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国家卫健委:低风险地区不等于无风险,居民仍要做好防护

2月25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表示,目前各地的疫情发展态势还不尽相同,如果仍以省级为单位来开展工作,不仅防控措施缺乏针对性、科学性,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秩序的恢复,因此需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所谓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就是对湖北省、北京市以外的地方依据疫情严重程度,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三类。

低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消道路通行限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困扰和问题,不得对企业复工复产设置条件,不得以审批、备案等形式为借口,拖延企业复工复产的时间。

中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组织人员有序返岗,指导用工企业严格执行消毒、通风、测温等要求,降低人员密度、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人员防护、消除风险隐患,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同步推进。

高风险地区实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要继续集中精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有序扩大复工复产的范围。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高风险地区也要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企业的正常运转。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低风险地区不等于没有风险,居民平时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去人员聚集的场所时建议还是佩戴口罩。复产时采取分区作业、分散就餐,如果在密闭作业场所工作,要正确佩戴口罩,并尽量缩短在这些场所的工作时间。同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发现有咳嗽、发烧、流鼻涕等症状时,戴上口罩第一时间去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