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韩信悲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祸根伏于登坛拜将时的寥寥数语

秦末汉初,英雄辈出,数天下风流人物,韩信便是其中之一。韩信作为西汉的第一功臣,他的传奇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比如“胯下之辱”、“一饭千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多多益善”等等,然而,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刘邦在云梦擒住他时说的那句话:“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刘邦彭城兵败后,韩信破楚军于京、索间,先后平定魏、代、赵、燕四国,东击齐,南灭楚于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被封为楚王,后降为淮阴侯。

韩信辉煌的人生却有一个非常不幸的结局。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韩信被吕后以谋反的罪名处死,被残酷地灭了三族。当初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取得各路将领的支持,曾封韩信等人为异姓王。这些异姓王的王国封地,多者一百多城,少者三四十县,而且各王都拥有军队,行政、财政自专,名为汉臣,实为汉不能控制之独立王国,对朝廷造成很大威胁。韩信被杀,意味着刘邦的兵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韩信悲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祸根伏于登坛拜将时的寥寥数语

《楚汉传奇》剧照


其实,刘邦想除掉韩信之心早已有之,世人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刘邦对韩信心生疑忌是始于韩信平定齐地、请求封王之时。可事实上刘邦在韩信平定燕地之后,就开始流露出对他的不信任,这可以从刘邦三次夺其兵权之事中看出来,而且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一直持续到韩信被杀。因此,这个源头还要再往前追溯,那就是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以及韩信第一次拜见刘邦时的寥寥数语。可以说,韩信在云梦被俘、在长安未央宫被杀的祸根早在登坛拜将之时就已埋下。而这一切要从萧何推荐韩信之事开始说起。

01 生死一知已

韩信的墓前有一对联,凝练地概括了他的一生“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一知己”是指萧何;而“两妇人”则是指给他饭吃的漂母和吕后。

萧何是西汉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萧何在韩信的一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韩信来说,萧何既是伯乐、知已,又是杀身仇人。

说到知已、伯乐,萧何是如何识得韩信这匹“千里马”的?根据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介绍,韩信是淮阴人,当他还是平民的时候,“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农民起义爆发后,韩信投奔到项梁部下参加反秦,项梁死后隶属项羽。韩信曾向多次献策给项羽,但都没有被采纳。当时还是汉王的刘邦入蜀,韩信便离开楚军改投刘邦。然而,无论是在项梁、项羽还是刘邦部下,韩信都“无所得名”。

当时,滕公夏侯婴曾向刘邦推荐过韩信,只是刘邦并不觉得韩信有奇才而并未重用他,只是随意任命他为治粟都尉。大概就是在此时,萧何注意到了这个相貌威武、言谈举止与众不同的韩信。两人进行过多次交谈,萧何对韩信的才能十分赏识,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于是准备向刘邦推荐韩信,哪知韩信却逃跑了,原来韩信认为“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将情况报告给刘邦就亲自去追赶他。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著名历史典故。

韩信悲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祸根伏于登坛拜将时的寥寥数语

《楚汉传奇》剧照


萧何追回韩信后,对刘邦说道: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萧何对刘邦说,如果您是长久在汉中的话,就用不上韩信;如果您要去争天下的话,就非韩信不可。刘邦是一心想争霸天下,如何肯长期屈就汉中这个小地方?听到萧何对韩信这么推崇至备,便设坛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得到大将军的位子,也没有辜负刘邦和萧何的期望,一路高奏凯歌,“东出陈仓,定三秦。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刘邦于彭城兵败后,韩信率军“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随后,韩信和张耳带兵向东占领井陉关,攻打赵国。这一战役,韩信灵活运用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兵法,“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擒赵王歇”(《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来源,也是“背水一战”的成语出处。

韩信又采取广武君李左车的建议,派说客送信给燕国,果然“燕从风而靡”。再往东攻打齐国,杀楚将龙且,“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皆虏楚卒。汉四年(公元前203年),遂皆降平齐”(《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楚军屡战不胜,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十万军队被全歼,项羽逃至东城自刎而死。

韩信悲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祸根伏于登坛拜将时的寥寥数语

《楚汉传奇》剧照


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的计策,说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其实是想要袭击韩信。当韩信来拜见刘邦时,刘邦命人将韩信绑了,韩信当时说了一句千古名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随后,韩信被释放并封为淮阴侯。

汉十年(公元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攻打。韩信托病没有随从,而是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第举兵,吾从此助公。”

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韩信和家臣商量,想在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欲发以袭吕后、太子”。哪知有人向吕后告发了韩信谋反的事情,吕后便与萧何商议,“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更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一代军事天才就此陨落,最终留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留给世人嗟叹。

韩信死后,刘邦的反应挺奇怪的,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中是这样描写的:“且喜且怜之。”刘邦喜的是什么?怜的又是什么?后人是无从得知,但不妨猜想一下,刘邦喜的是韩信已逝,这个心腹大患终于解决了;怜的意思有两层,一是刘邦心知肚明,韩信是被自己“逼上梁山”的,他可怜韩信其实无辜。二是刘邦怜惜韩信的军事之才,痛失了一位能干的将军。但无论怎样,刘邦是喜多怜少,因为终于解决掉一个强劲的潜在危险。

韩信悲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祸根伏于登坛拜将时的寥寥数语

《楚汉传奇》剧照


02 祸根伏于何时?

世人认为韩信被诛杀,同时被夷三族,这样的仇恨(祸根)种子,刘邦是始于韩信平定齐地、请求封王之时。《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有记:

(韩信)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

当时刘邦身处荥阳,正被项羽围困,情势危急,看了韩信上书内容,刘邦十分恼怒,大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竟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进言:“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刘邦经提醒也明白过来,改口骂道:“大丈夫定诸侯,即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于是派张良前去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

经此一事,刘邦对韩信极为不满。但是,小编却有个疑问:在更早之前,韩信平定燕地之后,为何刘邦要与夏侯婴两人偷偷潜入韩信的营地,夺得韩信大将军印符召集诸将议事?史书记载:

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如果说刘邦因荥阳战事吃紧,急需增援的话,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下令给韩信,让其抽调所部人马,何必像做贼一样突然空降到韩信营地夺其兵权呢? 那个时候,韩信还未平定齐地,也就是说还没有所谓的请求封齐王之事,由此可知,刘邦对韩信心生猜忌或者说仇恨种子播下的时间比韩信请求封王的时间还要早。而且也说明了,刘邦对韩信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信任,他对韩信是怀着既想重用但又非常忌惮其才能的心理。

韩信悲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祸根伏于登坛拜将时的寥寥数语

《楚汉传奇》剧照


再往前追溯,刘邦重用韩信,是因韩信第一次拜见刘邦时一番“汉中对”。韩信向刘邦陈述利弊后,刘邦听完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但是,前面也说过,韩信之所以能站到刘邦面前,是因为萧何的极力推荐。刘邦因萧何去追韩信而生气,萧何则趁此机会向刘邦力荐韩信之才,刘邦说看萧何的面子上封他做一个将领,萧何不同意,于是刘邦说封他为大将,萧何同意了,但是要求刘邦要选择良辰吉日、进行斋戒、在广场上设高坛,举行完备的仪式才可以。《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有这么一段描述: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刘邦不但将萧何的这番话听得明明白白,而且记得清清楚楚。虽然当时的刘邦只是汉中王,和项羽相比,势力明显弱一大截,但无论怎么说,他都是汉王。而韩信,在当时只是一名无名小卒而已,不但要求越级封为大将,还要求斋戒设坛,如此隆重的仪式,封王也不过如此了。这在刘邦看来,无疑是在挑战他的权威,以刘邦多疑的性格,虽然喜得大将,但同时这件事也像一根刺儿一般扎在了他的心头。

随着韩信的功劳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高,这根刺在刘邦心里也越扎越深。但是刘邦能忍,当韩信请求封齐王时,刘邦虽然怒极也给他封了,等打败项羽军后,又封他为异姓王——楚王。所谓“烈火烹油”,韩信爬的位子越高,越是危险,但是韩信自己一无所觉,可刘邦却时刻怕他会谋反,因而一早就做好了应对的准备,所以当有人来报告韩信谋反时,刘邦连验证都没有验证就直接在心里给他定好了罪名。

韩信悲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祸根伏于登坛拜将时的寥寥数语

《楚汉传奇》剧照


结语

我们不能否认,韩信是英雄,他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忠信礼义、是非曲直在他心中自有一把称;他坚强隐忍,忍受“胯下之辱”获得新生;他知恩图报,“一饭千金”厚报漂母,忠心耿耿报答刘邦知遇之恩。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军事奇才,却死于政治斗争,世人不禁皆为之叹息。

然而,是人就会有缺点,英雄同样也有缺点。韩信之死,表面上看是刘邦对他猜忌心重而导致的悲惨后果,可实际上,难道韩信就没有错吗?

当初,韩信罗列了项羽的过失时说:“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他说有些人因功当封爵,但项羽吝惜印绶,直到破旧也舍不得授给别人。又说:“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韩信他是非常看重功名利禄的人,他认为天下城邑就应该封给功臣,这样大家才会心服口服。

也许韩信说这番话是想在刘邦面前抬高自己,以此求得更多的好处,但是,他想不到的是,这句话反过来的意思是:如果不将城邑封给那些功臣,那大家就都不服了。

这话令刘邦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因为在刘邦看来,天下是他的,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自家的东西如何能和他人分享呢?刘邦对韩信的杀意因此埋下了伏笔。

当齐人辩士蒯通三次劝说韩信自立为王时,韩信以“乘人之车者载人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的理由拒绝了蒯通的建议,“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韩信悲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祸根伏于登坛拜将时的寥寥数语

《楚汉传奇》剧照


“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事事以劳苦功高自居,这完全是“挟恩图报”的行为。也正因为此,韩信在齐地刚刚平定时就请求做齐王,他怀着一颗市井商人之心与刘邦做交易,而精明的刘邦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用心,所以韩信虽然得到了好处,名利双丰收,但同时也“赚”来了深深的怨恨。

虽然韩信是刘邦军中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但实际上并不能得到刘邦的完全信任确实是有理由的,他这样重利的性格使得他不能与刘邦共闻天下大计,也不能保其全身而退。

清朝著名的学者王夫之曾就此评论说:“刀械发于志欲之妄动。未有爽焉者也。信之言曰:‘以于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为人主者可有是心,而臣子且不可有是语。(《读通鉴书.汉高帝》)”他认为韩信的杀身之祸起于志欲妄动。韩信认为用天下的城邑分封功臣没有什么不能征服的这句话不应该由韩信这个臣子的嘴里说出来,即使做君王的人有此心。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汉纪四》中评论韩信有市井小人之心:

“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

汉初三杰:张良激流勇退,遗弃人间凡事,视功名如同身外之物,把荣誉利禄抛在脑后,因此得以明哲保身;萧何兢兢业业唯恐行差踏错,最终得以善终;而韩信则用市井商人的志向为自己谋取利益,却要求他人用君子的胸怀回报,因此而惨遭诛杀。韩信以为招来杀身之祸是因谋反,哪里知道,其实祸根早已伏于登坛拜将时的寥寥数语?前因其实早已种下了后果,只是人在其中不自知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