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当货币贬值时,对于普通人来说,应对方法是什么?

活动中心17653708


  努力赚钱才是最有效的应对方法,别总想着通过投资来对冲通胀,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普通人的资产本身就没有多少,同时投资伴随着相应的风险。

  比如前段时间议论的话题——90后平均负债12万多,除了努力赚钱难道还有别的法子吗?

  货币发行速度总是要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的,因为需要更大的缓冲地带,如同建金字塔,下层扩充的面积要远远大于增加的高度。即只要经济在发展,发生增速,那么货币贬值是不可避免的。

  人们收入的增加与货币发行有正关系,因为发行的货币总是要流到实体经济中去,所以通常情况下,人们的收入的增长是要高于货币的通胀的。与此同时,经济发展的越好,货币的流速越快,会进一步增加人们的收入——派生货币的多少来源于货币总量和货币流速。

  也就是说,投资是次要的,主要是对自身职业的规划,别总想通过投资来对冲通胀,比如炒股。

  投资对冲通胀面临风险,而风险表现为成本或代价的不确定性。比如长期投资股票可以相应的对冲通胀,但是短期却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甚至没有投资能力(或经验)的长期投资同样亏损,因为每只股票风险不是均等的。

  再比如房产,在我国过去二三十年都是可以相应的对冲通胀,但过去并不预示未来,谁都不敢保证未来不会出现美日的一样的房地产市场,一旦亏损可能将前面的收益全部亏完。何况房地产市场也不是均匀的,比如鹤岗,前些年购买的大幅亏损。

  社会财富的分布不是均匀的,往往遵循二八定律,80%的人只拥有20%的财富。而那20%的人却大多数并不是从管理资产(资产投资)变得富有的,反而是实体经济,有着较好的人生规划,并付诸行动。


三人聚众


通货膨胀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在我们国家表现的尤为突出,近三十年,是经济腾飞的三十年,也是物价飞涨的三十年,相对来说,也是货币贬值最快的三十年。

有数据现实,从1986年起算,最近三十年国家的货币总量上涨了280倍左右,也就是说,1986年的1万元(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280万元,货币的总量大概保持着每年21%的增长速度,相应的购买力的下降幅度可以想见。

在货币贬值的大环境里,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呢?我觉得有3点。

01 推动职业发展,个人成长其实是最抗通货膨胀的

货币贬值速度很快,但是只要你的收入水平的上涨速度能够跟得上,货币贬值对你的威胁就很小。

提到通货膨胀,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要去理财,其实我倒觉得,理财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而工作上的长足发展、工资的水涨船高,可是实打实的,每个月真金白银的发到你手里,靠谱!

举个例子,

我妈在银行业工作,三十年前,一个月工资不到100元,她的工作没有很突出,到现在也没有混成领导,但是现在的工资仍然能够达到近10000元,三十年上涨了100倍。

而如果要靠理财,你拿着每月100块钱,想要达成每月10000元收益的理财目标,年化收益率得多少?这么高的年化收益率还要保持几十年,这得是巴菲特才能做到吧?

在职场,我妈完全不算成功,只能算是恰巧选择了一个正确的行业。我们这个时代,凭借职场发展,完美对抗货币贬值的更多。

我有个同学,2010年大学毕业在厦门一家小互联网公司工作,月薪不到3000,后来凭借多年积累的优秀业务能力,2017年跳槽到阿里,年薪近70万,如果折算成年化收益率,这得有多高!

所以我认为,职业发展才是应对货币贬值的头号利器,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职场的可能性很多,选择对的行业、练好内功,比什么理财都强。

02 学习理财技能,用金融工具推动财富的增值

货币贬值的厉害,我们只要让财富保持同步的增值,就能抵消货币贬值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如果说职场发展是根本,学习理财就是财富增值的“助推器”,也是我们应对货币贬值的利器。

选择不同的金融工具,在三十年这么长的时间段里,对于财富的“改造”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二十年前,别人投资黄金,你选择银行活期存款;十年前,别人买房,你选择国库券;五年前,别人买了腾讯公司的股票,你选择P2P平台,别人和你的区别就在一个有一个的理财选择中,现象出来。

如何选择对的金融工具呢?这就要考验我们的理财技能了。投资眼光其实是学习的结果,没有人天生擅长理财,谁都是在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错误与修正中成长起来。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培养理财意识、学习理财技能、选择正确的投资标的,才能更好地应对货币贬值。

从目前的的经济环境来看,我觉得两个方面还会有机会。

一个是我们国家的股市,从历史数据看,股市是收益率最高的投资标的之一,而且我们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稳健,正在逐渐走到世界舞台的中间,这样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一定能在股市中有所体现。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选择指数型基金,定投股市,大概率能获得不错的汇报。

另一个是核心城市核心地区的房产,虽然最近新闻的信息都说房价下跌,并且国家的调控政策也很紧,但是我认为,目前国家城市化的进程还在进行中,核心城市对于人口的吸纳作用日趋现象,而且随经济发展,人们会有更大的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只要有需求,好的位置的房产仍能很好的保值增值。

03 理解财务风险,学会控制自己的本能

财富的保值增值最怕什么?最怕本金受损!

巴菲特忠告投资者有三点:第一,要保住本金。第二,还是要保住本金。第三,记住前两条。

普通人应对货币贬值尤其应该注意放防控风险,很多时候,我们盲目追求高收益,反而容易陷入投资陷阱,试想,本金都赔光了,手中的货币都没了,还谈什么应对货币贬值呢?

投资理财,风险收益永远是并存的,而我们的人性往往是,赚钱的时候,胆子越来越大,股市5000点,就有人敢喊出冲破10000点的口号,就有人不惜开始融资融券。

这就是人的本能,有了还要更多,而投资理财都是和本能对抗的,很多投资决策都是反本能的,所以巴菲特才说,在别人疯狂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疯狂。

其实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对于财富的侵蚀还是缓慢的,那些忽视风险的、屈从本能的投资才“立竿见影”,直接击溃你的生活。

综上所述,货币贬值和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面对呢?我们应该加速个人成长,推动职场升级,这是根本路径;我们应该学习理财,选择正确的金融工具保住自己的财富;我们应该控制风险,学会和本能作战。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理财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码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请您点个赞!

正好的理财笔记


楼主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人民币贬值,普通老百姓该怎么应对?尽量多换点美元现钞吗?无所适从,总要做点什么对冲一下风险,减少一点损失吧,下面思维讲座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1、开源节流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货币贬值的情况下,物价一般都是要上涨的。想要保持原来的生活水平,必须是要有相应收入的提高。如果收入没有相应提高,你就必须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无法开源,就节流。

菜市场的西红柿都从3.5元一斤涨到了5元一斤,我只好也不吃了,用还没涨价的香蕉替代一下。

如果你以前穿百丽的鞋子,现在就穿达芙妮;以前穿范思哲的衣服,就换成优衣库……

一年两次的旅游就缩减到一次,或者换为周边游。能住快捷酒店就不住五星级酒店……

2、换美元真的有必要吗?

如果你没有出国换美元的需要,就别瞎跟着去换美元,人民币换美元成本太高了,1万人民币换美元手续费要150块钱以上啊。而且现在人民币也逼近7了,现在换来保值意义不大。

3、如何理财?

钱放在哪里比较好?银行理财还可以放,货币基金可以放,债券也能买。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就是赶不上通胀速度了,只能尽量减少损失。

就暂时不建议买股票基金、投数字货币、网贷了,普通人去投资都是被割的命运。

有朋友问到黄金,黄金有纸黄金、实物黄金、黄金ETF基金、互联网黄金等。我是这样认为的,黄金适合有钱人买来做长期保值增值的。如果你有几百万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买5%左右的黄金,现在国内黄金价格不算低了,可以等跌一跌再买。

如果你能拿来理财的资金也就几万十几万,那就别买黄金了,毕竟这钱你随时都可能拿来花的,买黄金短期内赚不到什么钱的。实在没地方放,放在银行定期的短期理财产品起码也有4%左右的收益。

4、要不要买房?

要不要买房?人民币贬值,国内大部分非固收类资产都呈现下跌趋势,买啥啥亏,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有买房才是很好的保值增值方式。

而人民币贬值对于房企来说是利空,房企为了资金尽快回笼,一般会采取降价促销方式卖房。

从历史经验来看,货币贬值后,买房还是很好的保值选择,能买就买一线和强二线吧,明年买房应该是个好时机。当然,举债投资房地产就没必要了。

以上是思维讲座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思维讲座


货币贬值时,对于普通人来说,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购买力下降。原本10快能吃一碗拉面,现在需要15块钱。如果有了这个意识,就要学会提前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而不是已经发生货币贬值了,再进行相应的举措


第一、合理配置对冲资产。

如果持有单一国家货币资产,货币贬值的影响是全局性的,哪个资产都逃脱不掉。这个时候的风险是100%。所以,可以适当配置对冲资产。比如说美元资产,来做对冲。因为美元和人民币是呈反向关系的。但老百姓在选择美元资产的时候,尽量选择风险较小的,比如说香港保险美元保单这种的

第二、提升资产配置组合保值增值能力。

既然货币贬值是全局性的,那么我们个人在进行自我资产搭理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在保值的基础上,增加升值的可能性。一方面配置保底地产,一方面配置一些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较高收益资产。从而,提升整体资产的增值能力。

第三、开源节流。

这条相信大家很多都明白。赚的多花的少了,剩下的才能更多


莫吝金钱


最简单的思路,面对货币贬值,唯一的办法是找寻你可以绑定的保值标的物,并且这个标的物最好具有流动性。


1。保值标的物

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某个货币。要看你的资产和实现的能力。

比如你判断房价涨,货币发毛了,房价的上涨速度加快,当然可以买房,但是房子的投资是需要一大笔钱的,这类投资适合资产量比较大,有闲钱长期闲置的人,去操作的方案。

比如有富人买香港半山的豪宅,一下几个亿买一个别墅,是因为他的资金量级别,如果把几个亿去买不同的理财产品做组合,比较困难,所以只能去找适合他体量的标的物。

如果你有10万或100万,应对贬值,你的标的物就宽泛很多,可以换美元,也可以换黄金,因为黄金是用美元标价的。

2.流动性

要有流动性的认识,这是投资保值、理财中非常重要的意思。就是你能方便变现,如果保值升值了不能变现,这个方案就有问题。这一两年出了很多问题案例都是买了某高收益产品不能变现。

比如买黄金,要买能变现的银行纸黄金,虽然不能提取实物,但是随时可以卖掉兑现利润。如果买实物黄金或金银首饰,卖出的时候就困难或打折扣了。

同理,富人买香港豪宅,是因为好变现,豪宅稀少而买家多,卖的时候不发愁。富人为什么不买一箱子钻石,就是变现困难。

普通人,要理财成功,保值成功,也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不能什么热门就去搞什么。考虑问题的角度,就是找寻一个安全的标的物,还有好的流动性,那样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陶涛shapan


货币说白了就是一个国家出具的信用凭证,货币出现大幅度贬值就是对底层国民的经济掠夺。如果这个国家出现货币贬值首先考虑把手中的货币换成固定资产、古董和贵重金属或他国货币。




王的贝多芬


很简单一句话:只要让自己货币产生的收益超过CPI涨幅就相当于抵御了通货膨胀,就免受货币贬值的侵害。

通货膨胀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在我们国家表现的尤为突出,近三十年,是经济腾飞的三十年,也是物价飞涨的三十年,相对来说,也是货币贬值最快的三十年。有数据实,从1986年起算,最近三十年国家的货币总量上涨了280倍左右,也就是说,1986年的1万元(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280万元,货币的总量大概保持着每年21%的增长速度,相应的购买力的下降幅度可以想见。


国内货币超发还是很严重的,2008年国内M2只有40万亿规模,到了2018年M2规模已达到185万亿。M2是GDP的2倍,10 年内 M2 规模达到了 48 倍以上。而囯内物价也是涨幅惊人,10 年前普通白领吃顿工作餐,也就是6-7元,现在吃个工作餐至少 18 元以上。这也說明了货币的购买力是越来越不行了。导致国内货币超发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靠房地产、基建投资来拉动,而不是民间投资和消费,所以货币要想不超发也很难,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都需要靠银行放贷支持。另一个是,只要一遇到经济下行,国内的货币政策就要充松,但是货币竞松对经济刺敫的作用会越来越弱。因为,经济下行靠货币兖松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引来通货膨胀。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理财还可以放,货币基金可以放,债券也能买。但无论如何,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就是赶不上通胀速度了,我们能做的只能尽量减少损失。如果有大笔资金,也可以选择黄金,黄金适合有钱人买来做长期保值增值的。投资类型有纸黄金、实物黄金、黄金ETF基金、互联网黄金等。

其次是基金,基金大致分为:货币型基金、债券来基金、股票类基金、混合类基金,建议普通投资者可以在债券类基金和股票类基金分别配置,因为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行业地位逐渐提高,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金融行业发展,而且我国居民的财富的积累由改革开放后的下海经商—房地产—互联网几个阶段,那么下一个阶段理所应当的该轮到金融行业了。

每一年货币都在贬值,因为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年都上涨。只要让自己货币产生的收益超过CPI涨幅就相当于抵御了通货膨胀,就免受货币贬值的侵害。

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召开发布会,发言人孟玮表示预计全年CPI增幅3%左右。CPI增幅3%什么意思呢?

2019年1月的10000元能买到2020年1月10300元的商品。银行一年定期利率大概为1.95%;如果存长期,还能存大额存单,利率能达到4.125%左右;如果存理财,利率还能达到4.5%左右。我们假设按4%的利率来计。2019年1月1日存一年,2020年1月1日的资金为10400元。那么买2020年1月1日价值10400元的商品所花的钱,相当于在2019年1月1日买价值多少的商品呢?10400/(1+3%)=10097元。

这就表明,你如果你不花钱,存银行,只需要用10000元就可以购买未来10400元的商品。如果你消费的话,想要买到一年后值10400元的商品,必须要花10097元。比存款多了97元。这代表了,货币贬值以后,你还能有97元的收益。
假如今年的CPI上涨4%,银行存款利率也是4%,那你免受侵害。
从上述计算示例中我们得出下面两个结论。
第一、是否能够抵抗货币贬值,抵御通货膨胀与自己的理财能力,投资能力有很大关系。投资能力越强,收益越高,自然可以容忍更大程度的CPI涨幅。

第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的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形势没有发生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CPI达到3%,对未来也是非常强的借鉴意义。也就是说,我们的理财收益年均至少要能超过3%。

作为普通人不要苛求太多,如果是我。

第一、在可控成本内花钱消费,如果已经预判了货币将大幅贬值,那货币在自己手中最贵的时候就是当下。所以不妨在当下把钱花了,买自己想买的。省得到以后手中的钱已经买不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了。
第二、货币大幅贬值,银行存款利率肯定已经跟不上了。这个时候就考虑投资贵金属,房子,古董等在乱世中能够体现价值的投资品。货币大幅贬值,社会动荡已成定局。只有考虑将自己的资金投到大宗、稳定的商品上去,以期能够避开恶劣的经济环境。

会计梵纳斯


货币贬值,其实对我们普通人是没有太多应对办法的,但仍然值得重视。

不要瞎折腾,把本金折腾没了

很多人在投资上,会有一种盲目跟风的状态。比如最近什么币火,就脑子一热投资什么币。比如P2P很火,也跟风投,结果到最后,监管来了,跑路的跑路,整顿的整顿,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就把本金赔进去了。不要贪小便宜,安安稳稳地在钱存在银行,或者买点银行稳健型理财,任何时候本金安全最重要。

投资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过去由于人口红利及城镇化建设,房子是抵抗通胀贬值的最佳的方式。如今随着楼市的调控,高房价并不是可持续的。因而投资房产不一定能对抗货币贬值。

但一些城市还是值得关注,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定位,因而大湾区内年轻人口流入的城市是值得关注和投资的。像东莞、惠州、中山,有深圳人口的外溢效应,未来交通网络更加紧密。

适当持有外币

我国每人每年有5万美元的外汇额度,因而为了对抗货币贬值,建议也适当持有外币。资金更充足的,可以配置些以美元计价的海外保险等。


财思思


对于普通人来说,简单的应对方法有二。

投资自己,努力工作,让工资增值

我拿北京举个例子,北京市平均工资变化如下:

2008年44715元   2009年 48444元   2010年 50415元   2011年 56061元   2012年 62677元   2013年 69521元   2014年 77560元   2015年 85038元   2016年 92477元   2017年 101599元

2017年是2008年的大约2.3倍。

再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上涨情况

2008年 5.9 %

2009年 -0.7 %

2010年 3.3%

2011年 5.4%

2012年 2.65%

2013年 2.63%

2014年 1.99%

2015年 1.44%

2016年 2%

2017年 1.55%

根据这些计算一下,2017年的物价是2008年的1.21倍,这里面没算房子,但也一定程度反应了物价变化和通胀程度。

根据近10年的统计数据,工资的增长是远高于CPI上涨的,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抵抗通胀最重要的方法是投资自己、努力工作,让收入追的上平均工资的上涨。

做好资产配置

黄金等贵金属作为避险资产要配置一些,从美国的历史来看,其实增值最多的是股票和房产,然后是债券,然后才是黄金。有一张统计图,如下大家可以自己看。但是黄金在中国人心里的地位比较高,手里换些黄金会有安全感,而且在经济下行概率较大的情况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表现一向不错。



最后总结一下对于普通人来说,抵抗通胀最重要的方法是让自己增值。让工资追得上平均工资的增长。然后就是做好资产配置,现金是无法抵抗通胀的,需要买一些黄金,再定投一些指数基金。


莫水宏观经济


最好的办法是置换一部分贵重金属和外汇。

全部置换也不足取,毕竟现在还有一定购买力,置换一部分即可。

贵重金属首选就是黄金,其次是白银。

外汇首选是瑞士法郎,其次是美元。

从现实操作上讲,黄金很难购买(纸质黄金除外,本身也无任何价值),白银相对来说容易操作。

外汇很难购买了,但找关系还是可以的,以后可能越来越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