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战疫,中小学教师能干啥?

#心理成长战线# #抗击疫情从心开始# 对于“战疫期间,中小学教师可以做些什么”的话题,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当前的“停课不停学”的网上教学。而对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我来说,感觉还有另外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平稳地度过疫情期。这应该包括宅家学习期间和疫情过去复学返校两个阶段。

首先,宅家学习期间,许多学生可能会出现疫情期应激反应。身为教师,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2月14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了题为《疫情期间怎样更好守护学生成长》的文章,就谈到“在新冠肺炎防疫这一特殊时期,孩子们的正常生活被打乱,精心策划的家庭旅行没有了,春节的各种聚会取消了,不能约上三五小伙伴一起玩乐,并且还要经常被逼着洗手、戴口罩,学校推迟了开学……这种长时间在疫情阴影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与外人隔绝的居家生活,确实会给人们带来紧张、恐慌的心理。而中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化的需求在增加,情绪有较多体验但控制能力不足的阶段,对于疫情的关注加之生活空间的缩小会让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方面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具体来看,不良反应包括“在认知上,可能因为过多摄入疫情相关新闻和真假难辩的消息而无法对疫情作出科学的判断,甚至会出现灾难化的想法;在情绪上,会出现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易怒、恐惧等各种不同的困扰;在行为上,会无所事事,懒于学习、不思读书或沉迷手机游戏网络电视;在人际交往上,会产生人际交往范围极窄(缺少同伴交往)、交往能力和欲望都下降、易与家人争吵等问题;在躯体化反应方面,可能会出现无明显原因的疼痛问题、消化系统问题、饮食问题和睡眠问题,也可能因为对疫情的担忧出现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症状或出现反复洗手、消毒等行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电话、QQ、微信等网络手段提供在线心理辅导服务,比如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的老师可以选择编辑或推送一些有关疫情期间自我调适的文章给学生,小学低年级的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包括家庭游戏组织方法的文章推送到家长微信群,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开设线上心理教育课,或为学生建立心理危机服务热线和平台。

另外,学校正式开学学生返校后,有些学生因疫情影响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所以,教师不仅要每天给学生量体温,关注学生身体,还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的做法,是利用开学第一课,开设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一般来说,学校的心理教师数量有限,不可能同时为那么多班级开设团体心理辅导。那么,可行的方法是学校心理教师编写好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教案和课件,把班级团辅的课程结构化,让班主任按照基本步骤去上。这个想法我曾在听课的时候把它作为问题向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提出,得到了她的肯定和指导。我们县因为地方偏僻,学校心理教师比较匮乏,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正规的心理教师,所以计划采用县教育局组织部分精干的心理教师编写团体心理辅导教案和课件,择优推送至班主任工作群,供班主任老师选用。

当然,我一直在思考,疫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影响到底有多大?要真正了解这一情况,可行的办法是选择合适的量表,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疫情期间家长陪护的便利,开展一次面向全县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但到底什么量表合适,要不要所有学生参与,利用什么样的平台进行团测,是我还没有想清楚的地方,请各位专家朋友留言指导。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