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广西巴马:抓实就业扶贫 助力贫困户稳定增收

人民网巴马2月25日电 2月25日上午,一辆载着3000羽小谷鸡的货车停在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那桃村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村干正在忙着给贫困户发放鸡苗。

驻村第一书记李明建边发放鸡苗,边提醒大家:“口罩不能摘,大家不能挤在一起,保持两米左右的距离。”

“今天我领到了100羽鸡苗和2包80斤的饲料,家里自养有40羽鸡,获得了每只15元的奖补,今年预计有近5000元的养鸡收入。”那桃乡那桃村贫困户黄才科笑着说。

“我们村以小谷鸡孵化基地和小谷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组织贫困户发展小谷鸡养殖产业实现增收。”李明建介绍。

记者了解到,这次鸡苗发放那桃乡覆盖全乡,为123户贫困户发放了共12300羽小谷鸡苗。

莫凤香是那桃村创业带头人,她说她是在2018年就开启了种殖油茶苗创业之路,今年因为疫情,县里加大对农村产业奖补力度,她抓住时机,承包了10亩土地发展种殖油茶苗,她的油茶苗基地从10人小组,发展成20人的小队伍,当地人都称她为“油茶大姐”。

所略乡尚勤村贫困户韦正安是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他告诉记者因为疫情加上年纪已大到外找工越来越难,他是看到微信群里看到离家3公里的龙凤村食用菌基地复工生产招人,才有机会到基地应聘到“摘菌人”这份工作,现在他每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工作离家近,又可以照顾患慢性病的妻子,很方便。他还告诉记者,基地严格按照县委、政府关于复工生产的文件要求,实行错峰上下班,在复工生产前对基地进行全面消毒,坚持每天对员工进行进体温监测和消毒,还有专门的人负责基地疫情防控工作。

“受疫情影响,很多村民都选择暂时不外出打工,基地一复工就有近50人来报名,我们优先考虑贫困户。”所略乡龙凤村实用基地技术人员韦子贤说。

“原本我家是靠种植养殖找收入,收入低生活比较困难,今年政府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1300元的收入补贴生活。”谈到政府的就业扶持政策西山乡甘长村贫困户罗国辉感激不尽。

“我们定人定点,在做好疫情安全防护的前提下,通过电话跟踪、微信视频、实地指导等方式,指导帮助企业、基地“扶贫车间”规范复工复产,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健康就业创业。”该县脱贫指挥部产业组组长黄尚明说。

据悉,疫情期间,巴马县结合本地实际,抓严规范企业复工复产、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出台激励办法相结合,帮助贫困户在家就近创业就业,助力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做到防控生产两不误。目前,全县9家生态种养殖、矿泉水、电子厂等“扶贫车间”企业和46个种养产业基地的“扶贫车间”实行了分类分批规范复工复产,新增了公益性岗位600个,共吸纳近3500人就业,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提供了有力支撑。(庞革平、韦雄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