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從莊子關於無為和有為的論述看目標管理理論的發展進程

最近這些日子窩在家裡,在網上看了很多的免費直播課,感覺收穫特別大,原來平時的日子都在瞎忙,其實也不知道忙什麼,但總是感覺沒時間,但這一次疫情國家不讓出門,並且網上有大量的免費直播課,讓我每天在學習在思考,倒是感覺蠻好的。


今天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學習就是聽一個復旦大學的教授講莊子,總共好像有40多集,我今天只學了4集,感覺很有啟發,就想先總結一下。


他的觀點是,莊子其實是收到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共同影響的,莊子其實是一個雜家,他包容了多家學派的思想,自己提出了逍遙遊的自由論和眾生平等的齊物論,最後的結論就是做自己,這樣的理論對當今的現代人也是很有意義的。


我今天分享的是這一句話:


從莊子關於無為和有為的論述看目標管理理論的發展進程

莊子關於無為和有為的論述很妙


對這句話我的個人理解是:如果企業的老闆講究無為,就是道法自然,按自然規律思考戰略,而下面的員工也講無為,也重於戰略思考,輕於具體執行,都坐而論道,那麼上和下就同德了,就天天交流思想了,那麼結果是什麼呢?沒人幹活了!組織架構就崩潰了,這當然是不行的!所以我記得任正非和馬雲都說過,如果一個基層的新員工來跟他來討論戰略話題,就說明這個人就是一個神經病,或者送醫院,或者辭退!所以上下都無為是不可行的!


相反,如果上下都有為,都做實事,那麼結果是什麼呢?沒有人考慮未來的方向,沒有人做深度的思考,都是陷入具體的事務工作中,就會缺乏方向的指引,上下同道但無主!教授講了一個故事,當年漢文帝問左丞相陳平,每年監獄有多少犯人,每年收入多少,陳平說犯人數字要問監獄長,收入數字要問財務長,文帝再問陳平,那你幹什麼呢?陳平答:我管理這些主管人員!


莊子曰: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在領導力課程裡學的層次論,就是高層以管人為主管事為輔屬於領導力,執行層以管事為主管人為輔屬於管理力,所以,老闆和管理層的分工和合作是很重要的。


從莊子關於無為和有為的論述看目標管理理論的發展進程

管仲不愧為實幹家


所以管仲說:上之人明其道,就是要思路清晰,下之人守其職,就是要遵守自己的職責,上下之分不同任,而復為一體,就是說各自做好自己的職責工作,才能做好企業,但我在現實企業中,情況正好相反:很多總監沒有長遠思考,想不出發展之路,反而以戰術的勤奮來掩蓋戰略思考的懶惰,所以每天干具體的事情來讓自己顯得很忙,但結果是拿著100萬的年薪在幹10萬年薪的職員工作,相反,有些年輕人卻不好好幹自己的分內工作,天天思考公司的戰略方向,甚至寫下萬言書,殊不知,他根本不瞭解內情的信息,都是憑一下隻言片語的現象來杜撰本質,我看到很多學者也是如此,根據一些網絡上的信息就評論一個企業的戰略,殊不知很多網絡上寫的文章,要不就是宣傳用的軟文,要不就是以訛傳訛的假信息,根本都是垃圾進垃圾出的毫無營養的文章而已。


從莊子關於無為和有為的論述看目標管理理論的發展進程

慎到的一句話說明白君臣之道


所以戰國時期的大儒家,慎到,慎子說: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無事,就是說,越基層的人就應該越忙,越高層的人就應該多思考,表明上看好像無事,但卻無時無刻在思考,就如同德魯克說,你不要看老闆每天抽雪茄喝咖啡,但他的思考就是他的成果,他的管理成果不是按著基層的管理邏輯來評價的,所以德魯克說,管理的關鍵是看結果!


從莊子關於無為和有為的論述看目標管理理論的發展進程

目標管理的理論演變過程


所以,這讓我想到了前兩天看的一個直播,是談目標管理的發展史的,就是談到1954年,德魯克提出了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概念,認為目標是管理的核心,每個人都要制定目標和交付成果。


1981年,SMART理論誕生,也就是說,目標要具備:具體性、可測量性、可達成性、相關性、有時限性,這五條原則推動了管理的科學化和定量化。


1992年的平衡計分法,讓管理變得更加條理化,特別是把利潤和市場指標分開,職責劃分更加明晰。


1999年誕生的OKR管理法,把目標管理分成目標和關鍵結果,更適合像谷歌這樣的創新型公司,管理變得更有彈性,應對不確定性更有好處,也許更具備反脆弱性能力!


我今天的思考就是:未來面對不確定性的外部環節,一個企業最重要的能力是看清楚外部的能力,是應對外部改變的快速應變能力,這種能力對於高層來說,更多的是開闊的視野,敏銳的判斷,戰略的思考!


從莊子關於無為和有為的論述看目標管理理論的發展進程

雷軍的手機屏保體現了雷軍的無為思想


上下有別,各負其責!老闆應該快速地把想到的活兒分下去,然後就忙自己該想的活兒,而不是每天盯著下屬,這也許就是未來企業家和傳統企業家的不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