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騰訊員工求助:頭條、阿里媽媽、拼多多、大搜,目前47總包,咋選?

前言:

每次想跳槽時,都非常糾結,不知道要不要跳槽;每次選擇offer時,我也非常糾結,到底該選擇哪個offer呢?這該怎麼辦?

人在職場,活得累,主要原因,一是太認真,二是太想要。慾望和誘惑,迷亂了你我的心,掙扎在追求與放棄之間,糾結在取捨與得失之間。大家都知道,這個時代,不論男女都怕入錯行。在小編看來,比較offer無非就是2種情況。一種是大廠之間的比較;另一種就是垃圾公司之間的比較。名企和名企之間的offer比較。魚和熊掌都辣麼棒,捨棄誰都讓人覺得好痛心有木有。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名企之間的比較。

騰訊員工求助:頭條、阿里媽媽、拼多多、大搜,目前47總包,咋選?

在互聯網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求助到。頭條商業化40%漲幅,阿里媽媽30%,拼多多65%,百度大搜35% ,985本碩工作三年,目前47總包,咋選?

阿里媽媽給的p7-,職級7但是感覺錢不是特別給力,人家正經p7年薪百萬了吧

頭條需要轉go,但算上加班費差不多漲了50吧。

百度給我發的郵件是地圖生態部,面前說的是大搜,過去做生態推薦後臺開發。

跟多多這邊崗位比較匹配,但打算最近要結婚了,要不然即使去多多拼也不怕,要結婚了,怕身體吃不消,老婆也不太願意讓去上海。

騰訊員工求助:頭條、阿里媽媽、拼多多、大搜,目前47總包,咋選?

原來該員工目前在騰訊工作,年薪47萬,現在拿到頭條、阿里媽媽、拼多多、百度大搜等多家企業的offer,薪資大多up30左右,選擇多了,所以不得不發來求助。這樣的求助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騰訊員工求助:頭條、阿里媽媽、拼多多、大搜,目前47總包,咋選?

有網友就說到。

阿里媽媽,廣告界第一牌子,缺錢去拼多多,不缺就去阿里媽媽。現在騰訊什麼級別,如果宇宙條不給60%以上漲幅不去,想兼顧家庭一些就百度,接受的了阿里文化就媽媽。看著argue順序好像是 30到 35 到40最後到65,一個比一個高。

也有網友羨慕到。牛呀前輩,都是c++崗位嗎?頭條在佈局,可能有比較好的機會。拼多多漲幅65%?那快50k了,厲害呀,選錢多的啊。一萬點傷害!

騰訊員工求助:頭條、阿里媽媽、拼多多、大搜,目前47總包,咋選?

也有網友建議到。阿里媽媽第一,其他隨意,三面p7很強了,樓主是廣點通的?阿里媽媽能面過說明你很牛,但是30%確實漲幅比較低,所以我覺得如果短期能升3.1,相信以樓主的能力再去阿里其他有機會的bu拿80以上總包。如果跳,阿里只要是7,別管是不是7-,只要認真點很快分點股票就能達到80-120年薪,別看目前薪資,同一級別不太差的慢慢都會拉拉平。

也有網友認為。漲幅差不多為啥去頭條受罪?頭條沒普調的,什麼崗位呀?感覺你這是碩士三年的頂薪了。為什麼這麼厲害?要選就P7啊,還用想嗎?和我情況一樣,拿了頭條和阿里的總包都是30%漲幅。準備撤了。你準備走嗎?感覺可以考慮百度和阿里裡面選。我碩士2.5年,pdd給的比你高,都沒去。

騰訊員工求助:頭條、阿里媽媽、拼多多、大搜,目前47總包,咋選?

也有網友表示。百度舒服一點,頭條、拼多多看你身體了。你是用阿里媽媽去跟其他公司argue嗎?感覺阿里媽媽含金量最高呀。

也有網友分析到。我就在媽媽,也是不到三年經驗,核心bu,雖然整體來說互聯網就是個圍城,我理解我們年齡差不多都很年輕,長遠看的話你設想一下三年後,媽媽跳其他,和其他往媽媽跳,這兩種場景都認可度和品牌溢價程度,你應該就有答案了。 但是阿里的文化氛圍你也要考慮是否能適應,像前面老哥說的,work life balance總有取捨。

騰訊員工求助:頭條、阿里媽媽、拼多多、大搜,目前47總包,咋選?

看了網友這麼多回復,筆者最後也總結幾句,幫大家分析一下。

從該職場人的描述中,我們也可以確定該職場人對於頭條跟拼多多的offer已經是排除在外了,現在唯一糾結於阿里與百度offer。

筆者對於選擇offer已經建議過很多次了,選擇offer就像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層。在選擇offer一定要最先選擇城市。選擇城市比選擇一份工作更為重要。每個城市也有自己的標籤。就選城市而言,大部分人只能降維選擇,升維選擇的機會很小。

在確定城市後,接下來考慮的就是錢了。對於我們絕大多數職場人而言,工作的目的就是賺錢,沒有其他。這個年代,沒有錢就是沒有一切,其他東西都是虛的。工作,就是為了錢,一切所謂的個人成長,如果在未來不能變成錢,則毫無意義。這是絕大多數人工作的意義以及核心訴求。朝錢看,但這不意味著你要閉著眼選offer裡面錢給的最多的。因為對於我們職場人來說,核心訴求是長期,穩定,可增長的錢,而非短期支票。

騰訊員工求助:頭條、阿里媽媽、拼多多、大搜,目前47總包,咋選?

當然,大公司好,但不是什麼都好。每個巨頭都有自己的核心業務和專屬領域,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基因。比如阿里的電商基因,騰訊的社交基因,百度的搜索和數據基因。這些都是大公司的看家本事,是他們市值的主要來源,都會死死看住,並投入最主要的資源。

如果剩餘兩個Offer,一個是核心業務,另一個是非核心業務,那通常要選擇去核心業務部門。因為這意味著錢多、資源多、內部話語權強、上升通道通暢等等。非核心業務部門、阻擊性業務這些基本都是坑,一定要慎重,未來被犧牲都是必然的。

當然,這些大的方向有了選擇以後,剩下的就不太好說了,其餘業務、語言自己是否感興趣,和領導聊的投不投機,妹子或帥哥多不多,Offer上有沒有超過明顯的薪資差別,職級高低,距離遠近,等等。如果都差不多,就隨自己喜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