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农民种了都荒废,国内没有市场,只有国外拿它做成罐头

南方很多地方都被誉为瓜果之乡,水果物产丰富,蔬菜种类繁多。特别是农村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黄金地带,山里可谓是要啥有啥,每个季节都有相对应的优质物产。如当下山里的野菜就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还有山里的野果子,无一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贝呢。

但很多宝贝却不被稀罕,结了果子没人摘,掉落一地也没人要,实在可惜了啊。有的人是不识货,有的人识货却因太难吃,不愿意摘了。种植的农民表示都荒废了。


农民种了都荒废,国内没有市场,只有国外拿它做成罐头

其中很典型的水果就是余甘果,它又叫油甘果。这种水果在国内不起眼,但在国外却有极高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国际上对余甘果的赞誉,绝对远超当下任何一种水果,联合国还把它列为是接下来最有发展前景的果树,非常看好余甘果产业的发展。目前在国外诸多国家,余甘果已经开始受重视,其中美国、印度等多数国家已经将余甘果开发成罐头、饮料的原材料,市场反应极好。

农民种了都荒废,国内没有市场,只有国外拿它做成罐头


可话说回来,国内外对余甘果的态度有如此巨大的差距,难道我们不认识余甘果,不知道它的价值吗?其实这就得从余甘果的历史发展说起了。余甘果可是我国纯种的原产物种,后来才引种到其他国家栽培,论对余甘果的了解,恐怕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跟我们比的。那么为啥余甘果没有在国内发展成为大众水果,畅销市场呢?其原因无外乎就一个,国内吃货对食物口感的要求太高了,余甘果这种酸涩难以下咽的水果根本入不了吃货的法眼,而事实也证明余甘果口感差是长期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农民种了都荒废,国内没有市场,只有国外拿它做成罐头

如果不考虑余甘果的市场的话,余甘果绝对是丰产又容易管理的水果。据笔者了解,余甘果的果期长达半年,从7月份开始成熟,到来年2月依旧还有采摘不完的果实,这半年里果实基本摘不完。从产量上来看,一亩地产量平均可达到8千到1万,是相当可观的产量。但余甘果各方面再好,还是弥补不了它那让人难以下咽的口感,就口感这点问题是导致余甘果国内一直没有市场主要因素。


农民种了都荒废,国内没有市场,只有国外拿它做成罐头

国内曾经看好余甘果的那些农民,一度将余甘果作为致富果树,可现在看来短短几年时间,山里的那些余甘果树都已荒废了,无人打理了,掉落一地也无人问津。在市场上,余甘果曾被以水果身份推进市场,最终还是以口感不佳宣告失败。


农民种了都荒废,国内没有市场,只有国外拿它做成罐头

从以上看来,绝对不是余甘果没有营养价值,只是口感在作怪。如果余甘果要打开国内市场,那第一件事就要解决余甘果的酸涩口感问题,只有先征服了吃货,才能赢得市场的青睐。各位网友你们说是不是呢?你们赞同笔者的看法吗?你们喜欢吃余甘果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