兵權,而當時得三國鼎立之前也讓曹操劉備和孫權無暇他顧,所以沒有意識到司馬懿已有虎狼之勢了。

司馬懿握有兵權,就想控制住曹魏的朝堂。但當時曹爽和司馬懿一樣都是託孤大臣。曹爽排擠司馬懿架空了他的實權,於是司馬懿韜光養晦想趁機除掉曹爽。


當時桓範身為曹爽的智囊團之一,他曾經力勸曹爽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就能獲得大量的兵馬和司馬氏抗衡。誰知道曹爽優柔寡斷被司馬懿誘騙回洛陽給殺了,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之變。



而身為主公的曹爽都死了,那就要清算曹爽的勢力,桓範在劫難逃他被司馬懿下令誅殺三族。但不知為何,獨獨少了桓範的兒子桓楷。桓楷逃過一劫,決定隱姓埋名積累實力以待後用。

桓範的兒子桓楷是一個能力超群的人,他很快成為了官場中人,還官濟北相。而且桓楷之後的兒子桓顥,也是人中龍鳳他也官至西晉公府掾、郎中。


桓彝是桓顥的兒子,是桓溫的父親。桓彝被人殺害,桓溫決心為父報仇,桓溫復仇成功得事情,被當時的人所稱讚,桓溫是一個很聰慧又長相不錯的人,他成為了公主的駙馬,他一度官拜琅琊內史和輔國將軍之職。


而桓玄正是桓溫的兒子,也是真正取代司馬勢力的人。在此提一句,桓溫在自己晚年時期曾想讓朝廷加其九錫,不過由於謝安的拖延此事並沒成功。由此可見在桓溫時期,桓氏的勢力和實力已經不可小覷了。

正是因為桓氏一族經歷幾代人的奮鬥崛起和積累,桓玄加以利用,他在鞏固權利以後清掃了殷仲堪和楊佺期這兩位曾經結盟的武將,並果斷的剔除了司馬道子父子,一手把持了朝權。


桓玄距離天子之位僅僅只一步之遙。不得不說當初司馬家如何取代曹氏的,現在桓玄就是如何逼迫晉安帝禪位的。


可能連司馬懿都想不到,當初的漏網之魚能發展到今天的地步,並取司馬氏而代之。


江水趣談


看過《三國演義》的親們都知道,司馬懿是魏國的大將軍,本來他應該效忠曹魏,可他晚年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他的子孫“代魏立晉”打基礎。

為何這樣說呢?司馬懿在70歲時,發動了一場政變——高平陵政變。

政變的導火索就是和曹爽爭權,他倆都是曹睿的託孤重臣,竟為一己之私反目成仇。

當時曹爽奪了司馬懿的大將軍之職,給了他一個空頭銜——太子太傅,這使司馬懿很不爽。於是他故伎重施,用裝病的辦法糊弄曹爽,暗地裡卻磨刀霍霍。

司馬懿等待一次翻身的機會。



有道是:“上天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大將軍曹爽陪著魏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拜魏明帝曹睿的高平陵。新年裡,祭祖也是古代的一種習俗。

這對於司馬懿來說是天賜的良機,對於曹爽來說則是致命的出行,因為曹爽把他的心腹都帶在了身邊,等於把洛陽城留給了司馬懿。

看過電視《軍師聯盟》的親們都知道結果,司馬懿和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帶領2000死士將洛陽城門關閉,把曹爽拒之門外。

曹爽這個大將軍簡直是世界上最蠢的大草包,手握兵權,竟然被司馬懿忽悠放棄了抵抗,準備投降。



就在這當兒,曹爽的謀士桓範突破重重關口,從洛陽逃出來找到了曹爽。

當他看到曹爽有投降的意思,急忙勸阻道:“曹將軍,你千萬不能投降,如果投降是死路一條,將軍可挾持魏帝曹芳,召天下兵馬勤王救駕,司馬懿必敗,千萬別放棄這大好的機會”。

曹芳不聽,始終認為司馬懿不會對他下毒手,相信司馬懿說的“只要投降,官照做,工資照拿”。

曹爽蠢如豬狗,和司馬懿共事多年,他竟不瞭解司馬懿是個怎樣的一個人?桓範見無法勸阻,急得大哭道:“曹子丹(曹真)如此英明,卻生了一個如豬如狗的兒子”

正如曹操所言:“鷹視狼顧之人不得不防。”

果然司馬懿失言,把投降後的曹爽及心腹一干人等皆滅三族,這其中就包括桓範一家三族。



(敲黑板,關鍵問題來了)

司馬懿在滅桓範三族時,桓範的兒子桓揩成了漏網之魚,僥倖逃脫。

歷史真的很有趣,桓範的後代得以繁衍生息,大約過了154年後,桓範的五世孫桓玄滅了東晉,換言之,奪了司馬天下的人就是桓玄。

接下來咱們大致瞭解一下西晉和東晉的歷史,以及桓玄奪司馬天下的經過。

司馬懿殺了曹爽後,架空了魏帝,掌握了朝廷殺生欲奪大權,魏帝成了傀儡。

司馬懿73歲時去世,他的二兒子司馬昭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司馬昭成了魏國的權臣。



當時有句話叫做“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思是說司馬昭想做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可惜天不假年,司馬昭54歲就死了。

隨後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了爵位。沒過多久,司馬炎篡奪了曹魏江山,建立了西晉。



由於“八王之亂”造成了西晉的滅亡,換言之,西晉只有52年的國祚。

西晉滅亡後,司馬家族的後代司馬睿“衣冠南渡”在建康(南京)建立了偏安政權東晉。



東晉經過103年的風風雨雨,最後被桓溫的兒子桓玄滅掉。換言之,桓範的後代終於報了當初滅族之仇。

大亨元年(公元403年),東晉權臣桓溫的兒子,大將軍桓玄威逼東晉皇帝(晉安帝)司馬德宗禪位。桓玄築壇告天,登基為帝。

150年前司馬炎也是這樣威逼魏帝曹奐禪位的。歷史重演,場景何其相似。

桓玄廢東晉年號,改元“永始”,建立桓楚政權,國都南京。



不過好景不長。最後桓玄被劉裕所殺,享年36歲。這就是天道循環,屢報不爽的真實寫照。

桓范家族族譜大致是這樣的:桓範唯一逃命的兒子是桓揩,桓揩是桓彝的爺爺,桓溫是桓彝的長子,(桓溫也是一個牛人)桓玄是桓溫的兒子。換言之桓玄是桓範的五世孫。




秉燭讀春秋


劉邦推翻了秦朝的統治時候,並且打敗了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漢朝可以說是中國一個非常強盛的朝代,讓我們以漢族的身份在全世界流傳下來。而所有的東西都是物極必反,樂極生悲,從漢獻帝開始,可以說漢朝就是名存實亡,後來的魏蜀吳三家可以算是平分天下,上演了一部逐鹿中原縱橫天下的大戲。三國時候亂世出英雄,出了非常多的謀臣武將,武將擁有呂布、劉關張、趙雲,太史慈,甘寧等一批悍將,而謀臣呢?有郭嘉龐統,諸葛亮周瑜等等。那提起三國裡面智勇雙全的人,大家可能第一感覺想到的就是諸葛亮姜維周瑜等人,而其實有一個智勇雙全的人,經常被忽略掉,他就是在默默做事,悶聲發大財的司馬懿。

司馬懿可謂是智勇雙全,謀略過人並且特別能隱忍,即使面對諸葛亮的各種嘲諷依然能夠面不改色。可以說晉朝建朝的建立,離不開了司馬懿嘔心瀝血作出的所有的基礎。

三國剛開始的時候,司馬懿一直是默默無聞的,其實不然,在世家大族非常有實力的漢朝,司馬家族可謂是世族大家,司馬家的人,歷朝歷代都在朝廷做官,可謂是根基深厚。一直到司馬懿的時候,司馬家仍然是在朝為官。當時司馬懿是非常低調的,但是確是被曹操脅迫出來當官,可以說曹操眼光非常毒辣,看人非常準,就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這是曹操的特色,果然司馬懿的才能不會辜負了曹操的重視,即使曹操手下謀臣眾多,但是司馬懿很快也就脫穎而出。

看過三國都知道,司馬懿一直跟諸葛亮對峙著,如果沒有司馬懿,我想當時的曹魏,已經被諸葛亮打得七零八落也說不定了。可以說在與諸葛亮對線的時候,司馬懿完全沒有落下風,也可以說佔據了優勢,看過三國的童鞋應該都是印象深刻,那麼我們現在來看一下司馬懿到底做了哪些豐功偉績?首先在曹操的徵召之下,司馬懿出來做事,憑藉著自己的才能輔佐曹操子孫,先是拖垮了蜀軍,也就是拖到諸葛亮去世;遠征遼東,當時遼東勢力還是比較強大並且不夠穩定,司馬懿憑藉著自己的智勇雙全遠征遼東,使東北地區趨於平穩。對內,司馬懿則是興修水利,在當時水災氾濫的時候,小農業生產非常依靠水利工程,司馬懿興修水利為國家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還有就是練兵屯糧,軍備不能廢止,糧草要廣積糧,只有這樣才有豐厚的物質基礎去打垮其他敵對勢力。

從曹操司馬懿出來做事之後,司馬懿及其一家可謂是為曹家鞍前馬後打下了半壁江山。魏國逐漸強大,並且擁有絕對強勢,吞併蜀吳兩國,但是這個時候司馬家的狼子野心就顯露出來了,有才能的人、做第一的人永遠不想甘居人後。在這半輩子,司馬懿一直是在韜光養晦,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慢慢隱忍,慢慢培植自己的勢力,並且把曹家的勢力全部架空掉。

後來曹魏有意識的想要削弱了司馬懿的勢力,並且一直在試探司馬懿的心裡到底是什麼?在這個時候司馬懿知道魏國已經離不開他司馬家了,司馬懿認為時機來了。公元249年的時候,魏帝曹芳帶領的大批人馬浩浩蕩蕩去掃墓,這個時候,洛陽城已經是沒有任何曹家的勢力,只有司馬一家獨大。當曹家還在郊野祭祀祖先掃墓的時候,司馬懿下令關閉洛陽城門,並且要開始討伐曹爽,也就是曹家真正的掌權者。

其實在當時曹爽還是擁有非常強大的實力的,只要他敢於司同馬懿家對抗,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在這個時候,恆範找到陪同魏帝掃墓的曹爽,恆範馬上就跟曹爽說明了現在情況非常緊急,也說明了司馬懿狼子野心,希望曹爽能夠跟司馬懿決一死戰。只有這樣子司馬懿才不會得逞,然而一向懦弱並且抱著美好幻想的曹爽,貪生怕死放棄了手中掌握的軍權,不敢與司馬家相對抗,最終,曹家招到了司馬家的屠殺,幾乎曹氏一族都難逃一死,而最終掌握了曹魏政權的司馬懿,知道當時恆範去跟曹爽告狀,一怒之下,司馬懿要屠殺恆範三族。只有這樣子才能夠以解心頭之恨,另一方面是造成威懾作用,以至於沒有人敢反對自己。

可以說司馬懿在位的時候,整個曹魏勢力都已經是被司馬吞併了,而直到公元266年的時候,這時司馬懿已經去世了。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建立了晉朝,雖然司馬懿已經見不到晉朝的樣子,但是泉下有知應該是可以很自豪很開心吧。

然而中國歷史就是這樣,朝代更替非常頻繁,盛極而衰,屢見不鮮,晉朝也是如此,特別是晉朝這個國家,在歷史上真是沒什麼好名聲。司馬家當權之後,晉朝建立之後,晉朝的政治可謂是非常的黑暗,官官相護,積弊甚多。其中出現了五胡亂華,出現了八王之亂,可謂是民不聊生。那晉朝最終是被誰滅亡了呢?其實滅掉司馬王朝的人就叫做恆玄。恆玄何許人也,其實恆恆玄就是恆範的子孫。

當時怒上心頭的司馬已下令屠殺恆範三族,恆範的一個兒子叫恆楷,他當時有幸逃脫,並且馬上躲了起來,搬到一個偏僻的位置,低調做事,隱姓埋名,不斷積蓄自己的力量,意圖為家族報仇。

通過恆範及其後人不斷的苦心經營,韜光養晦,最終到晉朝末年的時候恆溫上線了,憑藉自己的實力掌握了宮廷的大權。就像一個輪迴一樣,恆溫也不斷的架空了司馬家的勢力,就如當時司馬家不斷架空曹家的勢力,也就像曹操不斷架空漢獻帝的勢力一樣。可謂是天地輪迴。

最終在公元403年的時候,恆溫的兒子恆玄就取得了司馬家的天下,雖然當時晉朝已經是奄奄一息。司馬懿應該怎麼也沒有想到推翻自己王朝,推翻自己司馬家天下的人,竟然是恆範的子孫後代,只因當時沒有殺掉恆楷,而導致自己的晉朝被推翻。在滅掉恆氏一族150年後,司馬家也終於被恆氏一族給推翻掉,可謂是風水輪流轉,蒼天繞過誰。











富士康一哥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駕崩,年僅8歲的曹芳即位。曹叡死前留有遺詔,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共同輔政,但由於軍權掌握在曹爽手裡,曹爽又想獨攬大權,於是他處處排擠司馬懿,明升暗降,令朝廷晉升司馬懿為太傅。


而司馬懿也以養病為由辭官,隱忍等待時機,因為司馬懿離開了朝堂,且多次表現出病重的樣子,所以曹爽開始鬆懈了。

公元249年,時機出現了,曹爽及其親信帶著曹芳到高平陵拜祭魏明帝,磨劍十年終於等來利劍出鞘的這一天。

司馬懿先是佔據皇宮,脅迫郭太后,再以郭太后的名義下令關閉洛陽城門派兵駐守,然後派司徒高柔持節代理大將軍職節制曹爽的部隊,桓範任中領軍節制曹羲的部隊。準備妥當後,再向曹芳上奏陳述曹爽的種種罪行,但司馬懿肯定清楚這道奏章是根本到不了魏帝曹芳手中的,肯定會被曹爽截下,所以他又派人去說服曹爽,只要投降,只免去他的官職,不會傷及他和他家人的性命,並保證會讓他富貴一生,還信誓旦旦的對著洛水發誓。

就在曹爽猶豫不決的時候,桓範站了出來,他力勸曹爽迎天子到許昌,然後以天子名義調集天下兵馬剿滅司馬懿,而且自己隨身攜帶大司農印,可調集天下糧草,大軍完全不必擔心糧草,只要去了許昌大事可成。


前面還說過桓範被司馬懿任命為中領軍了,為何還會幫助曹爽對抗司馬懿呢?原來桓範在準備接受任命時,被他的兒子及時勸住,於是桓範便離城投靠曹爽了,桓範離去後,司馬懿還甚是擔心,因為桓範有謀略,如果曹爽聽他的,司馬懿的下場會很慘。

桓範給曹爽指出了一條成功率最高的路,但是曹爽及其他曹氏勳貴沒有一個人贊同,確切的說沒有一個人敢捨棄洛陽城內的家屬去嘗試,他們都默不作聲,最後曹爽決定投降,他對桓範說:“即使投降,我仍然不失為富貴人家”,曹爽竟然相信了司馬懿的話,真是可笑至極。

桓範聽後只有仰天長嘆,他哭泣道:“曹子丹這樣有才能的人,卻生下你們這群如豬如牛的兄弟!沒想到今日受你們的連累要滅族了”。

桓範的話很快被言中了,曹爽及其黨羽均被殺,夷三族,桓範也不例外。桓範雖然死了,但司馬氏與桓氏之間的恩怨並沒有結束。


後來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篡了曹氏江山並一統天下建立了西晉王朝,可沒過多久,西晉王朝內亂,北方少數民族趁機南下,西晉王朝滅亡,司馬氏南渡長江在江南建立了東晉王朝。

但南渡後的司馬氏面對北方外患的威脅以及內部的穩定不得已而重用世族大家,這也導致了很多有實力的世族大家野心劇增,意圖叛變,其中桓氏便是其中之一。

桓氏南渡前並非高門望族,南渡後因桓彝助皇帝平定王敦之亂地位得到提升,後來桓彝之子桓溫因軍功而逐漸被重用,公元348年因平蜀有功被封為徵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從此度獨攬朝政二十餘年。

在這期間,他曾大肆清除異己,甚至廢帝立威,桓溫死後,其子桓玄甚至一度滅了東晉政權,代晉稱帝,建立桓楚政權,不過很快就被劉裕所滅,雖然劉裕滅了桓玄,令司馬氏復國,但事實上劉裕才是東晉王朝真正的掘墓人,日後他將殺盡司馬氏,奪了東晉江山建立劉宋王朝,開啟南北朝之南朝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