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復工招引雙線齊發 成都國際鐵路港忙起來了 開行量不降反增80% 綜保區力爭9月運營


復工招引雙線齊發 成都國際鐵路港忙起來了 開行量不降反增80% 綜保區力爭9月運營

中鐵聯集成都中心站又恢復了繁忙


成都國際鐵路港中心站閘門外,一輛輛滿載集裝箱的貨車正在門口等待司機測溫、全車消毒後有序進場,貨車排起的長龍一眼望不到盡頭。“最遠一趟班列將在10天后到達羅茲,今天還要儘早出發。”戴上頭盔,套上手套,吊車司機張伐三兩下便爬上巨大的龍門吊,重新回到操作間開始裝卸搬運。

一頭保班列運輸通暢,一頭抓綜保區項目建設,成都國際鐵路港復工復產雙線齊發,港區內熟悉的繁忙與活力又再次恢復,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關鍵樞紐之一,這條鏈接亞歐大陸的經濟大動脈,又忙起來了!


開行量不降反增

今年開行超200列 同比增80%

“疫情期間,我們中歐班列(成都)運輸班組全封閉管理,每天運輸都很忙,我很久沒回家了。”在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機務段列車整備場內,36歲的仲俊瀾是中歐班列(成都)的火車司機,他正為下一次發車做準備。“今年雖然發生疫情,但我的工作量卻並沒減少。”

伴隨著開行而出的班列,成都季茜鞋業的訂單也隨著滾滾車輪踏上歐洲大陸。“時效和價格都令人滿意,關鍵是一路暢通不受影響,中歐班列(成都)當然是最佳選擇!”成都季茜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原本公司的境外訂單主要通過公路運輸出口,隨著中歐班列(成都)境外線路越來越豐富,公司去年開始嘗試經中歐班列運輸到俄羅斯。

做出同樣選擇的,還有聯想集團。不久前,聯想收到客戶的反饋信息,國外客戶生產計劃提前,所以這批貨物必須提前到達。然而,按照原定班次,聯想本批次貨物將在幾天後搭乘公共班列出口歐洲,如何才能提前到達?

“客戶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接到反饋後,青白江區港管委與港投集團兵分兩路。一路跑中鐵集,最大限度地將班次進行前調;另一路針對班次調整後,保障班列正常運輸,臨時開展貨源組織。在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2月19日下午3點,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內,隨著三聲汽笛長鳴,中歐班列(成都)順利發車。此次主要搭載著聯想集團發往歐洲的平板電腦、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班列,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國家,約13天后將到達荷蘭蒂爾堡。

“這幫我們大大節約了成本。如果鐵路無法按時發運的話,為了按期完成客戶的訂單,我們就會轉成航空運輸,成本至少比鐵路運輸高三倍。在疫情期間還能按時發貨,也提升了客戶的信心和滿意度,也再一次證明了中歐班列(成都)的成熟和穩定。”看著滿載貨物的列車提前發車,聯想集團全球物流相關負責人有些激動。“這極大地解決了疫情期間公司國際運輸的一個難點!”

“這次疫情對中歐班列(成都)來說也是一次考驗,我們主要開展線上營銷,儲備運量,同時積極拓展國際化的服務產品,通過這次疫情考驗,我們應對突發情況的體制會更加健全。”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李成緣告訴記者,截至2月24日,中歐班列(成都)2020年已開行超過200列,開行量不降反增,較去年同期增長80%,貨物涵蓋電子產品、汽車、服裝、木材等。

“這是因為受疫情影響,當前一些製造類、電子類適合公路運輸和空運的貨物正逐步轉移到鐵路運輸領域。”李成緣解釋說,隨著相關企業逐漸將目光轉移到鐵路運輸,中歐班列為帶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增長開闢了新路徑。


復工招引雙線齊發

綜保區力爭今年9月封關運營

走進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切割聲、焊接聲、錘打聲與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正演繹著綜保區項目建設的“速度與激情”。

成都國際鐵路港綜保區於去年12月份獲批,重點打造保稅加工區、保稅物流區、口岸作業區、貿易展示區四大功能區。受疫情影響,綜保區標準化廠房建設項目的工期耽誤了近20天,為此,成都國際鐵路港堅持“一線作戰”“現場辦公”,力爭項目在今年9月實現封關運營。

在復工現場記者看到,綜保區標準化廠房正在進行封頂施工,部分廠房已初步具備投運能力,其中1號廠房已封頂正在進行內外裝修,2、3號廠房主體施工已完成80%,4號廠房正在進行上部鋼結構施工。

一頭抓項目建設,一頭抓項目招引,成都國際鐵路港正多元化探索“保稅+”業務。記者在現場瞭解到,綜保區項目前期實現了同步申報、同步建設、同步招商。隨著成都國際鐵路港和國際班列的快速發展和吸引力逐步加大,綜保區項目招引如火如荼,目前已簽約引進創維、佩南頓等一批智能家電、保稅冷鏈項目。

“綜保區的設立將會使我們的業務範圍大大拓寬。在綜保區的支持下我們正多種模式發展跨境電商。”佩南頓西南片區總經理屠銀輝介紹。

“目前,中歐班列(成都)已聯接境外26個城市和國內15個城市,吸引了聯想、戴爾、TCL等萬餘家企業利用通道開展業務,因此這是利用樞紐口岸及國際貨運通道優勢,承接產業轉移的需要。”成都國際鐵路港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圍繞“保稅+展示”“保稅+貿易”“保稅+製造”“保稅+供應鏈”等拓展“保稅+”業務,成都國際鐵路港將作進一步的探索和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