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說明了什麼?

用戶3462469569978


你好!你的問題涉及了一個我國沿用至今的國學經典《三字經》的內容,此外,《論語·陽貨》中也存在"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論述。

首先,從字面意義上看,它講述了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純真本性,互相之間是接近的,而後天習染積久養成的習性,卻互相之間差異甚大。

其次,從現代哲學角度,變化和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是相對的,而變化又可辯證的分為好的變化與壞的變化,人的發展亦是如此。

最後,從這句古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對於人生和人性的思考,同時警戒世人要重視對自己或子女晚輩的後期培養和教育。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1%的靈感和99%的汗水(先不要糾結這句話的後半句)”中的深意與此同理。


先森時年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就是說人與人間的“道性”是相近的,但因為修習“道”的程度不同,差距越來越大。孔子說性“相近”並沒講“相同”,相近,指“道性”存在些許的差異,而這個差異,孔子並沒有說是好壞、善惡的差異。之所以沒說,是因為他明白“道”的狀態是樸素的、混沌的,是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的,難以捉摸辨認的。這裡,他和老子的認識是一致的。人的道行是相近的,修習的不同使人們有了差距,就是在我們生活的過程中,我們的所學、所看、所悟、所德也就是我們品德等等各方面的不同,所以使我們的差距有的是很大、有的很遠、有的相近等等。





水靈兒芳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是《三字經》幵頭第一段,也是傳統文化教學的啟蒙。教育人們: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最終的善惡會隨著生長環境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三國時的甘寧從小教育不當,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崇尚奢華,人稱錦帆賊。青年時期開始認真學習,改邪歸正,後被列為“江表之虎臣”。還有周處年少時縱情肆欲,為禍鄉里,後找名人教導,改過自新,創下豐功偉業,留下“周處除三害”的傳說。

上述等等的人和事,無不說明:人生下來都是善良的,只因在生長的環境中,不同的教育會影響著人性的變化,從而導致善與惡,好與壞的差別。所以,我們必須從小教育好孩子,讓孩子保持善良的本性不變壞,長大後一定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人類的有用之材。


心如蓮花173349538


要探討性相近,習相遠,我們應該首先知道這句話的出處,這兩句話的出自中國古代啟蒙書籍《三字經》。

《三字經》是中國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它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它的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在中國古代,背誦《三字經》就是了解常識、傳統國學、歷史故事,從一個個事件和一個個故事中學習其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學習《三字經》,瞭解一個學習背景,那就是儒家傳統的人性善論。《三字經》的開篇四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學習後句我們應該和前句一起學,它的意思就“一個人在出生的時候,他的秉性是善良的,他的天性也差不多,在後天所處的環境可所受的教育不同,他們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別,他們的人生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這兩句話說明了什麼呢?我們仔細琢磨,就是要注重小孩子的教育,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性。其實在很多傳統教育中,有許多引導人們積極向善的方面,我想這也是為社會和諧進步奠定了一個穩定的基礎,對於現在的社會也有借鑑意義。

怎樣把一個小孩教育成一個有用的人呢?首先是家庭教育,我們發現大多數高素質家長,他們教育出來的孩子很多都是非常傑出的,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個例寵溺促成的壞孩子,在這裡我們只說大多數,家長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教育可能導致孩子人生的走向,作為家長,我們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素質,形成榜樣效應。

第二位就是學校教育。現在社會中普遍重視教育,以前新聞報道中,貧窮的鄉村,砸鍋賣鐵都要供大學生,可以說在目前為止,讀書是邁向更高階層的最便捷的方法,在這裡我想說的是,我們儘可能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第三位是社會教育。社會教育對家長來說我們是無能為力的,沒有辦法控制的,我們在視線不能及的範圍,不可能知道小孩子的朋友圈,俗話講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在社會教育裡很恰當,時髦的話語就是“朋友圈”,好的朋友圈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糟糕的朋友圈讓好孩子落水。難道作為家長我們就無能為力嗎?實事不是這樣的,我們要抓住重點,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這樣他們在選擇朋友,選擇朋友圈,選擇交際圈的時候就非常注重三觀的吻合度,未來不至於走向歧路。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弘毅999


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說明:後天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人生經歷,所受教育等等對人的性格有決定性的影響。

這句話出自《論語·陽貨》:“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意思是人先天具有的純真本性,互相之間是接近的,而後天習染積久養成的習性,卻互相之間差異甚大。

孔子和孟子都說,人性是相近的,差別不大,而隨著環境的變化,習性才產生差異。這就是所謂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性本善,通過後天的環境教育等可使人向善,從而使社會國家安定。也可能使人向惡,影響社會的穩定。

相反,戰國時代的另一位大儒荀子卻提出人性是惡的。他是如何論證的呢?在人性具有普遍性方面,也就是說,統一人性,荀子與孟子相同。只是孟子認為人性統一於善,荀子認為人性統一於惡。荀子認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醜恨惡的,這些都是人性本惡的表現,如順其自然發展,社會就會充滿爭奪、殘暴、淫亂。因此,必須用師法教化、禮儀規範來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偽”。荀子對孟子的“性善論”給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

在荀子看來,孟子的性善論和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良知良能說,是不瞭解性和偽的區別。在人性問題上,孟子主張本善,荀子主張本惡。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張通過教化,扶植和培養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發揚光大;荀子主張通過教化,限制惡的趨勢,使人性之惡向善轉化。。

誠然,荀子的性惡論是不夠徹底的,他認為人性是惡的,並且認為聖人與凡人的本性是一樣的,那麼聖人怎麼會制定向善的倫理制度呢?另外,如果人性都是惡的,由於害怕法律的制裁,那隻能做到不犯法,並不能產生善的行為。

戰國時代的告子,說人性沒有善惡之分,“可東可西”,就像水那樣,往東引導,水就流向東方;往西引導,水就流向西方。

最後無論是孔子孟子還是荀子告子。他們至少有一點是統一的,就是後天的環境及教化對人有重要影響。


哲理詩詞


性相近習相遠這是三字經中的語句。前兩句是人之初,性本善。這裡性是本性。是說人一出生,本性都是好的。先天都很善良,寬容,諒解的純真本性,基本上都相近,由於後天的學習和環境等外部因素的影響,所學知識,沾染的觀念和執著都不相同。不好的觀念,執著心愈多,智慧也封閉的越深,反之,愈能顯示出本來的本性和智慧。


健康長壽A66


性相近,習相遠,儒家對於人性及教育的傳統認識之一,強調了習的後天教育和經歷的作用。但是近些年的研究顯示,基因,也就是先天的作用也是很強大的,甚至更強大。對於這個問題的精彩研究,推薦兩本書:《天性--遺傳如何影響孩子的性格能力及未來》和《教養的迷思》


或然谷


你好,我是節節高,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以下是我的個人觀點

1.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由於後天的環境會讓人有善惡之分

2.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交友的重要性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節節高女王


這句話出自《論語.陽貨》“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純真本性相互之間接近的,後天習染積久養成的習性,而後天即相互之間差異甚大。此句在蒙學《三字經》中出現。它說明後天的養成培養是主要的,至關重要,影響其一生。一是教育改變人生。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而且是正確“三觀”的樹立,也是美好心靈,高尚靈魂的培育。要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互動契合。二是養成的培養。這是一個漫長反覆持之以恆的過程,好的習慣好的養成是行事處事必備條件。三是環境改變命運。真善美的上升環境,滌盪市儈的有悖道德社會法律規範要求習氣,讓其在真善美的燻淘下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黃騫4


觀點:每個人從小性格都差不多,本性善良,性情相近,由於隨著年齡增長,周遭環境的不同變化,導致每個人的生活習性也產生了差異。

經驗:懂得看人,識人,不要用自己的觀念強加於人,尊重自己,尊重別人,這樣我們才會和和美美的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