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新鄉故事:小店河村"匾額文化"的文化內涵

衛輝慢生活


【前言】衛輝山區星羅棋佈著許多古村落,最有名的要算獅豹頭鄉小店河村了。小店河,是我國北方清代民居建築的優秀範例之一,中國首批傳統村落、豫北地區規模最大和原有風貌最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築群,其實蘊含著厚重的傳統文化內涵。從今天開始,我們將推送文化學者牧鄘先生的“古村落探秘”系列文章,以期拋磚引玉,共同探秘衛輝厚重的古村文化。

新鄉故事:小店河村

小店河“門文化”之文化

——以“麗融和”門匾為例


□牧鄘


經過康雍的勵精圖治,清中葉政局穩定,經濟的發展,給人口流動,富商巨賈營造豪宅大院帶來了機會。

衛輝石包頭小店河民居建築群,始建於清乾隆十三年,至民國十六年,經過閆氏家族近二百年的苦心經營,最終形成今日之存世規模。

明中期由於人口增殖,經濟的繁榮,煤的使用,磚的大量燒造,牆體更經得起雨水的沖刷,對建築造成深遠的影響,硬山式建築得以普及。小店河民居建築風格為北方民居常見的硬山式建築。整體建築依山而建,有寨門、寨牆。院落十座,其中一座為祠堂。

看似普通的清代民居,其中蘊含著大量的建築民俗密碼符號。

新鄉故事:小店河村

小店河八號院三字匾“行疊翠”


以五號院“麗融和”門匾為例。

匾額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顯性載體,是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文學、哲學、宗教、書法、美學、民俗等多方面的價值。

“匾”古代稱“扁”。《說文解字》:“扁,署也。從戶,冊,戶冊,署門戶之文也。”

匾額肇始於何時,學術界尚無定論,從文獻記載來看,匾額最早出現在漢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蕭何在高祖六年題“蒼龍”、“白虎”之匾額。

匾額的形式、狀如手卷者叫手卷額,型似冊頁者叫冊頁額。

在唐朝匾額基本為豎式,位於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有“觀音之閣”匾,豎式,相傳為李白所提。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門額,還有唐代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大殿的“佛光真容禪寺”,也是豎式。

新鄉故事:小店河村

小店河村四字匾“作善降祥”

到宋代門匾豎式、橫式皆存,從《清明上河圖》可窺其一斑。“趙太丞家”為橫式,“正店”為豎式。宋代《雞肋編》載,有“殿春亭”,緣自蘇東坡“亭下殿餘春”詩句,《雞肋編》特意表出“作橫牌書之”。

小店河民居建築匾額形似有兩種,一種是冊頁式匾額,如“麗融和”、“行疊翠”、“山為壁”、“迎日麗”等。另一種是手卷式匾額,如“降善作祥”、“守身為大”、“關雎起化”、“麟趾呈祥”等。這種形式書丹勒石放在門的整體上邊,嚴格來說和冊頁式門額有所區別。

從歷史上看匾額的字數,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有“劉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羅錦匹帛鋪”、“劉三叔精裝字畫”、“趙太丞家”,“開州楊瓜子炒貨坊”。

宋代文瑩《湘山野錄》曾記載趙匡胤和趙普登朱雀門的場景:太祖皇帝將展外城,幸朱雀門,親自規畫,獨趙韓王普時從幸。上指門額問普:“何不只書‘朱雀門’,須著‘之’字安用?”普對曰:“語助。”太祖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看來匾額的字數在宋代並無定數,數量不等。

新鄉故事:小店河村

元代張翀《日聞錄》:匾額字數奇而不偶者,古今往往皆增一“之”字。如大成殿則曰“大成之殿”,不知起於何時。到了元代匾額尚偶數。

再看一下北京明清老字號:同仁堂、都一處、長春堂、全聚德、內聯升、瑞蚨祥、榮寶齋、張一元、東來順、六必居、吳裕泰、便宜坊、馬聚源、砂鍋居、一得閣等。明清時期老北京匾額基本為三個字。

在頤和園的同樂園西側,有一條南北走向的街,稱買賣街、南北長街、鋪面房。每當同樂園有演出活動時,這裡的鋪面一併開張,貨物由太監從外面採買,店夥計由內務府太監充任,模擬市場交易,以供帝后賓妃遊樂。據李文君著《圓明園匾額楹聯通解》統計,買賣街鋪面房門額,除“川流老鋪”外,其餘匾額皆為三個字:水玉館、留春居、遠馥齋、圃香館、富興樓、萬香樓、茂源號、嫩綠軒、同盛號、魁元堂、興盛號、韻古齋、廣興號、聚香齋、德興號、天祥號、華服齋、居之安、樂嬰號、文雅齋、天寶樓、翠雲齋、寶華樓、如意渡。

新鄉故事:小店河村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樓慶西先生,在陝西某村作田野調查,統計了42家住宅的門樓,門斗上書寫的內容屬於格言類的多達25戶:其中用的最多的是“謙受益”,有11戶;“儉恭讓”有3戶;“敦孝友”2戶;還有“敦和睦”、“重禮讓”、“勤為業”、“勤致富”等等。表達主人人生追求的內容有10戶,“耕讀家”3戶,“農為樂”2戶。其它標語口號式的7戶,如“樹雄心”、“爭上游”、“心靈美”等。

北京、陝西、河南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特別是儒家文化的浸濡,明清時期甚至當代門額的字數基本為三個字。

看來小店河匾額三個字並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普遍現象。小店河冊頁額皆三個字,有何玄機?

中國傳統文化深受《易經》的影響,《易經》是我國最早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的代表作,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

新鄉故事:小店河村

《易經》:“天下萬物,皆有陰陽”。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晝為陽,夜為陰;山南為陽,山北為陰;河北為陽,河南陰;男為陽,女為陰;奇數為陽,偶數為陰。樓慶西先生在《中國小品建築十講》中,針對陰陽理論在建築中的應用時說:這種觀念流行很廣,它反映到了建築的選地、擇基、規劃、取名、裝飾等各個方面。

北京天壇為皇帝祭天場所,為圜丘式建築,三層圓臺,上層直徑為1×9=9丈,中層直徑為3×5=15丈,下層直徑為3×7=21丈。天壇的附屬設施,如欄杆、臺階、鋪地石採用九為單位。陽數中的一、三、五、七、九都包括在內。

順著這個思路,“麗融和”為三個字,三為奇數,屬陽。

“麗融和”三個字在門的門斗位置。門斗是門框上增加的那段框架,門斗上的木版叫走馬板,“麗融和”每一個字位於一塊兒走馬板上,走馬板中間的豎梁寬度為9.6釐米。清代一尺為32釐米,一寸為3.2釐米。那麼中間豎梁的寬度9.6釐米為3寸,3為奇數,屬陽。

“三”為奇數,屬陽,吉。按門大吉,開門大吉,閉門大吉。

新鄉故事:小店河村

三星高照年畫

民間有“三星在戶”“三星高照”的吉語。《詞海》“三星”詞條:舊俗稱福、祿、壽三神為三星。象徵為三星在戶。

三星在戶出自《詩經》,《詩經•唐風•綢繆》,第一章“綢繆束薪,三星在天。”是指參宿三星;“綢繆束芻,三星在隅。”是指心宿三星;末章“綢繆束楚,三星在戶。”是指河鼓三星。三星照在門前,表示男女成婚的良辰吉日。引申為家庭和諧美滿。喜今日三星在戶,卜他年五世其昌。

福,《說文解字》:“福,佑也。”福,神明降福保佑。羅振玉《增訂殷墟書契考釋》:“從兩手奉尊導於示前,或並省示,即後世之福字。在商則為祭名。”後來由祭名引申為“上帝降福保佑。”佑是福的引申義。

新鄉故事:小店河村

天官賜福木版畫

民間有天官賜福,天官,為道教之神。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或“三元大帝”。“三官”之說見於《後漢書•劉焉傳》注引《典略》。宋代“三官”與三元日的民俗節日結合。宋吳自牧《夢梁錄•元宵》:“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之辰。”

每年的正月十五上元節,祀天官,七月十五中元節,祀地官,十月十五下元節,主祀水官。天官負責賜福,地官負責赦罪,水官負責解厄,這就是全國三官廟的上元、中元、下元的三元大帝之神權。

明代衛輝府汲縣有三官廟,《萬曆衛輝府志》卷五:“三官廟,在府城北三里許,正德中建,萬曆十三年鄉耆祝壽重建。”

由於三官被賦予神權,民間影響巨大,三官廟香火日隆。三官作為福神,在明清民俗中已成為吉祥之神。

新鄉故事:小店河村

衛輝正面村三字匾“謙貞吉”

祿,《說文解字》:“祿:福也。”祿,幸福。甲骨文“祿”,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疑似為井鹿盧之初字。上象桔槔,下象汲水器,小點象水滴形。今字作轆。”汲水灌溉,可得豐收,遂有福義。

民間有“祿星”,即梓樟帝君、司祿神,表示升官發財吉祥如意。相傳三國蜀人張亞子為“祿神”,為掌管人間祿籍之神,到了元代和文大權。因此祿星成為民間崇拜。

張仙護子木版畫

關於祿星,民間還有一種傳說是張仙,張仙何許人也?何時成仙。

宋《蘇老泉傳》說:“張名遠霄,眉山人,五代時遊青城山成道。”

張仙祠為讀書人祈求功名利祿所建,後有乞子送子護子的功能。明萬曆年間汲縣建有張仙廟,《萬曆衛輝府志》卷五:“萬曆十五年建”。

壽,《詞源》:“壽,年紀長,壽命。”《說文解字》:“壽,久也。”《詩經•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猶如南山壽那麼長,既不虧蝕亦不崩。猶如松柏常年茂盛,枝葉不衰代代相傳。

壽星,星名,又稱南極老人,南極老人星,南極人仙翁,南極大帝,是我國民間神話中的長壽之神。

新鄉故事:小店河村

《史記•天官書》:“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極老人,老人見,治安,不見,兵起。常以秋分時候之於南郊。”

壽星,列二十八宿之長,故曰壽。《爾雅•釋天》:“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壽。”道教承襲此說。為齋䩌儀式祈壽,延壽的主要神靈。

道教稱福星為天德星君,祿星天佑星君,壽星老人星君。福、祿、壽三星為民間神話,古人把它們尊為賜福、賜祿、賜壽的吉祥之神而加以崇拜,“麗融和”門巧妙地,含蓄委婉用“三”字象徵福祿壽,三星在戶,三星高照。

綜上所述,《易經》中的“兩儀”即“陰陽”,這種二元論對自然界的解釋,具體在數字上的表現為偶為陽,奇為陰,陽為吉。特別是明清時期,《易經》在建築、堪輿、風水等廣泛應用。麗融和門三個字的冊頁式門額,契合易經哲學思想。

新鄉故事:小店河村

龜背上的古村落小店河

至於三星在戶,在民間較為熟悉的吉語,看似普通的一句話,它不是以具體的圖案來表現,圖案的視覺衝擊感比較直觀,它巧妙的、含蓄的、隱晦的用數字三在“麗融和”門上用象徵的手法出現,這種以三為象徵意義的約定俗成,根據特定的風俗習慣,是明清時期民間經歷一定的階段而逐漸演繹而成的,這種特定社會群體的認識,為集體意識,當這種集體意識日久天長,人們熟視無睹時,就成為集體無意識,三的象徵意義需要經過解讀才能表達出來,否則很難使人們認識和理解。

三字門額所象徵閆家對幸福生活理想的追求,以及納吉祈福的心理,也是那個歷史時期人們的價值觀和審美觀的再現,它豐富了小店河民居建築文化,特別是門文化的內涵,迄今具有現實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