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樹立“大教育”觀


教育是什麼?每個人都可以給出自己的解釋。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過程。人們認同教育包括廣義和狹義兩種,下面這段從網上選摘下來的文字就是從廣義、狹義兩方面來解釋教育的。

狹義的教育是指專門組織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它不僅包括全日制的學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業餘的學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廣播學校和電視學校的教育等。它是根據一定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適應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需要和促進社會發展的人。廣義上說,凡是增進人們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具有教育作用。

但是,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教育也朝著終身化、全民化、教育技術現代化一步步發展。教育的內涵相應地一直在不斷地革新,教育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目前的趨勢是:教育從學校向校外延伸,從傳統課堂走向智能課堂,而且教育越來越受社會因素影響,這些社會因素必須與教育融為一體,或者將教育元素移植至各種社會存在之中,教育才能適應新時代,教育的涵義必須同步進行新的詮釋。於是,大教育這個詞也就應運而生了。何為大教育?最有代表性的解釋如下:

大教育是以大經濟為基礎,以大科學為內容,以大生產為服務對象,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開放型教育。這是近年來教育界討論大教育問題有代表性的定義的。大教育是相對小教育而言的。小教育只指封閉的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只面向人生的特定時期——青少年時期;教育活動基本是封閉的,與社會很少聯繫。大教育的特徵是:(一)終、廣性。終,是終身教育,即形成幼兒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的系統。廣,是指教育空間廣,即形成家庭、學校、社會的多層次教育。終、廣性是教育一體化的問題。(二)開放性。是指本教育系統的開放,各教育系統的相互開放,教育與社會環境的聯繫與開放。(三)多樣性。即教育形式、教育空間與時間、教育結構等方面的多樣化。(四)超前性。即面向未來。(五)分散與集中結合。形成國家與地方、集體與個人、統一與個別(學校是統一教育,家庭教師是個別教育)的教育網絡。

今日筆者換一種思維方式或視覺來思考大教育,針對大教育談談教育觀念的更新。筆者認為,所謂大教育觀,就是把教育放到社會整體中去考慮,教育過程或教育現象廣泛存在於社會之中,每個人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每個人都要擔當起教育的責任和受教育的責任,教育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樹立“大教育”觀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我們常把教育分為三大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而在育大教育觀裡,只有一種教育:社會教育。家庭和學校是社會的組成部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也就是社會教育的組成部分。個人認為,那種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相互平行地並列在一起的觀點,是不利於人們對教育的整體把握,不利於對教育責任承擔的自覺性的培養,不利於教育體系的完善和教育力量的有機組合。

還有前面提到的,把教育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筆者認為,大教育是超廣義的,不僅涵蓋了傳統意義上的廣義範疇,而且有更廣的內容和範圍。

樹立“大教育”觀

發展智慧課堂成必然趨勢,學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陣地

筆者所言的大教育觀,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兩大內容:

一、每個人,既是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這種雙重角色,伴隨一生。

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完美,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先知先覺,就是萬能的神。教育是一個人成長路上的伴侶,成長的過程就是知識不斷積累和能力、思想不斷提高的過程,就是不斷犯錯和不斷改錯、日趨成熟的過程。沒有人會做到金口玉言,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是教育相伴一生。

當我們用擁有的知識、經驗、技能來傳授給他人,用好的思想來薰陶、教導他人的時候,我們成為教育者;當我們在需要別人或者其他事物(比如在網上查找資料)幫助的時候,或者是犯錯前被人做了思想工作或者是犯錯後受到批評教育的時候,我們就是被教育者。這兩種情況在生活中經常出現,伴隨人的一生。

大教育觀的這一點含義,看上去是個生活常識,但很多人並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更不知道它的重要意義。理解和把握上述大教育觀含義的意義有:

1、因為我們都具有教育者的身份,而且伴隨一生,所以要以身作則,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老師要做學生的榜樣,公務員要做群眾的榜樣。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要不斷提升自己,要做一個合格的有責任心的教育者。

2、因為我們一生又都是受教育者,所以要學會學習,努力學習,要終身學習,要緊跟時代”活到老學到老”,要虛心傾聽或接受他人的建議、意見以及批評。我們要多請教他人,三人行必有我師;或者採取其他辦法解決問題,做一位合格的會學習的受教育者。

尤其要認識到,人人都不是完美的,一生都是學生的身份,都是從未知走向有知、從犯錯走向改錯的普通人。因此,別人說錯話、辦錯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給予寬容的空間,特別是對於未成年人在成長中犯這樣那樣的錯,我們一定要以平常心來對待。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犯錯不斷改錯中逐步成長起來的,對於未成年人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來幫助他們,不可以急躁,不可以粗暴。我們家長和老師總希望自己的硬核教育立竿見影,但是往往事與願違,教育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是一個很柔和的過程。一顆小苗的成長,需要慢慢地培育。

當然,錯誤比較大的,涉及違法的,對他人和社會造成損失和危害的,我們不但要教育,要求其賠償所造成的損害外,還要依法給予必要的懲罰,一方面使受害方得到物質補償和心理安慰,另一方面是對其本人及他人產生一定的警示作用。

樹立“大教育”觀

做合格的教育者

二、教育的對象是人,也就是受教育者是單純的人。但是教育者,發揮教育功能的,卻不限於人,而是複雜多樣的。

我們是被教育者,但是教育我們的不僅是人,可能是一篇文章,一部電視劇,或者是現實生活中的一件事,或者某個自然事物或自然現象。我們常說社會是個大課堂,這句話表明了教育者的複雜多樣性。

我們常說,讀了某某文章之後,看了某個電影之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說明教育不僅僅發生在人與人之間。文章、電影等都是我們的教育者。

再比如說,一位小學生遇到一個不認識的字,老師會說:請你找無聲的老師(指字典)來幫忙。我們現在經常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在網絡上查資源、找答案。在這裡,字典、網絡這些儲存信息的工具就有了和學校老師相同性質的教育者身份。

當一個孩子沉迷網絡遊戲,性格變了,心理變態了,靈魂扭曲了,我們一定不要只以為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在這裡,這位孩子的教育者不僅是父母,還有學校裡的老師、關心他的同學等等,其實,這個案例中最重要的教育者是網絡遊戲和網絡遊戲的製作者、運營商(教育者複合體)。如果網絡遊戲具有正當性、正向教導性,有益身心,那麼它(他·)們就是合格的教育者,這位孩子也就不會發生如此畸變。所以,筆者要說,網絡遊戲要存在,那就必須按高素質的”教育者“的標準去規範它,約束它,網絡遊戲要本著正向教育的功能去製作、去運營。如果做不到正向教育,那麼它存在的目的就值得大眾懷疑,就不要怪民眾在網上指責、聲討。孩子沉迷有害的遊戲,家長、老師都花了很大力氣去教育他們了,憑什麼怪上父母呢?如果一個心智不成熟、自控力很弱的孩子被罪犯教唆犯罪,是怪父母還是怪那個教唆犯呢?

為什麼我們嚴禁那些宣揚色情、暴力的作品?因為作品本身就是教育者(當然·作品的的作者也是教育者),教育者不能教人學壞。

為什麼我們很多人嚮往南街村的生活?因為幸福美好的南街村也是教育者,教育人們堅定信仰共產主義理想。

科學家從蝙蝠身上發現了超聲波,蝙蝠曾經就當了一回教育者。

今年的肺炎疫情阻擊戰也是教育者,教育我們保護野生動物,教育我們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能做到萬眾一心、集中力量辦大事,教育我們在衛生醫療領域和治理能力上還需要大力改革和補實短板。

總之,被教育者是人,而教育者除了人之外,還包括一切有教育功能的事物和社會存在

樹立“大教育”觀

社會是個大課堂,特別是網絡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很大

認識大教育觀下的“教育者的複雜多樣性“,同樣具有很大的意義。

1、人們將更加重視學習方式的改變,更多地接受或主動參與到人對人之外的教育過程中,朝著自主學習、智能化學習發展。

2、社會將把目光投向更廣泛的多樣的“教育者“身上,一切社會存在將首先會考慮其”教育者“身份,會讓其主動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這將有利於社會環境的自我淨化和更好的改善。

3、有利於樹立”教育之事,人人有責“的觀念,改變讓學校承擔過多的教育責任的狀況。因為任何一位作為受教育者身份的學生,他不是隻生活在校園裡,對他施加影響的教育者不僅僅是老師,他的成長是多個教育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對於具體的教育過程,誰擔責多,誰擔責少,要作具體的分析。

每個人都是受教育者,全社會都要擔起教育責任,家庭、學校、社區、網絡、影視、公益廣告、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都要有教育責任意識,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努力實現教育強國。

樹立“大教育”觀

讓我們用看地球儀的眼光全面把握教育


結束語:

一切有教育功能的社會存在、物質存在都隨時隨地可能成為我們的老師,教育過程的發生生活中很常見的事,我們的生活、生產都充滿著教育。一切社會活動都要考慮教育功能,考慮社會效益。如果學校教育跟上了,而其它教育卻被忽視,那麼學校教育的效果就會打折扣,甚至被不良的家庭教育、網絡不良信息的教育所抵消。生活即教育,社會存在也是一種教育。我們現在很多人一談教育,馬上想到學校教育,這是十分狹隘的,這個思維定勢一定要改變,這種狹隘會使很多社會中的大教育觀下的教育者推卸教育責任或者放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致使學校裡的教師對青少年的教育被增加了難度,教師面臨過高的社會期望值以至承擔過多的教育責任。要知道,我們身處在一個有很多教育者的環境中,讓所有的教育者都擔當起教育責任,讓所有的受教育者(人)生活在良性滿滿的教育環境中,這才是最有教育涵養和實力的社會。

百姓茶館認為,新時代的教育應該是個大教育時代

樹立“大教育”觀

教育強則國強

感謝您堅持讀完最後一個字,敬請留言,如果覺得寫得還不錯,期待您的點贊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