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为什么三国人物,曹操受到打压,刘备受到推崇,孙权好像无人问津?

大马哈鱼12


我们要了解一部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的时代背景。

罗贯中(1330年----1400年),他生活的时代是元末明初。当时正值群雄逐鹿,烽烟四起。战火纷飞下的社会更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实行了屠城和一系列的圈地运动等高压政策,进行奴役汉民族。在外来民族的高压统治下,底层人民也只能把反抗意识表现在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作品里。

三国时期的很多人物形象,经过民间艺人的各种形式的传播,变得栩栩如生。劳动人民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神化,即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一种反抗意识。被神化的主要人物有诸葛亮和关羽。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正是从这些民间艺人的作品里进行加工,整理,提炼而成。综观整部作品,一直都是围绕关羽,诸葛亮这两条线来创作。如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作为一号男主,关羽开篇就要闪亮登场。作者为了拔高关羽和诸葛亮的英雄形象,也只能委屈曹操和孙权了。

其次,罗贯中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他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是儒家思想。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及曹丕的“废汉夺位”,在本质上与儒家正统思想宣传的“君为臣纲”,正是背道而驰。孙权的东吴政权在正统思想里也属于叛汉之逆贼。

同样都是地方割据势力,刘备因是皇室后裔,有当朝皇叔身份,便被称为正统,同样都是起兵到他这里便成为“匡扶汉室”

陈胜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刘备答:“送你一个字,有!”

以上个人见解,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墉上闲人



其实论能力、论业绩,孙权长期以来都是正面典型。

年少万兜鍪,赤壁显神威,出道战就是千古用兵神绩,换别人不能吹一辈子?何况孙权还有荆州、夷陵奇胜。

然并卵,现在吹孙权都不敢提打仗,提就合肥,提就小霸王英年早逝。

东吴四英杰,三个是孙权一手提拔的,孙策留下的周瑜,用得也是得心应手。可以算是识人用人的高手了吧?何况孙权在该放权的时候还是很能信任下属的,有人打周瑜、陆逊等人的小报告都能妥当处置。当然恐怕诸葛瑾才是真爱,孙权说“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小感动。

然并卵,现在吹孙权都不敢提用人,提就气死陆逊,提就果于杀戮。

作为一个孙权黑,我还是觉得孙权有挺多非凡之处的。但在承认他的英明神武的前提下,我也不认为黑他有什么问题。

毕竟人有感情有立场,你背刺荆州、砍了关羽能没人黑你吗?古人也经常因此骂孙权,并非只是今人。

更重要的,孙权有胆识,有谋略,有能力,但终究输在了大局。

他能虎踞江东,却没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雄心和抱负,没有舍身为国、济世安民的信念和担当。

这也许只怪他太年轻,没有经历过平黄巾、讨董卓的风云激荡,没有仓皇逃命乱世求生的惨淡生涯。

但他的宿敌、他的父兄是有的。

相较之下,难免既不如曹、刘之豪气干云,亦不如文台、伯符之刚毅激昂。

人比人,气死人。即使是一代英主,难免还是逃不过这一比的。

但还是提醒同阵营的孙权黑们,别真的忽视了孙权的个人能力,那就真是闹了今人不如古人的笑话了。


听讼者


先说曹操:他这个人,出身不好,家教不好,小时候的表现也不好。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又名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实际上曹操出生成长于一个宦官家庭。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而曹腾则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大宦官,封费亭侯,任大长秋。大长秋是宦官中的大官,秩二千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省部级”。曹腾的为人,在宦官当中算是相当不错,和士人的关系也比较好。他做过一些不光彩的事,也做过许多好事、大事,所以《后汉书》中有传。

但不管怎么说,曹操总归是宦官养子之子。这在当时,就要算作出身不好。但家境应该是好的,至少不缺钱花。曹操的父亲曹嵩后来官居太尉(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就是出钱一亿万买来的。曹家既然这么有钱,曹操小时候就完全有可能过着纨绔子弟的生活。

 

再说孙权。孙权不是袁绍,他没有世家大族的背景;孙权也不是刘备,他没有皇族宗室的光环。就家庭出身而言,他有点像曹操。但曹操出身不好,是因为“污浊”;孙权出身不好,是因为“寒微”。不过,孙权可没有曹操那样“曾经在中央工作”的经验,以及“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优势。他只有一个杂号将军的头衔(讨虏将军),和一个不太稳定的割据政权(江东政权),说穿了不过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军阀。

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他只能面对现实,在夹缝中求生存。因此,鲁肃的现实主义颇对他的胃口,鲁肃的战略规划也有条不紊地得到了实施。巩固江东,鼎足而立,他做到了;夺取荆州,分庭抗礼,他也做到了。他甚至还做到了称帝建国,只不过比别人晚一些。他也试图夺取益州,占据整个长江流域,只不过没能做到。也就是说,鲁肃并没有白给他做规划。而且,据《三国志·吕蒙传》孙权后来在与陆逊的谈话中,还把鲁肃比做最先向光武帝刘秀提出夺取天下、称帝建国的邓禹。可见鲁肃的立场就是孙权的立场,孙权的路线也就是鲁肃的路线。

 

刘备的情况又有不同。论家庭出身,刘备的条件比曹操、孙权都好。曹操阉宦之后,孙权出身寒门,他们都被士族看不起。刘备却是皇帝的同族,又是名儒卢植的学生,这就多少有些政治资本。他又会做人,军阀混战的时候,别人扩大地盘,他扩大声望,也形成了一个被范文澜先生称之为“武士强谋士弱”的小集团。所以,尽管也有人看不起他(比如袁术),但许多大军阀都对他礼遇有加。他投奔陶谦,陶谦表荐他为豫州刺史,后来又托以徐州。

他投奔曹操,曹操表荐他为豫州牧、左将军,而且“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他投奔袁绍,袁绍“遣将道路奉迎”,又亲自出城二百里相见。他投奔刘表,刘表也是“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别的不说,曹操和袁绍争相礼遇,就说明刘备分量不轻。军阀们看重刘备,当然是因为他在士族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尤其是袁绍死后,反曹拥汉的士族和名士,能够寄希望的也就是刘备了。





米爸Derek


三国时代,电视剧和史记两个版本,许多人在认知方面都从小说和电视剧中了解到的,所以不能盖棺定论,只能从个人角度看法去讨论;真正史记三国志里的三个人物角色都非常厉害的、大中华几千年历史,能够在某个朝代分一边天下,那可真是了不得的人物!从周朝分封诸侯到春秋战国七雄哪个朝代不是英雄辈出!从史上登记的来看,首先曹操肯定厉害,有王者风范,天下雄主之心,可是命运弄人!而刘备也不简单,刘氏基业正统,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为光复汉室而奔走一生,然汉皇朝气数已尽,民不聊生,改朝换代是必然的,最后讲孙权,孙氏子孙也是诸候及别的背景,但孙权无称王天下之心,并不是没实力,自古江东多才俊也不是白叫的,曹操兵败赤壁已经失去了天下,刘备遭遇火烧连营,命都丢了!从而可以知道孙权的实力!从古至今江东之人都比较务实,比较注重民生和偏安一隅,包括楚霸王项羽也是,谁敢讲项羽不能称王天下?所以历史上对吴国孙权评价非常高的!





无忌哥哥


一本三国演义让世界认识了三国,也让里面的三大主角:曹操、刘备、孙权成为了家喻户晓得人物,而这三个人虽说都算是一方诸侯,这所受到的待遇也是截然不同的,曹操被人称作曹贼,许多人想打压他。刘备仁名远播,受人赞扬。而孙权就像是个后妈生的,没人疼没人爱。

曹操为什么受到打压

曹操最为出名的想必就是这“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曹操的名声不太好。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虽然礼仪崩坏严重,但是数百年的仁礼传承还是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当时天下间的诸多读书人还是拥护汉室后裔的,而曹操的这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是天下读书人最为不耻的事情,必然是会招来士子文人的谩骂,而文人基本上掌握着舆论的走向,所以曹操的名声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再说,其它枭雄为什么也喜欢打压曹操。归其原因,就是曹操做了他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天子在手,即可号令群雄,这在当时是许多诸侯枭雄的梦想。可惜的是他们碍于脸面和自己的名声做不出这等无耻的事情来。而曹操恰好做了,这让他们非常的不爽,也非常的嫉妒,自然是要处处打压曹操了。

刘备为什么受到推崇

先不说其它的,刘备就以自己的正宗的汉室宗亲就能让天下百姓欣然接受。毕竟当时汉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但是天下百姓文人还是认为自己是汉朝人的,在这个祖国将忘,战争不断地时期,人们是非常希望能恢复到大一统,安居乐业的时候的。而此时刘备这个汉室宗亲打着光复汉室的名头行动。就能拉到一大票的粉丝。再加上刘备为人十分的仁慈,爱戴百姓。这样的明君自然是百姓十分想看到的,也非常的希望他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自然是备受推崇。

孙权为什么无人问津

孙权虽然也是三雄之一,这知名度相较于曹操和刘备就差了很大一截了。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首先一点就是这地理位置了。孙权地处江南,易守难攻,有着天然的长江屏障。按理说是非常好的一块根据地。可惜的是在当时,涿鹿中原才是众多枭雄的梦想,而江南并不是中原地区,在中原枭雄看来,江南就是一块乡下地区,孙权也就一个土皇帝而已,这边中原地区抢地盘都来不及,哪里还会去关注乡下小儿。

总结

曹操被人打压是因为他做了大家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引来嫉妒。刘备受人推崇是因为他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名声大振。孙权无人问津主要是因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


浪里白条不再白


《三国》如果换到现在写得就是创业的故事啊。

曹操靠得是家族声望和个人实力,所以同样是打黄巾军,刘备拼死拼活才弄了个县令的时候,人家已经是一方诸侯了。最终他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也属于合理之处,就算打扑克牌玩斗地主,人家拿得都是好牌,要啥有啥,再打不赢就过分了。

刘备靠得是皇叔虚名和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27岁时出道打黄巾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47岁的时候曹操都快要称帝了,他还混得连个容身之地都没有。换了别人,老早就死心了,可他偏不。

他拿了一手绝烂的牌,原本已无赢牌希望。不曾想,到最后抓起来的三张底牌是一对宝,加一个大王。再看一下自己手中,还有一个顺子加两对对子。“这尼玛是要发啊。”他一阵狂喜。人生暮年,时来运转,最终杀出一条血路,终于也获得了世人的认可。

至于孙权,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拿了一手好牌,可他就是一张都不出。看到曹操出了一个顺子,他帮着刘备炸一把;看到刘备甩了一对二,他又帮着曹操炸一把。

炸来炸去,他自己都忘了自己是那拨的,应该干点啥。等刘曹二人想着让他主动出牌的时候,等半天没动静,再一看,那丫已经睡着了……


公子小龙


我们现代人了解三国人物,大都基本上是从罗贯中编写的《三国演义》以及影视版的《三国演义》中知道的。

这些文学作品,都跟作者的主观思想有关。

“拥刘反曹”是《三国演义》中最鲜明的特点,这跟当时的时代是有关系的。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他创作《三国演义》时,正值元代中末期。当时,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汉人基本上都汇集在南宋的都城杭州,瓦栏勾肆,说书评曲成为了罗贯中的日常。

罗贯中正式从这里搜集到许多一段一段,自成章节的三国故事,并且把它们记录了下来,有了后期创作的基础。

元朝末年,罗贯中此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但是依旧不忘爱国之心,所以去投奔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张士诚素来对这些知识分子的印象本来就差,所以通通轰了出去。

半世的浮沉和生活经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加上此时与三国都是处于纷争战乱的年代,催生了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决定,也让他具备了写这本书所应该具有的故事基础和思想基础。

《三国演义》着眼于宏大的历史空间结构,讲述了一个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段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

书中强烈的体现了当时罗贯中内心的独白:在动乱时代,统治者的残暴,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民迫切的想要清明君主,想要仁政王朝。

这一点在书中就是“拥刘反曹”。

所以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受到打压,刘备备受推崇,孙权无人问津。

曹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挟天子令诸侯,连年征战,党同伐异,玩弄政权,成一家之言。完全符合人民心目中的暴君奸臣形象。所以多少年来一直被人憎恨厌恶。

而刘备,身世正统,是皇室宗亲。对上,忠于汉帝,不忘初心。对下,桃园结义,怒摔阿斗。对士,三顾茅庐,求贤若渴。妥妥地一个明君贤主的形象。所以都拥护刘备。

而孙权是哪一类人呢?首先,孙权的爸爸孙坚是汉室封赏的诸侯之一,占据江左,世袭罔替。

后来跟随袁绍,起兵讨伐董卓。期间碰巧捡到传国玉玺,妄想乱世称帝,鬼迷心窍,带回江左。

结果被各路诸侯暗中算计,最后死于袁术之手。

哥哥孙策秉承父亲的遗志,不理外部形势,专心发展自己,想要避世独立,积蓄力量,以图进取。

孙权更是继承父兄之业,兢兢业业,不敢有一日懈怠。心中只想着能保护江东这一席之地,护佑江东父老。

这么看,孙权处于仁君和暴君之间的边缘地带,是仁君和暴君对弈常用的棋子。自身颜色也是常变,为仁君所用,那就是白子,被暴君利用,便成黑子。

妥妥地一个衬托。曹操赤壁鳌兵,诸葛亮受刘备之命,出使东吴,想要联合东吴共同抗曹。

这个时候的孙权集团,就是支持仁君的朋友,有着仁君思想的友军。

后期,为夺荆州,偷袭关羽,致使后者身首分离。刘备讨伐东吴报仇,虽说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但也使得东吴元气大伤,自此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被后来的诸葛亮北伐一冲淡,就更没有了存在感。

所以这么来看,孙权被边缘化是循序渐进的。

综上所述,正因为作者“拥刘反曹”的主题思想,使得后世人对三国历史的看法都带有主观色彩。而因为主题的关系,孙权集团自然存在感很低,甚至到后期更会感觉到它自动消失了。


古今中外多少事


其一:刘备是皇室后裔,而且在大汉衰败之际打的是兴复汉室的旗号,所以,在天下人看来,刘备行的是正道,自然会受到万民的敬仰与拥戴。而反观曹操,虽然凭借自己的权利占了中原,成了这三国之中最大的诸侯,但是其在位期间,根本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而且还将天子软禁在皇宫之中,自立为魏王,与大汉分庭抗礼,所以,像曹操这样的人必然不会受到别人的敬仰,反而因为欺凌天子而让天下憎恶。

其二:刘备从起兵开始,就一直以贤德著称,所到之处,无不施恩布德,替百姓出头,为百姓伸冤,事事都以百姓的立场出发,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刘备自然会受到万民的敬仰。而曹操却与刘备不同,所到之处,大肆杀戮,放任曹氏宗亲以及自己的下属烧杀抢夺,掠夺百姓的钱财。本来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就已经民不聊生,加上曹操的种种恶行,必然会使百姓对曹操心生怨恨,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其三:在曹操攻打荆州之时,刘备为了带着城中的百姓逃走,自己的妻儿丢失都顾不上去寻找,这些事情,在场的百姓必然是心知肚明。且不说之后有多少人对刘备感恩戴德,就是这荆州的十万之众,就足以将撑起刘备的仁善之名,让刘备受到万民敬仰。但是曹操却和刘备截然相反,当初和陈宫回乡之际,判断失误,错杀好人,而且为了避免官府的追击,连最后幸存的一个老者都忍心杀害。这宁愿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也是自此传开,试问?这样为了自己利益狠心残害百姓之人怎么会受到百姓拥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刘备和曹操都是称霸一方的诸侯,但是刘备行的是正义之师,做的是应天顺民之事,自然会受到万民的敬仰而被后世流芳。而曹操却为了一己之私就残害百姓,更是为了自己的帝王霸业就欺凌君主,所以必然会成为天下万民憎恶的对象。各位看官,你们觉得曹操要是和刘备一样深得民心,三国会在曹操的手里统一吗?


用户4094196029856830


曹操的个人风格是灵活善变,他善于把握时机,但对百姓最非常的残酷。曹操具有高人一等的军事才华,并以此获得的优势暴力作为基础,利用法家式的权谋驾御手下,要挟天子。他顺从了当时倾向怀疑道德真实性的社会风气,提出了才华重于道德的思想,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得到政权,曹操极力拉拢了一些地方的豪强势力,一直到建立了九品中正制这样的新官选拔制度,吸引了大量‘豪杰’和‘望族’加入曹魏集团。总的来说,曹操使用这样的手段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但曹操的奸雄形象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已经根深蒂固了。

刘备建立的蜀汉集团的政策和曹魏集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曹魏一样,刘备的个人风格也给蜀汉政权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刘备的原则性比较强,但刘备和曹操相比不善于抓住时机、随机应变,也就是说刘备做事都是按照原则来进行的。刘备把握‘天时’的能力不足,所以他只有依靠‘人和’的力量。因为没有曹操那样强大的家族背景,所以他只能以中兴汉室为号召以此来吸引支持者,继承汉朝的政策风格同时又改造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不完全否定儒家道德的思想形式,但更注重名实相符;在用人上刘备提倡德才兼备,德在才的前面;注重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以此来赢得百姓的拥戴;对一些地方的豪强地主,采用利用和控制并举的政策。总的来说,刘备实施的这些政策,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刘备虽然起步较晚,但刘备个人一代明君的形象已经名载史册了。

至于东吴孙权,他从来就没有曹刘两家统一全国的志向,他只是想依靠地利自保,其实施的政策也没有明确的针对性。但三国后期,其内部矛盾并没有曹魏那么突出明显。

从政策的长期效果来看,当时中国由蜀汉集团统一是最好的,孙吴次之,曹魏集团最不理想。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了曹魏集团实施的一切正常,只是其总体来说对历史的发不利罢了。

公元前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提问。历史其实也已经告诉我们了。

记得老版《三国演义》有一个与学生的交流会,唐国强问大家都喜欢哪个人物,很多人说喜欢“曹操”,这让很多人感到很意外,就问为什么,“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现场的人哈哈大笑。

我们所看的《三国演义》是明朝罗贯中创作的,小说主旨思想就是”贬曹褒刘"。但是依然不能阻碍大家对曹操的喜爱,他是那个时代耀眼的明星。正如他所说”如果不是我,天下不知道会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北方地区尽灭群雄,周边少数民族不敢窥视中原。在史书《三国志》中有非常正面的介绍,尤其是魏国更是认为是正统。

那为什么会出现”贬曹褒刘“的现象?

简单一句话就是:封建社会的所有制度和现象都是为当权者服务的。这种现象是从南宋开始的,宋朝是个富饶的朝代,但是南宋却是比较悲剧,一直蜗居江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把整个南宋统治者讽刺的露骨而深刻。南宋也是永远的萎缩在南方,直到灭亡。而南宋统治者为了王朝的脸面,更是为统治者脸上贴金,把“靖康耻”皇帝被俘虏,称作“皇帝北狩”。就是说,皇帝是去北方打猎去了,并不是被俘虏了。唉唉唉,这真是自欺欺人的浑话。为了证明自己的统治地位,开始不断炒作“蜀汉”的正统地位。

而吴国是属于一个地方性的政权称帝的,对后来统治者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宣传需要,自然不会被统治者重视。长此以往,只会显得默默无闻,没有存在感。

我是曹城少年,祝你顺心康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