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在20世紀三十年代左右,迪士尼依靠一隻老鼠起家,此後數十年裡一直致力於童話故事的創作。但在文化全球化的氛圍影響以及受眾審美水平普遍提高的社會背景下,迪士尼不再滿足於對童話的開發,而是更加註重

文化價值的輸出,以動畫形象作為傳輸符號來傳遞文化價值觀。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法國學者麥茨、意大利學者溫別爾託·艾柯等人創立的電影符號學中有如下觀點:

“電影的本質不是對現實為人們提供的感知整體的摹寫,而是由一系列符碼所組成的約定性的符號系統。”

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便是通過一系列的動畫符號,折射出整個美國社會甚至全人類的現實。在滿足觀眾娛樂化需求的同時也不忘藉助動畫符號傳達一定的思想價值觀。影片中的部分臺詞或是形象刻畫設定都富有一定的隱喻,這些隱喻所折射乃至批判的是人類歷史中最真實的社會現象。




一、性別隱喻:女性在職場中的不平等待遇

《瘋狂動物城》所採用的是動物擬人化的拍攝手法,影片中的主角雖然本質是動物但沿襲的卻是人類的生活方式。正是這種擬人化的拍攝手法,賦予了影片足夠的對社會現實的隱喻。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女主角朱迪是一隻從小生活在鄉下的兔子,她從小就希望當一名警察,為此她離開家鄉來到了號稱“萬物平等”的動物城,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但在加入了動物城的警察局之後朱迪才發現自己的警察生活沒有想象中的美好:被上司與同事歧視、被安排去做最低級的開罰單工作……這讓夢想著能夠懲惡揚善的朱迪大受打擊。

朱迪的遭遇折射出了當下職場女性在某些特殊職業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朱迪所從事的警察行業是一項高危職業,對體力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動物城的警察大多是由男性來擔任。早在警察學校進行學習時,朱迪就因為自身是兔子這種弱小的種族和女性的身份而遭到了教官的歧視。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在警察學校的學習中,只要朱迪沒有完成訓練任務,就會被教官認為是“失敗”的象徵。在以教官為代表的大多數人的潛意識中,警察這項職業是不應該由女性擔任的,而朱迪的失敗恰恰是印證他們觀點的“典型事例”。

折射到現實社會同樣是如此,某些特殊職業中女性比例較少,且任職的女性也會被普遍認為實力不如同職業的男性;同級的女性職員與男性職員競爭升職時,在兩人水平相當的情況下上司通常會考慮男性,除非女職員的工作能力明顯優於男職員;以及在部分公司招聘時明裡或暗裡聲稱的“不招女性”等表現,都體現了女性在職場上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另一方面,影片中的綿羊助理則是反映出了當下女性在職場中的另一種困境:綿羊助理是獅市長的女秘書,對獅市長言聽計從被其呼來喝去,必須無條件地服從獅市長的每個命令。

綿羊助理的形象折射的是職場歧視賦予女性的“刻板印象”:女性在職場中處於弱勢地位,她們應該是弱小或順從的,適合去做秘書、前臺、接線員等聽從、服務於他人的職業。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折射性別歧視的電影並非《瘋狂動物城》一部,但《瘋狂動物城》用擬人化的表現符號與誇張的敘事手法,讓觀眾能透過屏幕更清晰地感受這一隱喻。如櫻花樹底下所埋的屍體一般,動畫符號所傳達的卻是最為殘酷的現實。




二、種族隱喻:“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搬動。”

這句臺詞,道出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申公豹心中最深的憤懣,更道出了那些一直飽受世人偏見的人心中的無奈。

無獨有偶,《瘋狂動物城》中的動物們同樣遭受了成見所帶來的傷害。儘管動物城宣佈“萬物平等”,但實際上對不同種類動物根深蒂固的偏見在影片中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狐狸尼克在小的時候曾夢想著加入由食草動物組建的童子軍,然而他期待已久的入會儀式卻成為了他的噩夢:童子軍成員們給他戴上了防咬罩,冷笑著說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有信任過尼克,原因只是因為尼克是一隻狐狸。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世人都認為狐狸是奸詐、狡猾、不值得信任的食肉動物”,這是尼克從生下來便被加諸於身的“原罪”。因為這“原罪”,他被排斥加入童子軍,冰淇淋店主拒絕向他提供商品,他的證詞被牛局長認為“可信度為零”。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以尼克為代表的食肉動物同樣有這種“原罪”。動物城的動物們認為,

“食肉動物的天性都是野蠻的”,這是因為他們“DNA中就帶有獸性”。因此,當動物城出現了狂化的食肉動物後,包括朱迪在內的食草動物們都認為動物城的食肉動物會重現這種狂化的特性。食草動物們對身邊的食肉動物呈現出了極端化的厭惡、恐懼心理,排斥與食肉動物呆在同一空間。綿羊市長更是做出了想要消滅動物城中所有食肉動物的極端行為。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影片中加諸在食肉動物身上的偏見,隱喻了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雖然自馬丁·路德·金髮表“I Have a Dream”演講後法律層面不再有種族歧視,但種族歧視依然存在於美國社會的意識形態中。在種族歧視者的眼中,非我種族者不是同胞,他們是引起社會動盪的罪魁禍首,這就是他們的“原罪”。



三、政治隱喻:批判以官僚主義為代表的腐朽政治

“那是一個典型的為了正確的事做出錯誤的選擇”。

在動物城的食肉動物剛開始發狂的時候,擔任市長的獅子選擇將這些動物全部關了起來,在被逮捕後他說出了上面的那句話,並且表示自己的所有舉動都是為了“保護這個城市”,從此話中能夠感受出電影對以官僚主義為代表的腐朽政治的批判。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獅子是動物城的市長,是發號施令的領導者。獅子市長並未用殘暴的手段統治自己的市民,而是將動物城打造為一個符合其理想以其為中心的城市。在他理想的城市中,不允許有任何因素能夠動搖他的主宰地位。

當發現城中的食肉動物有發狂的跡象時,獅子市長選擇了將這些消息壓下,只因為他本身也是食肉動物,他知道當這一消息傳出後自己食肉動物的身份會動搖民眾對其執政的堅定性。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允許有任何可能動搖其統治地位的因素髮生,即使是出了再大的問題,他們也會首先做出最能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定。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或許,獅子市長內心的確是想保護這座城市,但他真正想保護的,是在自己統治之下的動物城。

另一方面,水牛警長是動物城警察局的負責人,這一形象符號反映的則是美國腐朽的官場政治。在工作的時間,水牛警長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觀看娛樂APP,被金錢豹發現之後還掩飾性的表示自己在“工作”,這一場景的刻畫形象地表現出美國政治場上部分官員不辦實事,主張“面子主義”的作風。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水獺太太的先生失蹤後,水獺太太去警察局求助水牛警長,但水牛警長卻以“我們的警員都很忙”為由拒絕投入大量人力尋找水獺。當他將水獺太太送走時說了一句“我向你保證我們會盡快解決此事”。這句話諷刺了在官場上某些官員推諉、不作為的工作作風。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這一場景引起了觀眾們的共鳴,並揭露了腐朽政治中最令人憤懣的一面:

當民眾滿懷期望的等待結果時,他們沒想到說出這句話的人早已將承諾拋諸腦後。大部分作為普通民眾的觀眾都能夠從該場景中深入體會到水獺“求助無門”的無奈與絕望。

以動畫符號折射社會現實——探析電影《瘋狂動物城》背後的隱喻

除此之外,在交通局工作的慢吞吞的樹懶諷刺部分辦事機構辦事效率低下、朱迪初來警察局向同事打招呼卻遭冷遇暗示了職場排擠、排隊吃冰棍的倉鼠們暗喻了盲從的現象……影片通過多個符號描繪出了最真實的社會現象。



有人說《瘋狂動物城》是一部勵志片,也有人說它是反映社會現實的紀錄片。可以得知的是,《瘋狂動物城》本質上還是一部傳遞正能量的影片,只是因為其符號化的表現讓觀眾感覺“元素過多”。但無論從哪個角度解讀,它都已經超出了動畫的層面,值得我們用心去品鑑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