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打亂了師生們假期和開學的生活學習節奏。為抗擊疫情,學校第一時間成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並部署工作,通知下發時多數輔導員正和家人歡聚一堂,共渡新春。

接到“戰疫”命令,輔導員們除夕當夜便迅速採取行動,近一個月不分晝夜,從假期中的每天緊張排查統計學生的信息,到線上開學後,有序組織學生“延假不延學、停課不停學”的網絡教學,發佈求職的招聘信息,召開各類的主題班會,開展豐富的居家活動,排解學生的心理困擾......輔導員無疑是“召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全能“戰士”。

  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阻擊戰中,各項學生工作有序開展推進,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輔導員同心同向,通過分享學習,交流經驗,互相鼓勵加油!學工處陸續收到來自各學院各輔導員的做法分享和工作感想,彙集大家表達心得感受的重點詞語,譜成了一個心願圖,那就是“同心同向,共克時艱”。疫情的特殊時期,新使命,新擔當,輔導員成為學子在求學、求職路上的“指南針”。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1 思想行動的航導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後,全國各地每一個“礦大北京”輔導員行動起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能源學院各年級組織“學習強國”、微信、QQ、騰訊會議等形式召開線上年級大會、班委會、學生黨員骨幹會議、“疫情通”線上培訓等,把握疫情期間學生思想的動態情況。機電學院開展關於“逆行”討論的“主題班會”,使同學們增強了國家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堅定了奉獻國家的崇高理想信念。力建學院通過“風雨同心,共克時艱”作品徵集活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同學們積極參與,通過徵文和藝術作品傳遞正能量。文法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倡議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頭做嚴明紀律的踐行者、嚴防嚴控的示範者、輿論宣傳的引導者,對學生黨員、共青團員參與社區(村)的防疫志願服務的事蹟和體會積極報道宣傳。輔導員們在疫情防控中,通過各種“無線”方式,緊密地“連線”每位學生,傳達學校的系列相關文件精神,幫助學生們對疫情進行正確的認識、科學的解讀和防範,對全民抗擊疫情充滿信心。同時,通過開展各類主題班會和活動,做好學校發出倡議“五個一”活動,即“履行一份承諾、寫一封信、讀一本書、做一道菜、健一次身”,帶領同學們疫情期間,精進學業,陪伴家人,強身健體。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2 學習成才的引導員

  疫情下,學校將“延假不延學、停課不停學”信息第一時間告知學生,為保證學習效果,各輔導員創新工作方法,推進“線上”的學風建設。管理學院引導學生開展學術實踐活動,通過線上方式對疫情下中小微企業現狀等進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指導學生學習。理學院通過問卷調研學生需求,聯合任課教師為學生提供電子版教材,輔助老師搭建網絡教學平臺,輔導員帶領低年級學生開展單詞王PK活動,發動學生骨幹開展學業輔導等,做好疫情期間的學風建設。在特殊時期,輔導員藉助問卷星、微信、QQ等信息溝通手段,對學生們的學習目標開展調研進行分類指導。通過建立專項互助小組,收集專項學習資料,給予專項學習指導,幫助同學們在家“學學習”“充充電”。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3 就業求職的指導員

  學校畢業班的輔導員在前所未有的疫情面前,能夠認清形勢,轉變以往就業常態的工作模式,通過將就業指導中心收集到的海量招聘信息、建立的線上空中雙選會、推出的各類求職技巧和考試課程視頻等發給學生,又能根據學生特點,開展特色就業指導,主動出擊與用人單位聯繫,獲取更多的招聘信息,有針對性地推薦學生簡歷,在疫情的特殊時期做到“就業服務不延遲”,幫助畢業班的學生把握住春招有限的寶貴機會。地測學院輔導員組織留校生成立“救助小隊”,幫助畢業班同學完成考博、考公、寫畢業論文等,郵寄國考京考、三方、學習資料等,解決在家同學的實際困難。力建學院積極聯繫公務員考試機構,為公務員事業單位等學生提供筆試面試複習資料,形成點-線-面(輔導員---班長---學生)與點-點(輔導員---學生)多重信息反饋渠道,確保就業信息傳遞暢通。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4 心理健康的疏導員

  輔導員們積極帶領學生及時收看北京電視臺的《老師請回答》節目,轉發學校心理諮詢中心“礦洞·心晴”的各類心理支持信息的推送,通過微信等召開班級主題班會,答疑解惑,傳遞正能量。安全學院建立了年級家長群,將學校“不離家、不返校”要求告知家長,家校聯動使學生在家期間能夠安心學習生活。地測學院在調研中發現疫情期間學生普遍感覺假期利用效率不高時,專門在輔導員個人開設的公眾微信號“學習與踐行”中推出原創文章“回覆同學們的來信----如何集中注意力”解答大家的困惑,收到學生的好評。化環學院建立特殊群體微信群,如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群、化環在鄂(經鄂停留)學生群等,給予特殊關注和引導,鼓勵學生積極面對,增強對國家政府的信心和自信心。學校關心留校生,建立專門聯繫群,為留校生採購水果,發放口罩,讓這些留校學生在疫情中感受“家人”的關愛。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結語

  清代鄭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輔導員們越是在艱難的時刻,越是能增進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越是能體現我們師生同心同向,共克時艱的堅定和從容!我們一起加油!


聽聽輔導員的戰“疫”心聲


眾志成城 防疫克艱——能源學院 白冰

  相信每一名老師和學生都時刻關注著新型肺炎疫情。有時候我們可能會產生著急、焦慮、害怕等不良情緒,但在行動上似乎又無能為力。因為我們無法像醫者、警察、建造工人一樣挺身而出,那麼作為一名輔導員,在疫情面前我們到底能做點什麼呢?在這場戰“疫”中我們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首先我是普通的公民,其次才是一名輔導員。每天清晨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關注疫情的發展,我希望這只是一場不好的夢,我無時無刻不希望疫情不再蔓延。當各種負面新聞鋪天蓋地的時候,我難過、焦慮 ;當我看到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時,我感動、感恩。廣州醫療隊一名97年的年輕女護士告訴記者:“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就沒法做事了!”作為同齡人,我感到深深的愧疚和萬分的欽佩,他們不是超人,沒有鋼鐵之軀,“這世上也沒有天生的英雄,是有人願意犧牲,才有了英雄”,是無數個像她一樣的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在我們的前面,是他們讓我堅信,這場戰“疫”,我們能贏!而此刻,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服從國家和政府的安排,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為國家添亂。

  作為輔導員,我們需要扮演好“傳達者”、“彙報者”、“引導者”等多種角色。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積極配合學校、學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準確無誤地將疫情相關文件通知下發並落實,通過網絡平臺、電話短信全面收集、統計、整理學生的各種信息動態,第一時間掌握每一名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情緒狀態,對湖北武漢等重災區的同學實行一對一實時跟進的關注關懷,對於有任何身體不適症狀的學生,及時上報學院並持續關注,建立學生骨幹工作機制,加強溝通效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應對”。不斷引領學生在思想和行動上都重視起來,做到科學有效的防護,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也對社會負責。同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引領工作,多次向學生強調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尊重事實,為防疫克艱戰爭傳播正能量。

  在收看北京衛視《老師請回答》第三期“疫情當前,誰在逆行”的特別節目時,每一名“逆行者”都讓我感動淚目,一名年輕女醫生與家人分別前往一線時,哭著對著自己的女兒喊:“媽媽是一名共產黨員,共產黨員什麼都不能怕”。還有無數個像她一樣的共產黨員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他們不是不害怕,他們不過是選擇了逆行而上。我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在這場防疫克艱戰爭中,我們必須保持理性,堅定黨的領導,相信國家的管控措施,守好“一切為了學生”的初心,擔好“為了學生的一切”的使命。

  越是在危難時刻,越能顯現出我們的民族精神,感受到中國的力量!在這場全民參與的防疫戰爭中,我希望我能做好學生的“引導者”。加繆說:“上帝的仁慈就表現在這方面,即賦予一切事物以兩面:善與惡、憤怒與憐憫,鼠疫與救贖”。所以我希望我能告訴我的學生,這次的災難將會成為我們一生難忘的教育課。首先我們要懂得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用有限的生命去創造更多的可能。其次要熱愛我們的國家,災難來臨之時,是無數箇中國人民擋在我們前面,我們腳下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是強大的中國在支持著我們,我們不得不相信,這場戰“疫”終將結束,春暖花開的日在終會來臨!作為大學生要學會思考,自覺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疫情蔓延,全國各地推遲開學時間,作為輔導員,引導學生珍惜時間,珍愛生命,充分利用在家的時間,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精進學業,多讀書,多思考!在防疫抗疫戰爭中,傳播正能量,為打贏這場戰“疫”做出應有的貢獻!

  不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只求做好本職工作,做好學生的引導者。2020年無法重啟,但2020年我們一定都會成長!


防“疫”不防情,延見不延學——地測學院 胡媛

  歲末年初,當我準備給2017級241名同學送上新年祝福時,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阻擊戰已經打響,除夕當夜按照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立即組織線上班長會議,傳達學校、學院防控工作精神,講解病毒相關科學知識,提高認識,加強防範,而後各班將有關疫情正確認識、科學解讀、防範事項等信息在班內展開宣傳教育,通過微信、電話、短信和每名同學及家長確認當前身心健康情況,彙總成冊每日跟蹤排查,確保同學們在思想上、行動上自覺做好防疫。

  防“疫”不防情,在疫情期間,多次開展了線上的主題班會,關於如何有效的防護疫情,保護自己以及家人,大家輪流發言,分享自己抗擊疫情的方法,同時班主任也給大家分享新冠肺炎相關問題、給班裡同學做心裡疏導,尤其給湖北籍的13名學生帶去了安慰。班心理委員主動轉發學校心理幫助政策,和可能存在心裡問題的同學攀談交流,緩解他們的焦慮緊張的情緒。通過《老師請回答》等電視節目,同學們暢談關於疫情的感受,紛紛表示作為一名大學生,雖不能和“逆行者”並肩奮戰,但心與其共系,隔離病毒但不能隔離愛,相信眾志成城,祖國一定能渡過難關。

  延見不延學,由於疫情無法正常課堂教學,輔導員配合任課老師展開線上教學的工作,帶領各班積極與任課老師建立線上聯繫,為克服缺乏教材的問題,幫助同學們尋找電子教材,資助網上購買等,保證學習效果。針對如何在家精進學習,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以及做好考研、就業等話題進行了一系列的討論。由班主任、輔導員班委帶頭,大家輪流發言,提升時間的合理利用,不能讓時間白白浪費。同時查閱資料,同學們相互分享目前本專業的就業方向,向準備考研的同學提出了好的備考意見等,避免出現延期開學而學習備考時間緊張等問題。

  特殊時期並沒中斷同學們的聯繫,越是在艱難時刻,越是能增進同學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越是能體現師生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堅定和從容,我們一起加油!


戰“疫”到底 一“研”為定——地測學院 信延儒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時期,作為學生工作隊伍的一員,關心每一位學生是我的職責與使命,學生的平安健康是我最大的心願。自我2018年擔任輔導員以來,與學生們在一起便是最難忘的經歷,這讓我深感榮幸。從之前的本18到現在的研18、19,工作上從生疏到逐漸瞭解,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輔導員強烈的責任和使命感。疫情防控期間,近600名研究生每日按時登記“疫情通”,每一個“收到”、每一次“線上班會”、每一個“接龍”,這都少不了每位班幹部和同學們的理解與配合。我時常與班長們交流怎樣統計更高效,同學間也互相交流了解了近況,我很高興看到同學們能如此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共同抗擊疫情。感謝學校、學院對我的關懷,感謝學生們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與支持。相信我與研究生們定能齊心協力,一“研”為定,戰“疫”到底!


禍兮福所倚,全民共抗“疫”——理學院 李姍姍

  對於新年的到來,我們可能有一萬種設想,但怎麼也沒想到,2020年,竟是這樣的開始。生活像被按下了暫停鍵,熱鬧的春節突然變了畫風。店家,旅遊區幾乎全部停業;沒有了走親串友,網絡拜年成了風尚;高速路上鮮有私家車輛;甚至行走了百步就可以在微信運動上佔領封面......面對肆虐的病毒,我們都停下了腳步,為了不添亂,自覺待家自行隔離。

  還記得,剛知道武漢“封城”消息的那個夜晚,很無措,好像等了很久,終於等來了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當收到延遲開學的通知時,有同學說,“我好像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開心,反而挺失落的。”好像從來沒有一個假期,過的如此讓人心急,也從來沒有這麼期盼著開學。當災難來臨時,我們才發現,原來平平淡淡的日子那麼難得,熱熱鬧鬧的生活那麼珍貴。

  當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被確診,被疑似隔離,我們感到焦慮。當我們知曉病毒隱匿性很高,很難被發現,我們感到恐慌。當我們聽到有很多人沒有條件被確診,沒有條件被隔離,我們感到失望,甚至覺得無望。

  但是......當我們看到,更多的醫護工作者,人民解放軍前往湖北支援,我們感到安心。當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捐助物資安全抵達湖北,送到每一位需要的醫患手上,我們感到溫暖。當我們看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如神助般建成,我們看到了希望。當我們看到“一省包一市”的政策落地,各地醫護出征前的誓師視頻,我們熱淚盈眶......

  2003年,SARS肆虐,我沒有恐懼,因為那時的我只是個14歲的孩子。如今的我,依然不會恐懼,因為我知道,再大的災難,總有人挺身而出、負重前行,洪水是,火災是,地震是,SARS是,新冠病毒依然是。在我們的身後是強大的祖國,是偉大的政黨,是團結一心的華夏人。

  這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架從澳洲墨爾本返航廣州的飛機,航班上沒有一個旅客,堆滿了澳洲華人無償捐助的救援醫療物資。有外國網友這樣評價,“從這場危機中我感受到這個民族太可怕了,他們太團結。”正如英國著名漢學家馬丁·雅克所說,中國人相信人定勝天,只要相信自己團結起來就能渡過難關。中國人並不過分信仰“外力”,而是把“團結”印在骨子裡。中國人的血脈就是中國人最引以為傲的“信仰”,同樣的血脈帶來了團結的力量。

  試問有哪個國家,可以在短時間內讓數以億計的人民群眾,自上而下以省、市、區(縣)、村(小區)、家庭等層層單元自我隔離半月有餘?抗擊疫情的同時,社會工作、救援、物資、醫療等各個方面有條不紊的進行,沒有暴亂,沒有搶奪?中國,再一次讓世界瞠目結舌!

  親愛的同學們,古語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福與禍互為因果,相互轉化,面對此次疫情,我們要樹立信心,下定決心,學會用積極的角度看待它。

  雖然很多人在怨懟,我們的戰“疫”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我們看到了,泱泱大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政府的號召力和執行力,基建狂魔的中國速度,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共同戰“疫”。雖然很多人在焦慮,疫情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結束?但我們得到了越來越準確的關於病毒的信息,我們瞭解了它的傳播途徑,知道如何最大限度的去保護自己和家人。同時,處於食物鏈頂端的我們再一次認識到,敬畏生命,與自然和諧相處才是發展正道。雖然很多人在感嘆失去了與朋友熱鬧的機會,這個年過的太平淡,但我們有了難得的高質量陪伴家人的時間。雖然我們對李文亮醫生的離去悲傷緬懷,但我們看到了國家給予的回應,他也讓我們相信,無論在哪個時代,總有這樣的英雄在,他是我們的榜樣。正直,求真終究可以成為我們的信仰!雖然我們現在在經歷嚴峻的疫情戰爭,但正是這樣一場戰役,使得中國向世界展示出強大的戰爭動員能力,十天建成上千病床的醫院,人員和物資的快速集中,數千萬人的瞬間移動管制,無一不在向世界展示著:中國是不會被打敗的!

  作為中國人,我們是幸運的,是幸福的。如果說,以前談愛國,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那麼如今,我們的愛國終於可以落在實際行動上了,這個行動就是服從安排,無召不返;精進學業,不負韶華;科學防護,積極配合;團結一心,共戰疫情!我們期待著戰“疫”的勝利,期待著春暖花開,陽光燦爛!

最後,請允許我向奮鬥在一線的所有“逆行者”們致敬/疫情肆虐,卻有那麼多溫暖的瞬間,看似平凡卻又值得我們銘記,謝謝你們,守護人間的天使,你們辛苦了!


共克時艱,請將你的需求告訴我——理學院 彭雪嬌

  2020年1月以來,理學院輔導員們一直密切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動態,面對來勢洶湧的新冠肺炎疫情,理學院輔導員們始終堅守崗位,及時聆聽學生們的心聲,從學生的需求出發,為學生提供保障、排憂解難、助力加油,以愛心、熱心、關心、耐心溫暖了這個漫長的寒冬,時時刻刻與學生們同在。

你平安健康,我為你保障護航。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的第一時間,每個輔導員最牽掛的就是自己的學生們,理學院輔導員們通過微信、電話、qq、問卷調查、與家長聯繫等多種手段精確掌握全體學生的身心狀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關懷與引導,安撫學生情緒,轉達最及時的諮詢,即時上報各項統計信息,依次建立了湖北同學微信群、北京籍學生微信群,同時還利用學院微信公眾平臺推送防疫知識,提醒學生科學防疫,堅定齊心協力抗疫信心。

  在我校開通學生報平安系統以後,為及時確保每位同學的安全,輔導員們通過每日班委督促、逐個聯繫學生或學生家長等方式,確保每日打卡率100%,截至目前理學院學生及家人均未出現一例感染新冠肺炎情況。

你規劃人生,我為你排憂解難。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深入瞭解每一位學生的真實情況,理學院輔導員針對不同年級學生需求,精心設計了針對學業、心理、就業、專業方向選擇、大學規劃等各方面的摸底問卷,累計發放問卷548份,回收問卷548份,回收率100%,做到本科生和研究生全覆蓋。通過問卷分析,全面瞭解了各年級同學的思想動態和焦慮疑惑,針對於心理狀態一般和較差的37名同學,輔導員重點關注,開展“一對一”、“點對點”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積極發佈學校就業新政,針對畢業班學生提供網絡就業指導,有序組織學生參加網絡雙選會;針對有需求的學生,充分利用網絡溝通平臺,進行逐一答疑解惑。輔導員們飽含堅決不耽誤學生前程的信心和決心,不怕問題難、任務多,持續地為學生送上幫助與關愛、傳遞溫情與溫暖,堅決主動地打好這場疫情防控戰“疫”。

你靜心學習,我為你助力加油。確保疫情期間“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為學生的學習需求主動出擊。理學院的課程難,內容多,任務重,學生需要反覆學習、熟悉教材的理論及公式。為防止疫情耽誤學生學業,考慮到低年級同學們寒假回家未帶全教材等問題,輔導員針對理學院18、19級學生設計了摸底問卷,通過回收的214份問卷,充分掌握了學生的學業、心理各方面狀態和需求。結合學生們的需求,輔導員第一時間聯合各科任課老師,為學生提供電子教材、PPT課件等線上教學資源;積極組建各科課程群,為2月17日的網絡開課做好準備工作。針對學業困難學生,輔導員進行一對一重點關注,並著手藉助網絡平臺開展學業輔導。

  以身作則,積極引導學生居家正常作息,充分利用時間,靜心潛心學習。理學院輔導員積極開拓創新,充分利用線上資源,積極開展學院學風建設系列活動,舉辦PK單詞王等學習活動,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第一期PK單詞王活動在知米背單詞app上建立了兩個16人小組,輔導員李姍姍和彭雪嬌也加入其中,每天與學生一起PK背單詞,相互激勵完成打卡。在特殊時期,理學院輔導員們與學生在一起並肩作戰,共同堅持學習,不斷進步,共渡疫情。同時,理學院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的《理學的魅力》系列推文,向學生們科普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的故事,以趣味方式展示理學知識,傳遞積極學習、刻苦鑽研、正能量的理學人精神。

  在全國萬眾一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理學院輔導員們的腳步仍在繼續。雖然輔導員們與學生遠隔千山萬水,但空間的距離阻擋不了心中的牽掛,也許沒有特別文采的辭藻、感人肺腑的言論,但關愛學生的炙熱之心卻從未停止。

  “同學們,疫情當前,別怕!請將你們的需求告訴我們,輔導員與你們同在!若問疫情之後最想見誰?我想,身為一名輔導員,日日夜夜掛念的、時時刻刻心繫的就是自己的學生,願疫情消散,能與健康陽光、朝氣蓬勃的學生們重逢在庚子年春天的校園裡,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來  源/礦大學工

抗疫日記 | 抗擊疫情的全能“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