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看待“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大雷教育雜談


這句話是打了現在所有為人師長的人的臉,現在中國教育的問題不在左邊,也不在右邊,更不在後面,就在前(錢)邊,有教無類有哪個老師能做到,說個實事,我朋友的孩子數學不好,老師就把他叫去給他說了,你孩子挺聰明的,不過要想有好成績,只學習教材上的知識是不行的,給孩子報輔導班吧,我家孩子也報過輔導班,孩子回來就說同樣的問題輔導班老師一講就明白,可是老師在課堂上講他就不明白,而且輔導班老師第一天上課就說了,忘了老師給你們講的課吧,我和你們老師講的不一樣,可是孩子一開學他們老師也說,你們假期上輔導班的同學把輔導班講的都忘了吧,它們講的和我講的不一樣,請問專家,我們到底該聽誰的呢?還有為什麼好的教學的方式方法為什麼都在輔導班呢?為什麼高額輔導班的老師能耐心的解答孩子們的疑惑而正常上班,拿國家工資的,花著國家高額教育經費的在編人員就教不好孩子呢?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血未乾


這句話如果是從老師的口中說出,那麼可視為自我激勵或教師間互相激勵。
但如果是從外行口中說出,而且振振有詞地說出,那麼可以視為暴露智商。

我們用歸謬法來推導一下。

如果“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成立,那麼教練也是老師的一種,“沒有練不好的運動員,只有不會練的教練員”的說法也應該成立。等哪天我不想教書想打職業籃球了,我請的任何一個教練都應該把我培養成姚明的級別,否則就是教練員不會教,跟我的身高無關。等哪天我不想教書想要當演員了,我請的任何一個老師都應該把我培養成影帝,否則就是老師不會教,跟我的顏值無關。

可見,如果撇開語境單看這句話,那它就是一句政治上無比正確卻枉顧個體差異和教學規律、毫無邏輯的話。

這句話有三處嚴重錯誤:

1、沒有給出“好”的標準。

究竟是把孩子教到北大的水平為好,還是教到及格的水平為好?

究竟是把孩子培養成國家需要的人為好,還是培養成家長需要的人為好,還是培養成孩子自己希望的樣子為好?

究竟是全科優秀的全才為好,還是單科突出的專才為好?

究竟是成績優秀為好,還是品德優秀為好,還是體育優秀為好,還是藝術優秀為好?

國家、家長、老師、孩子自己,心中都會一個“好”的標準,絕大多數情況下,這個標準是模糊的,是不統一的,是會隨著年齡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不斷變化的。

如果沒有一個相對統一的討論前提,那麼這個討論就永遠是空中樓閣。

2、枉顧個體差異。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潛臺詞就是“所有人能學好所有東西”。

我們能接受人的手指天生有長短,能接受人的身高天生有長短,但為何不能接受人的大腦天生有差異呢?


一個人擅長邏輯思維,還是擅長形象思維;擅長分析,還是擅長想象;擅長語言,還是擅長運動,既和後天環境有關,也和先天發育有關。

在大量科學結論面前,我們為何還要強迫一個人在他不擅長的領域也學好呢?

3、誇大教育的作用。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另一種潛臺詞就是“教育是萬能的”。

我也很希望教育是萬能的,但只要當過老師或者做過父母的人都應該明白,教育不僅不是萬能的, 反而在很多時候是無力的。

人類的教育史和人類存在的歷史幾乎一樣長。但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解決學習障礙、行為偏差、遊戲成癮等等問題。

如果教育是萬能的,那麼何必還要警察和心理醫生。

如果教育是萬能的, 那麼何必要監獄呢?


教師行業裡敗類也不少,但出敗類的比例絕對是各行業中最低的之一。我敢說,中國絕大多數老師只要在崗位一天,就會盡全力對國家負責, 對家長負責,對孩子負責,對自己的良心負責。我們已經不指望外行尊敬我們,也不需要所有人理解我們,我們只希望不被汙名化,而已。


如果您認同本文,請“點贊”、“評論”或“分享”,以讓本文被更多人看到。謝謝。


非著名語文教師王振寧


這是一句胡說八道的話,誰說就讓誰來教教學生,再看看他能說出來不了吧!看他還能不能理直氣壯了。

站著說話,當然不會腰疼了。

當年我初登講臺,我還真是被領導說的這句話鞭策了好多年。感覺學生學不好,都是我沒有做到位,都是我的錯。“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於是更加拼命地努力,教學當然不必說了,教學之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都一絲不落地、身體力行地去做,真的以為只要我做到了無微不至,學生就會懂得,就會改變,就會被“我教好”!



20多年過去了,才發現這其實是一句謊言,天大的謊言。

前段時間那個拿起磚頭在幾秒之內敲擊班主任老師頭部9下的學生,誰能教的好?誰還敢教呢?一個連好壞都不分,輕重都不分的學生,連基本的品行都沒有的學生,你如何能教好他?即使是面對一個智商非常高的學生,他如果自己不主動學習,老師怎麼能教導好他?好像一個人,如果他不張嘴,你怎麼能把飯喂進他的嘴裡呢?

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

假如以後我還有機會在體制內上課的話,如果有領導這樣說話,我立刻就會給他懟回去:既然是“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那我很無能,對不起,把我教不好的學生給你吧,領導,你來教!我相信你是那種可以把任何學生教好的老師!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不就知道了嘛!

面對學生和家長,我還是想當一名挺直腰桿的老師,如果你對我的教學不滿意,請另請高明,我不會佔著這個位置,影響你們的發展的。

面對領導,我覺得我是一個獨立的人,如果基本教學我做到了,請你不要隨意信口開河地無理要求我,如果我做的,無法達到你的標準了,我可以把這個位置讓開,讓真正有能力的人來教好你的學生吧!但是“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種高調,我實在無法認同,哪怕讓我承認我是一個無能的老師也行。



Julia平常心


我記得湖南衛視有一個少年說的節目,其中有一個孩子父母離異,那孩子成績特別差,每天混跡網吧,後來換了一個老師,老師拿孩子當自己孩子一樣,後來孩子居然考上重點高中,那孩子叫老師媽媽,還說,要拿著高考成績單去見老師,這種情況你說是老師的問題還是學生的問題


可愛的宇1


如果優質老師一對一教,根據我的經驗,90%的學生我可以用各種方法教好(但是不可能100%)。如果一個老師帶幾十人的班,能把每個學生教好純屬扯他媽的蛋。本人以前是新東方資深教師,下面是我今年教的一對一高三學生。











功總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相當不付合現實.不知此人讀了幾年書.。我不是老師.不是為老師講話.我是講客觀存在而事實的說話.現在我簡單舉一例.我讀書時.全班學生是統一上課的.老師是統一授課的.為什麼有的學生很優秀.有的學生很差很差呢?


用戶76377356742


我認為不完全正確,這能是相對而言。我的學生年代的經歷證明了這一點。跟我坐在一起的同學,儘管為他耐心輔道,對他有必答,盡到了當教師的職責,可是,每次考試還是不盡人意。這與天資也有關係,學生成績差,不能一味地去責怪老師。


五代忠臣


這話我不認同,我的英語成績一直很爛,但我不覺得是老師的問題,相反,我很清楚是我自己的問題,除了個別老師,是直接讓我對他這個老師的師德產生懷疑,英語不好,是因為我自己不喜歡英語,也學不好英語,在同一個老師的教導下,有一些人英語很好,有一些人英語不好,其中除了天賦問題,更多的是自己努不努力的問題,學不好,怨自己,而不是怨老師。


何以解憂唯有ni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個百分之一的聰明(靈感),而這一分的聰明卻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成立嗎?如果我們要引用這方面的例子,則古今都有大量的事實來佐證它的正確性。但是,現實中的確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教不好的,難道這是因為“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的確,一個會深入淺出講解的老師肯定比一個照本宣科的老師“會教”,如果只是一般智商可以理解的問題,那麼,會教的和不會教的老師差別很大,學生再笨,也有可能被會教的老師點撥,從而學會——因為,這只是一般智商都能理解的問題。比如三八二十四,你可以將24顆豆子分成8堆,每堆3顆,然後讓笨學生一顆一顆地數,從而啟發他乘法的原理。但是,解方程呢?已經不是一個接近傻子智商的學生所能理解的了,你再怎麼“會教”也沒用,因為已經到達了他的理解極限。

我們之所以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出發點是在鞭策老師多想想通俗易懂的教學方法,而非真的那樣絕對。


敬翔通俗文化


老師不是所有人都稱職,有很多老師有文憑沒水平,不代表你會就能講明白課,語言是種技巧,你說話的受眾是學生,你得用什麼語言把知識灌溉給學生,好的老師講課醍醐灌頂般同樣問題幾句話講通講透學生聽得明白,有的老師羅裡吧嗦把自己累夠嗆,說的越多學生越聽不懂越糊塗。為什麼知識都在書本印著,還得老師來教課?其中教課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語言,有很多老師有學歷,解題思路清晰,問題是講不清楚課,看看網紅老師李永樂,清華大學雙學位,北京大學碩士,教初中數學、物理,網上有他課程,大家看看同樣的知識十幾分鍾視頻,為什麼李老師講的你能最短時間聽明白。不是所有人入職教師職業就適合當老師,學歷高也許你適合科研,不適合授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