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進士是什麼官職?

用戶6625393795416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唐朝時以進士和明經兩科最為主要,後來詩賦成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元、明、清時,進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

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

  隋朝於605年首次開的進士科,被視為科舉的開端。隋、唐時,“進士科”只是科舉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詩賦。因為進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難,故此最為尊貴,地位亦成為各科之首。宋代以前,進士只需要通過在尚書省舉行的“省試”。自宋以後,進士一律要經過由皇帝主持的“殿試”一關覆核和決定名次。宋仁宗時,曾發生一名通過省試,但在殿試被黜落的考生(張元)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後殿試都只定名次,而不會黜落考生。在明朝和清朝,殿試分錄取考生為三等稱三甲。一甲三人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時一般為七人),稱“進士出身”。三甲稱“同進士出身”。世人統稱錄取者為“進士”。進士是功名的盡頭,就算是對名次不滿意亦不可以重考。

  從唐朝舉行第一次科舉考試開始算起,到1905年廢除科舉,近1300年的時間裡,進士都是中國政治的主角。僅僅靠接受正統的儒學教育培養出來的文人學士們,來維持一個龐大帝國的有效運轉,這個現象在中外歷史上都可以算是絕無僅有的了。

 

所以進士並不是官職,而是對於學歷,科考結果的一種統稱,當然普通人要想當官,考中進士是最重要,我們知道的范進中舉的故事就是鮮明的例子。

 

考上狀元和普通進士,差別有多大?狀元和進士兩者難度有多大

  在過去科舉考試裡,能考中狀元的,都屬於非常頂尖的人才。以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為例,當時的狀元,不僅是一個稱呼,更是在殿試中榮獲第一的人,含金量非常高。

  因為在對於一個生活在明、清時期的讀書人來說,他們想要成為狀元,就要經過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的多重考核。

  每一個考核的難度會不斷疊加,享受的待遇也不斷上升。如果他們通過童生試,就可以成為秀才。秀才可以享受見到縣官不跪,免除賦稅等待遇。

  通過鄉試後,秀才就成了舉人。這個時候,就有直接當官的權力。不過,職位較低,大多是縣官、教諭的職位。而且,舉人還可以全家免除賦稅。這是一個很大不同。通過會試、殿試後,他們就正式成為進士。而進士的第一名,就是狀元。

  也就是說,狀元屬於進士的一部分。但進士當中,並不完全是狀元。進士被分為三個級別。第一個級別就是常說的狀元、榜眼、探花。他們被稱為一甲。除了清朝順治年間,曾同時擴選兩位狀元的名額。大部分情況下,科舉一甲一般只有三個名額,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人數較多,但並不固定。他們會被賜進士出身。三甲數量也不固定,他們被賜同進士出身。

  我們知道,大部分高級官員還是普通進士。畢竟狀元成材率實在太低。這些人依然可以在朝廷佔據重要位置。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成為名臣。如晚清名臣張之洞、曾國藩、李鴻章,雖然都考中進士,卻不是狀元。他們的成就,同樣都不低。

  所以,在過去科舉制度中,考中狀元,確實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殊待遇。但是,在漫漫人生長路中,狀元帶來的特殊待遇,總會消散,最終仍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FisherWang


這個問題小編來回答哦。進士其實不是官職哦,進士之前還有一個舉人。這相當於進入官場的準λ證。

只有拿到了進士,你才有可能做官。但是你考上進士還需等待朝廷的審核跟分派任務。而且不是說你考中了進士就一定會有官做,還要看你的排名。有甲上甲中甲下三種類型。第一名被成為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進士,相當於現在的研究生,博士之類的。而且進士不是可以直接考,要先通過秀才考試。

只有秀才才有資格去考進士。科舉考試的歷史要追溯到隋朝。隋文帝設立進士科。隋煬帝楊廣正式開始去科舉考試。兒科舉考試在唐朝又被髮揚光大。增加了更多科目。這也是窮苦人能進入官場的唯一途徑。連英國的學者都忍不住讚歎。這也說明了人以文學來當官,體現了較公平公正。

也為皇上選舉的人才。雖然說後期到了明朝開始了四書五經。導致學生的思想被禁錮。也影響了明朝清朝的發展。但是能考中進士的人都確實挺厲害的。他們是經過了一輪又一輪的淘汰,鄉試會試等各種各樣的考試。謝謝大家的觀看,希望大家多多點贊評論關注,謝謝大家。


最強大的我們


就我所見範圍內一般指監生。

清人作碑傳、墓誌,為美化傳主起見,常將其功名稱為某進士以為嘉號,如《稱謂錄》提到舉人稱為鄉進士(鄉=鄉試),歲貢生稱為“歲進士”等。“雍進士”與此相似,“雍”指國子監。

當然可能有我不清楚之處,識者教我。


皇太極在東京


在明、清科舉可分為三甲:頭甲三人,分為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第一名,稱“傳臚”(起初,三甲頭名亦稱傳臚,後僅限於二甲頭名),賜進士出身;三甲人數最多,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分甲承襲的宋朝的制度:

宋太祖太平興國二年正月,舉行的科舉考試,取進士109 人、諸科207 人,還錄取參加十五次以上科舉考試未被錄取的進士及諸科184 人,最後取考“九經”卻不合格的老年舉子7 人,特賜“三傳出身”,總共錄取507 人。將科舉考試合格的進士及諸科300 多人“賜及第”,而將從考試不合格中錄取的進士及諸科近200 人則“賜出身”,從而表明兩者的區別。而後,宋太宗又命將進士及第者“定其優劣為三等”,這是史上首次將進士分為三等。這一舉措提高了進士入仕的寄祿官及差遣職務,“第一等作監丞,第二等作大理評事,並通判諸州”,“同出身以下免選,注初等幕職判司簿尉”。實際是將所有進士分為三等,一、二等為進士及第,三等為同進士出身。

宋太宗淳化三年將進士分為五等“進士分為五等自此始”,一、二、三等賜進士及第,四、五等賜進士出身。仁宗天聖五年將進士分為六等,後又變回五等,定第一、二甲為“進士及第”,第三甲為“進士出身”,第四、五甲為“同進士出身”,後曾改第五甲為“同學究出身”。南宋孝宗時改為第一、二甲為進士及第,第三、四甲為進士出身,第五甲為同進士出身。

明、清科舉殿試的名次分為一、二、三甲:

一甲三人,即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清朝時一般為40或50人),賜進士出身;二甲第一名,稱“傳臚”,又稱亞元(起初,三甲頭名亦稱傳臚,後僅限於二甲頭名)。三甲若干人(清朝時一般為100-300人),賜同進士出身。

明清取士,除兩朝開創之初外,大概每科取士三百人左右,又因為帝王詔恩另增五十名或一百名的,這種屬於特殊情況,不是一塵不變的制度。同進士出身的進士也是正牌進士,不過是名次靠後,三甲進士也可以考庶吉士。會試後決定去留,而殿試需排名次,當時評閱試卷的試卷官的好惡和主考官的君王的心情很大程度上決定殿試的成績及名次。

同進士出身這個名詞是宋朝才出現的,按照宋人習慣的文法,如果想要表示這個人的資格、資歷不足,但由於出於對你能力的認同考慮給與相應身份的話,則應該在頭銜前加“權”一字,表示“臨時”的之意。而身份的頭銜前加“同”一字,則有“一起”之意。故不能望文生義的認為“同進士”是“如同進士”之意。

因此皇帝派大臣主管殿試,而不親自過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進士只是個身份,官職需另賜。就像我們讀書上學晉升一樣高中考上大學我們擁有大學生的身份,卻沒有職位。秀才,相當於高中畢業,因為高中生能算有學問的人;舉人,相當於大學生或研究生,因為他們是從眾多的秀才中脫穎而出的; 進士,可以這樣說,它是一種類似於職稱的說法,相當於現在的教授或者研究員。因為每一屆全國才出幾十個;狀元,不能說相當於博士,因為博士太多了,而狀元幾年才出一個,至少應該相當於院士。


禮葬籬落


謝謝提問!回答問題之前,先介紹一下我們邯鄲永年區的一座進士府。這座進士府當地人也稱“趙家大院”,位於永年區河北鋪村。整組建築坐北朝南,弘大氣派,沿軸線由多進院落組成。現仍完整保存有上馬石、大門、照壁、垂花門、書房、更道、車馬道等。據村裡老人們講,慈禧太后在八國聯軍進京期間,從西安返京途中曾在此小憩,但真假有待考證。進士府現為永年境內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築之一。

接下來正式回答問題。其實進士根本就不是一個官稱,而是古代科舉制度中殿試及第者的一種稱呼,大概相當於如今的博士,雖然你已經有博士的學位,但還不是國家的公務員。

在明清時期,學子們只有通過了朝廷的最後考試,才能稱為進士。其等級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而一、二、三甲都稱進士,所以這其中的差距還是很大的。不過進士可以由朝廷直接任命為官,官職大小不一定,但是,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一輩子也等不來任命的機會。





廣府明月照洺州


秀才應當約等於當今985重點院校畢業生,秀才又分好幾種,有廩,增,附之分,從中選取優秀者成為貢生,約等於清華北大研究生學歷,秀才鄉試中式稱為舉人,舉人做官可最低八品,約上於博士生,舉人殿試中式者稱為進士,進士約等於國家縣處級公務員考試得中最低縣令,優異者點翰林,進入中樞秘書系統,約等於社科研究員,中樞儲備在古代前途不可限量[紅臉]



Joe看


進士是對進士科前三甲的統稱。

在我們曾經學過的一篇文章《范進中舉》裡有這麼一個畫面,故事的主人公范進不過中了個舉人,就高興得瘋了。於是眾人叫他丈人打他,可是他老丈人說他是天上文曲星下凡,打不得。在這裡可以看出,眾人對高中的舉人范進都是很是尊敬的,可是在舉人之上還是有一個進士。

進士科考試後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二、三甲都稱進士。獲得進士頭銜後,就等待朝廷禮部安排官職。


進士不是官職,那考取進士有何用?

雖然進士本身不是官職,但是基本等於官職,不過進士也分三六九等。三甲的進士,一般都是直接授官的,也就是說你考中了同進士出身,就已經有了鐵飯碗,在國家體制內了。可是由於處於進士底層,所以就會被安排到一些偏遠地方任職,一般都是知縣官職,官居七品,相當於現在的縣長。

那麼進士中的一甲呢?他們會直接進入翰林院,直接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狀元)和編修(榜眼,探花),官居六品,無實權。同時二甲,進士出身的人也會選部分進去翰林院,叫庶吉士,無官職。

有人會講,這麼優秀的人也就這樣啊,可是你知道翰林院是做什麼的嗎?翰林院相當於黃埔軍校,培養高管的地方,進去了等你出來的時候就是高官, 最差的也是知府,相當於現在的市長,最好的,官居一品,升任大學士!就是留在京城在皇帝身邊做事,有這麼一句話形容翰林院: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所以進士在古代是鯉魚躍龍門的分水嶺,考過去的最差也是七品縣令,最好的可以留在皇帝身邊任一品大學士。在封建社會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本人認為

進士科作為科舉制度裡的一科,為當時封建社會的發展,是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的,也是皇帝為了鞏固社稷的必然產物。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早期的科舉制度裡,考生是必須由官員舉薦的,底層階級的讀書人是不能自行報名參加的,同時也不是定期舉行的,是皇帝臨時下詔書舉行的。所以很多官員就唯親是舉,結黨營私很嚴重,皇帝是最討厭拉幫結派的。不利於他的統治的。

到了唐朝,才真正形成科舉制度。讀書人自己報名,不論階級,定期舉行,嚴格的考試製度。考取功名的進士,是直接為皇帝服務,這就無形中加強了中央集權,打壓了朝廷內權高位重的集團,或者起到制衡的作用。所以,這些由翰林院出來的天子門生,是很受大臣們巴結的。

所以,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一別成久違


按照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 。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進士的起點就比別人高,現在進士的職位一般留在中央工作,直接進入中央系統處理政務,或者去教太子之類的為下一代領導服務。

1、進士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設科舉進士科,以選賢能。到了元朝以後,惟存進士一科,遂成為科舉功名的最高等級。民間又稱考中進士為“金榜題名”。

2、清代文學家吳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寫道,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遼、金元時,士人經地方考試選拔後,赴京會考,經中央政府朝廷禮部試取錄後,再由皇帝殿試以定名次。一甲授官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遼前朝無契丹人試進士之制,後漸有應試登第者。金朝則專設女直進士科。



小鎮讀史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最近收集了很多資料,對這個問題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什麼是進士?進士是古代科舉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中試者皆稱進士。進士不是官職,也不完全對應現代的學歷,它是國家通過徵辟來任命官員的一種科舉制度,因為在古代社會,只有具有士的資格的人才有被徵辟的機會。進士之所以叫進士,最初字面意思就是說,一個人通過了國家的統一考試,獲得了士的地位,就有機會被國家徵辟任命為官員了。

進士之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從隋朝605年首次開進士科,到1905年廢除科舉制,歷經1300年的時間,可謂歷史悠久!唐朝時以進士和明經兩科最為主要,元、明、清時,進土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分別為狀元、傍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一般為百人左右,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般為二百人左右。全國也只有300人左右,所以是很不容易的。在1300年的時間中,曾經產生出700名狀元,近11萬名進士,數百萬名舉人,至於秀才就不計其數啦!

為了進一步瞭解進士的來歷,我們還要簡單瞭解一下科舉制度。到明清時代,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為四級,即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院試合格後即取得生員(秀才)資格;鄉試在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考試,考後發佈正榜所取的叫舉人;會試是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錄取三百名為貢士,貢士就是準進士啦;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錄取者最後分成三甲,一甲頭三名,二甲第四名至第100多名,三甲第100多名至第300名。所以,貢士300名,最後進士也就300名,貢士只是通過殿試後劃分為一甲二甲三甲進士。由此可見,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啦!


平潭老兵曾7089889


進士[jìn shì]

科舉考試最高等級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唐朝時以進士和明經兩科最為主要,後來詩賦成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元、明、清時,進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明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袁可立)戊子舉於鄉,己丑成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