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婴儿是不是养得越胖越好?

梦断北桥


宝宝越胖说明长得越好,可别误信,五大危害妈妈要早知道

2岁的童童一直是由奶奶照看,由于担心宝宝长得不好,营养不够,奶奶每天都会想着法的给童童做好吃的,一天吃四餐还不够,中间还会安排各种水果、小零食,只要孩子吃,奶奶一定管够,这也导致才两岁的宝宝就过于肥胖了。

而远在外地的童童妈妈每次回来都发现孩子胖了,让奶奶给宝宝饮食控制点,这样会把孩子吃坏的,虽然奶奶每次都答应的好好的,但实际上却不以为意,想着就一个大宝贝孙子,那得好好养着,只有养的胖胖的,才能不生病,长得好,瘦精精风一吹就能倒的孩子,体质都不好,会常生病。

其实并没有宝宝越胖说明长得越好,不生病的说法,反而过于的肥胖,会对宝宝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危害,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宝宝太胖,危害可不小,这五点妈妈要警惕

大人对宝宝长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就是胖不胖,若是宝宝太瘦,则会想尽办法让宝宝长肉,等宝宝长得胖乎乎,可可爱爱的才会觉得宝宝长得好,其实若是宝宝太胖,危害可不小。

易出现营养不良

大部分过于肥胖的宝宝,可能是由于长期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导致摄入营养成分单一,体内的营养素机制平衡被打破,体内脂肪不能正常的代谢成热量散失,而只能积存在腹部和皮下,长期如此,就出现了过于肥胖的情况,产生营养不良的状况。

所以宝宝过于肥胖并不是说明宝宝养的好,反而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对宝宝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危害。

可能引起性早熟

肥胖的孩子还可能出现性发育提前,特别是女宝宝,使孩子提前生长和发育,一些孩子身高突然的猛涨,后面就再也不怎么长了,使最终的身高要比正常同龄的孩子矮,同时影响成年后的身高。

而女宝宝成年后还可能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的问题,影响身体的健康。此外,性早熟会使孩子过早的出现第二特征,让孩子觉得尴尬和困惑,从而影响情绪和正常的学习。

易出现骨畸形

宝宝过于的肥胖,会因为过重的体重引起生长板损伤,导致股骨骺滑脱、胫骨内翻、脊椎前移、膝外翻、扁平足等骨畸形,对宝宝的健康危害极大,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

肥胖可能引发成年期一些慢性疾病

宝宝的体重超标,过于的肥胖,可能会造成心肺功能的负担,短期虽然对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若是一直过胖,可能引发成年期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痛风等等疾病,危害自身健康。

所以宝宝过于肥胖并不是好事,妈妈们一定要引起警惕。

长大后变胖子几率很大

一般小时候过于的肥胖,在宝宝长大之后变胖的几率也会很大,且不易减肥,需要很大的决心和耐力才能成功瘦下来。

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及时的关注宝宝体重变化,只要是在正常范围内增长都是合理的,不要以外表的胖瘦来判断宝宝的健康与否。

防止宝宝过于肥胖,做到这三点就够了

为防止过度的喂养宝宝,使宝宝出现肥胖影响身体发育的情况,妈妈们一定要做好这些。

科学均衡的饮食

宝宝出现肥胖的情况,大多数是因为妈妈不当的喂养方式导致,如大人们普遍认为肉类营养价值高,能为宝宝的健康发育提供丰富的营养,所以会让宝宝摄入过量的肉类,但却不吃青菜。

此外,一些家长过于的宠溺宝宝,对零食不控制,而宝宝大量的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的零食,如薯片、方便面、油炸鸡翅鸡腿、巧克力、奶油等等,会导致宝宝肥胖。

所以为防止宝宝超重,爸爸妈妈一定要让宝宝科学健康的饮食,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均衡营养,少摄入不健康的零食。

坚持运动锻炼

要防止宝宝过于肥胖,让宝宝动起来就是非常有效的方式,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坚持带宝宝运动锻炼,如跳绳、打球、跑步、跳舞、做操、仰卧起坐等等,都能让宝宝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还能提高身体素质,提升免疫力。

而不是让宝宝整体坐着玩游戏、看动画片,这样得不到活动,长期如此,若是摄入过多的食物则会导致体重超重。

及时的测量体重数据

平时生活中,妈妈不仅要关心宝宝身高,也要重点关注宝宝的体重,经常的测量宝宝的体重数据,保证宝宝的体重在合理的范围增长,才能做到科学的健康发育成长。

7岁以下男宝宝体重标准值

7岁以下女宝宝体重标准值

说明: “中位数”,表示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如果在“-1sd~中位数~+1sd”即:中位数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范围”,代表了68%的儿童;如果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数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则定义为“偏矮(高)”,代表了27.4%的儿童;如果在“(-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内,则定义为“矮(高)”,代表了4.6%的儿童。极少儿童在三个标准差(+3sd)之外(比例小于0.5%)。

这些方法可能导致宝宝过胖,妈妈要注意

宝宝的肥胖,大部分都跟妈妈的过量喂养有关,同时还会受到一些生活习惯的影响,所以妈妈们要特别的注意。

胡乱的给宝宝进补

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妈妈们都会大肆的给宝宝增加营养,胡乱的进补,如高脂肪的骨头汤、各式营养的肉类,甚至有些给大人进补的海参、鱼胶、燕窝等名贵补品也会给宝宝吃上,这样不当的喂养方式,势必会导致宝宝营养过剩,能量转为脂肪,变成一个胖宝宝。

过度的食用不健康的零食

越是不健康的零食,越是吸引宝宝,如高热量的油炸食品,薯条、薯片、油炸鸡翅,高糖分的糖果、巧克力、奶油饼干等,都非常容易导致宝宝变胖。

但很多爸爸妈妈都会比较放纵宝宝食用,长期如此,必然会出现体重超重的情况。

不良的生活习惯

爸爸妈妈若是生活习惯不好,对宝宝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饮食不健康,没有运动的习惯,吃完饭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游戏,所以宝宝们也会如此,不运动,饮食不当,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高糖分的零食,长期下去,会导致过于肥胖的问题。

温馨小贴士:宝宝胖乎乎的才可爱,但也可能隐藏着肥胖的风险,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定期的测量宝宝的体重,让宝宝在科学的范围内健康的成长。


妈咪宝贝BABY


婴儿当然不是越胖越好,新生儿出生后都有体重身高,各方面发育的曲线标准,如果超过了,必然会引起一系列危害。



很多老人,都喜欢婴儿肉嘟嘟的,总认为越胖越健康,越胖代表了长得越好,那么,婴儿胖,真的好吗?

1.太胖是宝宝免疫力下降

胖宝宝容易抵抗力低下,太胖的宝宝造成他行动不便,身体负荷过重,缺少运动,长大后,也容易得上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疾病。



2.过于肥胖影响走路

过于肥胖的婴儿通常走路也比较慢,而且下肢容易畸形,造成扁平足,膝内翻和膝外翻等,走路偏慢。

3.肥胖影响智力

肥胖使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脑供血不足,喜欢酣睡,不爱动脑,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整体影响了智力。


影响婴儿肥胖的因素:

■ 过度喂养,家里的老人总觉得宝宝没吃饱,没玩没了的喂养,把宝宝喂养成一个胖子,还觉得特别可爱。

■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里有肥胖的人,那么这个遗传基因是很强大的,父母一方肥胖,那么孩子就有50%的遗传基因。

如何判断孩子的体重:




影子育儿


我不是育儿专家,我自己生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一个胖一个瘦。我闺女瘦,不爱吃饭,也不知道她天天靠什么活着的,我儿子自从去年开始长胖,食量也大了,不挑食,吃饭香。我觉得这只能看各个小孩。小孩子小的时候胖一些可爱,身体我棒,瘦一些也没关系,只要身体健康,不长生病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