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之下,有人裸辭,有人裁員


疫情之下,有人裸辭,有人裁員


1


回來三線城市創業了三年的南哥決定在疫情結束之後去上海。在這之前,他在上海生活了十年之久。


2016年南哥離開北京回家創業,江蘇的一個三線城市,跟幾個老朋友搭夥做了廣告公司。我跟南哥做過短暫的同事,那是在一個客戶的提案會議上,因為南哥堵車遲到,我臨時被老闆安排替他講稿。講到一半的時候,南哥悄悄進會議室跟我使了個眼色,然後完美的接了上去。


晚上我們在公司覆盤,我跟南哥在樓下的711吃泡麵。南哥跟我說,上海是一個特別迷人的城市。我一時間不知道怎麼理解,南哥又說:就像一個好看的婊子,你沒辦法拒絕。


我與南哥前後腳離開上海,回到合肥之後我們還一直聯繫,南哥很快和幾個朋友合夥創業做了公司。廣告業在二三線城市雖然並不發達,但是地緣客戶的需求也不高,公司也還算穩定。按照南哥的話說,比在上海好混吧。


上個禮拜南哥跟合夥人商量之後關掉了公司。南哥說,跟疫情關係不大,只是長期以來我們都沒有仔細算過賬,這次大家都有空了,好好算了一筆賬,發現情況很不好,加上疫情的影響客戶都滯後了。盤算了一下,這事兒幹不下去了。


一下子遣散掉二十多號員工,付掉最後一筆錢之後,南哥錢包已經空了。時間不等人,他決定再次去上海重新回到職場。南哥在微信上跟我嘻嘻哈哈,睡前給我發了一句話:我就說上海是個婊子吧,她又在勾引我了哈哈哈哈哈。


2


大家正式在家復工之後沒多久,小刀又辭職了,裸辭。


我之前看到一個關於95後職場報告,報告上的數據特別嚇人,說95後離職都是直接炒掉老闆,不高興就閃人。小刀已經過了95後年紀的階段了,但是性格還停留在95後的年紀。


我之前我問過小刀,有沒有因為疫情而更加珍惜目前這份工作?小刀覺得和疫情關係不太大。年齡、房貸、婚姻家庭這些壓力是最主導的,但疫情會讓他思考所在的行業的穩定以及抗打擊性,對是否繼續從事這個行業陷入了猶豫。


最近爆出來的基層廣告人的生存現狀猶如歐洲難民一樣讓人唏噓,沒有疫情的時候大家唱衰行業,疫情來了之後大家發現行業根本不用唱衰,真的很慘。首先沒穩住的是老闆們,開始病急亂投醫。要不是回款停滯,就是項目推進不理想,然後開始折騰員工。


裸辭的人最容易陷入焦慮。但對於一個裸辭次數比較多的小刀來說,差不多已經兼容了這種焦慮。總之,讓自己忙起來,在空閒時間裡保持時間規劃,早睡早起,定時學習輸入和寫作,也是一個辦法吧。


同樣裸辭的阿藝就比較後悔,可能是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誰也沒想到疫情到如今依然看不到拐點。


阿藝之前就職的公司是國內數一數二的新媒體集團。即便如此,公司也因為疫情問題不得不開始著手精簡人員編制。阿藝還不是公司裁員第一批名單上的人,就算不辭職本來線上辦公也照樣領工資。但因為年前已經做好離職的計劃,不會因為疫情而變動。


線上辦公本來對於新媒體來說沒什麼區別,但因為疫情的影響問題,大家也開始人心惶惶,不在一個空間裡也會非常焦慮。阿藝苦笑:焦慮也沒用,現在連門兒都出不了。


疫情帶來的空餘時間也逼著大家去思考。小刀現在徹底打消了之前創業的想法,認定了自己沒有創業的命。阿藝在疫情之前就有不少優秀的公司和團隊向他拋來橄欖枝,但遲遲沒有答應。疫情一來,廣告傳媒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下降了70%。阿藝說,難怪網上的簡歷沒人查看了。


阿藝也有跨行溝通過,跟阿里巴巴深入溝通陷入了停滯,後來談崩了。此前沒接觸過的保險業打來電話,病毒無情人生無常啊,看來買份保險還是有必要的。阿藝想。


3


小刀在年前就考慮過要換工作,有幾次在群裡聊到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我以為是興趣愛好,後來才知道他其實有考慮過換個行業,比如從事心理諮詢工作。隔離這段時間剛好裸辭,也就堅定了這個想法,已經在準備今年的考研和培訓相關事情了。


追問之下,發現小刀這個決定最根本的感觸來源於幾年工作下來,發現本科生畢業的年輕人,在一個三線以上城市找到一份正常薪水的工作是非常簡單的。然而到了30歲後,你會發現中層的位置少之又少,擠不上去就必須繼續和年輕又更聰明、新潮的95後搶飯碗。同時,不做執行就得去做管理,然而公司是永遠不缺管理的。


這個結論跟南哥的觀點幾乎一樣。在打算關掉公司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本土也有一些大的公司拋來橄欖枝,希望南哥能加入。職位待遇都還可以,比較尷尬的是南哥的年紀和在公司的發展前景是能預見的,這兩年還行,在過幾年呢?細想之下,南哥還是放棄了,畢竟做過老闆的人,考慮的會比較多一些。


我問過阿藝同樣的問題,職業規劃有沒有什麼變動之類的。阿藝佛系中透露著堅定:關於職業生涯,我只能說珍惜任性的日子,堅持本性的選擇。對於熱衷的東西,不會放棄也很難放棄。


2018年我跟小刀做過同事。這一代30歲左右的廣告人,對於市場環境和職業前途還是有一定的思考在裡面。如果一定要說深層焦慮,小刀的焦慮來自於,二三線以上城市的公司都不缺年輕的勞動力。他覺得很多人進入體制內,是一件並不想但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這也就是很多人在討論的“內卷化”。


小刀說,我選擇轉向心理諮詢工作,也是希望能有一個能自己直接面對客戶,能借助專業大平臺,同時還能做很久(業內朋友說心理諮詢可以做到80歲)的職業。這也算是給今後的自己找一份維繫生活的穩定出口吧。


4


我去問老劉,說疫情的選題還想找一個老闆來聊聊企業經營層面的情況。老劉說,我剛剛裁了一批人。


老劉公司做線下教育的,去年第三季度的時候公司就計劃做幼兒教育周邊的業務,計劃書剛批沒多久疫情就來了。老劉說,2020年第一季度徹底沒戲了。除了關停了幾個代理點和直營學校之外,運營部門也開始減員瘦身,賬上錢不多,必須要撐到疫情結束。


老劉還緊急的做了一些事情,讓所有老師開始轉線上網課,在運營部門抽調了幾個骨幹臨時組成了產品部。第一期線上課程的產品從團隊建立到內容確定以及上線測試,僅僅兩週。這種搶時間的自救戰役,老劉只有在幾年前做門店擴張的時候才經歷。


老劉說,我從沒有想到有一天在線上也要幹這種事情。


我問老劉,現在是因為疫情問題被迫進行的裁員計劃,疫情結束之後這些人有可能會被公司返聘嗎?老劉搖搖頭說,不會的。


估計很多公司因為這次疫情也才知道公司抗風險能力。老劉問我,西貝全國連鎖厲不厲害,還有你們安徽的老鄉雞正準備全國化,現在就看誰手裡錢多了。


老劉最後跟我說,疫情結束之後,所有企業會加強抗風險能力,這次疫情給所有老闆都狠狠上了一課,賬上沒錢再大的企業也會說死就死。


南哥這幾天在看上海的房子,聯繫了好幾個房東,他還是比較喜歡湖南路那一片。我看了價格咂舌,這片很貴啊!南哥說,這幾年過的太苦逼了,再回來說什麼也不能委屈自己了,喜歡的地方就用喜歡的方式來生活吧。


小刀和阿藝大概是除了才情之外,還是有著創作人的些許偏執,差不多是新時代的「文字手藝人」。他們在朋友圈不約而同的發佈了「招嫖廣告」,跟皇榜上的告示一樣,這個時代終於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賺錢了。


最近作家方方的一句話很火:時代是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我們很多人都頂不了也扛不起來一座山的重量,但是如果時代是一條大河,在擁擠的河道里,我們總會看到有人選擇逆流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