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黄芪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吗?

不要菜


黄芪对糖尿病的作用主要在于并发症上,这得益于它的几种化学成分:黄芪皂苷、黄酮和多糖等,这些活性成分防治2型糖尿病的机制主要是:

皂苷: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产生、增加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脂肪因子的释放;

多糖:刺激胰岛素释放或合成、抑制B细胞凋亡、刺激B细胞分化、增加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游离脂肪酸释放、调节脂肪因子的释放。

黄酮:抑制B细胞凋亡、刺激B细胞分化;

有人统计在糖尿病的中药处方中,黄芪作为单味药的使用频率最高。

但这种应用目前还是初级阶段,研究不够深入、面广而不集中,临床使用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应该给予多大剂量的黄芪多糖,才能在血液中达到最佳的有效浓度, 黄芪多糖的制剂安全性、生物活性尚也不是十分清楚,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证实。

就让咱们寄希望于未来吧,期待一线的专家研究人员带来越来越多的好消息。

写到这,大家应该也明白了,它的贡献主要在于研制药物,如果只是日常饮食中偶尔吃一些,则不可能成为控糖的主流砥柱,更没办法起到治疗作用。

毕竟,本质上是一味中药,不能天天吃、餐餐吃;“量变才可能引起质变”,因此,以药膳或饮食的面貌出现,它的作用是相对微弱的。

我是想活120岁的营养师vivi,欢迎关注,健康同行!


营养师吃啥


张医生在线:黄芪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吗?

很多情况下,我们习惯了“全”或“无”的思维方式,在评判一件事物的时候,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的思维模式中,但这种认识事物的方式,是存在缺陷的。就拿题主所问:黄芪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吗?首先,单靠黄芪,绝对治不好糖尿病,但黄芪对糖尿病患者,也不是一无是处。

糖尿病,有1型2型之分。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缺乏,需要依靠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伴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缺乏,需要依靠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肥、口服降糖药或配合注射胰岛素等综合措施。目前,以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

整体上来看,糖尿病的治疗,貌似没有中医中药什么事,更别说黄芪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医中药在众多慢性病的治疗过程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祖国医学不拿指标说事,但注重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糖尿病即祖国医学的“消渴病”,即便是西医学教科书,在讲到糖尿病时,开篇都要引用《黄帝内经》对此病的描述。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二经,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之功。虽然不具有直接降糖的作用,但糖尿病患者每易出现气虚、阴虚的症候,黄芪为补气之要药,气足又能生津,在改善此类证候时,黄芪则尤为重要。同时,中药应用,讲究君臣佐使,药物之间互补不足。再如,糖尿病导致周围神经病变时,经常出现感觉异常,此病属于中医学“痹证”“痿证”的范畴,此时重用黄芪,是治疗的关键一环。

所以,黄芪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有治疗作用的,关键看怎么配伍应用!


张医生在线,欢迎你的关注!


重症行者阿锋


黄芪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材,沿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味甘,药性微温,主入脾、肺经,属强壮补药,具有利尿消肿、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强壮脾胃、活血医危、补气通滞、收敛生肌等功效,并具有降压、强心、抗菌、类性激素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在临床上可用于气短心悸、气虚自汗、精神不振、四肢无力、久泄脱肛、子官脱垂、体虚浮肿、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慢性肾炎。

经成分鉴定,黄芪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叶酸、核黄素、钙、铁、磷等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以及胆碱、香豆素、甜菜碱、皂甙、黄酮、多糖等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证实,黄芪可保护肝功能,促进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对抗化学物质、放射线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血管功能,可用于治疗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和慢性心功能不全。

有研究证实,黄芪中的活性成分黄芪多糖对血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正常血糖无明显影响,而对葡萄糖负荷所致的高血糖具有调节作用,可改善糖耐量异常,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并可保护受损的胰岛β细胞,延缓糖尿病进展。此外,黄芪多糖还可改善高血糖对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还可促进肾脏微循环,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防治糖尿病肾病。但是目前这些研究还只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要想应用于临床,还需要进一步的人体临床试验来证实。

总之,黄芪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材,属强壮补药,具有益气补虚之功效;黄芪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具有保肝、强心、增强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黄芪中的黄芪多糖具有降糖、保护肾功能和心血管等作用,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但目前还只停留在动物试验阶段,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2015年版)


南开孙药师


养生的人对于黄芪可能不会陌生。黄芪药用距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保肝利尿,降压,消炎抗菌。由于现在对于黄芪的大量采挖,野生黄芪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已经被确定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经常吃黄芪的人可能会有这些好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 药理作用

1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黄芪具有增强特异性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黄芪可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菌能力。

2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黄芪多糖可升高正常大鼠红细胞的比溶,增加红细胞数。 对辐射引起的骨髓有核细胞的减少起到防治作用,还可以促进造血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3 延缓衰老:人体内自由基的增加是造成衰老的主要原因,黄芪中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到由基产生 的过度氧化作用的影响,进而延长细胞寿命。

实验表明,黄芪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减轻脂质过氧化,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4 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黄芪具有强心作用,使心脏收缩振幅加大,输出量增加,对中毒或疲劳衰竭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黄芪对于血压具有双向作用。其降压的主要成分为 γ- 氨酪酸和黄芪皂苷甲。黄芪降压主要为直接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黄芪还具有通过增强免疫功能而抑制病毒性心肌炎的功能。

5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黄芪对四氯化碳造成的肝脏损伤引起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有回升作用,并能预防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糖原减少。

6 最重要的降糖作用

经多位专家科学结果表明,多种黄芪中成药能显著降低血糖:

1)黄萍等 复方灵芝降糖胶囊能降低正常大鼠血糖,改善糖耐量,促进血清胰岛素的释放:对正常小鼠血糖无降低作用;并能明显降低肾上腺索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

2)祁忠华等 观察到黄芪注射液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

3)李先荣 等用黄芪多糖冲剂治疗Ⅱ型糖尿病38例, 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冲剂能够降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与消渴丸相当。

4)江清林等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观察 到黄芪甲甙溶液具有促进Wistar糖尿病大鼠血浆胰岛素和 C肽分泌的作用。并随作用时阅延长,分泌作用增加。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刺激类胰升血糖索肽一1(GLP一1)的分泌。

三、黄芪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加入到膳食中不仅保健还还能享受美食,两全齐美。

黄芪建中汤

功效:本方以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饴糖补脾缓急。用于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温慰,自汗,脉虚。
材料:黄芪15克,大枣10个,白芍15克,桂枝、生姜、甘草各10克,饴糖50克。
做法:黄芪等六种煎水取汁,入饴糖待溶化后饮用。

黄芪羊肉汤

功效: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材料:羊肉(肥瘦)1000克、黄芪50克、花椒2克 八角2克 姜10克 盐10克 小葱10克

做法:

1、将羊肉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小块;

2、羊肉块放入炖锅内,加入调料及黄芪,然后加入3倍于羊肉的水,用慢火炖烂即成。
3、黄芪用量,可根据肉量多少适当增减;
4、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用文火慢炖,约2小时左右即成。

结语:黄芪虽有降糖作用但也是辅助降糖治疗,还是需要同时服用降糖药物,并且定时监测血糖。黄芪不仅可以泡水做养生茶饮用,还可以做成一些食疗的方法来缓解疾病的困扰。但是黄芪水是不可以饮用过多的,若是过多的饮用黄芪水,将会导致上火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国辉 黄文凤 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中国新药杂志 2008,17 (17)1482-1485 [2] 仝欣 黄芪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 [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22(5)1246-1249 [3] 邱勇波 刘锦 武飞 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中国疗养医学 2011,20 (5)435-436 [4] 丰成相 黄芪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学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3) 31-32 [5] 吴发宝 陈希元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J] 中药材 2004,27(3)232-234 [6] 张蔷 高文远 满淑丽 黄芪中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37(21)3203-3207 [7] 袁红霞 陈艳春 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24(5)397-400


肛肠科林医生


中医认为,糖尿病(消渴症),属;

一、饮食不节,体内生热,而内热炽盛,津液耗损所发病。

二、情志内郁,郁而化火,消耗津液,阴虚阳亢所致病。本病主要是,阴虚和热燥所造成。治疗应:滋养肾阴,清热润燥。而;黄芪,性微温,属补气药,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是温补气血药。因黄芪的温性和补气升阳作用,糖尿病者服用后,易造成肝阳上亢,内热上火,上部血热。可致;头痛,头昏,牙痛,面赤,胸闷,气紧,饱胀,消化不良等等症状。所以,糖尿病患者,还是最好不要服用黄芪为好。


郗金民新号


黄芪是一味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中药,它的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固表,排脓、利尿、生肌的租用,在很多补气的方剂中都有使用,《本草纲目》称,黄芪可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证;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以及浮肿尿少和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气虚阴亏的消渴等症。

经现代医药对黄芪研究发现,黄芪含皂甙、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可促进骨髓造血,强心、利尿,可扩张管状血管和肾脏血管,对肝肾脏疾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糖尿病患者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为消渴范畴,属“肾阴虚”,而黄芪有补气、补脾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芪多糖,可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还能够改善脂代谢,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等功效。

有名的降糖中成药消渴丸,它的中药成分为葛根,南五味子,山药,黄芪、地黄,天花粉等,但是起到有效降糖的成分还是西药格列本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消渴丸的生产厂家一直没有在说明书中指出这一点,而消渴丸的服用患者经常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最后临床学家建议厂家必须说明这一点,并修订说明书为餐前服用。

综上所述,黄芪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是它要达到很好的降糖目的,就必须使用降糖药物。单纯服用黄芪就想调整好血糖是不可能的。糖尿病朋友必须对中药正确认识。并做到饮食、运动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更多优质健康知识,有帮助请点赞,有疑问请留言,必复!

孙医生讲糖


目前市场上用来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只有西药,没有中药。 有人可能会说消渴丸不就是中药吗?的确,消渴丸是按中药管理的,国药准字也是Z开头(Z代表中药),但是消渴丸的成分是什么呢?


消渴丸是一种复方制剂,其中有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等,因为其中含有有黄芪,可能就有人认为黄芪可以治疗糖尿病,其实这里面其主要降糖作用的是格列本脲,也就是常说的优降糖。另外的中药成分主要是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气阴两虚型消渴病。


再仔细说说黄芪,这是一味经典中药,在中医理论中有很多的作用。如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

从西医角度来说,黄芪也有许多的药理作用,具体如下:

1. 黄芪对心脏有兴奋作用:

对于因中毒或疲劳而陷于衰竭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显著。

2. 黄芪的热醇提取液或水煎剂静脉给药或灌胃对多种动物均有降压作用。γ氨基丁酸可能是其降压的有效成分之一。

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黄芪多糖能使动物脾脏增大,脾内浆细胞增生,能促进抗体合成,目能对抗强的松龙等免疫抑制剂的影响。

4. 黄芪对干扰素系统有促进作用。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增强。使感冒患者鼻SIgA水平明显升高。使正常血IgM、IgE及CAMP也增加。

5. 利尿作用黄芪对狗、家兔大鼠及人均有显著利尿作用,使人尿量及排钠量均增加。

6. 对实验性肝炎、肾炎的作用黄芪对小鼠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具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的作用。

7. 黄芪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有治疗作用。使尿蛋白量减少、肾病变减轻。此作用可能与增强代谢改善全身营养状态有关。

8. 对平滑肌的作用黄芪水煎剂对实验动物离体或在体肠管运动均有抑制作用。

9. 抗菌作用黄芪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喉及假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最后总结:黄芪有许多的药理作用,使用得当对治疗疾病和调养身体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别指望黄芪能降血糖,治疗糖尿病。糖尿病除了饮食控制和适当锻炼之外,合理、按时、按医嘱使用正规药物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黄芪:补益脾肺之气,有强心作用,并能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糖原减少,促进肝细胞再生,有轻度降血糖和降压作用。1.肾血流动力学改变黄芪可部分纠正肾脏的高灌注、高滤过、可能与抑制肾脏NO的产生有关。2.降低血糖黄芪可使肝糖元合成增加,因此对血糖升高有拮抗作用。3.抑制肾肥大,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黄芪可使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尿蛋白排泄明显减少,并对肾功能有保护。4.免疫调节作用观察黄芪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主要表现为增加抗体产生,促进IL-2、IL-3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明显地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同时黄芪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使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恢复正常。


用户431720333347


黄芪是我国一味历史久远应用广泛的中药,黄芪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在多有名的方当中都作为君药来应用,起到了很好的补气作用。黄芪可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证;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以及浮肿尿少和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气虚阴亏的消渴等症。

现代医学对黄芪的研究发现,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能促进骨髓造血;对心衰患者有强心作用;对冠心病患者有扩张冠状血管和肾血管作用;对一些肾病、银屑病等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同时黄芪也是辅助治疗糖尿病的常用中药之一。糖尿病病程长,糖尿病患者在患病的慢性迁延过程中,多表现为肺脾肾气虚,黄芪有补气、补脾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黄芪多糖,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有效降低血糖。有学者用黄芪多糖冲剂治疗2型糖尿病三十八例,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冲剂能够降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与消渴丸相当。

黄芪除降糖外,对于气虚血瘀导致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有补气和活血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黄芪能降低血糖,改善糖、脂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改善肾血液循环等。总之,黄芪可改善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尤其对糖尿病性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黄芪对糖尿病的治疗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只能作为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药物,绝对不能挑大梁。单靠黄芪泡水喝,是绝对治不好糖尿病的。如果患上糖尿病,最佳的选择是去正规医院接受内分泌专科医师的专业治疗。而糖尿病治疗的正确操作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药物治疗、监测血糖及糖尿病教育。


药师方健


今日导读:黄芪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吗?

要想知道黄芪对糖尿病有没有治疗作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黄芪到底有哪些作用和功能。

《中药大辞典》记载:黄芪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等症。



从以上记载可知,黄芪主要有补气、利尿、生肌、排脓、固表等作用,也有记载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中医认为,糖尿病又称为消渴症,而治疗消渴症的一些药方,比如参芪降糖颗粒、消渴丸等里也有黄芪这一味中药。

药理研究也有发现,将家兔口服黄芪,可使血糖明显下降,这是因为黄芪可通过增加糖原合成酶活性、胰岛素受体底物活性、蛋白激酶B和蛋白激酶C活性,使糖原合成酶增加而发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的作用。

也有记载胡适在在1920年被诊断为晚期糖尿病,当时西药无药可治,而北京名医陆仲安用大剂量黄芪治好了胡适的糖尿病。

由此可见,黄芪的确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但是就治疗效果来说,目前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最主要的办法还是以西药为主,因为西药起效快,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高血糖患者,血糖高到危害人生命时,服用西药可以迅速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的危急情况。




而中药治疗糖尿病,主要是调理作用,对症治疗,通过中药调理身体,从而改善糖尿病“三多一少”的临床症状,以及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虽然说黄芪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对治疗糖尿病也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单单服用黄芪一味中药来治疗糖尿病,那是不切实际的,对于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并不显著,这还是需要咨询中医师,辨证开方才能更好的改善糖尿病的症状或者并发症。当然,中西医一起结合医治的话,对于治疗糖尿病效果会更佳。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记得帮我点赞、评论、转发!那就是对我创作最大的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