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孩子說話遲緩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讓孩子願意開口說話


從古至今,語言都是一種表達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們生活在社會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

孩子語言的發展,象徵著孩子開始全方位的發育。有的孩子說話較早,而有的相對來說比較晚。

有的父母覺得寶寶說話早,代表著寶寶聰明,而有的認為“水深則流遲,人貴則語遲”。


孩子說話遲緩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讓孩子願意開口說話

文文今年兩歲了,長得特別可愛甜美,近日,文文和隔壁家1歲半的小孩一起玩,文文父母發現,隔壁家小孩都已經會說話了,而自己家的女兒還遲遲不開口說話,這不禁讓父母擔心了起來。

文文爸爸提議帶孩子去醫院做個檢查,然而,這一提議遭到奶奶的反對:這有什麼好擔心的,說話遲是好事,人家說貴人語遲,你瞎著急啥?

聽完奶奶的話,文文爸爸還是有點擔憂,於是就帶著文文去醫院了,醫生說:“你家孩子發育比其他孩子較慢點,現在發現還來得及,可以通過康復工具加快孩子的語言發育。”


孩子說話遲緩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讓孩子願意開口說話

正確認識孩子的發育規律,不要像奶奶這樣盲目地相信老話俗語,結合現在社會的發展,科學看待問題。

孩子說話遲緩看似不是大問題,然而,造成孩子說話遲緩的原因家長要注意,以免釀成悲劇。

孩子語言系統發育遲緩的起因:

第一:家長不愛說話。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各方面發展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孩子的語言發育更是依賴於環境。

如果生活在家長很喜歡錶達,經常與人溝通的環境下,那麼孩子就可以聽到很多詞彙,學習如何說話,表達自己的機會也會多起來,這不僅豐富了孩子的詞彙庫,而且,還給孩子創造了良好的語言環境。


孩子說話遲緩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讓孩子願意開口說話

相反,如果孩子所處的環境是說話的人極少的,那麼孩子就會缺乏語言方面的薰陶和影響,從而導致孩子的語言發育緩慢。

第二:家長喜歡用嬰兒語跟孩子交流。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父母表達的意思,很多父母跟孩子說話時使用疊詞或者聲音代詞,比如,“吃飯飯”,用“喵喵”代替貓,用“嘎嘎”代替鵝。

用簡單的語言跟孩子說話,也使得孩子的語言世界變得簡單起來。父母經常使用嬰兒用語,孩子就無法接觸到完整語言,從而使得孩子從嬰兒用語到簡單句子的過渡難度加大,時間拉長。


孩子說話遲緩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讓孩子願意開口說話

第三:孩子說話時,經常被打斷。

有的父母性子比較急,孩子說話時,一旦發現孩子說錯了,立馬就打斷孩子。長期下去,孩子會覺得厭倦,變得不愛開口說話。還有的父母逼迫孩子練習說話,只要孩子說錯了一個字,父母就馬上打斷孩子進行糾正。

其實,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非常不喜歡說話時被打斷,特別是小孩,他們的語言發育系統還不完善,更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所以,家長切記不要時刻打斷孩子說話,不要打消孩子每次想開口表達的慾望。


孩子說話遲緩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讓孩子願意開口說話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讓孩子願意開口說話?

1.多讀對話式繪本。

越是有趣的東西寶寶就學得越認真,記憶的越牢,運用的也越好。父母可以多點跟孩子讀他感興趣的繪本,並且儘量用對話式來閱讀。每次讀完繪本可以向孩子提問,比如:你喜歡故事中的小花貓嗎?為什麼呢?這個水果叫什麼?小青蛙和媽媽在幹嘛?

通過這樣的互動,不僅可以讓孩子養成愛思考的習慣,還可以讓孩子願意開口說話,提高表達能力,同時,也間接性豐富了孩子的語言詞彙庫。


孩子說話遲緩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讓孩子願意開口說話

2.多點跟孩子交流

孩子語言的學習需要不斷的模仿、不斷的強化。家長多跟孩子交流,不僅給孩子創造了說話的機會,還增強了孩子開口的慾望。交流的時候,孩子也在模仿父母的嘴型,語氣,孩子多說多練,會有很明顯的進步,語言能力也在逐漸提高。

3.多鼓勵孩子,給予肯定和認可。

孩子剛開始說話時,口音不清晰,說的不準是很正常的事情,從不清晰到清晰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天就能學會的。所以,孩子在說話時,父母可以通過眼神,表情來鼓勵孩子。得到父母的鼓勵和認可,孩子也會更加願意開口,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


孩子說話遲緩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讓孩子願意開口說話

當發現孩子說錯時,父母可以等孩子說完了再耐心地糾正孩子,並且示範給孩子看,多次重複,讓孩子記得更牢固。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語言表達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父母要重視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從而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具優勢。在孩子語言發育最好的階段,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孩子可以學得更快,家長也可以更省心。


你認為孩子說話早好還是說話遲好,說說你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逗逗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與你共同探討育兒經驗,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點個關注唄,一起輕鬆帶娃,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