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學會蘋果樹的營養診斷,知己知彼,對症下肥,科學合理化施肥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蘋果樹和其它作物一樣,也是同樣的道理。每年都要經歷生長、開花、結果,每年都需要從土壤中吸收並消耗大量的營養元素。但是,蘋果樹不能像人一樣四處走動,去尋找“美味佳餚”,只能吸收根系周圍有限區域裡的土壤養分,多年固定在一個地方,難免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症狀。營養跟不上,結出的蘋果自然也好不了,所以,要想實現蘋果豐產,生產出安全優質的蘋果,就必須保證它們充足的營養供應。那麼,針對蘋果樹來說,我們怎樣保證施肥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呢?

學會蘋果樹的營養診斷,知己知彼,對症下肥,科學合理化施肥

一、蘋果樹對營養元素的需求

在蘋果樹的生長過程中,和其它作物一樣,也需要生長所需的16種營養元素,即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鉬、錳、銅、鋅、硼、氯。其中,碳、氫、氧能夠通過吸收水分和光合作用獲取,其餘13種來自於根系從土壤吸收穫取,我們也稱其為礦物質營養元素。

果農朋友可以通過施肥的方式來補充它們的供需。這些營養元素,在蘋果的生長過程中雖然需要的量不一樣,但是卻同等重要缺一不可,這就是蘋果樹營養的木桶效應。任何一種營養元素成為短板,都會對植物生長造成損害,所以,科學合理的施肥就是能夠讓蘋果樹保持正常的營養均衡狀態。在施肥的時候,做到有的放矢,缺什麼,補什麼,但也不浪費。那麼如何判斷蘋果缺什麼營養元素呢?這就需要我們首先對蘋果樹進行營養診斷。

二、蘋果樹的營養診斷

營養診斷就是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通過對土壤、蘋果的各個組織器官形態解剖或生理化指標進行檢測,以及樹體的表現症狀等途徑,對蘋果樹體內的營養水平進行綜合判斷。

1、營養狀況良好的蘋果樹表現特徵

  • 葉片:長勢良好的蘋果樹葉片大而厚實,葉色深綠。
  • 枝條:細梢粗長,而且樹齡越小,生長量越大。蘋果幼樹:還沒有結果的幼樹,頂端新梢一般在38~80釐米,甚至更長;成年蘋果樹:頂端新梢生長量至少要在15~25釐米,最好有30~35釐米。
  • 果實:營養狀況良好的成年蘋果樹應該結果正常,果實大小適中、品質好。

如果蘋果樹不符合上面這些正常情況,那就有可能出現了營養不良或者營養失調。另外,觀察對比蘋果樹每年的修剪量和幹徑的年增長量,也有助於判斷蘋果樹的營養狀況。

學會蘋果樹的營養診斷,知己知彼,對症下肥,科學合理化施肥

2、蘋果樹缺素的表現症狀

蘋果樹在缺素時,會在樹體表現出一定的症狀,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症狀可以進行初步的診斷。

(1)、氮素的診斷

氮素是影響果樹生長髮育的重要物質,蘋果樹缺氮葉片會變黃、捲曲,根系生長也不正常,結果後果實小而且容易發生早期落果現象。

(2)、磷素的診斷

磷可以促進蘋果幼樹早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長,增強蘋果樹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提高果實的品質。因此,幼樹和成年樹坐果期要特別注意磷的診斷,蘋果樹缺磷通常有幾下集中表現症狀:

葉色暗綠色或青銅色,靠近葉片邊緣的葉片上出現紫褐色斑點或斑塊,這種症狀從基部開始,逐漸向頂部的葉片蔓延,枝條分枝較少而且比較纖弱,在葉柄和葉背的葉脈也出現紫紅色的症狀。

(3)、鉀素的診斷

鉀是蘋果樹多種生物酶的活化劑,參與糖、澱粉等有機物的合成、運輸和轉化,在增強樹體的抗旱性、抗寒性以及抗病蟲害能力上,具有獨特而重要的生理功能。蘋果樹缺鉀首先表現在枝條基部的老葉片以及葉尖部位失綠變黃,並且向上捲曲,然後逐漸向中上部葉片發展,嚴重時,葉片變褐枯焦。需要注意的是缺鉀引起的葉片枯焦邊緣與綠色部分界限明顯,沒有枯焦的部分仍然能夠正常生長。

在蘋果樹果實膨大期,缺鉀症時有發生,蘋果樹缺鉀時,如果沒能及時補充鉀肥,結出的果實個小,而且成熟不一致,果肉發木變酸,品質明顯下降。

學會蘋果樹的營養診斷,知己知彼,對症下肥,科學合理化施肥

典型的蘋果缺鈣引起的苦痘病

(4)、中微量元素的診斷

相對於氮、磷、鉀這些主要營養元素,蘋果樹對硫、鈣、鐵、鋅等營養元素雖然需求量不大,但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鈣的診斷:蘋果樹缺鈣根系會形成“掃帚根”,也就是分枝短粗的根群,嚴重時引起根部尖端生長點死亡;結果樹的新梢過早會停止生長,幼葉邊緣發黃並捲曲,葉片的中脈有壞死的斑點出現;蘋果的果實缺鈣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易得苦痘病,氮與鈣不平衡也會打亂果實的正常代謝,出現水心病。

鎂的診斷:蘋果樹缺鎂會導致果實不能正常成熟,果實個頭小,著色差。蘋果春季生長初期,發生缺鎂的可能性不大,一般多發生在5月以後,生長的中、後期,缺鎂的蘋果樹當年的新梢和嫩枝比較細長,容易彎曲。

缺鎂和缺鉀症在葉片表現上非常相似,不同的是缺鎂是從葉片的內側失綠,而缺鉀則是從葉緣開始失綠。需要注意的是缺鎂症通常表現為枝條的中下部葉片失綠,如果枝條頂部葉片失綠,則是其它原因導致的。

學會蘋果樹的營養診斷,知己知彼,對症下肥,科學合理化施肥

缺鎂和缺鉀葉片不同表現症狀

鋅的診斷:缺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小葉病,一般在春季表現的最為明顯,缺鋅時新梢的頂端會形成黃綠色的狹小簇生葉,而新梢的其他部位長時間沒有葉片生出,有時候枝稍中下部葉片的葉尖也葉緣部位變褐焦枯,從上而下,早早落葉,形成光腿的現象。

鋅缺乏時,生長點附近的節間縮短,也有的從頂端下部另發新枝,但是仍然表現出節間短、葉片細小的特徵。在花期的表現一般是花芽減少、花朵少、顏色淡、不容易坐果。

鐵的診斷:有的果農朋友可能遇到過蘋果樹新梢頂端的幼嫩葉顏色由綠變白,還有新梢頂端枯死的情況,這些表現則很有可能是缺鐵引起的。蘋果樹缺鐵主要是由於土壤中鹽鹼含量偏高,導致土壤中可溶性鐵元素被轉化為不溶性鐵鹽,蘋果無法吸收進而引發缺鐵症。鹼性或者鹽鹼重的地塊,在蘋果樹的整個生長期都容易發生缺鐵現象。

與缺鐵相似,土壤酸鹼度還會影響到蘋果樹對硼、錳、銅等元素的吸收。鹼性過大,容易發生缺硼、缺錳、缺銅,而酸性過大,容易引起缺鈣。以上介紹的這些缺素症雖然不常見,但是也需要多加註意和防範,有條件的果農朋友最好採用輔助土壤檢測等辦法或採集樣品送到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從而提高營養診斷的準確度。

學會蘋果樹的營養診斷,知己知彼,對症下肥,科學合理化施肥

二、蘋果樹的科學施肥

可能有的果農朋友要說,肥料也沒有少施,平時還追肥,怎麼還感覺營養跟不上呢?根本的原因在於肥料利用率出了問題。

在蘋果的施肥管理中 ,施肥是通過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這三種方式實現的。但同樣是施肥,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肥料,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用量,施出來的效果可就大不一樣了。那麼,怎樣讓肥料發揮它們的作用和效率,真正做到科學合理的施肥呢?蘋果樹施肥要把握的原則是尊重規律,對症下肥。

1、基肥的科學施用

基肥是供給蘋果樹整個生長期所需要的養分,由此來看,只要基肥施足施好,後期基本不用在追肥或少追肥。但在實際生產中,大家都施基肥,效果卻不一樣。基肥的重要性果農朋友都知道,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沒有根據蘋果樹生長髮育的規律和自身的營養狀況來施肥。

(1)、基肥的施用時間

在基肥的施用時間上,有的果農朋友以資金、勞力等人為因素確定施肥時期,施肥顯得非常盲目和隨意。不但沒有達到想要的施肥效果,甚至還會引起適得其反的效果,對果樹造成損害。正如諺語所說“秋施金、冬施銀、春季施肥氣死人”,大家都知道秋季施基肥是最好的,因為在秋季早秋時節,蘋果樹正處於秋季的髮根高峰期,斷根後傷口容易癒合,新根的萌發量大,而且這時地溫較高,肥料養分能夠及時轉化分解,從而被蘋果樹吸收和貯藏。

學會蘋果樹的營養診斷,知己知彼,對症下肥,科學合理化施肥

(2)、有機肥的施用

在實際生產中,當前果農存在過度依賴於化肥的現象。化肥雖然見效快,而且養分含量較高,但是養分相對比較單一,而且化肥都是無機鹽,容易引起土壤板結等問題。那麼,有機肥對果樹都有哪些好處呢?第一,有機肥和化肥相比較養分全面且是緩效性肥料,能夠長期穩定的向果樹疏鬆營養;第二,有機肥是土壤中微生物的食物,能夠促進微生物的活動從而達到改良土壤的目的;第三,有機肥料在分解過程中能夠產生大量的有機酸,可以使土壤中固定或者難溶的養分變為易被吸收和利用的可溶性養分,從而提高土壤肥料的利用率。

在施用有機肥時,一定要保證有機肥的充分腐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能夠被蘋果有效地吸收利用,如果未經腐熟就施入土壤,不但不能夠及時為蘋果樹提供養分,而且還會因為腐熟分解的過程中產生高溫和有害物質傷害蘋果樹根系。另外,沒有提前腐熟的有機肥,在土壤裡腐熟分解後,肥效發揮的時間與蘋果樹的需肥時間有很難一致,常常會造成肥效的流失或者浪費。

有些果農朋友為了省事,在地面撒施有機肥或者每年在同一個地方施肥,這些都是不科學的。撒施會造成肥料養分大量揮發和流失,多年在同一地方施肥又會導致肥料過於集中,燒傷肥料周邊的果樹根系。

(3)、基肥的科學施肥方法

可以採用條溝狀、放射狀和環狀施肥等方法,並且每年輪換使用或者變換施肥位置,最大限度的改良果樹的土壤。①條溝施肥便於機械作業,效率高,適合蘋果園地面平坦,條溝作業和灌水都比較方便的蘋果園,在蘋果樹行間順橫向開溝,在開溝的同時進行施肥並及時覆土。②結果後的成年樹根系分佈廣,為了少上根系,可以採用放射狀溝施肥。放射狀溝施肥是由樹冠下向外開溝,一般在距樹幹1米以外的地方向外圍呈放射狀,開4~6條溝將肥施入。第二年施肥時,溝的位置應與上一年的溝互相錯開並逐年擴大施肥面積。③環狀溝施肥適合幼樹和初期結果的蘋果樹,但是密植蘋果園不適宜採用。一般以樹幹為中心,在樹冠外緣開環狀溝,隨果樹長大,逐漸向外推移。

不管在施肥過程中採取何種施肥方式,都要保證肥料的分散性,遇到肥料板結或結塊,先破碎後再施用,在施用時要保證和土壤充分混合均勻,以免局部土壤肥料濃度過高造成燒根。

(4)、基肥的施用量

目前大多數果農朋友是按照斤果斤肥的標準施基肥,其實這個標準也是不科學或者不準確的,科學的計算基肥的施用量要考慮土壤的肥力情況、樹齡、樹勢以及生長結果情況。一般情況下,採用普通農家肥1~2年生的幼樹每畝施1000~2000千克;3~4年生的蘋果樹每畝施2500~3000千克;結果盛期的成齡果園,一般根據產量來確定施肥量,按照1:2或者1:3的比例,也就是說產1千克果要施入2~3千克的基肥。採用商品有機肥做基肥時,需要注意的是,商品有機肥的肥料濃度較高,施用時最好參照使用說明合理使用。

另外,在施肥時,還要有針對性的區別對待。土壤肥力好、幼樹、旺樹、結果少的樹,適當少施;肥力低、大樹、弱樹、結果多的樹要多施。一般來講,基肥施好、施足,基本上就不用再追肥。但是,由於各地的土質也不盡相同,果農朋友在施肥量的把握上難免會出現偏差,所以,在生長期還是需要根據蘋果樹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追肥。

學會蘋果樹的營養診斷,知己知彼,對症下肥,科學合理化施肥

2、蘋果樹的追肥

地下追肥主要用於彌補基肥肥效緩慢的不足。一般在蘋果樹需肥量較多的時期施入,根據蘋果樹的需肥特點,生長期一般進行三次追肥,包括芽前肥、花後肥和催果肥。

  • 芽前肥:一般在3~4月份,土壤解凍後到萌芽前追施。追肥時,以氮肥為主,磷肥為輔。可以選用磷酸二銨,幼齡果樹每畝追施20千克左右;成齡果園每畝追施40千克。
  • 花後肥:花後追肥的目的是促進花芽分化和幼果生長,一般在5月底6月初追施。可以選用磷酸二銨,每畝追施30千克左右。
  • 催果肥:一般在7~8月份,果實生長後期追施。這段時期果實生長迅速,是決定果實大小和當年產量的關鍵時期。催果肥以鉀肥為主,每畝施硫酸鉀或氯化鉀50~70千克。

另外,在追肥量的把握上,還需要根據蘋果樹的具體情況來確定。科學的追肥方法可以採用穴施或放射溝等方法,追肥深度一般在20釐米左右。將肥料施在根系集中分佈的區域。

學會蘋果樹的營養診斷,知己知彼,對症下肥,科學合理化施肥

3、根外追肥

基肥是果樹營養的基礎,地下追肥起到適當的補充作用,而根外追肥更傾向於一種應急措施。根外追肥主要通過葉面噴施,具有操作方便,用肥量小、利用率高、發揮作用快、效果明顯等特點。同時,能夠避免土壤的養分流失現象,尤其是遇到乾旱缺水時,土壤施肥的肥效不能被有效利用,可以通過葉面施肥的方式改善樹體營養狀況。

根外追肥通常以噴施葉面肥為主,常見葉面肥品種有硫酸亞鐵、硫酸鋅、硫酸鎂、硫酸錳、硼砂、氯化鈣、磷酸二氫鉀硫酸銅等。在生產使用時,要對症下藥。比如缺鋅導致的小葉病,可以使用硫酸鋅溶液,在萌芽前噴施1次,濃度為1%~2%,果實採收後,再噴施1次,濃度為3%~6%;對於缺鐵導致的葉片黃化現象,可以在新梢旺長期使用0.5%的硫酸亞鐵溶液噴施,15天后再噴施1次。

葉面噴施時,噴肥量的把握一般以葉片溼潤,肥液欲滴未滴時最好。不管噴施哪種肥料,都要根據營養診斷的結果選用適宜的葉面肥,並參照肥料的使用說明,科學使用。另外,葉面噴肥時,在半陰無風天噴施效果最好。

學會蘋果樹的營養診斷,知己知彼,對症下肥,科學合理化施肥

對於果農朋友們來說,要想獲得豐收,除了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蘋果樹的生長髮育知識和需肥特性,對症下肥,科學施肥,才能夠獲得最終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