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清朝灭亡后,很多珠宝都扔进了故宫的深井里,为何没有人去打捞?

小龙谈历史


首先是没机会,要知道打水吃饭或者取水灭火都不可能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有专门的打水、救火人员,成群结队地过去。这时如果有人想要捞出里面的珍宝,那要不就得瞒过其他人的耳目,要不就得贿赂其他人一起打。

这就导致了打捞珍宝的成本和危险性过大,因为一般的小太监和小宫女是不敢打的,也不知道那口井里会有宝贝,而管事太监也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就算真的打捞出宝贝,也得上交朝廷。

再者,我们知道故宫井里的冤魂是很多的,光清朝就有珍妃投井、五妞投井等命案,尤其是珍妃井,相传自珍妃之后那里就一直闹鬼,为此慈禧还用了不少辟邪之物,又是铁门又是镇牌的,还下令任何人不准靠近那口井。那连靠近都不能靠近了,又谈何打捞呢?

而许多井的下面早已用石头堵死,需要大型机械拆除,才能摸进到井的深处打捞。这样的话很有可能损坏这些古井,甚至在施工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塌方,而破坏了井体,那也算是对文物的损坏。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古井被许多游客当作为许愿池,很多硬币被抛入下去,文物已经被掩埋,或者很有可能已经被损坏。

以下原因是为什么没人打捞珠宝

第一,珠宝太少了,不值得捞

为什么少?

1.慈禧回京后,肯定会把这些珠宝打捞上来。

2.太监宫女也会偷一些

3.文物保护的原因,都被提前打捞搜集完了。

珠宝少,就算冒着危险去捞也不值得。

打捞上来珠宝怎么带出去又是一回事了。

再说了,故宫里井那么多,足足有72口井之多,总不能一个一个捞吧?

为什么要把珠宝扔进井里呢?没有必要。溥仪退位的时候,是和袁世凯商量好,达成了“皇室优待协议”的。

在众多条款当中,民国政府每年要支付皇室400万两(后改为四百万元),虽然拨付不及时,但袁世凯没有抢溥仪的钱,反而还给他钱用,这是事实。

另外,溥仪依然住在紫禁城,依然有一堆人伺候着他。而且,有一条明确规定“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还有“清皇族私产,一体保护”。

没有人要抢皇室的珠宝,为什么要扔到井里?谁敢扔啊?

所以,清朝灭亡的时候,没有人把珠宝扔了。溥仪依然住在紫禁城,该享受还享受,该花钱该花钱。

清代灭亡,清皇室仍居住内廷的时间段内,清宫藏宝中有一部分或被溥仪等人转运出宫、或被太监偷盗出宫、或毁于灾祸(建福宫花园火灾);清皇室彻底迁出紫禁城后,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对内廷所有物品进行了清点、编号、造册并公开出版,之后就成立了故宫博物院。

并没有扔井里,扔了也早就拿出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