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一个孩子背着妈妈缝制的麻袋书包上学,羡慕其他孩子,你怎么看?

勤奋的小牛


看过这则信息,放学了,孩子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等待离开,只有这个孩子站在队伍外面,身上脏兮兮的,最显眼的是背上的手工麻袋书包,与其他孩子精致漂亮的书包形成了鲜明对比。孩子孤伶伶地站着,双手垂下来紧贴着双腿,局促不安。与身边鲜亮整洁的同学相比,他的心里一定有羡慕,有自惭形秽吧!

让我疑惑的是,这个孩子是因为书包、衣着都与别人不同才站在队伍外面的吗?老师在哪里呢?是孩子自己不愿意站在队伍里面,还是其他孩子对他有所歧视呢?

网上有一篇贴子,这样说道:“穷人家的孩子,自尊心总是更强一些”

学校有菜有肉的爱心午餐,却不好意思去吃,花一样的年纪,饿得面黄肌瘦……

不少学校也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研究孩子的饭卡消费,找寻不愿领取补助的贫困孩子,给予暗中帮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如果孩子们每月在食堂就餐超过60次,消费金额还不到240元的,就一次性给孩子卡内补贴160。

南京理工大学,如果孩子们每月在食堂就餐超过60次,平均一顿不到7块钱,同样会往饭卡里打钱,保证其每顿都能吃饱饭。

郑州大学则是对于每个月消费不到120的孩子,学校往他卡上打钱。

网友们纷纷评论,表示“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的一个闪光点”!

这样的学校还有很多,办法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钱悄悄地打到孩子卡上,只有学校和孩子知道,无外人知晓,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国外还有类似的案例: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美国的一个州下了一场很大的雪,天气极其寒冷,学校特地开辟了庇护场所,派校车把所有的孩子都接回学校,因为学校可以提供暖气和饭食。有家长反对说让家里没有暖气的孩子回学校好了,没必要每一个都回去。学校回答说,你可以选择不要自己的孩子回校,但学校必须这样做,因为这是为了维护穷孩子的自尊心。

是的,穷人也有尊严,而这尊严同样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

回到本题 ,背麻袋书包的孩子和周围的孩子大约都是五六岁的年龄,正是三观形成的萌芽时期,老师和家长要教育孩子们,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待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无论贫穷富贵,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谁也不比谁更高贵,谁也不比谁更低贱!老师更是要平等接纳每个孩子,维护他们的尊严,唤起他们的自信!

特别是像背麻袋书包这样的贫苦家庭的孩子,老师更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告诉他们穷不可怕,只要努力学习,就能摆脱贫困,拥有好的生活!让他们明白,自己和其他人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只要自己乐意,就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上学、放学,和他们成为最要好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