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後,我才發現深圳房子買錯了


2003年的“SARS”,2020年的“新冠”疫情,不斷刷新人們的居家生活方式觀念,讓每個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居住家園。


採光通風良好、密度低,安心的物業保障,設計合理的戶型,都是健康生活的基礎保障。


即使沒有疫情,優質的人居住宅環境,也是品質生活的基本條件。


疫情過後,房子怎麼選?除了反思,我們更要未雨綢繆。


2月27日下午,大灣區研究院、中房智庫聯合房產大象特邀7位深圳地產界資深人士,舉辦了一場線上沙龍直播討論會。會議由資深地產媒體人雷鳴主持。


中國房地產報社副社長 肖勇:

疫情讓人們對房子的選擇更加多元化


精華解讀 | 疫情後,我才發現深圳房子買錯了


“疫情對買房有幾點要求,尤其是對公共服務的要求水平提升提出了要求,置業選擇,不光買房,買的更是生活品質。


中國房地產報社副社長肖勇從城市置業選擇、人居環境等方面剖析了疫情對人們生活變化影響。


他提到,在一份有5000名網友參與的“疫情過後,你會換房嗎?”投票調查當中,56%的購房人群想換房,對居住滿意的網友,只佔比20%。


例如,通風、採光良好成了這次疫情後許多購房者買房首選的要素,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會讓室內”1+N“的居住模式被放大,例如,在線辦公模式,就對客廳功能提出了特殊要求,居家陽臺也變成多功能場所。


“疫情讓人們對房子的選擇更加多元化,除了注重功能性,更注重活動空間、科學規劃,以及綠色環保的理念。


此外,優質的物業社區管理,對購房配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房子周邊就近配套的醫療服務,也對健康維護更為有利。


肖勇認為,疫情之後,購房者對核心城市的置業選擇會更加堅決。核心城市的公共服務水平、設施會更優於非核心區域,例如,大灣區片區,長三角地區等,其他19個核心群城市,都是比較合適的置業區域。


“對於此次疫情影響較大的文旅產業來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康的生活理念,對康養人居生活的要求在提升,他預計,文旅康養行業將會迎來長期的增長期


“對房地產行業依然長期看好,受到疫情影響,可能一季度比較艱難,預計會在二季度回暖,他提到,疫情期間,許多房企通過行業自救增加現金流,同時也是購房者置業的好機會,能淘到性價比好的房源,經過疫情之後,房地產行業一定能迎來健康發展。


同致行地產集團董事長 王波:

“多買一間”與“第二居所”


王波認為,在此次突發的疫情期間,防疫措施跟進不足凸顯了部分城市配套的滯後,在公共配套不足的情況下,自我保護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居家小區的舒適度是優先需要考慮的,如果資金充裕,儘量多買一間,能買三房就不要選擇兩房,足夠空間對空氣流通,居住舒適度都能帶來好處,另外,分區也非常重要,例如餐廳與客廳的功能分區,洗浴系統的乾溼分離,客廳與臥室的動靜分區等等。


此外,他提出“第二居所”的概念。即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地方,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而在城市之外,近郊遠郊,能有一套貼近自然的居所,他認為,“第二居所"是改善置業的理想選擇。


王波同樣對看好今年的深圳房地產市場,他提到,雖然樓市“小陽春”夠嗆,但深圳的恢復能力會很快,疫情也會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


“根據有關調查顯示,2003年SARS疫情之後,上海房價上漲了27%,深圳房價上漲了46%,疫情雖然延緩了需求,但依舊能帶來快速的市場反應,他預測,預計今年下半年3季度深圳市場會逐漸恢復,而在2季度,無論是剛需還是改善置業,都會是入手的好時機。"


深圳中原董事總經理 鄭叔倫:

容積率低的小社區受青睞


作為一名香港人,鄭叔倫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印象更深。


“SARS和這次的武漢新冠疫情有很多共同點,也已經讓大家造成了恐慌心態,也讓大家買房置業觀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鄭叔倫舉了個簡單的例子,過去在深圳東部地區,大家普遍認為其交通不便,道路偏遠,樓市的關注度也比較低,但這次疫情讓許多深圳人改變了這個看法,從深圳衛健委公佈的深圳確診病例活動的小區場所來看,遠距離的深圳東部,疫情發生率較低, 鄭叔倫認為,東部樓盤普遍低密度,樓間距大,片區人口密度低,這些都是影響疫情的關鍵性因素。


“過去深圳購房者喜歡大社區,認為大社區人氣旺生活配套方便,不過在疫情之後,容積率低的小社區反倒更受購房者青睞,反觀2003年SARS爆發,高密集的香港淘大花園先後有超過300個居民受到影響,疫情嚴重。


他認為,疫情之後,許多購房者發現,獨棟或多層在採光通風上是顯著優於高密度房子的,健康的人居環境如今成了許多購房者的第一選擇。


談及疫情之後的深圳房地產市場變化,鄭叔倫認為,“以深圳為例,現在很多小區還是封閉式管理,中介帶看停止,售樓處關閉,成交量低迷,可能會令部分開發商資金緊張,會出現促銷情況,打折力度會比較大,新房優惠比較多,二手房個別業主會有筍盤出現,有需求的購房者可果斷出手,機會無需等待。


長期來看,疫情是“黑天鵝”事件,並不會影響樓市結構,深圳樓市往上走的趨勢不會變,對目前的成交量會影響,但時間不會太長。


廣東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

深圳“小陽春”只會延後,不會消失


疫情過後,如何正確購置房子,廣東省住房與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首先強調了"物業"的重要性


"拿深圳來說,疫情把存量房品質差異做了區分。這一次,物業的價值在疫情中發揮得比較明顯,打破了以往購房者認為物業僅僅只是一個收費的存在,居住氛圍和居住體驗在這次疫情中受到重視。


他認為,深圳在步入存量房時代後,房子依靠價格來分化,在房地產調控之下,深圳未來的上漲幅度不會太大,可能覆蓋不了交易和持有成本,購房者更多關注的是房子本身的增值部分,例如此次疫情中,凸顯了較高價值的物業服務。


“疫情管控的強弱,都是考驗物業管理新的體現,什麼是好的物業管理?他認為,有好的智能化的管理系統,人機交互系統,對於緊急突發事件的響應速度,人性化服務,這些都是未來物業的增值服務部分。


李宇嘉提到,疫情之後,居住需求延後,但不會消失,需求會很快釋放後續市場會有回升。對深圳未來樓市,長期看好,從"0"到"1",深圳樓市會進入常態恢復,預計整個"小陽春"會延續到4月底,"小陽春"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東方包豪斯建築設計機構董事長 曹漢平:

裝配式建築理應受到重視


"城市突發災難往往能推動城市進步

。“東方包豪斯建築設計機構董事長曹漢平認為,疫情之後,核心城市依然往高容積率發展,紐約、東京依舊是國內一線城市的榜樣。


曹漢平認為,房價是城市價值發展的體現,例如深圳南山區的GDP增長始終排在全市第一,其房價也是全市最高的,同樣,對於建築設計的思考也是行業人士,乃至購房者需要關注的。


"關注健康的住宅,首先要關注細節,例如我們的辦公、居住空間,除了關注溫度、溼度基礎方面,還需要增加殺菌、滅病毒的功能,預防感染,疫情後,對健康人居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曹漢平在直播中提到了武漢火神山醫院,他認為,火神山醫院從正式動工到完工,不過10天時間,其標準化設計、裝配式施工,讓建築行業應該更深度思考細分行業的標準模式。


“例如,部分城市公共區域可以打球,也可臨時抗災,裝配式建築應用場景非常之多,應該受到重視的。”他認為,裝配式建築應該受到重視,這不僅帶來建築技術上的變革,也可以應用在許多城市公共區域場景上。


樂領生活創始合夥人 張梧峰:

思考四個“關係”


樂領生活創始合夥人張梧峰從人居環境變化闡述與人與自然,人與空間,人與人以及人與自身的四大關係。


他認為,疫情的發生讓我們更為重視健康生活方式,空間要素也變得很重要,未來是不是抗疫,在人與空間共處的環境下,功能區的定義,人和人的關係,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比如,在市區解決常規工作生活,在市郊,解決人與自然的關係,有條件還可以在更遠的地方,享受更多生活場景,找回人和自身的關係。


他提到,人置業的兩大需求,生生不息,一種是生存類的需求,另一種是生活類的需求,而更高階的置業需求,則是旅居需求。


中國小鎮指數研究院院長 範嘉:

小鎮可以是城市的“第二居所”


“我們的大城市規範設計精細化,卻較少考慮人類健康發展需要,隔閡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交流,在享受極大物質需求後,大自然有機融合的健康生態環境卻被拋擲腦後。”


中國小鎮指數研究院院長範嘉闡述了人居環境對於健康的影響,“疫情讓我們認識到人體免疫力的重要性,過往更多追求GDP的增長,在健康管理,公共服務上,我們城市都有所缺失,特色小鎮,是大城市的產業互補和健康延伸。


他認為,大城市周邊的"特色小鎮",是未來人居住宅的發展方向之一,特色小鎮可以填補城市住宅方面的缺失,推動房地產發展的升級,。


小鎮是都市人的“第二居所”,既可以指揮辦公, 又可以修身養性,從特色小鎮改變房地產建房的簡單思維,打造文明生態的科技系統,也是未來的人居改革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